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持續延燒,之前網絡上有傳出「除了口罩,護目鏡恐是下波搶購物資」,使得護目鏡成為熱門關鍵字。那麼一般人到底需不需要護目鏡?今天亮健好藥君就來給大家解答。
新型冠狀病毒真的會經由眼睛感染嗎?
此說法來自於《刺胳針》2020年1月24日發表的統整研究,指出中國醫生王廣發回報,自己在治療患者期間雖戴了N95口罩,卻未為眼睛佩戴任何保護措施,隨後陸續出現結膜炎、發燒等症狀,並確診為新型肺炎。因此,他認為可能會透過眼角膜傳染。
而為什麼新冠病毒會從眼睛進入感染呢?
眼部結膜位於眼瞼內,其功用是分泌黏液和淚液來潤滑眼球,平時具有防禦的功能,但卻是身體唯一裸露在外的黏膜,加上眼睛因為要觀看事物,必須經常張開,所以是病菌的重要出入口,就會有受到感染的風險。
為何眼睛是防範新型冠狀病毒入侵的重要防線?
一旦病毒沾黏在眼結膜上,就容易穿透此黏膜,進入其下的血管,因為產生局部發炎而出現充血,使眼睛出現輕微發炎,如同過敏般泛紅;病毒再隨著血液循環至全身器官組織。
亮健好藥君建議大家,預防肺炎、流行性感冒等傳染性疾病,除了出門戴口罩避免病從口鼻侵入外,別忘了,勤洗手、不摸眼口鼻、改戴一般眼鏡,才是預防傳染疾病的絕佳作法。
戴護目鏡真的能有效防疫嗎?
過去,大家都認為,只有透過飛沫傳染才能受到疾病感染。事實上,嘴巴、鼻子、眼睛都有可能碰觸到病毒。因此,一般感染科醫生早有認知,在進行高危險診療行為時,一定會佩戴護目鏡。
包含N95口罩、護目鏡、防護衣,都是醫護人員對抗新型肺炎時的自保之道。但一般民眾則無需特別準備護目鏡,只需要勤加洗手、不亂摸東摸西、不揉眼口鼻,避免病毒有借黏膜進入人體的機會。
另外,亮健好藥君提醒大家,儘量不要佩戴隱形眼鏡,改使用普通眼鏡或淺色太陽眼鏡,能降低病毒進入眼結膜的機率,這是因為隱形眼鏡沾附口沫不易流出,而且隱形眼鏡也沒有保護結膜的作用。眼鏡或太陽眼鏡其效果雖不若護目鏡這般全面,但仍可收到基本防護效果。
別忘了,每天回家後,應該馬上用清潔液或肥皂清洗眼鏡,避免將病毒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