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在烹飪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父母親吧?就像我,一拿起炒勺就會想起父親的小炒肉和糖醋魚,一開始揉面便想起母親的蔥油餅和寬麵條。那些味道,像是浸入了你的骨髓,無論經歷多少歲月,都在你的記憶裡飄散著與眾不同的香味,讓你陶醉,久久回味不已。
那是愛的味道!
小時候食物比較匱乏,而我的父母親,卻總能從不那麼充裕的食材裡,找出適當的搭配,做成美味的菜餚。同學來家裡玩,吃過母親做的蔥油餅,至今難以忘懷,說那是她小時候吃過的最好吃的麵食。但母親還有一手麵食的絕活(小時候我眼裡的絕活兒):母親活好面,靜靜地放上一兩個鐘頭,拿麵杖擀一下,切成條,就可以一條條抻長了下入已經滾開的水鍋,那面竟然拽多長都不斷,撈出後,澆上滷,厚實筋道,真是好吃極了。長大以後才知道這就叫做「拽面」,在武安、涉縣都屬於日常麵食,也不知道當時母親是從哪裡學來的,且還學得地道,想來母親是聰慧的,而且做飯做得及其用心。
說到用心,父親在菜食的製作上一點都不遜色於母親。雖然條件有限平常吃不著,但每到大年初一,父親都會做一大桌的美食讓我們大快朵頤。初一中午,一家人團團圍坐,餐桌上有糖醋魚、腐乳肉、紅糖山藥…….,都是平常吃不到的,別提有多饞人!那山藥是提前刮好皮油炸過的,再上鍋放紅糖蒸熟,簡直好吃的一塌糊塗。現在一般都是放蜂蜜蒸,但心底裡仍然認為最好吃的還是父親做的紅糖山藥。父親做的糖醋魚和腐乳肉也十分到位,糖醋搭配的比例剛剛好,腐乳肉蒸好了往盤裡一翻,那動作,如同電影裡的大俠一般,既神奇得讓人崇拜,又充滿誘惑!
後來學著爸媽的樣子做飯,可我們做的糖醋魚就是做不出來父親那個味道,炸醬麵也不是那個感覺,有時候父親會在一邊指點,看不過去了索性就自己動手,看他老當益壯在廚前不減當年的威風,竊喜不已。學做父親的菜不行,只好另闢蹊徑,做了以前父親沒有做過的香菇菜心,用了點心思把菜心過了水一片片碧綠碧綠地擺在盤底,另起鍋把香菇拿肉末炒了往菜心中間一倒,頓時也有了大廚的感覺。這一次,得到了父親大力表揚,虛榮心終於狠狠滿足了一回!嘻嘻嘻!!!
我可敬的母親,已經離去一年了,所幸她去的當天早晨還吃得飽飽的。她來這世上一定沒少積福吧?所以上天都不忍心讓這會做飯的慈祥善良的老太太餓哪怕一頓!母親的味道,從此留在我揉面的手掌間,在我撈出的寬寬的長面的蒸汽裡,在我吃進肚裡的香氣裡!親愛的媽媽,永遠永遠都與我同在!
是的,父親母親的味道,終生繚繞,永遠永遠與我同在!
喜歡本篇,歡迎點讚分享
《鄴城文學》面向大眾長期徵稿,體裁不限,歡迎各類正能量的文學作品。要求原創首發。優秀作品也可推薦。也歡迎大家自帶配圖、音頻。字數要求:散文不少於800字最多不超過3000字;優秀小說可以連載。現代詩歌至少兩首。
平臺隸屬河北省臨漳縣文聯
長按二維碼關注
投稿郵箱ycwx866@163.com 微信qh9289
圖片•網絡 / 審核•春天樹 / 責編•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