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角鬥:從祭祀儀式到公眾表演,與徵服文化交相輝映

2020-12-26 楓橋陌客

古羅馬的角鬥活動是後世觀察羅馬時代生活一面鏡子,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方面的信息,包括羅馬政治上專制集權色彩,經濟上貴族財富積累的豐碩程度,文化上的暴力審美。

羅馬角鬥活動最初源於墓地葬禮儀式,後來才隨著羅馬社會的發展和民眾的接受,逐漸演變成了公開的表演活動。

角鬥活動的盛行暴露了羅馬人自成一體的文化因素—徵服文化和公開的政治賄賂徵服活動一直伴隨著羅馬,也是羅馬貴族得以積累財富的重要手段,角鬥活動可以為普通民眾帶來感官刺激,宣揚戰鬥情懷。

此外,羅馬人的英雄情結和血腥的暴力審美也與角鬥活動息息相關,角鬥活動的參與者從奴隸、貧民到貴族甚至羅馬皇帝,都展現出了角鬥活動在羅馬的盛行。

一、古羅馬角鬥活動的演變

1.起源複雜的角鬥活動

古羅馬角鬥活動的起源一直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這些說法最終的指向都是墓地葬禮儀式舉行的祭祀儀式。

第一種說法是伊達拉裡亞起源說。這種說法是普遍認同的觀點,該觀點認為角鬥活動是公元前3世紀北方近鄰伊達拉裡亞人的葬禮習俗傳入古羅馬的結果。

人們之所以選擇相信伊達拉裡亞起源說,原因在於地理上的邏輯正確,伊達拉裡亞距離古羅馬比較近,最關鍵的是伊達拉裡亞的文化先於羅馬人。

羅馬在義大利的立足正是與伊達拉裡亞人進行了三次戰爭的結果,所以羅馬文化無疑受到了伊達拉裡亞文化的深刻影響,其中很可能包括角鬥活動。

德國學者奧託·基弗在《古代羅馬風化史》中強調:"沒有理由懷疑這些材料的真實性。這種比賽看來是在葬禮上舉行的。

它起源於伊達拉裡亞人那種蒙昧的、令人沮喪的習俗,······不管怎麼說,我們完全可以確認角鬥源出於伊達拉裡亞人。"由此可見,他十分贊成伊達拉裡亞起源說。

第二種說法是坎帕尼亞起源說。這種起源說認為角鬥活動是公元前4世紀起源於義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亞。

支持這一觀點的人並不多,但它的有力證據是考古學家在坎帕尼亞發現了有關角鬥的考古證據,而後維格提出了坎帕尼亞起源說。

在歷史學中,考古證據的說服力非常大,所以這一觀點的支持者湯姆斯·維爾在他的《皇帝與角鬥士》中指出:"羅馬人是在坎帕尼亞而不是在伊達拉裡亞意外地發現了在葬禮儀式上進行格鬥的角鬥士。"

艾利森·富特雷爾在其《競技場上的鮮血:羅馬權力的奇觀》中認為:"伊達拉裡亞人只不過對這些義大利人(即坎帕尼亞人)的一種粗俗的武裝比賽進行了條理化和規範化;後來,這一習俗由伊達拉裡亞人傳給了羅馬人。"

由此可見,支持這一觀點的人普遍認為坎帕尼亞才是起源地,而羅馬或者伊達拉裡亞只不過借用了坎帕尼亞的習俗。

2.從葬禮祭祀儀式到公眾表演

角鬥在傳入羅馬之前只是伊達拉裡亞葬禮上的一種宗教儀式,主要是用來向逝去的先輩和英雄致敬,而且這種血腥的儀式在當時是被看做神聖和勇敢的行為。

艾利森·富特雷爾在其《競技場上的鮮血:羅馬權力的奇觀》中指出:"伊達拉裡亞人的宗教習俗之一是:在已故首領的墳墓旁邊,兩個武裝起來的人進行生死格鬥,用鮮血祭祀首領的靈魂。公元前三世紀,羅馬人引進了這一角鬥習俗,作為紀念其偉大首領死亡的葬禮儀式的一部分。"

隨著時間的推移,角鬥活動的宗教祭祀色彩越來越弱,它的觀賞性和娛樂性開始凸顯。公元前2世紀中葉,角鬥表演進一步發展成了羅馬公民熱烈追求的娛樂活動,每次舉行角鬥表演時,羅馬人都積極觀看。

有心的政客就抓住角鬥機會,將角鬥活動打造成為自己拉攏選票的舞臺。共和國後期,角鬥表演已經演變成了貴族集團之間進行政治鬥爭的工具,因為角鬥活動的舉辦既是貴族財力的展示,又是貴族下轄人員戰鬥力量的展示。

羅馬帝國時期,公元42年,角鬥進入官方公開支持和贊助的競技名單中,角鬥作為一種公共娛樂活動逐漸流行起來。

二、古羅馬角鬥活動背後的文化因素

1.角鬥與羅馬徵服文化交相輝映

角鬥活動背後最典型的文化因素羅馬長期徵服戰爭中所形成的徵服文化。

其一,羅馬在起源的時候就展現出了天然的暴力色彩。傳說羅馬城的創造者羅慕路斯和勒莫斯兄弟是戰神的雙生子,慘遭遺棄,但被狼養大成人,長大後,聯合殺死了篡位者,擁立祖父即位,結果兄弟二人因為爭奪羅馬城的統治權。

羅慕路斯殺死了弟弟勒莫斯。從羅馬的起源中就可以瞥見羅馬文化中的暴力徵服因素,這是一種天然根植於羅馬人身心的文化因子,所導致的結果是羅馬人將武力徵服視為理所應當。

其二,有史記載以來,羅馬的徵服伴隨著整個共和國,甚至在徵服戰爭結束之後,羅馬出現了三世紀危機。羅馬在義大利定居之際,依靠三次維愛戰爭打敗了伊達拉裡亞人,接著發動了薩莫奈戰爭和皮洛士戰爭。

由此,羅馬人控制了整個義大利半島。為了控制地中海,將地中海變成羅馬人的內湖,羅馬與迦太基人進行了三次布匿戰爭,與馬其頓人進行了三次馬其頓戰爭,於是東西地中海都被羅馬人收入囊中。之後,羅馬人又進行了很多戰爭。

由此可見,戰爭在羅馬人生活中佔據著重要地位,由戰爭帶來的徵服文化更是羅馬人喜聞樂見的文化。角鬥活動中的視覺快感和刺激正是對羅馬戰爭的另一種表現,所以羅馬人才會毫無顧忌的觀看角鬥比賽。

2.權力與角鬥:公開的政治賄賂

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政治體制在理論上與羅馬公民聯繫的十分緊密,政權不完全是貴族會議的一言堂,所以很多官員的任職或者重大事件的通過都需要公民的集體投票,公民大會就是公民參與國家政事的平臺。

正因為如此,貴族和執政者就必須深得民心,為了籠絡民心,這些人所採取的方法之一就是舉辦公民參與度極高的角鬥活動,為的就是取悅有選票的公民,所以很多角鬥活動要麼觀看費很低,要麼就免費。

奴隸主貴族自掏腰包舉辦角鬥活動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向公眾展示自己雄厚的財富力量,彰顯自己的個人能力、地位和身份;另一方面是拉攏人心,藉機籠絡羅馬公民,獲取民眾支持,贏得政治選舉。

所以奴隸主貴族舉辦的角鬥活動帶有很明顯的公開的政治賄賂,但是這並沒有遭到反對,反而因為民眾的歡迎而日益流行。

不僅貴族會進行公開拉攏,羅馬共和國的執政者為了獲得民心也會舉辦角鬥表演。

蘇埃託尼斯的《尤裡烏斯·凱撒傳》載有:"凱撒在民政官任期內通過舉辦有320對角鬥士參加的表演會和其他大型而有排場的戲劇表演、遊行和宴會等等,使前任們費了很大力氣所取得的成就相形見絀。平民對他感恩戴德,人人都想以新的官職和榮譽來報答他。"

更有甚者,羅馬帝國時期,皇帝們竟然選擇親自參加角鬥,尼祿、卡裡古拉和康茂德就屬於這樣的皇帝。據記載,康茂德皇帝對角鬥的喜愛已經到達了令人無法理解的程度,他一度搬到角鬥士營房中,不幸的是,他最後死在了角鬥士營房中。

所以,角鬥的流行只是漂浮在羅馬文化的表象,它的深層原因在於政治勢力的支持,皇帝和貴族構成了角鬥活動的主調,民眾的支持構成了角鬥活動的副調。

主副調共同發揮作用,才能使角鬥活動在羅馬的歷史上悠遠而綿長,所以西方有諺語:"羅馬圓形競技場傾圮之日,正是羅馬帝國滅亡之時。"

總結

角鬥活動從伊達拉裡亞人的宗教葬禮儀式,逐漸發展為貴族私人娛樂、羅馬公眾表演,角鬥形式逐漸多樣化,參與者涵蓋眾多階層,規則也更加明確。角鬥活動作為一種文化,它最終反映的都是羅馬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變化。

一方面,羅馬貴族因為在經濟上擁有無人匹敵的財富,所以有能力舉辦大型角鬥活動;又因為在政治上需要為自己積攢民意,以達到勝選的目的,所以貴族又十分願意舉辦這樣的大型角鬥活動。

另一方面,羅馬統治者順應羅馬文化的走向,為了滿足羅馬民眾對徵服文化的需求,也熱衷於角鬥活動,出資建立大型競技場;又因為戰爭俘獲了大量奴隸,統治者為了社會穩定也必須能夠恰當解決奴隸問題。

總的來說,角鬥活動迎合了羅馬皇帝、貴族的政治需要和羅馬公民的文化精神娛樂需求,它的盛行也是情理之中。

參考文獻

1. 《古代羅馬風化史》

2. 《皇帝與角鬥士》

3. 《競技場上的鮮血:羅馬權力的奇觀》

4. 《尤裡烏斯·凱撒傳》

5. 《世界文明史綱》

相關焦點

  • 古羅馬競技文化:貴族的門面、帝國的性格、永不停息的徵服旅途
    精心安排的儀式和競技慶典所展示優越種族心理,是羅馬貴族安撫平民、震懾敵人和塑造自己貴族身份,維護貴族統治的重要手段。競技慶典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儀式,包括了競技、宗教慶祝、勝利遊行和血腥表演等內容。奴隸主貴族挑選體格健壯的奴隸去訓練,然後組織表演。羅馬養老院在這一時期把角鬥項目作為公開演出的項目,到共和國末期的時候,發展成了一種全民喜愛的娛樂方式,所以成為貴族統治的工具。
  • 羅馬鬥獸場將「復原」角鬥舞臺,用於舉辦音樂會或戲劇表演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吳鳴】據英國《泰晤士報》22日報導,義大利正在為羅馬鬥獸場招募工程師,並將出資1000萬歐元,以重新安裝木質舞臺地板和隱藏電梯。報導稱,古羅馬鬥獸場進行角鬥表演的木質舞臺地板因年久失修逐漸腐爛,舞臺下方用於關野獸的地下室也被沙土掩埋。雖然在簡單挖掘與重建後,地下室裸露在外,遊客可以從座席俯瞰地下的情形,但人們很難想像古時候鬥獸表演是如何進行的。為此,義大利希望進一步安裝可收縮的地板系統,並仿照古時候用於升降野獸的起吊系統,來建造隱藏電梯。
  • 古羅馬鬥獸場上的廝殺:奴隸制的羅馬最野蠻的「文化現象」?
    過了不久,人們一致認為,一座更衛生,更安全,更美麗的新羅馬城從廢墟上重新矗立起來了。羅馬人把這種建設熱情一直維持到帝國的滅亡,前後五百年之久。羅馬帝國疆域包括大半個歐洲、北非和西亞。在這個範圍裡有經濟和文化十分發達的希臘和埃及、敘利亞、小亞細亞等地中海東部的前希臘化地區。
  • 崇尚父權的古羅馬貴族,才不是你以為的紳士
    所以,在看到《角鬥場外的紳士:羅馬貴族養成指南》這本書的時候,我心裡既詫異又好奇,羅馬的角鬥場外也有紳士?他們所謂的「紳士」是怎樣的呢?帶著這樣的疑問,看完了這本《角鬥場外的紳士》,對古羅馬的貴族有了更多了解。
  • 那是你不了解真正的羅馬貴族
    劍橋大學古羅馬史學家傑瑞·透納創作的《角鬥場外的紳士》給出了耐人尋味的答案。作為古羅馬史學家,傑瑞·透納在研究社會史、文化史領域頗有建樹,並且不斷開拓羅馬史研究的新課題和講述羅馬史的新方式。他虛構了馬爾庫斯·西多尼奧斯·法爾克斯這個角色。法爾克斯是《角鬥場外的紳士》的主人公,亦是一位古羅馬大奴隸主,他除了善於管理奴隸,還是一位典型的古羅馬貴族。
  • 疫情洶湧,居家無聊,世界新七大奇蹟的羅馬鬥獸場值得你雲上擁有
    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被稱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因其總體的結構是一個橢圓形,故被稱為弗拉維圓形劇場,也是我們常稱的羅馬角鬥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
  • 看圖遊古羅馬鬥獸場,曾經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
    羅馬鬥獸場,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也是歐洲也是全世界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宏偉的鬥獸場、競技場。是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鬥獸場面前真為古人的偉大工程震驚得久久無語……然而,這又不僅僅只是一座城堡宮殿建築,羅馬鬥獸場歷史悠久,鬥獸場又名競技場,是因為這裡曾是古羅馬角鬥士與猛獸搏鬥、廝殺以博取皇帝、王公、貴族一笑的地方,場中可以競技、比賽、歌舞和閱兵。
  • 祭祀文化是如何演變的?
    祭祀中再現了蒙古民族古老的牲祭、火祭、奶祭、酒祭和歌祭,全面呈現了13世紀形成的蒙古帝王祭祀儀式,是蒙古族文化的「活化石」。祭典成吉思汗的習俗,最早始於窩闊臺時代,到忽必烈時代正式頒發聖旨,規定祭典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種祭禮,使之日臻完善,代代相傳。
  • 古代祭祀勞民傷財,文化傳承不失為優績股
    古代財政開銷中,祭祀也是其中一項,國家大事中,祭祀與打仗同等重要。在科技水平低下,認知存在局限的古中國,認為世間萬物由神靈主宰,對自然界災荒十分畏懼。洪水地震,海嘯風暴等自然現象都認為是神靈發怒降責世人,現在很多網文小說之中仍有類似情節。
  • 西洋服裝史丨04古羅馬服裝
    古羅馬發祥於三面環海義大利半島,也屬於地中海氣候。古羅馬的時代區分與其他古代文明不同,古埃及(王朝更替),西亞(民族交替),古希臘(文明的發展階段),而古羅馬是以其政治形態的變遷來進行時代劃分的。 義大利從文化形態上看,希臘人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古典美,而羅馬人只不過是對希臘文化的承襲。
  • 我的前世在羅馬
    我想像前世的我,只是一個卑微的女奴,卻愛上了角鬥場上的勇士,我們相約私奔,在被追殺時遇上火山噴發,從而這場傾城戀化作了一個生死相擁的永恆定格;又或者,我因為在競技場上眼見情人角鬥失敗,心悸而死。無論怎樣,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回到羅馬,尋找那失落的記憶。
  • 祭祀音樂,一種持續存在的文化
    湘西土家族、苗族宗教祭祀源於土家族、苗族先民對自然、圖騰、祖先、神靈人性化的崇拜,並企盼通過以儀式音樂、舞蹈等形式為載體獲取相應反饋。這一表現形式在實施歷程中,各自結合本民族的特徵展現出本民族起源、繁衍、遷徙與發展等情景,從而形成了固有的民族文化特徵。
  • 開化山茶油開榨,祭祀儀式重現,千年傳統技藝令人驚嘆
    近日,在衢州市開化縣蘇莊鎮永宗山茶油專業合作社,在祭油榨王儀式過後,傳統的手工壓榨山茶油開榨了。伴隨著聲聲號子聲,石錘富有節奏地敲擊在木桿上,一滴滴色澤金黃的山茶油從木槽中緩緩流出,芳香四溢。「今年我們在開啟傳統手工壓榨山茶油前,重新恢復了祭祀儀式這一傳統環節。」
  • 祭祀儀式重現,千年傳統技藝令人驚嘆!
    12月16日,在蘇莊鎮永宗山茶油專業合作社,在祭油榨王儀式過後,傳統的手工壓榨山茶油開榨了。伴隨著聲聲號子聲,石錘富有節奏地敲擊在木桿上,一滴滴色澤金黃的山茶油從木槽中緩緩流出,芳香四溢。 「今年我們在開啟傳統手工壓榨山茶油前,重新恢復了祭祀儀式這一傳統環節。」
  • 託加到丘尼卡,從著裝的演變,看羅馬的服飾文化
    這樣的儀式同時在數千個房舍裡舉行著,羅馬人就是以這樣的形式開啟新的一天。你發現了嗎?羅馬人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穿衣服,而是祭祀、拜神。幸虧這位羅馬人沒有裸睡的傳統,要不然赤身裸體的去拜神豈不尷尬。如果說身體只是個皮囊的話,羅馬人真是把皮囊照顧的相當好,至於衣服乾淨不乾淨,睡覺舒不舒服,習慣就好。這麼看羅馬人好像穿的很簡單,不過這才說到內衣,要出門見人的衣服可就不簡單了,我們接著往下看。1、如果穿越回羅馬,你可千萬不能穿錯。
  • 探秘—古滇人後裔的秘密
    古滇國據史料記載是一個戰國初期至西漢初年存在於雲南滇池一帶的古王國,大概有500年的歷史,根據考古發現來看,古滇人是一個很有智慧的民族,他們曾經創造了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1972年出土的牛虎銅案就出自古滇人之手。這個榮耀一世的青銅文明族群卻在歸順漢朝以後徹底的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
  • 樂高LEGO推出「羅馬鬥獸場」拼裝積木:創造盒裝產品紀錄
    玩懂手機網消息,樂高LEGO旗下的「LEGO Creator」系列推出了羅馬鬥獸場拼裝積木「LEGO Creator 10276 Colosseum」,讓去不了世界知名經典的玩友可以自己組裝一個滿足小願望,另外,樂高的羅馬鬥獸場拼裝積木以 9036 塊積木成為樂高史上組件數目最多的盒裝 LEGO 產品,越 7541 塊的 LEGO
  • 中國古代「羊文化」:溫順的羊,為什麼會成了祭祀的代表?
    神明高高在上,自然是見不得汙垢滿面的祭祀品,所以在祭祀的時候,素有高潔之稱的羊,自然被排在首位。當然,這並非羊成為祭祀代表的先決條件。神話傳說、五羊銜谷根據現有歷史記載,羊和豬等牲畜一樣,都是人類最早開始進行狩獵、馴養的動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