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22日報導,6月公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上,中國的「天河二號」獲得三連冠。中國政府投入的大量人力和財力快速提升了中國超級計算機的性能。此外中國還在積極促進超級計算機進入民用市場,強化產業競爭力。中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與希望扳回局面的日本和美國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2013年6月16日攝)。
2010年,中國生產的「天河一號A」超級計算機在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名中奪冠,但在2011年被日本的「京」超越。2013年6月,「天河二號」奪得冠軍,並將優勢保持到現在。
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由美國的大學等機構統計,每半年公布一次。從國別看,中國進入500強的超級計算機數量增長顯著。2000年11月時,日本有63臺上榜,而中國(不含香港)當時還一臺都沒有。但今年6月公布的榜單中,中國已經上榜76臺,僅次於上榜233臺的美國,位居第二,是上榜30臺的日本的約2.5倍。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將此視為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投入大量人才取得的成果,認為超級計算機將在國家安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據中國媒體報導,僅參加「天河二號」開發的就有280人,總投資達25億元人民幣。
報導稱,中國政府的方針是通過擴大超級計算機的民用範圍,支撐信息技術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自今年4月「天河二號」試運行對外開放以來,已為120多家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服務。中國商用飛機設計有限公司利用「天河二號」進行的大型民機全參數氣動優化設計僅耗時6天,而使用商飛自己的計算平臺則需要兩年。
據報導,「天河二號」由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研發,有可能在戰鬥機的模擬試驗階段、飛彈和火箭的彈道軌道計算等軍事、太空開發領域發揮作用。
但中國科學院超級計算中心主任遲學斌也承認,中國在超級計算機的應用技術領域仍與日本存在差距。日本文部科學省官員警告說,不能小看中國在網際網路技術上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