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巨頭跌落「神壇」,曾媲美家樂福,淨賺上億,今半年關店48家

2020-12-23 舒莫財經

以前國內市場是不少外資眼中的「香餑餑」,由於國內人口眾多,加上國人都比較喜歡消費,一時之間眾多外資品牌湧入市場,為的就是能在國內市場「分一杯羹」。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不少外資品牌逐漸衰落。在業績不斷虧損的背景下,只能選擇退出中國市場。

像樂天瑪特、家樂福以及麥德龍等零售巨頭,都接連出售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逐漸「敗走」中國。當然隨著零售市場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其實不僅是外資品牌受到了衝擊,不少國產超市巨頭也受到了影響。曾經在市場家喻戶曉的人人樂,也連續2年出現了虧損的局面。

除了人人樂之外,還有一個國產超市巨頭也面臨「倒下」的局面,它就是新華都。說起新華都可能不少年輕人並不了解,事實上以前新華都在市場的名氣足以和家樂福媲美。作為一家連鎖超市巨頭,如今在市場卻逐漸「黯淡」。早在2017年開始,新華都就停止了擴張新門店,之後就開始不斷縮減門店數量。

雖然電商平臺的興起,對於超市這些零售企業造成了一定衝擊,不過很多時候超市以及便利店還是具備不可取代性的。畢竟在網上購物是需要等地,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急需某樣東西的時候,其實是沒有直接在超市購買方便的。

根據2020年新華都的財報顯示,2019年新華都全年銷售額達到60億元,淨利潤為-7億元,同比都是處於下降局面的。對於新華都虧損的情況,有業內人士指出,主要是因為之前收購的3家公司業績都出現了下滑。在經營模式這方面也出現了問題,為了及時止損新華都不斷關閉門店,半年時間關店近50家。

一直以來新華都在市場的表現都還不錯,為什麼突然之間就面臨大幅虧損,甚至已經處於「倒下」的局面了呢?畢竟在2012年的時候,年盈利還達到1.6億元之高。排在中國品牌500強的93位,誰知道這一利好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從新華都已經關閉的門店來看,半年關店數量達到48家,預計未來還會關店100家。

在巔峰時期新華都的市值高達100億元,幾年的時間市值蒸發一半都不止,僅剩下32億元左右了。而新華都的創始人陳發樹,在商界也是有著一定地位的。十幾歲的時候陳發樹就做起了木材生意,年紀輕輕就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憑藉這筆財富,陳發樹前往廈門開了一間雜貨店。在1995年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巨頭先後入駐國內市場時,陳發樹看準了機遇,創辦了新華都超市。之後的十幾年時間裡,新華都一直都是盈利狀態。每年淨賺可以達到上億元之高,只不過從2013年開始,新華都的淨利潤就不斷下滑,之後的幾年時間裡,新華都慢慢開始走向了虧損的局面。

然而陳發樹憑藉新華都賺取了大量財富,之後就看好了醫藥和礦業,對於超市零售這一市場反而不太上心了。投資了雲南白藥和紫金礦業這兩家企業,早在2000年的時候就花費3300萬元入股紫金礦業,拿下了公司20%的股權。

沒有想到這兩項投資都讓他賺的盆體缽滿,隨著雲南白藥和紫金礦業市值大漲,陳發樹也成功躋身富豪榜單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華都已經面臨虧損的前提下,陳發樹的財富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個人財富依舊達到320億之高。

自己辛辛苦苦創辦的企業面臨虧損,相信陳發樹也是很焦急的。在超市零售行業整體形勢不容「樂觀」的背景下,陳發樹會如何挽救新華都還需要我們繼續關注下去。

相關焦點

  • 另一國產屏幕巨頭強勢崛起,半年淨賺7億
    現在,京東方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強的屏幕巨頭,但是它也有著自己的無奈之處,前幾天就被曝出以後無法繼續向華為供貨。因為京東方的屏幕驅動晶片中含有來自於美企的技術,所以會受到老美封鎖措施的影響。對於華為來說,這肯定是一個壞消息,畢竟手機屏幕和晶片一樣都非常重要。對於京東方來說,這同樣也是一個壞消息。
  • 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關店,中國市場怎麼了?
    在近十幾年裡,有大量的國外零售業巨頭進入中國市場,他們也曾在龐大的中國市場撈金無數,但如今卻從神壇上重重跌下,慢慢沒落了。甚至有不少國人熟知的零售巨頭紛紛選擇撤出中國市場。這時候我們就有一個疑問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零售業巨頭紛紛敗走中國呢?
  • 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關店,又一巨頭「敗走」中國,不好混了?
    在近十幾年中,有不少外國零售巨頭入局中國市場,想來分享市場「大蛋糕」,就如前面講的,它們在中國曾輝煌過,不久之後就越混越差,多家熟知的零售品牌「敗走」中國,這些巨頭難道在中國真混不下去了?在2014年左右,多家零售巨頭業績開始「滑坡」。比如,在中國市場「撈金」10年的樂購於2014年撤出中國,將旗下國內業務賣給了華潤。無獨有偶,世界第二大零售商也撤離中國。
  • 繼家樂福之後,又一外資巨頭「扛不住了」
    作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即將超越美國成為第一),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各大外資巨頭眼中的香饃饃,以零售行業為例,從九十年開始,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樂購Tesco等等外資零售巨頭紛紛在國內布局,攻城掠地,搶佔國內的零售市場。
  • 又一巨頭宣布!9000多名員工……
    這家創立了43年,曾被譽為「性感經濟」鼻祖的企業維多利亞的秘密在經歷了15年的輝煌後跌下神壇。今年2月,PE(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巨頭Sycamore Partners宣布將以最多5.25億美元的價格,向L Brands集團收購維多利亞的秘密55%的股權。
  • 加拿大鵝股票暴跌近50%,官網7.5折甩賣,跌落神壇!
    導語:大鵝從神壇跌落,重重的摔在地上。5月29日一大早,在加拿大鵝(Canada Goose Holdings Inc.)公布了其最新季度業績後,公司股票在加拿大和美國的股市中已經暴跌達到28%。至此,該公司估價在半年內慘遭腰斬。
  • 又一國產女鞋巨頭隕落!曾穩坐品牌第一,如今被迫關閉6257家門店
    又一國產女鞋巨頭隕落!曾穩坐品牌第一,如今被迫關閉6257家門店推薦語:說到我國的著名的品牌女鞋,你第一個會想到哪些名字呢?不過這兩家巨頭都沒有躲得過時代的洪流,如今的達芙妮也將走上百麗的老路,要和曾經打下的「江山」說再見了!資料顯示: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於1987年在香港創立,是一家以鞋業研發、生產、加工及銷售為主的多元化經營集團,業務遍布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以及歐洲及北美洲等地,主要業務以OEM為主。
  • 內參:家樂福「二次創業」
    家樂福對於這句話一定深有體會,從早期大賣場「躺著掙錢」,到後來在電商和即時零售衝擊下頻頻關店,作為外資商超的代表企業,家樂福在中國的25年見證了零售業態的變遷。2019年6月下旬,蘇寧擬48億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3個月後,交割手續完成,家樂福中國正式成為蘇寧智慧零售的重要拼圖。
  • 5年虧損近40億,一代「鞋王」跌落神壇:殺死你的,可能是時代
    (21世紀經濟報導)此後,達芙妮瘋狂關店,平均每天關閉6家門店,直到最近宣布將完全退出實體零售的消息。一代鞋王,在輝煌過後,剩下了落寞。雖然「鞋王」的神話跌落讓人感嘆惋惜,但似乎又是早已註定,它的故事歷程告訴我們:商業是殘酷的,市場是現實的,就算你曾經聲名遠揚,也可以隨時淘汰你。
  • 忙擴張急求利,國產生物發電龍頭自食其果,今負債186億跌落神壇
    當時凱迪是全世界第一家同時擁有30萬裝機以上幹法脫硫技術和60萬裝機以下溼法脫硫技術的企業,凱迪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國內生物質發電的環保龍頭企業。2014年,凱迪更是大手筆一次性收購154家公司,一時風光無限,可企業的發展往往並不是一帆風順。這也為後來的隕落埋下了伏筆。
  • 日本奶粉跌落神壇?一乳業巨頭再曝質量問題召回40萬罐嬰兒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日本奶粉跌落神壇?一乳業巨頭再曝質量問題召回40萬罐嬰兒奶據媒體報導,近期日本知名乳業品牌雪印乳業株式會社(以下簡稱「雪印」)因質量問題決定回收大約40萬罐液態嬰兒奶。公開資料顯示,雪印創立於1925年,曾是以奶油、起士、牛奶為主力產品的日本最大乳製品公司,年營業額達1兆日元。但自中毒事件發生後,雪印乳食品事業以外的部門分離成子公司,集團現在以製造奶油、起士、瑪琪琳為事業重心。自去年新電商法實施以來,海外代購遭遇到嚴重衝擊,再加上疫情的影響,海淘奶粉可謂雪上加霜。
  • 從擺地攤到浙江女首富,今負債469億跌落神壇
    曾經的「地攤女王」跌落神壇。從16歲沿街叫賣起家,到身家330億浙江女首富,再到負債469億跌落神壇,周曉光的潮起潮落,這或許是她晚年商戰中難免的一道灰暗。擺地攤,一個看似充滿江湖氣的地方,機動靈活堪稱創業者的演練場。殊不知,馬雲、柳傳志、宗慶後等許多大佬在成名之前,也都沉浮於千萬擺攤大軍中,有過一段地攤創業的經歷。
  • 中國一家電巨頭跌落神壇,被美國拖欠44億,如今靠賣總部大樓自保
    中國一家電巨頭跌落神壇,被美國拖欠44億,如今靠賣總部大樓自保 一說起中國知名的家電品牌,長虹兩個字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憑藉著自己在家電方面的優勢迅速成為中國市場「領頭羊」之一。
  • 曾是四大美酒之一,50年代喝不起,現從神壇跌落,酒友整箱往家搬
    導語:曾是四大美酒之一,50年代喝不起,現從神壇跌落,酒友整箱往家搬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與大家做分享,白酒是酒友的命根,一頓不喝心發慌,每日喝點小酒對於他們來說堪稱人生一大快事。雖然如今國內好酒如雲,但還是比不起50年代的中國名酒,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款在50年底被譽為四大名酒之一的白酒,當時喝不起,如今卻從神壇跌落,酒友整箱往家搬。
  • 海瀾之家跌落神壇? 淨利下滑75%,積壓90億庫存不打折!
    海瀾之家遭遇業績庫存雙壓力 佛靠金裝,人靠衣裝!只有皮相,沒有骨相! 古人早已悟透了穿衣打扮的重要性,如今,顏值經濟盛行,吃飯可以隨意,服裝絕不能馬虎! 服裝才是真正的剛需。 主打女性服飾的公司可不少,垂直電商平臺有唯品會,時尚快品牌有優衣庫,HM,zara等,國產品牌有韓舍衣都,其它高檔品牌更是數不勝數!
  • 國內女裝第一品牌「跌落神壇」?3年蒸發百億,僅一年關店4391家
    比如運動市場的貴人鳥,曾經在市場是數一數二的運動品牌,現在卻逐漸被安踏、特步等國產品牌超越,風光不再。除了運動市場之外,女裝市場的競爭也是格外激烈的。而它曾經是國內女裝第一品牌,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風光無限,如今也「跌落神壇」。近些年來不僅被其他品牌趕超,3年時間百億市值被蒸發,這一品牌就是拉夏貝爾。
  • 年虧21億,關店4400家……被時代拋棄的巨頭,拉夏貝爾!
    作為曾經的國產第一女裝品牌,「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曾經風頭無兩:2017年營收曾高達104.46億元,位列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上市企業;門店數量一度接近9500家,是國內首個滬、港兩地上市的服裝企業。
  • 「章丘鐵鍋」爆紅後,為何僅半年就跌落神壇,從兩千元淪為滯銷品
    可惜好景不長,火爆半年之後,章丘鐵鍋突然「遇冷」。產品出現滯銷,價格降到100元一口也很難賣出去。章丘鐵鍋為何僅僅幾個月就跌落神壇呢?一,爆紅之後,仿製假貨盛行章丘鐵鍋經過熱播火爆之後,從傳統大廠到家庭作坊紛紛投身生產鐵鍋。
  • 暴跌59%,慘遭巴菲特「拋棄」,又一萬億巨頭跌落神壇!
    最近,馬來西亞電商界的二號巨頭業PrestoMall拋棄甲骨文資料庫,轉投阿里雲,一舉降低了40%的整體IT成本。沒錯,甲骨文又被它的客戶嫌棄了,這種無奈「分手」已上演無數次。眾所周知,微軟是全球最大的軟體公司,而甲骨文就是那個「第二大」。
  • 十大超市企業2019年開店316家、關店29家 永輝、步步高、物美穩居...
    據贏商網統計,2019年,永輝、步步高、華潤萬家、物美、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卜蜂蓮花、永旺、麥德龍十大超市企業旗下的大賣場及精品超市等業態共開店316家,同比增長3.268%;6個品牌關店29家,關店數量較前兩年明顯下滑。(文末附詳細盤點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