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英國《泰晤士報》網站2月12日刊登題為《中國禮物在莎翁故鄉引起風波》文章,文章摘要如下:
威廉·莎士比亞在《愛的徒勞》中寫道:「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莎士比亞出生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英格蘭中部城市——本網注)議會批准將一座中國亭子安放在該鎮一公共花園後,引發爭議。
斯特拉特福小鎮。新華社發(莎士比亞出生地信託基金供圖)
這座22英尺(約合6.7米——本網注)高的亭子是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姊妹城市江西撫州贈送的禮物,撫州非常傾心於它與莎士比亞的聯繫,2018年籤署了一項協議,計劃復建莎士比亞出生和死亡時所在的兩座房子。撫州方面稱,作為報答,它想向斯特拉特福捐贈一座牡丹亭。
它還是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中國劇作家湯顯祖所寫的一部戲劇的名稱。《牡丹亭》是湯顯祖於1598年創作的一部浪漫主義悲喜劇,被認為是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在撫州復建莎翁故居的計劃是該市為推動其旅遊業而設立的一個價值1.12億英鎊(約合人民幣9.8億元——本網注)項目的一部分。包括興建一個佔地220英畝(約合89公頃——本網注)的「三翁」小鎮,以致敬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和湯顯祖三大文豪。三人都是1616年去世的。
1月30日,斯特拉特福議會批准了在弗斯花園建中國亭子的計劃。
不過,一些居民聲稱,中國亭子安放在此,可能會分散駕車者的注意力。
弗斯花園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作家瑪麗·科爾利於1910年捐贈給當地政府的,「以為了小鎮的利益而保護開放空間」——斯特拉特福議會網站收到了約45封反對信。
一位名叫理察·馬利松的居民說:「我一直把弗斯花園作為一個安靜的庇護所,這裡是斯特拉特福所剩不多的沒有遊客和嘈雜的安靜場所之一。」
36歲的莉薩·諾思卡斯爾說:「我只能認為,議會很想解決這一問題,因為他們害怕不趕快解決的後果。我原則上是很喜歡這個亭子的,但我認為它被隨便安放在了一個遊客通常不會去的地方。我非常擔心,到了旅遊旺季(夏季)的時候,會出現致命的交通事故。亭子應該放在遊客常去的地方。」
議會稱,亭子將在2019年4月莎翁生日紀念日之前就位。
區議會負責人託尼·傑弗遜說:「我們非常感激獲得這一禮物。這是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國際地位的切實象徵。英國和中國擁有豐富和特色鮮明的文化,通過分享我們的歷史和文化,將進一步深化我們業已牢固的關係。希望我們的文化聯繫能繼續為我們帶來商業上的合作,這一不斷發展的文化夥伴關係將有助於促進貿易、就業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