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剩女」?不,是你念錯了順序,我是「女生」,恰好單身而已

2020-12-16 騰訊網

進入21世紀,全世界似乎都迎來了一個屬於單身者的時代:日本大約35%的成年人單身;韓國30以下的年輕人中9成未婚。歐美女性的婚姻狀態的變化尤為顯著,英美兩國的單身女性所佔的比例首次超過了已婚者。

越來越多的人發問:為什麼在該結婚的年紀不結婚?各種標籤化的東西也開始盛行,比如「剩女」。甚至充分發揮拿來主義,從錢鍾書《圍城》中直接摳出一句話:「女孩子到二十歲就老了,過了二十歲還沒嫁掉,只能進古物陳列供人憑弔了」,將20改成30,就變成現代父母催婚的依據。

正如《欲望都市》中所說,單身女性的路不好走,所以我們需要好鞋。痛並快樂的旅行或許少的是一雙好鞋,而非不可或缺的伴侶。

1.我的年紀打擾了誰?

在應該的年紀沒結婚,即便中國女性的自信程度逐年提升,但是「剩女」這個詞還是蹂躪著很多單身女性的心。除了這個詞帶給人們一種「貶低物質化」的感覺之外,更讓人恐懼的是「剩女」像是潘多拉的魔盒,它的開啟讓女性被迫進入了悲情主義模式。

(1)另類帶來的焦慮

雖然說是否結婚是一個個人問題,但是許多30+未婚女性正在承受著巨大的婚姻焦慮。

在電影《BJ單身日記》中,主人公布裡奇特.瓊斯一到了32歲,就急不可耐地要將自己嫁出去。對她來說,女性戀愛結婚就好比一場搶凳子的遊戲,過了30歲還沒有男友的女孩子,就像音樂停了沒有找到凳子的人,在婚姻遊戲中就出局了。

圖片來自《BJ單身日記》

人是社會性的,當大多數人都選擇走一條路的時候,而你選擇就另一條路,這個不同就會變成大多數人的粘合劑,形成合力威脅你的存在感。

而存在感受脅迫,就容易造成焦慮甚至恐懼的出現。

(2)有增無減的年紀好無望

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看到課桌上刻上了這麼一段話:大專女生是小龍女、本科女生是黃蓉、碩士女生是李莫愁、博士女士是滅絕師太。

這句話表面上是對學歷高的女性的諷刺,深挖一下,其實是對女性年紀的挑剔。這種現象在相親中便顯得尤為赤裸裸。

2018年一則視頻刷爆朋友圈:34歲的美女學霸來到全國有名的相親角上海人民公園體驗,沒想到受盡群嘲,不僅被視為嫁不出去的大齡剩女,還被形容成「郊區房」……明明自己才30歲出頭,怎麼在婚姻這個大賣場上,就貶值到這個程度呢?!「你完了」這句話讓視頻的女主角郭盈光自己都產生了懷疑。

最讓人無望的事情是明知道造成後果的原因是什麼,卻無法改變,比如年齡。年齡是無法回頭的單行道,越往前進,男士們收穫的是沉穩和靠譜,女士們卻收穫打折和屈就。

(3)低門檻的傷害在偷笑

在《單身女性的時代》一種書,描述道:1991年10月11日,時年35歲的法學教授安妮塔.法耶.希爾現身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舉證指控自己的上司克拉倫斯.託馬斯在工作期間對她進行性騷擾。然而,她卻受到了來自保守派新聞媒體的嘲諷,被委員會的許多人懷疑、侮辱、還有一些證人甚至覺得」她可能患上了被愛妄想症」。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不得不承認在社會中,有時候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年紀越大的單身女性,被侵犯的理由越正當。

當把一堆社會新聞擺在一起時,你會找出點規律。高官們找情人,傾向於找年紀大一點的,而不要年輕的女孩子,理由是年紀大的比較懂事,因為明白這是你情我願的事情,年輕的嘛,沾身上不好處理。職場中,對年紀大的單身女性開的黃段子級別更高、動作尺度也更大。

圖片來自《冰雪奇緣》

雖然以「王子+公主」模式著稱的迪士尼動畫片近年來都開始出現不需要王子的公主,比如艾莎,甚至在歷史上,伊莉莎白女王曾經對一名外國密使說:倘若可以遵照我自己的意願,我寧為單身的乞丐,也不做已婚的女王。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女性保持單身要比伊莉莎白選擇不婚困難得多,因為焦慮、無望和傷害,這條路勢必不容易。

2.我的妥協成全了誰?

因為恐懼悲情主義模式,部分女性會覺得還是聽話一點,找個差不多趕緊結婚吧,那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可是糟糕就糟糕在,婚姻並不是一個必選項,丈夫更不是一個萬靈丹。

2018年,《人物》採訪人大教授潘綏銘,「這些年來,最讓你意外的變化是什麼?」潘綏銘回答,「最意外的是中國的婚外戀。無論男女,比例都在上升。尤其妻子的婚外戀,是全世界比例最高的。

究其原因,是第一步就沒走好:女生到女人的硬著陸。大多數父母在女生上大學的時候都說「不許談戀愛」,可是讀完本科、順便讀個研究生就25歲了,家長就開始著急了,趕緊嫁人吧,過了30就不好嫁了。結果就是女孩還沒想好要找個什麼樣的,也沒有好好整理自己,就從一個家庭穿入另一個家庭了;

正是因為沒有好的開端,就和容易造成後面的不利:想明白找什麼樣的人了,已經成為寶媽了。想離婚吧,涉及全家人的顏面、社會對離異的女性也不夠友好,只能在婚姻這條主幹線上要麼臥軌、要麼出軌。

圖片來自《BJ單身日記》

據調查,「全職太太」是出軌率最高的職業。《晝顏》中的紗和就是這樣的全職主婦。

她建立了現實的人生,照顧丈夫的一日三餐,撫養孩子長大成人。但是她活著的意義成了為別人而活,而個人真正的需求則被擱置一旁。

圖片來自《晝顏》

當她遇到北野的時候,之所以會富有激情,並不是愛上了北野,而是愛上了一種被需要的感覺。

圖片來自《晝顏》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今天你丟棄的自我,在日後將會以更加強烈的方式反彈,讓你知道你不該丟掉它。

3.我的理直氣壯嚇跑了膽小鬼!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堅持,向悲情主義模式妥協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不行了,而是我們暫時遇到了一個困難而已。

《單身時代的女性》中講了記者傑西卡的故事:與交往了很久的男朋友分手後,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當她使勁拖著一臺空調上臺階,疲憊、挫敗、孤獨等感覺折磨了她很久。誰會幫忙?她當時覺得她27歲,真的需要一個丈夫了。

丈夫沒等到,一個計程車女司機來了,幫她一起搬了空調。「你看起來像是遇到了生活的瓶頸,實際上,你只是需要別人幫你一把而已」。

回歸理性,你我都知道堅持的理由多麼理直氣壯,我們嚇跑了自己心中的「膽小鬼」。

(1)婚姻模式已然發生改變。

《危險關係》這本書談到,今天的婚姻模式已經從過去的「基石模式」變成「頂點模式」。

基石模式就是我們兩個結婚,我們兩個一起奮鬥,一起掙錢,一起存錢,一起照顧孩子和父母。這種模式的形成有一定經濟上的考慮,也有對困難的預期。

然而物質條件的豐富,讓女性經濟獨立,甚至事業小有成就。婚姻的形成過程中,要想從事業穩定和經濟安全的單身樂趣中走出來,高級的情感成熟的狀態才具有誘惑力。這種情感模式就是「頂點模式」。

(2)壽命延長讓忍耐的年限也增長。

根據兩位倫敦經濟學家寫的《百歲人生》,從1840年開始,人類的壽命就在以平均每年大約3個月的速度增加。換句話說,每十年,人類就可以多活兩到三歲。進入21世紀後,人類長壽的趨勢在更快加速。

這樣看來,我們這輩子可以活到100歲非常有可能。

以前我們找一個伴侶,大不了忍一忍,30、40年也就到頭了,可是百歲人生,如此漫長,如果選擇錯誤,折磨的時間就會更長。因為有百歲人生作為大背景,人類的婚戀時間只能是更加延遲了。

(3)我的初心我負責守護。

2013年,來自德克薩斯戈爾登的24歲女歌手凱西有一首歌叫做《旋轉木馬》,歌的開頭是「你在21歲的時候還沒有兩個孩子/你和可能會孤獨終老/至少傳統告訴我們是這樣的......」

我們總說要反對霸凌,可是如果世界上只有這樣一種婚戀觀,這何嘗不是一種霸凌。就算全世界都為「在應該的年紀結婚吧」而瘋狂,我也要保持冷靜,因為沒有人保證大家瘋的方向都一樣。

「我自以為初戀很完美,於是我們堅守著高中時候的愛情。」這是《旋轉木馬》中最美的一句。

4.上路吧,我找到了好「鞋」!

單身女性的路不好走,但我們可以通過很多「鞋」讓自己走得快樂起來。

(1)擁有自己的朋友圈

《簡.愛》中的簡和罹患肺結核的不幸姑娘海倫之間的友誼成為這本書除了愛情主題之外讓人動容的地方,正是因為海倫,簡在寄宿學校的生活不至於孤獨;安妮與同學黛安娜作為「知心好友」和「情投意合的人」,讓《單身時代的女性》中安妮的故事一下子就招人喜愛。

陪伴我們的不是只能是父母、丈夫、孩子,還應該有自己的朋友。正如《粉熊兵團》中五個小可愛對女獄警的改造計劃中,就有一部分是幫她建立自己的圈子,更多接觸女性荷爾蒙多的地方,通過看其他女性生活的樣子,從而讓自己活的立體豐滿起來。

同時,良好的友誼也可以幫我們檢驗是不是真愛。如果出現了一個人,讓你願意為了他改變現在良好的狀態,可見你是真的fall in love了。

(2)正念當下

《單身時代的女性》中26歲來自新澤西的基蒂在上段戀情結束時候,一開始很害怕,想馬上找一個新的男朋友。這種感覺並不是真的需要一段戀愛,而是一種改變帶來的不習慣而已。當這種感覺消失後,「我開始喜歡這種不必去談朋友、不必去為另一個人操心的生活了」,這樣的生活很簡單、很自在。

你可以培養一兩個愛好,甚至可以偶爾購買一兩件精緻的超出預算的小玩意,取悅自己,把幸福感擴大,帶到其他事情上。

當然,正念當下最大的敵人是對孤獨終老的擔憂。其實,孤獨與一個人是否有伴侶並無直接關係。孤獨是一種內在的主觀感受,而不是外在的客觀狀態。換句話說,你的內心少了一塊,孤獨就住進來了,它可不管你身邊有人沒人。

(3)讓更多人為你保駕護航

處於單身狀態的女性,肯定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疾病、安全問題等等,而這些問題的解決並不總需要通過婚姻完成。

比如居住安全問題,儘量選擇購買物業管理口碑好一點的住房,哪怕每平米的價格多一點,也不要貪便宜去選擇那些管理混亂的地方;

比如疾病問題,可以考慮做一些DNA檢測了,除了每一年做一次健康體檢之外,對風險較高的項目進行額外檢查,特別是卵巢、宮頸、乳腺以及具有家族遺傳的病例的情況。同時和個別長期看診的醫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以備你應急諮詢和呼叫。

此外,各種智能家居產品的使用也可以為你的單身生活增加保障力度。

最後,不是所有的剩下都天經地義,我們自然不必慘澹經營。我們走在石子路上,硌腳,但是因為有一雙好鞋,讓我們不疾不徐,優雅地剛剛好。

謝謝您的閱讀,請您關注我們公眾號,您的關注是我們服務的動力,謝謝!

相關焦點

  • 談談我為什麼單身:給大齡剩女的殘酷提醒
    【網友投稿】我母胎單身,且決定此生不考慮結婚生子。這不是我心之所向,而是結合現實之後的選擇。大齡剩女,可以參考我的選擇,貼近一下現實。先分析一下,我為什麼做出了這種選擇。首先,我不具備愛情會產生的條件,所以不相信愛情。愛情的發生,不是一件感性的事,相反,非常理性。
  • 諮詢:我是個35歲大齡剩女,為啥沒男人追我?是沒有女性魅力嗎?
    01問題敘述問:旗袍情感錄姐姐,您好:我今年35歲了,按現在的標準看,我是妥妥的大齡剩女,我都5年沒談過戀愛了,也沒什麼男人追。是不是我長得不漂亮,在女孩裡邊太普通了?你不是被剩下,只是方法不對。你不是大齡剩女,只是沒遇到合適的而已。
  • 「中國剩女太酷,我們不該單身歧視」
    山東女孩JING就是一個實打實的「剩女」,但她卻過得無比滋潤,沒有男友、不去上班,每個月的生活費不超過1000元,在深圳梧桐山裡租下了一間120平米的農民房,只花了3500元,就把房子改造一新,從不為錢感到焦慮。「剩女」郭盈光是一個藝術家,她曾潛伏進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以34歲的「高齡」為自己徵婚,沒想到受到了百般羞辱。
  • 25歲算大齡剩女嗎?父母說我太挑,該不該選個人將就
    問自己的內心,想脫單就去找,不要因為害怕別人的非議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我覺得沒有所謂的大齡剩女的說法,特別是你才25歲,如果你是剛從大學畢業,有自己的想法,想在事業上闖出一番天地,那麼就隨著自己的心走,忙事業,有合適的也是可以相處,這個主要看你自己的想法,因為現在的女生越來越獨立,甚至對事業付出的心血更多,爭取獨立女權的越來越多
  • 很多男生寧願單身,也不碰大齡剩女,真實原因是這三個嗎
    前言前幾天看到網上都在熱議,說現在的大齡剩女,已經超過幾千萬了,而另一方面我們的單身男士,也是數量驚人啊。其實我一直在想,先不談大齡剩女,因為年齡的原因,會不會去選擇平常的一些男生。那反過來,即使大齡剩女願意了,咱們普通男生會去追大齡剩女嗎。
  • 「剩女」永遠想不明白的事情:為什麼我這麼優秀卻嫁不出去
    你20歲的時候也是拿這些條件去找對象的?而且真正做到這種程度的剩女估計萬分之一都不到。去問問哪個男的談戀愛找老婆是看女的家裡是否有錢學歷高的,從青春期開始一直就只是看個人魅力身材顏值。還覺得自己身材顏值好,你好的過20歲的年輕女生嗎,不會真的以為剩男比剩女多你就可以慢慢挑了吧。
  • 大齡剩女的單身,是不將就,但別封閉自己,美好的愛情就在轉角
    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女性晚結婚的人數越來越多,許多大齡剩女工作在城市之中,租住在一間小屋,過著自己不將就的人生。01李晶晶,我的一個同事,今年31歲,未婚,而且是單身。我們的工作屬性是朝九晚五,一周五天的類型,她完全有時間去談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 一個大齡「剩女」的疑惑:我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不選我?
    在某視頻中看到一個「剩女」提出疑惑:「為什麼我這麼好,他們還是不選我呢?」視頻中的這位「剩女」,年方三十一,容貌姣好,一米六五的身高,常年健身,身材也非常「哇塞」,學歷是本科,可是在一次相親中,很多男士都沒有選擇她。
  • 23歲的年輕女生和32歲的大齡剩女,你會選擇娶哪個呢
    大齡剩女有文憑,工作穩定收入也還不錯,23歲的小姑娘初中畢業,就是個超市收銀員。兩個都感覺還可以,不知道怎麼選擇,問我怎麼選擇。其實怎麼選擇還不都是看自己,畢竟要過一輩子的人只能自己選擇,問別人肯定是有所顧慮,當然我想回答說我都要,小孩子才做選擇呢。不過必須選一個的話,作為朋友也只能是給些建議而已,最後的決定還是看自己。
  • 33歲剩女的現狀,到底是選擇將就還是選擇單身
    01過了30歲,發現身邊單身的幾乎都是女生,男生很少30歲還沒有結婚的。在婚戀市場上,大齡女生一直處於劣勢。電視劇《女大當嫁》、電影《剩女也瘋狂》中都是關於大齡女青年尋找愛情的故事。紀錄片《中國剩女》更是以三個事業有成的女性來展示中國剩女的問題。在小城市,如果你過了30歲還不結婚,別人就會像怪物一樣看著你。都說30歲是一個人的分水嶺,女生過了30歲,在某些人的眼裡就是秋天的白菜一文不值。張愛玲曾說:「我一直在尋找那種感覺,那種在寒冷的日子裡,牽起一雙溫暖的手,踏實地向前走的感覺」。
  • 35歲大齡剩女的內心話:「沒有這兩點,我寧願單身不結婚」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女性朋友,她們不僅在性格上非常要強,而且自己本身也非常優秀。不僅在事業上能夠獨當一面,在生活上也有足夠的能力。她們在不依靠男人的情況下,不僅靠著自己買車買房,而且過上了財務自由的美好生活。她們有的已經結婚生子,有的享受著單身未婚,有的也在等待合適的人出現。
  • 32歲大齡剩女感慨:單身的越久,這些體驗越強烈
    這讓很多女人很不能理解,她們並不覺得自己是所謂的剩女,並且很多30歲還沒有嫁人的女生會憤憤不平的說:「憑什么女人到了30歲沒有結婚,有車有房有事業就要被定格為剩女,可男人到了30歲有車有房有事業沒有結婚,就要被定格為「事業有成」,所以就有了很多有能力的女性,她們並不甘心自己成為眾人口中的剩女。」那麼,對於一個已經超過30歲還未結婚的女人,單身久了,是怎麼樣的體驗呢?
  • 為什麼我35歲還嫁不出去?深圳一個大齡剩女的內心獨白
    沒想到我也給深圳拖後腿了,真有點慚愧了。很多跟我同齡的朋友,孩子都上初中了,我還一直單身,真的挺尷尬的。很多同事都說我是「齊天大聖」,我也不生氣,畢竟人家說的也沒啥錯。也不知道是誰給剩女分的級別,我認真看了一下,分得還挺細的,剩女分成4個級別:第一級,25 -27歲為初級剩客,這些人還有勇氣繼續為尋找伴侶而奮鬥,故稱「剩鬥士」;第二級,28 -30歲為中級剩客,此時屬於他們的機會已經不多,又因為事業而無暇尋覓另一半,別號「必剩客」;
  • 大齡剩女一個人挺好?不!你要走出你的情感舒適區
    對於她的描述,比較直白說是溫文爾雅的大齡剩女。某日,又想不明白,微信又問她:「怎麼還不趕緊嫁人?」過了許久,不見回應,想著可能她被類似的問題問煩了,不想回答。「我覺得一個人人挺好!」她突然慢悠悠回復了,「你不覺得累嗎,婚姻?」
  • 「剩女劇」又回潮?《誰說我結不了婚》代入「她時代」強勢語境
    而最近,「剩女」話題在影視劇中似乎大有復燃之態。前一陣子熱播的《下一站是幸福》,讓大齡單身女青年看到了「姐弟戀」的曙光。而剛剛播出的《誰說我結不了婚》,又套入了「她時代」的女性強勢話語權背景。在《誰說我結不了婚》的一開篇,便藉由女主角程璐之口,發出了時代的強音——「隨著『她時代』的來臨,女人變得越來越具有獨立的思想,她們光鮮亮麗,擁有著令人羨慕的職業和穩定的收入,追求經濟獨立和男女平等。與此同時,她們也不約而同地選擇單身未婚。」
  • 一位80後剩女的心酸:親戚勸我嫁40歲的中年男人,剩女很廉價嗎?
    《誰說我結不了婚》裡女主程璐說:「我不是結不了婚,我是不想結。」其實,很多大齡剩女真的不是結不了婚,而是她們還不想結,不願意將就婚姻。我不是幫著芳芳來講話,只是覺得通過芳芳親戚介紹對象這事,來說明一個問題,現在的人們對大齡剩女真的太不公正了。很多男人都覺得,大齡剩女都沒有價值,還說什麼寧可單身也不娶大齡剩女。我認為,說這話的男人,思維真的太幼稚,你不娶大齡剩女就覺得她們廉價了?
  • 一位大齡剩女的自述:「我就這點要求,男人憑什麼不願意娶我?」
    吳依很是疑惑,她說到:「雖然我的年齡沒有優勢,可是其他的條件並不差呀,而且我就這點要求,男人憑什麼不願意娶我?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可是在相親的過程中,對方提出「我年齡也不小了,其他方面我也不是很挑的,只要你有房子,而且沒有貸款,我們就可以試著相處。」 林程一聽女方的要求,頓時就不悅了,自己才28歲,工作也剛剛有了起色,雖然工資不低,但是想要全款買一套房子,還是有很大距離的。
  • 45歲大齡剩女感嘆:我遇到的相親對象都是糟老頭子,我不甘心!
    1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身邊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很多女人30歲還沒有結婚,也有不少女人40歲以後依然單身,大齡剩女日益增多,這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然而她的做法引起了周圍人的反感,很多人都對她指指點點,說她只談戀愛不結婚是一種病態,後來有人傳言陸阿姨有生理疾病,她不能生孩子,所以她才不結婚。當然這只是謠傳,很多人都知道她只是不想結婚而已。3隨著她年齡的增大,她身邊的男人越來越少,36歲那年她談了最後一次戀愛。
  • 為什麼一些男生不願意找大齡剩女結婚,大齡剩女有那麼差嗎
    一來經濟條件變好了,這樣肯定是不願意找一個條件不如自己的人,還有現在女性受電視劇影響,無論自己長成什麼樣,都是想找又高又帥的男性,但是要知道,這個長得比較帥的男性與長得漂亮的女性一樣的稀缺,所以有些女生就是寧缺毋濫,也就一直等下去,不知不覺中自己也就成為了大齡剩女。
  • 女生過了30歲就不好嫁人嗎?這3位大齡剩女實話實說,原因很現實
    如果一直有看我文章的讀者,一定知道我之前也寫過幾篇關於大齡剩女的文章,其實沒別的意思,都是站在比較中立的角度來寫她們的現狀。當然,我本身可不是大齡剩女。為什麼會寫這個話題?想給大齡剩女一些比較正面的情感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