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南如意門附近的這兩個大石柱子 真是用來拴船用的嗎?

2020-12-26 球球吧娛樂

前兩天有朋友問了小編一個問題,說在頤和園看到兩個石柱子不知是做什麼用的,根據手頭的一幅乾隆時期所繪《萬壽慶典圖》上的場景判斷,這兩個石柱子應該是牌樓的夾柱石。但也有人說這是用來拴船用的,還有人說頤和園導遊告知這兩根石柱是下馬石,那麼這兩根石柱子究竟是做什麼的呢?相比今晚上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

眾所周知今天的頤和園是著名的皇家園林,同時也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編最初是從小學春遊時知道頤和園的,無論是從老師嘴裡還說從《那拉氏》之類的小人書上都得到這樣的常識,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為自己修建了頤和園。其實確切地講,慈禧是在被英法聯軍焚毀的乾隆時期建造的清漪園基礎上重新修建的頤和園,而清漪園則是當年乾隆送給其母孝聖皇太后六十大壽的生日禮物。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這兩個石柱子的位置,現在頤和園有六個可以供遊客出入的大門,小編比較喜歡走北宮門和西宮門,因為這兩個地方停車比較方便。現在離這兩個石柱子最近的是南如意門,進門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這座繡漪橋,由於位置比較偏,很多人對這座橋並不熟悉,但這卻是真正乾隆清漪園時期的遺物。

乾隆是否從水路來過清漪園小編沒有考證過,但慈禧乘船從水路前往頤和園卻是常事兒。有網友說皇帝從紫禁城乘船前往頤和園,這絕對是不可能的,眾多資料顯示,清代帝後要想從水路前往頤和園都是從萬壽寺附近的碼頭上船,然後沿長河進入昆明湖的,而繡漪橋則是長河和昆明湖的界橋,仔細看在這張照片中透過橋洞就可以看到那兩個石柱子。

我們近前看看這兩個石柱,只見上面雕刻有如意雲頭和蓮瓣紋圖案,乾隆《萬壽慶典圖》中畫的已經很清楚了,當時在東堤上建有一座兩柱三間三樓沖天式牌樓,所以很大可能這兩個石柱就是這座牌樓兩側木柱的夾柱石遺存。但這會不會如網友所說是什麼拴船用的石柱呢?凡事要做出一個判斷最有說服力的就是要有真憑實據,幸好有明白的網友提議說看看柱子是不是實心的就清楚了。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小編今天一大早就驅車直奔頤和園,七點鐘多一點兒就進了西宮門,走到石柱前舉起三腳架延時自拍了幾張照片,看到畫面時一下子就踏實了,說實話小編之前路過這裡多次,還真沒有仔細觀察過這兩根石柱,其實稍微認真看一下就會發現石柱並不是一體而是由四塊拼接而成的,毫無疑問這就是木柱的夾柱石,旗杆、幡杆、探海燈杆以及牌樓都可能用到。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兩根夾柱石,小編又查了一些手頭關於頤和園的資料。在這張清末的《京郊西山名勝圖》上所畫的頤和園部分清晰地描繪了園內的各個景點,其中還包括很多現在已經不在的建築。圖中可以看到在南如意門外以及西堤上還有多座四柱三間式牌樓,但是園內東堤上從繡漪橋到崑崙石之間並沒有任何建築,所以要想判斷這兩個石柱是乾隆還是光緒時期的恐怕還要根據其他特徵來判斷,不過小編還是傾向於這是乾隆時期的遺物。

之所以說這兩根石柱不是拴船用的其實還有很多理由,慈禧當年從水路乘船前往頤和園的路線和行程基本都是固定的,其在頤和園內的住所是樂壽堂,為此在湖邊專門建了一座靠岸碼頭,也就是水木自親殿,趾高氣揚的老佛爺不可能隨便找個地方把船一拴就棄舟上岸了。

如果仔細看一下會發現實際上慈禧的御用碼頭並不大,這也說明其實所謂的龍舟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龐大,當然這也是受到長河的寬度和深淺所限。關於慈禧當年所乘御船的樣子在耕織圖景區曾經有沙盤模型做過介紹。

提到慈禧的御船就不能不提一下永和號小火輪,這艘由日本製造並贈送給大清的遊輪曾經作為慈禧御用船隻的牽引船使用了一段時間,在小編收藏的這張《頤和園全圖》資料中就畫有這艘小火輪。

除了慈禧自用的水木自親碼頭外,在頤和園內還建有幾處可以停靠船舶的碼頭,其中一處是在南湖島上,有文章說慈禧當年坐船回頤和園經常會先到龍王廟上香,然後再乘船回樂壽堂,說實話小編對這個說法有些疑義,頤和園內有多處皇家廟宇,可供祈福燒香的地方太多了,老佛爺為何偏偏要到龍王廟上香呢?

另外頤和園內還有一處碼頭是在對鷗舫,這裡離水木自親殿不遠,如今被闢為小賣部,在景點說明牌上寫著這裡是當年帝後登船遊湖的碼頭,也是,畢竟偌大的昆明湖水面也不能光供老佛爺一個人享用啊。

當年由於國力所限,慈禧重建的頤和園並未能完全恢復到清漪園時期的規模,加之庚子年間頤和園二次遭難,所以園內很多建築如今都已不復存在,如今在後山還可以見到很多牌樓夾柱石遺存,對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再仔細研究一下這些夾柱石。

相關焦點

  •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驚豔無數網友 金光穿洞產生原因了解一下
    當它建成時,頤和園的十七孔橋與南回歸線,的日處於垂直狀態,所以當冬至前後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日的餘暉正好照在十七孔橋所有橋梁開口的側牆上   金色的陽光照亮了橋口,從遠處看,橋口布滿了明亮的燈光。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金光穿洞」,賦予了很多美好的含義。從遠處透過洞看到金色的光是壯觀的,而穿過穿橋是另一種風景。
  • 把牛拴在柱子上,總共分幾步?|正經玩
    小編最近突然好想去放牛以小編的智商始終也不知道牛該怎麼拴在柱子上俗話說放牛容易栓牛難直到小編發現由受力平衡,不考慮繩子本身的重力,這一小段繩子受到支持力dN=Tdθ,所以摩擦力df=μdN=μTdθ。所以有輕鬆解出這告訴我們,每當繩子繞過一圈,繩中張力會增加 倍,對於一般的繩子這個數字可能是5倍左右。
  • 頤和園「探海燈杆」最佳觀賞點在哪?修繕後恢復柱體上貼金祥雲紋飾
    今天一早,在頤和園昆明湖東堤遊玩的市民被兩根閃著金光、高聳入雲的大柱子晃了眼。撤掉了數月前搭建的施工圍擋,今天,這個名為「探海燈杆」的古建完成修繕,正式亮相。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修繕根據歷史檔案,恢復了柱體上的貼金祥雲紋飾,消失了百年的金色祥雲又重現在燈杆之上。
  • 您知道頤和園諧趣園內的這道寶瓶狀小門通向何處嗎?
    頤和園是慈禧太后在清漪園的基礎上修建的皇家園林,併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頤和園內景點眾多,其中著名的園中園諧趣園是乾隆仿無錫惠山寄暢園而建的,後雖經多次維修,但整體格局並沒有大的改變。小編每年去的次數最多的地方就是頤和園,而多數情況下都會去諧趣園轉轉,這裡四時景色各不相同,而且園中散布著眾多的乾隆和慈禧的御筆刻石。在諧趣園的東北角有一片由太湖石疊成的假山,走到盡頭會看到一堵白牆,牆中開有一寶瓶狀小門,但這扇門一直是封死的。小編每次走到這裡都很好奇,穿過這道小門會走到哪裡呢?
  • 掃紅包"大內總管"會飛出拜年 頤和園拜年紅包成"網紅"
    年還沒到,頤和園的一款創意紅包就火了,一度賣脫銷。記者前往頤和園,實地小紅包」。十七孔橋「金光穿洞」奇觀或將成為下個頤和園網紅文化產品。據頤和園工作人員介紹,這款紅包近日推出後一度賣斷貨,多次緊急補貨。實際上網紅紅包是引入了AR技術,使真實環境和虛擬物體實時地疊加到同一畫面或空間,用手機加載APP後掃描,就能呈現出電影裡「召喚神獸」的效果。「文創產品不能簡單的『炫技』,整體設計也要融合頤和園這座世界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
  • 《光陰裡的老北京》丨頤和園團城湖探秘
    「團城湖」本為「圓城湖」 團城湖位於頤和園昆明湖西堤西側,泛稱「西南湖」,因湖心島上曾有一座城池形建築而俗稱「團城湖」。其實這座建築史稱「治鏡閣」,《日下舊聞考》中記為「圓城」:「暢觀堂西北湖中為圓城,為門四,其上為治鏡閣」。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系列之十八|頤和園中的建築匾額
    頤和園裡楹聯匾額幾乎處處可見,其形式之豐富,內容之廣博,數量之繁多,在中國現存古典皇家園林中首屈一指,是這座文化遺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的「園說Ⅱ——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中展出了十塊形態各異的匾額,本期微覽將向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中的匾額。
  • 柱子
    柱子柱子初次來博山是2005年讀大二的時候,到在金祥琉璃實踐做作業,和同學們住在文姜廣場附近
  • 頤和園舊藏款復刻,高扶手南官帽椅,血檀家具
    【尚比亞血檀高扶手南官帽椅】規格:58*48*96cm在《明式家具珍賞》中,收錄有一件黃花梨高扶手南官帽椅,該椅為頤和園舊藏,成套的四件之一。矮靠背,扶手前低後高,搭腦、扶手彎度甚大,整體渾圓,充滿張力,讓人過目難忘,王世襄先生亦認為這是一套藝術價值很高的家具。
  • 皇家林園——頤和園
    頤和園(前身為清漪園)位於北京市海澱區,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佔地290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園內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築3000多間,基本布局可分為行政、生活、遊覽三部分。行政區,以仁壽殿為代表建於1750年,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
  • 天安門前重達20噸的柱子,迄今500多年歷史,意義卻鮮少人知
    作為我們的首都北京不僅是第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上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 即使是沒有去過這個城市旅行的人,說到北京,他們也能脫口而出位於這裡的名勝古蹟,如著名的故宮、頤和園、八達嶺長城、天安門等。
  • 天安門前的兩對柱子,500年來佇立在那裡,他到底有何用處呢?
    而在來到天安門的時候,很多人第一個感覺就是比較莊嚴,每當看到國旗的時候就不由升起一種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我們也是能夠發現是有兩對漢白玉的大石柱子,就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那他們到底是有什麼用處呢?在這塊土地上,到處都是神聖的,而人民紀念碑也是豎立在這裡,而這兩對石柱子實際上是被稱之為「華表」,他們分別就是就天安門的前後,而跟一根柱子是有9.57米高,重達20噸,是由漢白玉雕刻而成的,這樣的一個數據之下的建築怎不叫人神往?
  • 建水雙龍橋,由乾隆道光兩個年代建造,還和頤和園的十七孔橋齊名
    橫跨瀘江與塌衝河交匯之水面上,是一座三層樓閣的十七孔大石拱橋。這座橋被認為是雲南省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座多孔連拱橋,已列入中國造橋史冊,也是雲南省的一處著名的古蹟。十七孔橋始建於清代乾隆、道光年間,橋身用巨石砌成,為石板橋。全長148米,寬3米。
  • 北京深秋的頤和園,用37張照片展示攝影師的視角(附拍攝機位)
    排雲殿這組建築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築群體。排雲殿需要單獨買票,票價10元。對了,現在頤和園屬於淡季,門票才20元,加上排雲殿這次門票一共花了30元。北京的景區門票應該是全國最得民心的,如果頤和園建在外省市,門票估計得200元吧。
  • 船用燃料遇質量危機,浮倉存儲惹的禍?
    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S&P Global Platts) 7月13日援引交易員的估計稱,僅新加坡附近的超大型油輪上就有大約500萬噸燃料油庫存。 「還有大量石油尚未售出,這些石油是在今年3月或4月市場處於期貨溢價時儲存起來的,現在市場上肯定有這批石油。因此,質量問題肯定會發生。」一位新加坡的燃油交易商在上周末表示。
  • 頤和園邊擬建博物館 「三山五園」將成百姓家花園
    三座山上分別建有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此外還有附近的暢春園和圓明園,統稱五園。這些皇家園林在清代中期成為與紫禁城並重的政治、經濟、軍事特區。現在,部分園林已經成為公園或風景名勝區,成為市民休閒和旅遊觀光的所在。但是,往昔的優美和繁盛只停留在這幾座園林之內。如今的紅牆之外,是連片的城中村。一出門,遊客看到的是黑摩的、無照小攤、違章建築,反差十分強烈,也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
  • 頤和園的諧趣園,有乾隆題字的知魚橋,出自著名的典故「子非魚」
    初冬的北京,白天的溫度基本在零上三四度,在天空湛藍,無風晴朗的日子,逛頤和園的人真是不少。諧趣園是頤和園的園中之園,在頤和園的東北角,園子不大,但景觀很多,最知名的則是知魚橋。諧趣園建於乾隆十六年,是仿無錫惠山的寄暢園,最早名為惠山園。
  • 頤和園東堤上的二龍閘
    昆明湖東堤是頤和園重要的湖光景區。在東堤北部,有一座重要的洩水閘——二龍閘。二龍閘又稱「二孔閘」,是昆明湖東堤上惟一的一座洩水閘,因砌成八字形分水式暗洞,有兩個出水閘口而得名。它由前閘後橋兩部分組成。這座閘不常提閘板,當閘板提起後,湖水導入兩孔石橋下面流向園外,向東北流經營市街、馬廠橋入圓明園。「昆明湖」有時可以作為頤和園水面的總稱,包括萬壽山以南、西堤以東的「大湖」、西堤以西的「西湖」(被支堤分隔為西北湖、西南湖)、萬壽山北側的「後湖(後溪河)」,甚至包括與後溪河連通的諧趣園水面。
  • 頤和園昆明湖冰場元旦迎客
    原標題:頤和園昆明湖冰場元旦迎客元旦假期,頤和園昆明湖70萬平方米冰場開門迎客,面積相當於98個足球場的面積,是市區內最大的天然冰場。寬闊的冰面降低了冰上活動碰撞的機率,提高了冰面活動的安全係數。自清代開始,頤和園就有皇家冰嬉的傳統。為沿承冰嬉傳統,頤和園利用昆明湖天然冰場開闢冰上健身區域,讓市民遊客享受冬季運動的樂趣。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今年頤和園冰場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昆明湖主湖區、蘇州街湖區和即將開放的西堤的冰滑梯區域。所有冰上項目全部以健身、娛樂為主題,適合青少年與兒童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