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7月中旬,疫情已在日本肆虐近6個月時間,本以為5月末日本疫情會漸漸平息,日本政府也解除了緊急事態,結果沒能好轉不好,這幾天還有了「再度爆發」的跡象,民眾的內心也是很無奈。
雖然感染有所增長,但此前自肅期間停業、在家辦公的很多企業,現在已經重回正軌,員工正常回辦公室上班,但乘坐電車、地鐵通勤的上班族們心裡也有很多不安。
不少人為了避免通勤途中感染,開始轉換其他的上班方式,騎車成為很多人的新選擇。
近日,au損保對東京都的500名上班族進行了通勤方式調查,受訪者中因為疫情新開始騎自行車上班的人達到了23%,其中超過95%的人表示「是為了避免乘坐公共運輸感染」,也有小部分人是為了「增加運動」、「消除壓力」、「節省交通費」等,88%的人認為騎自行車上班有助於防止新冠感染。
日本的地鐵、電車號稱能「擠到懷孕」,相信體會過的人都懂,而一天中最擠的時候莫過於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據悉,日本電車尖峰時段的最大負荷達到了正常的220%載客量,全靠「推手」把乘客推進去,為了搭載更多人,有的車甚至會把座椅收起來擴大空間。
東京的新宿站還是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最繁忙車站」,一日的人流量超過400萬人次!
平時為了方便、快捷,上班族們擠一擠也是沒辦法的,但疫情期間,「滿員電車」可以說是感染最易傳播的地方,不僅空間密閉、人群密集、距離接近,來往人員構成也極為複雜,有可能將感染帶到全國各地、各個行業中去。
繼集群感染事件頻發後,日本民眾意識到了這些場所的危險性,越來越多人拋棄公共運輸,選擇騎自行車出行,也有很多企業允許員工騎車上班,據au損保的調查顯示,有32%的人是從工作單位收到了騎自行車上下班的建議。
與我國相比,日本騎自行車有其獨特的規則:
一、騎行規則
● 1、在公路上靠左行駛,不得逆行,違者處以3個月以下拘留或5萬日元以下罰款;
● 2、在人行道騎行要行人優先,靠車道一側通行,不得鳴鈴驅趕行人,否則可能被處以2萬日元以下罰款;
二、安全規則
● 3、遵守信號指示燈,夜間騎車要打開車燈;
● 4、禁止酒後騎車、二人同乘、並排騎車、打傘騎車以及戴耳機、打電話等行為;
● 5、13歲以下的兒童騎自行車時必須戴頭盔;
三、防護規則
● 6、購買自行車後必須登記掛牌,
● 7、自行車必須配有車鎖和車閘確保安全;
● 8、自行車要停在專用停車場。
但正因為這些詳細的規則,騎自行車通勤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對於「擴大騎自行車上下班所需的事項」中,超過71%的人認為「允許騎車的公司需要增加」,這是因為很多會社認為騎自行車發生交通事故的危險很大,再加上沒有設置專用停車場、支付騎車上下班的補貼等,因此不同意員工騎自行車通勤。
還有68%的人認為「自行車專用道需要增加」,由於日本機動車交通發達,自行車專用道較少,要麼與汽車一起在公路上行駛,要麼在人行道上穿梭在行人中,道路狹窄不說,還容易發生危險。
這麼看來,日本要大範圍普及騎自行車通勤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還需要企業、民眾、社會都作出更多改變和努力才行。
但比起每天擠地鐵、公交,騎自行車不用擔心聚集感染,也會感覺更加自由,還能起到鍛鍊身體的作用,但騎車時一定要小心不要違反交通規則,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是帶上頭盔哦!
你在日本是如何上下班的呢?有哪些問題或有趣的經歷?留言跟我們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