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縣(日語:沖縄県/おきなわけん〔おきなはけん〕 Okinawa ken */?,琉球語:沖縄/ウチナー Ucinaa)是日本最西南側的一個縣,縣廳所在地是那霸市。衝繩縣由琉球群島中的衝繩群島、先島群島以及太平洋中的大東群島組成,隔海和九州的鹿兒島縣相鄰。全縣由160個島嶼組成,其中49個有人居住,面積約2,281平方公裡,是日本陸地面積第四小的縣。但衝繩縣包括了廣大的海域面積,東西寬約1,000公裡,南北長約400公裡,算上海域面積的衝繩縣面積則相當於本州、四國、九州面積總和的一半。衝繩縣全境屬於亞熱帶氣候,全年氣候溫暖且降水充沛。
衝繩縣在古代曾是名為琉球國的獨立國家,但同時對中國明、清王朝和日本薩摩藩、江戶幕府朝貢。在中日兩國均處於鎖國狀態的時期,琉球國作為中繼貿易點而有重要地位。明治維新之後,琉球國被日本併吞,成為琉球藩,後改為衝繩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衝繩縣是現在日本領土範圍內唯一發生地面戰的地區,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縣土被戰火摧殘。戰後衝繩進入美國統治時期,並建設了大量美軍基地,嘉手納基地為目前美軍在遠東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1972年,美國放棄在舊金山和約得到的琉球行政權並移交日本,但大量美軍基地仍得到保留。現在美軍基地問題是衝繩縣政最主要問題。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衝繩縣的語言、飲食、風俗文化都和日本本土些許不同。衝繩的群島地形使得農業和製造業在衝繩經濟中佔比較低,而服務業則在衝繩經濟中有重要地位。衝繩還是空手道的發祥地。
衝繩縣的縣名取自於衝繩本島。「オキナワ」這一地名首次出現在文獻記載是在779年(奈良時代光仁天皇寶龜10年)《唐大和上東徵傳》,當時漢字寫作阿兒奈波島。近代之後,日文文獻大多使用「衝繩」二字。
首裡城(琉球語:御城 首裡城/ウグシク スイグシク Ugusiku Suigusiku[1])是位於琉球群島的衝繩島內南部,那霸市以東一座琉球式城堡,建造於13世紀末至14世紀之間,從15世紀至19世紀是琉球國都城和王宮的所在地,至今有500多年的歷史,公元2000年由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
2019年10月31日凌晨2時左右,首裡城發生火災,大火從木結構的正殿開始延燒,和北殿、南殿、鎖之間、黃金御殿與二階御殿等六棟建築物幾乎焚毀,奉神門則部分焚毀,火勢至同日下午1點漸被撲滅,估計焚毀約4800平方米,無人受傷,為首裡城第五次毀壞。
衝繩縣知事玉城丹尼在大火後指出,首裡城堡是琉球王國的象徵和文化,並發誓要重建它。
衝繩縣的人文觀光資源以琉球國遺蹟為主。琉球王國的城堡以及相關遺產群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世界遺產。地處那霸市近郊的首裡城是琉球國的都城,可分為興建於15世紀初期的內郭和興建於16世紀中期的外郭兩個部分,建築風格在融合了日本、中國兩國元素的同時又有琉球特徵。
首裡城不僅是琉球國的政治中樞,也是信仰上的聖地和文化藝術中心。在琉球國被日本吞併之後,首裡城曾作為軍隊用地和學校使用。因年久失修,首裡城的正殿在1924年曾面臨拆除危機。幸而因當地人士保存運動的努力而得以倖存並進行大規模維修。在二戰期間,首裡城因地下有軍營而成為激戰地區,化為焦土。戰後首裡城變為琉球大學的校區。1980年代琉球大學搬遷之後,首裡城開始大規模重建,並在2000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首裡城附近還有宗教設施園比屋武御嶽、琉球國王室的陵墓玉陵、琉球庭園識名園等古蹟。琉球王國的城堡以及相關遺產群還包括了宗教設施齋場御嶽以及中城城、勝連城、今歸仁城、座喜味城四座琉球式城堡。
國營衝繩紀念公園是衝繩縣為了舉辦1975年國際海洋博覽會而興建的公園。公園內的衝繩美麗海水族館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水族館之一。衝繩縣清澈蔚藍的海岸線是衝繩的另一大觀光資源。衝繩著名的海岸名勝有2000年G8峰會舉辦地部瀨名岬;久米島的果之濱;座間味島的阿真海灘;宮古島的與那霸前濱和砂山海灘;石垣島的川平灣和平久保崎。竹富島的石西礁湖是日本最大的珊瑚礁。日本最南端的有人島波照間島擁有北濱等景點。與那國島的西崎是日本地理四極中唯一普通民眾可自由到達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