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小林
4月6日,作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基金,餘額寶貨幣基金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那便是7日預期年化收益率跌破了2%,刷新了自成立以來的最低收益率。不僅是餘額寶,其他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同樣不容樂觀,目前至少有60%的貨幣基金7日預期年化收益率都跌破了2%。那麼,在收益率跌破2%之後,把錢放在餘額寶等貨幣基金裡還是一個好選擇嗎?
在所有的基金品種裡,貨幣基金是最受投資者歡迎的一種。雖然貨幣基金的數量不多,僅佔公募基金的5%左右,但貨幣基金的總規模卻佔了公募基金的大半壁江山。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主要還是因為貨幣基金的流動性和安全性較高。就比如餘額寶,只要資金沒超過1萬元,就等於是一個活期存款,隨時都能存取。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通常都不會很高,如今更是來到了歷史最低水平,這會不會讓貨幣基金不再受寵呢?
在收益率跌下來之後,貨幣基金的熱度確實有所減弱。貨幣基金的規模最高的時候曾到過8.9萬億元,那時貨幣基金的整體收益率都還在3%以上,比現在高不少。隨著收益率的逐步下降,基金的規模也呈現下降趨勢。然而,這一情況在過去幾個月裡出現了反轉。
根據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貨幣基金的規模比2019年底增加了近1萬億元,達到了8.07萬億元,這也是貨幣基金的規模時隔一年後再次回到8萬億上方。然而在這兩個月裡,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是一直在跌的,可見收益的下跌並沒能阻擋投資者購買貨幣基金的熱情,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個原因可能是為了避險。今年前幾個月,全球股市出現大跌,我國的股市也受到一定拖累,同時債市、貴金屬、大宗商品市場也不平靜。此時的投資者就有強烈的避險需求,而貨幣基金作為一種幾乎不會虧錢的產品,自然成了避險資金的買入對象。
另一個原因應該是流動性寬鬆造成的,也就是市場中的錢太多。為了讓銀行有充足的流動性,央行又是通過降準,又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向銀行注入大量資金。而今年前兩三個月裡,因疫情暴發導致經濟活動沒能正常開展,銀行手中的錢也貸不出去,這些錢可能就會有大量的流入貨幣市場。這一方面會讓貨幣市場的利率走低,一方面會增加貨幣基金的規模。
不過,貨幣基金的規模可以無視利率下降而逆勢上漲,可從投資理財角度來看,貨幣基金是否值得投還有待商榷。僅從收益率上看,現在的貨幣基金真沒什麼吸引力了,也就跟一年期的銀行存款利率差不多,比銀行存款稍微強一點的是靈活性更好一些。所以放少量資金在裡面用於日常支出還行,放太多資金還真不太適合,除非平常就有大筆資金要進出。
以現在貨幣基金的收益率,除了1年期以下的銀行存款和活期存款外,恐怕已經找不到比它更低的了,所以隨便選一種理財,都能獲得更多的收益,有更多的收益可拿,難道不是更香嗎?
審核:李閏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