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鏽鋼廚櫃:創新單品,渠道破局》中探討不鏽鋼廚櫃企業轉型,提出聚焦「不鏽鋼集成水槽櫃」。
不鏽鋼的「集成水槽櫃」與」集成水槽」是一字之差,體現不同產品思維和定位。
集成水槽關注的是「槽」,想當主角;
集成水槽櫃關注的是「櫃」,只當配角。
一、集成水槽是集合的「大水槽」
家用廚房水槽以不鏽鋼為主,由水槽或集成廠商推出「集成水槽」,產品經迭代大體定型,市場啟蒙。
集成水槽含傳統水槽,增加淨水處理、垃圾處理、熱水供應,增加刀架、皂液器、瀝水籃等。集成水槽趨勢上往獨立產品發展,強調收納性,兼容功能。
【集成灶】
集成灶是集成廚房的單品標兵,屬於灶具創新品類。
用戶看重「灶還可以吸菸」的電器屬性,同時能減少煙灶消支出、增強吊櫃收納空間;但對「灶頭櫃」的改善需求不大。所以才叫「集成灶」,而不是「集成灶臺櫃」。
集成灶十年間成長迅速,產業集群形成(集成灶,嵊州造)。
集成水槽品牌大多是集成灶廠商跨界推出。
集成水槽照搬集成灶方式,強調水槽的多功能集合,突出水槽的獨立性,而且功能越來越複雜。
集成水槽與整體廚櫃是「搭配」的平行關係,而非「包容」的主次關係。這個產品思維限制集成水槽發展成為大品類。不鏽鋼廚櫃廠家的契機就在此。
(多數集成水槽品牌都採取單品專賣店模式)
二、集成水槽櫃可以成為新品類。
我建議把不鏽鋼集成水槽櫃定義為「功能五金配件」;配合定製廚櫃的整體性,融合到廚櫃中去。
消費者定製廚櫃時,大多對板式廚櫃的水槽櫃存有疑慮,如遭遇「漏水、泡水」,將引發「腐爛、異味,拆換難」等痛點,「不鏽鋼集成水槽櫃」是針對使用者痛點的配件解決方案,是板式廚櫃的好夥伴。
我覺得集成水槽的開發過度,功能設置過多。從使用者出發,不鏽鋼集成水槽櫃要做減法,結構上易拆裝「一櫃一包」。以下幾項思考在於發揮定製廚櫃長處,並彌補板式的不足:
1、櫃體高度。加高集成水槽櫃,比常規廚櫃檯面高出10釐米,方便用戶洗滌。板式廚櫃受人造石臺面限制,水槽櫃操作面的加高上遲遲沒突破。
2、櫃體寬度。簡化型號,只推800/900mm規格。過大或過小、轉角水槽櫃等不符合洗滌區作業的人體工學,不必配置。將空間留給相鄰儲物櫃,確保左右相鄰櫃體400mm寬幅,使用才方便。
3、櫃體門板。不要標配門板,建議標配開門櫃,少用抽屜櫃。預留標準鉸鏈孔位,不用留導軌孔位。用戶必須購買廚櫃品牌的門板,風格更統一。(門板設計不是強項,不要搶廚櫃品牌生意)。
4、櫃體超高部分不好看?700mm高的標配門板之上,加一片可拆裝的不鏽鋼透氣罩(或者腰線)。不鏽鋼集成水槽櫃相對溼度較大,透氣很重要。(還可做成收納抽等特色工藝)
5、櫃體採用可調踢腳、不用踢腳板。踢腳可調節,保持踢腳進深與廚櫃一致,直接標配櫥櫃廠家的踢腳板,外觀統一更好看。
(「集成水槽」廠商關注點放在「槽」;不鏽鋼廚櫃廠商關注點放在「櫃」)
三、集成水槽櫃為定製廚櫃分憂
不鏽鋼集成水槽櫃要融入板式廚櫃的結構和功能,有效解決板式廚櫃痛點,同時還低調不搶功勞。
1、減少人造石臺面困擾:不鏽鋼集成水槽櫃可減少板式廚櫃的一半售後。水槽櫃搭配人造石臺面,「挖孔、下嵌、開裂」等問題頻出。導入集成水槽櫃後,將大幅降低臺面加工難度,提高精板用材率,減少精板運輸斷裂概率,節約廚櫃廠家供貨成本。
2、提高銷售配套率:通過櫃體加高10釐米,有效增加櫃內空間,更加合理加裝「淨水器,小廚寶、垃圾處理器」等外設,銷售時說服用戶更簡單,將有效提高增加項配套率。
3、降低安裝服務成本:集成功能事先規劃,安裝接口標準化,技工傻瓜式培訓,易學易做。多項產品一次安裝,提高用戶口碑,也降低多次上門的成本。(即使客戶購買其他品牌的外設,也會因為方便安裝,而對集成水槽櫃給予好口碑。)
4、化解廠商利益之爭,提高經營毛利:板式廚櫃利潤中,臺面、水槽龍頭五金配件、淨水器等部品有較高毛利。品牌廠商強力推行部品品牌專有化,經銷商則因各類配置分散,安裝服務異常容易消耗利潤,以致廠商和經銷商有對立情緒。
集成水槽櫃事一款具有較高毛利的標準配件。廠商毛利提升,經銷商賣價不低,安裝差錯率下降,服務成本下降,大家都有錢賺,自然好合作。
「集成水槽」廠商在技術上具備解決上述問題的能力,但不甘做定製廚櫃的功能配件,就以成品形式自立門戶,無形中與定製廚櫃企業爭利。
「集成水槽」廠商走上「單品專銷,品牌加盟」模式,船大難掉頭。如另起爐灶,以新品牌新模式新團隊來獨立操作「集成水槽櫃」,仍大有機會。
不鏽鋼櫥櫃廠商不再以「零甲醛」攻擊板式廚櫃,能否聚焦「不鏽鋼集成水槽櫃」,以五金功能配件身份做板式廚櫃的好盟友呢?廚房找我覺得這是個有趣的課題,值得學習探討,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