(原標題:疫情對出口衝擊有多大?出口退稅提高,多家公司公告受益,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影響正在顯現)
疫情對於出口企業影響到底有多大?相關穩外貿的政策確實讓不少企業直接受益,但在當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的情況下,工業加工企業仍壓力山大。
為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抗擊海外疫情對市場的衝擊,近期國家各項政策層面穩外貿的措施正加速落地。
3月19日,A股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將從即將落實的出口退稅率上調政策中受益,相關企業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對外出口情況尚未受海外疫情明顯影響。
不過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由於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跌,部分外貿工業加工企業面臨不小衝擊,仍迫切希望能夠通過相關政策支持減輕企業經營壓力。
多家公司公告出口退稅率上調
作為國內最大的發製品專業公司,瑞貝卡(600439)產品銷往北美、西歐、亞洲、非洲等海外市場和國內眾多城市,對外貿易是公司重要的銷售路徑。
3月19日瑞貝卡公告稱,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的《關於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公告》涉及公司出口的發製品產品編碼有67041100、67041900、67042000、67049000,出口退稅率由原來的10%提高至13%,自2020年3月20日起實施。
「如果按2018年出口金額來算,本次出口退稅率調整,對公司影響大概會在2000萬元左右。」19日瑞貝卡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2018年累計實現淨利潤2.34億元,此番政策調整對公司未來生產經營將產生較為明顯的積極影響。
3月1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稱,將自2020年3月20日起,將瓷製衛生器具等1084項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將植物生長調節劑等380項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9%。
在此背景下,受到出口退稅率上調利好的不僅有瑞貝卡。
19日嘉澳環保(603822)也公告稱,公司環氧脂肪酸甲酯系列產品、氯代脂肪酸甲酯系列產品、環保複合增塑劑等產品、鋇鋅穩定劑、鈣鋅穩定劑出口退稅率將從6%提升至13%,其餘包括JDCH999、DOTP、TOTM、DOS、JLD500產品出口退稅率將從10%提升至13%。
2019年度,嘉澳環保出口收入為4.58萬元,較上年增長75.38%。本次提高出口退稅的商品主要系公司環保助劑系列商品,2019年涉及本次出口退稅率調整的產品的出口營業收入為2651.14萬元,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2.11%,佔公司環保助劑出口額的30.98%。本次環保助劑系列產品提高出口退稅率後,可促進公司相關產品出口。
當日,新華製藥(000756)也公告稱,經查詢《提高出口退稅率的產品清單》,公司布洛芬、安乃近、咖啡因、阿司匹林、氫化可的松等系列原料藥位列其中,其退稅率由10%,提高到13%。由於公司產品出口比重較大,本次出口退稅率提高將對公司2020年度及未來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根據公司財務部門按照2020年未來九個月出口預計銷售額測算,2020年度增加稅前利潤大約3000萬元。
永安藥業也在19日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自3月20日起1084項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公司產品牛磺酸位列其中。公司牛磺酸以出口為主,此次提高出口退稅率,有助於產品出口,對公司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外貿企業有序復產 目前出口穩定
在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相關部門提出了包括落實及時足額出口退稅、加大外貿信貸投放、落實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險並降低費率等系列舉措,助力外貿企業生產發展。採訪中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也了解到,目前我國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已經有序推進。
「本周初中辦國辦復工復產調研組相關領導還到達瑞貝卡發製品生產基地調研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強調政府有責任有義務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目前公司復工率已經超過90%,目前對外貿易沒有受到明顯疫情影響。」瑞貝卡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除出口退稅率提升外,近期公司也享受到了各級政府相關扶持政策,比如延期繳納社保,銀行貸款利率優惠等,電價也有一定程度下調。從近期海外客戶訂單情況來看,目前疫情對於需求的影響還不大。雖然公司在非洲地區擁有自己的銷售公司和品牌、工廠,但整體也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假髮生產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但目前公司復工情況良好,在海外的工廠暫時沒有受到影響,出口通道也較為順暢。
其表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有一定程度貶值,對出口企業會形成利好,對公司而言也會對衝一部分其他貨幣對美元貶值的影響。由於瑞貝卡下遊市場布局在全球多個國家,對比其他單一市場企業而言,受衝擊影響較小。
美元兌人民幣近期走勢
關於近期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衝擊的情況,瑞貝卡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生產過程還沒有特別明顯的感受,不過後續會關注受國際大宗商品下跌影響原材料價格變動情況。假髮原材料一方面是人發,另一方面輔料會進口化纖類產品。原料成本下跌對公司控制成本也會有一定助益。
新華藥業相關人士也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生產和海外需求情況都比較平穩。
「鋁加工行業本來出口退稅率就是13%,所以此番沒有受到相關政策利好。」國內一家煤電鋁一體化上市公司駐上海的外貿部門相關負責人劉洋(化名)對記者表示,自己所處的鋁加工行業近期在出口方面沒有感受到明顯的政策利好影響,不過對比2月份時國內物流受阻,海外出口不暢的情況,近期隨著國內疫情控制成效顯現,企業相關生產和對外貿易已可以正常有序開展。
大宗商品暴跌 工業加工企業受衝擊
「雖然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一定下滑,對出口企業是利好。但人民幣貶值力度難以對衝大宗商品下滑程度對企業的衝擊。」採訪中劉洋表示,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對工業加工型企業已形成普遍影響。僅以他所在的企業為例,近一個月來國際鋁價的大幅下滑,已給企業帶來了上千萬元的損失。
3月19日,國內期貨市場上再現大幅殺跌,早盤滬鋁主力合約一度跌停,報11730元/噸,截至收盤報跌5.41%。而當日主力合約中,滬銅、滬錫、苯乙烯均以跌停報收,跌幅約9%。
近期鋁期貨走勢圖
「從春節期間每噸14300元,到今天最低11700元上下,疫情以來鋁價已經下滑近20%。公司包括生產、庫存和在制原料,共有約5000噸鋁金屬,這一場價格下滑已經虧掉1000萬元。」
「鋁加工企業從原材料到銷售需要約100天的時間。目前生產用料還是用14000元/噸的材料生產,但產出來是按照11000元/噸的價格去銷售的。本來生產一噸鋁製品的毛利也就1000元,現在鋁價每噸已經跌了兩三千元,也就是生產一噸要虧1000元以上。」劉洋表示,雖然以往鋁價也會有起伏,但正常不會短短一個月就下降這麼大幅度。本來看到國內疫情明顯緩解,國家在基建方面的投資力度加大,市場預期全面向好。但近期大宗商品在國際恐慌下出現暴跌,對於加工企業是重大打擊。目前企業雖然生產虧損,但員工不能遣散,下遊客戶長單也需要維持供應,只能堅持生產。
對於未來的出口形勢,劉洋也表示擔憂。他稱,目前大宗商品的下跌仍沒有看到盡頭,而且公司出口市場大部分在歐洲國家。歐洲由於疫情,生產消費也會受到限制。雖然目前公司已經確認的訂單還在執行,但預期後續訂單量會減少。隨著國際經濟形勢不利變化,很多貿易摩擦的問題也會出現。比如目前已經有部分國家沒有美元可以兌付,也會出現有海外客戶在商品價格高時採購後,難免會從質量或其他方面對產品挑毛病的情況。
近日商務部外貿司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2月,受春節因素特別是疫情影響,中國進出口總額為4.12萬億元,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這其中,加工貿易降幅較深,進出口下降達16.4%,跌幅大於整體6.8個百分點。
「目前大宗商品價格降到這個程度,但上海地區的工業用電價格還在每度六七毛錢,企業壓力很大。」談及目前生產過程中的困難,劉洋表示,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國家發改委於2月22日出臺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文件,但在2月26日出臺的補充文件中,卻把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排除在政策惠及的範圍之外,對此行業協會也發出過呼籲,希望國家層面給企業成本下降進行扶持。
他表示,目前能源消耗成本在壓延加工企業的加工成本(不包括原輔材料成本,只考慮人力資源、設備折舊、天然氣及電力消耗等成本)中所佔的比例,依據合金及最終加工產品種類的不同,在20%到40%之間不等,如給予電價優惠,對於緩解企業資金緊張狀況,效果會比較明顯。
此外劉洋稱,加工企業人力成本相對較高,而目前相關勞動法設置層層限制,員工即使想通過加班獲取收益,按照相關規定也不能實現,只得在下班後再出去送外賣,而企業也沒有辦法通過增加生產時效降低成本。建議相關部門能夠在目前特定時期內,在保障企業和員工共同利益的前提下,適當放寬勞動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