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Moab 出來,
連續駕駛750公裡到達拉斯維加斯時,
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
一路上住慣了汽車旅館,
才發現自駕在美國住酒店是真的不方便。
我們停好車子拉著大包小裹去 Check in,
酒店很大,從停車場樓到房間走了很遠很遠,
這一點,實在不如能把車直接停到房間門前的 Motel 。
酒店裡 Casino 人聲鼎沸摩肩接踵,
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們互相尖叫著。
我們對賭錢毫無興趣,直接滾回房間休息了。
本來還計劃著去看看賭城的夜景,
但聽到窗外狂吼著的風聲只好作罷。
圖|從酒店窗戶往出去的賭城景色
我哥們兒衝一家到酒店都沒有下車,直接帶著孩子去附近兒童醫院做檢查了。孩子有點咳,怕影響後面行程,衝堅持著要帶孩子去醫院。好在沒什麼大礙,只是沙漠地區氣候乾燥,不太適應,醫生只建議塗點藥膏便回來了。後來回國後收到醫院的帳單,2300多刀,合人民幣16000多。衝當時就蒙逼了,只是常規檢查而已。多虧買了旅行保險,如數報銷了。這個小插曲,成了後來我們嘲笑衝的有笑素材。衝媳婦兒說,他根本不是帶孩子去看病,他看的是自己的心病。
圖|沙漠裡建設起來的綠洲
死亡谷國家公園
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在拉斯維加斯停留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出發了。這一天的計劃是從拉斯維加斯到美洲杉國家公園,中途穿越全球最炙熱、最荒涼的恐怖地帶-死亡谷國家公園,全程近800公裡。又是任務相當艱巨的一天。
圖|途中遇到的「流沙河」。遠觀以為是一條大河,走近看,原來是一個乾涸的河床。沙塵在河床上「流」過,像極了翻滾的河水。
圖|路邊經常可見兩個或多個小型龍捲風在相互追逐。
拉斯維加斯到達死亡谷只有2小時車程,但從死亡谷穿越出去卻用了整整一天時間。的確,死亡谷國家公園非常之大,它是美國大陸之上(除阿拉斯加以外)最大的國家公園,佔地超過330萬英畝,深不可測。死亡谷也擁有多項 「之最」,2012年世界氣象組織確認死亡谷以近地面氣溫56.7℃的記錄正式列為全世界最熱的地方。公園內的Badwater(惡水盆地)為北美地勢最低點,低於海平面282英尺,約85.5米。
這是一片嚴苛、貧瘠的不毛之地,單從字面上看,「死亡谷(Death Valley)」 這個名字就足以喚起一切關於殘忍和煉獄的聯想,另人毛骨悚然。1849年一隊淘金者在這片蠻荒之地與死神搏鬥80天後,只有少數人得以生還,其中一位獲救者回望山谷感嘆道:「再見,死亡谷!」 此地因此得名。
冬季是遊覽死亡谷最好,不,應該是最安全的季節,夏季近50度的高溫讓人望而卻步。除此之外,響尾蛇、蠍子、黑寡婦蜘蛛也讓徒步充滿了不可預知的風險。每年都有遊客低估了死亡谷的火熱程度和乾燥程度。若溫度達到38°C,即使是短途的步行也可能是致命的。車上和背包中應準備足夠的水和食物,還應當避免在一天最炎熱的時間段過度勞累。此外,還要確保車輛性能良好,出發前檢查油箱是否裝滿,因為一路上都不會有加油站。還有最重要的,下載好離線地圖。我們一行人一路上都在不停的看地圖,有時候導航發生延時,就只能根據感覺判斷方位,如果迷路,後果不堪設想。
廣闊的死亡谷內存在著眾多大自然奇景,峽谷、雪山、火山口、盆地、沙丘、鹽灘等不勝枚舉,還有在湖床上留下長長運動軌跡的神奇石頭(上學時地理課上知道的「會走路的石頭」)。如果每個景點都細細地看,沒有三五天是絕對出不來的。由於我設計的是穿越路線,所以沒有偏離主路太遠,主要去了 Golden Canyon(金色峽谷)& Zabriskie Point(扎布裡斯基角) 及最著名的 Badwater(惡水盆地)。「沒到過惡水盆地,就算沒到過死亡谷」
圖|Golden Canyon(金色峽谷)
|Zabriskie Point
|扎布裡斯基角
扎布裡斯基角是我們駕車延190號公路行駛遇到的第一個觀景點。把車停在路邊的小型停車場,然後走上一個平坦的小山坡,就可欣賞到色彩斑斕的Golden Canyon 。溝壑縱橫的山脊呈現出各種金色系顏色——金黃、桔黃、杏黃、校車黃,飽經侵蝕的褶皺崖壁在太陽光線的照射下閃閃發光。這裡也是拍攝日出日落的絕佳地點。
圖|Zabriskie Point(扎布裡斯基角)
極目遠眺,可以看見平坦乾涸的河床,背景是橫亙的高大山脈,荒涼冷酷,氣勢磅礴。
|Badwater
|惡水盆地
惡水盆地是北美海拔最低的地方,處於海平面以下 282 英尺(-85.5 米)。這裡有廣闊的鹽灘和鹹水池。1800 年代時,移民們穿越沙漠,口乾舌燥之際飲用水塘的水,卻發現是水是鹹的,大為失望,得此 「惡」 名。
從遠處看惡水盆地,平坦乾涸的河床上覆蓋著一層「冰雪」,走下木棧道細看這些「冰」,原來是一簇簇六邊型的鹽晶。女兒特意用手蘸了一點放到嘴裡,然後咧著嘴告訴我真的很鹹~事實上,這些六角蜂窩狀的結晶是在水的反覆蒸發循環作用下形成的。降雨和山洪會使這裡形成一些較淺的湖泊,但這些湖泊通常不會存在太久,因為盆地的平均年蒸發量(381cm)遠超過平均年降雨量(4.8cm)。然而,當盆地被水淹沒時,會有一些鹽溶解於水中,當水蒸發後,剩下的鹽會從地縫中滲出,逐漸堆積形成六角蜂窩狀的結晶。
圖|Badwater (惡水盆地) 。水反覆蒸發循環,讓鹽分形成六角蜂窩狀的結晶。
早在全新世時期,這裡還是一大片內海,足有130公裡長,深度超過 600 英尺(183 米),被稱為 Lake Manly (曼利湖)。隨著氣候變熱,降雨量減少,湖水開始漸漸蒸發,最終乾涸。而水中的鹽份開始結晶,結晶厚度達到3-5英寸,剩下如今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大片荒無的鹽灘。
然而,看似了無生機的冷酷環境下,卻生存著海蓬子和一些小型水生昆蟲,這裡也是當地一種特有的惡水蝸牛(Assiminea infirma) 的家園。頑強的生命倔強的進化著,它們正以獨有的生存形式上演著一出壯觀的自然之舞!
圖|鹽晶
惡水盆地的震撼之處還在於橫臥於前方的內華達山脈。這裡是北美地勢的最低點(-85.5米),和美國大陸的海拔最高點 Whitney(惠特尼山,4418米)同框的地方。眼前連綿的山脈就像一堵巨大的牆,阻止了來自太平洋的溼潤空氣,「牆」的兩邊就是地獄和天堂。一側,荒涼、炙熱,一片煉獄景象。山脈永久封印了魔盒,讓人無法輕易的進入和走出;一「牆」之隔,則森林茂密,生機盎然。並孕育出了地球上最巨大、最壯觀的物種-紅杉~
這,就是地球的魅力所在~不停地激發著我的探索欲。
離開惡水盆地,我們猶豫要不要去看「會走路的石頭」,地圖上顯示還有130多公裡路程,而且還要折回來。大家擔心天黑前無法走出死亡谷,安全起見,只好戰略性放棄。回過頭看,我們的決定是對的,探險不等於冒險,旅途中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圖|盆地與山脈
夕陽的金輝中,我們終於穿出了沙漠,路上的車也漸漸多了起來。在一個很小很破舊的小鎮上給車加滿油,不禁感概,「重返人間」 的感覺~真~好!
TIPS:
1、隨身、隨車帶夠充足的飲用水,一天4升以上。
2、進入死亡谷前給汽車加滿油。
3、夏季高溫時,不要在低海拔地區徒步。冬季白天風大,不是特別冷,皮衣、衝鋒衣或薄棉服即可。
4、看清腳下,注意響尾蛇、蠍子、黑寡婦蜘蛛等危險生物。
5、千萬不要進入廢棄的礦山山洞和礦井,有塌方和毒氣等潛在危險。
6、下雨時要在高地,雨中駕車注意山洪。
7、公園內沒有信號,提前下載離線地圖或帶上紙質地圖。
8、計劃好時間和路線,避免因貪玩導致意外留宿公園內。
9、露營一定要找專業營地。
預告:下一篇,走進巨人的世界,紅杉國家公園!探尋世界上最大的單體生物-謝爾曼將軍樹(General Sherman Tree)~請關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