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每個市民都能擁有城市書屋

2020-12-16 江西省人民政府網

江西南昌:每個市民都能擁有城市書屋

作為江西省南昌縣蓮花書屋的首講人,學者周國平近日受邀到南昌作了一場主題講座。蓮花書屋是南昌縣首個3D技術列印書屋,今年國慶期間試運營以來,成為市民競相打卡的「網紅」書店。

「江西省提出建設文化強省的目標,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建設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目前,全省有一批重要的文化場所成為熱門旅遊景點,除了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之外,還成為人們享受美好生活的休閒場所。」在今年9月舉辦的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融合發展工作推進會上,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共服務處負責人如是說。

實際上,隨著南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推進,以蓮花書屋、高新區圖書館、艾溪湖美書館等為代表的一批公共圖書館正憑藉超高的「顏值」、高品質的閱讀體驗吸引越來越多人前來打卡,既提升了城市品位,更讓南昌的公共閱讀空間煥然一新。

「在這裡,我愛上了閱讀」

每天在南昌高新區圖書館待上幾個小時已經成為高校教師龔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說:「這座開在家門口的圖書館太方便了,只要預約得上,我就來。」

南昌高新圖書館被網友譽為「南昌最美圖書館」「魔法圖書館」,坐落在南昌市魚尾洲公園與艾溪湖公園旁,於今年6月開始試運營。館內設有公共閱讀區、兒童閱讀區、文化交流區、影音活動區、藝術展覽區及戶外花園閱讀區。

在北京工作的鄭鵑趁假期帶孩子回老家南昌探親,本來計劃帶家人多玩幾個景點,但她在去了高新區圖書館後改變了計劃。「只要還在南昌,就想天天帶孩子來這裡。」鄭鵑坦言,她被高新區圖書館裡的兒童閱讀區震撼了,「在我去過的很多城市,這麼好的兒童書房大多是收費的。在南昌能免費獲得這麼好的閱讀體驗,很驕傲。」

在南昌,這樣「開在家門口」的優質圖書館還有很多。據南昌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昌市計劃在2020年底在全市範圍內再開設10個優質城市書房。截至目前,南昌已推動建設悅書吧3個、地鐵圖書館24個、城市書房12個、智慧書屋1000餘個。

「小而美」的城市書房定位

「以前覺得圖書館很嚴肅,現在這種『小而美』的圖書館更像市民的文化客廳,不僅能看書,還能參加很多有趣的文化活動。」家住南昌縣的市民劉文婷在體驗了蓮花書屋的閱讀服務後說。

「小而美」是南昌市根據當地特色確定的城市書房打造方向。青山湖區以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為抓手,2017年底建成24小時自助圖書館——青山湖區圖書館羅家分館;2018年8月,高新區推動建設坐落於公園景區的公共服務閱讀空間瑤湖書房開放;2019年1月,書山共建,美好一座城的「美書館」在艾溪湖溼地公園開館;2019年,灣裡區城市書房、紅谷灘區普賢社區鄰裡中心書房、「經開書房」相繼「絢麗綻開」;2020年,西湖區、青雲譜區通過社區鄰裡中心建設,打造了主題城市書房的新模式,童書館、「遇見北極光」許淵衝國學書房應運而生。這些公共閱讀空間因「小而美」而更具溫度。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小而美」的城市書房背後離不開各區政府從實際出發為大眾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的努力。

很難想像,如今擁有瑤湖書房、艾溪湖美書館等高品質城市書房的南昌市高新區,在2018年以前居然沒有圖書館。「作為開發區,南昌高新區機制體制先天不足,沒有文化局,當時處於『三無』局面(無專職的文化建設幹部隊伍、無重大文化場館、無重大文化活動)。」南昌高新區公共文化事業負責人介紹,「當時要建圖書館,我們面臨重重困難。從實際出發,我們選擇了做更適合我們的『小而美』的城市書房。這樣既節省了新建的成本,又發揮了閒置資源的價值。」2018年,南昌高新區將瑤湖郊野森林公園的遊客服務中心建築改造為瑤湖書房,試水建設城市書房。之後又相繼打造了艾溪湖美書館、曉美書館、高新區圖書館3個公益閱讀空間。現在,這些「小而美」的空間不僅成為居民和遊客停留歇息的地方,還成為「網紅」打卡地、文藝青年聚集地、書友讀者嚮往地,成為人人喜愛、人人可享的城市文化會客廳。

政府主導、專業運營促良性發展

蓮花書屋、艾溪湖美書館等城市書房沒有館長,取而代之的是運營負責人。在這些城市書房在建設之初,當地政府採取招標模式,引進公共閱讀空間專業運營公司,讓專業的團隊做專業的事情。

「我們沒有走『建設—交付—管理』的傳統路子,而是運營先行,從項目設想的提出開始,到規劃設計、建設實施、設備採購,到最後的運營管理,項目運營團隊全程介入,給予專業化的意見和建議。對運營團隊我們制定了細緻的考核標準,從而實現對圖書館的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南昌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依託政府自身的力量外,南昌高新區積極探索社會力量有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模式,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多方投資的公共文化發展格局。

「在我們參與運營的城市書房裡,我們想給讀者提供一個更為純粹的閱讀空間。這裡沒有餐吧沒有咖啡機,沒有任何需要付費的購買服務,這些都有可能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給讀者帶來壓力。要實現這些,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南昌高新區圖書館運營負責人劉白說。

來源:中國文化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南昌:網紅書店、自助智慧書屋等井噴式湧現
    近年來,越來越多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文化空間落戶南昌,網紅書店中讀者川流不息,24小時書屋點亮洪城的每一個夜晚,各式讀書沙龍在每個周末輪番登場……令人欣喜的是,閱讀已成為南昌市民健康文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洪城文明新風尚。
  • 江西南昌紅谷灘區:文化賦能城市發展新活力
    在江西南昌建設「文化之城」的指揮棒下,人文薈萃的紅谷灘區公共文化服務日益趨於完善,「魅力紅谷」「紅谷戲劇」等文化品牌日益唱響,十大文化重點工程快速推進,一曲曲文化之歌餘音繞梁、不絕於耳……如今,「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處處滲透在紅谷灘的各個角落,一道道合百姓口味的「文化大餐」,不僅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凝聚起強大精神合力,成為提高城市宜居度和發展新活力的點睛之筆
  • 江西最大的城市,比5個南昌還大,網友也是最窮的城市
    喜歡紅色的朋友都要去江西旅行,因為江西有很多保存良好的紅色資源,省內有2344個革命遺址、老地方、紀念碑、井岡山等30個紅色旅遊A級旅遊景點,還有很多人去省會南昌旅遊,但江西最大的城市不是南昌也不是九江,而是被網民們吐槽為最貧窮的城市,這就是贛州市,有歷史名字「虔誠城」,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和河縣市最多的城市
  • 中影泰得首進江西|進駐南昌城市腹地—萬壽宮
    每個城市都有這樣一個地方承載著一座城市在文化上的延續將歷史文化與現代商業完美結合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以萬壽宮民俗、商貿文化為核心,以鐵柱萬壽宮和南昌老街老巷為精神載體,融合現代商業理念重現千年商街繁華。規劃六大特色商業主題,集社交休閒、餐飲娛樂、文化旅遊、時尚購物於一體,未來將成為南昌城市商業地標、江西文化高地、旅遊名片和全國文旅商業標杆。
  • 從美書館到圖書館,南昌高新區再現文化「網紅打卡地」——南昌高新...
    9月7日上午,南昌高新區圖書館開館剪彩儀式順利舉行。這是高新區繼瑤湖書房、艾溪湖美書館、曉美書館之後打造的又一大文化「網紅打卡地」。南昌高新區圖書館坐落於美麗的艾溪湖畔,與新打造的魚尾洲公園咫尺相望,是一個怡心、怡人的文化「靜地」。
  • 江西第一大城市,面積是南昌5倍,即使九江上饒也要甘拜下風
    在周邊經濟實力雄厚的省份中,江西只能與安徽並駕齊驅,但事實上江西省的許多城市和景區都相當有名,比如南昌和景德鎮,就可以說是舉國聞名。從經濟角度看,江西省第一大城市是南昌,其他許多GDP超過2000億元的城市中,只有贛州、九江、宜春、上饒4個,不是南昌市面積最大,更重要的是江西省這個最大城市的規模比南昌還大,只有南昌這麼大,這個城市就是贛州市。
  • 南昌紅谷灘區:文化賦能城市發展新活力
    在江西南昌建設「文化之城」的指揮棒下,人文薈萃的紅谷灘區公共文化服務日益趨於完善,「魅力紅谷」「紅谷戲劇」等文化品牌日益唱響,十大文化重點工程快速推進,一曲曲文化之歌餘音繞梁、不絕於耳…… 如今,「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處處滲透在紅谷灘的各個角落,一道道合百姓口味的「文化大餐」,不僅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 江西華景鞋業助力南昌城市定向挑戰賽 為獲獎者贈送KBY運動鞋
    11月1日,南昌市體育中心內,微風和煦,旌旗招展,這裡成了歡樂與激情的海洋,「奔跑英雄城致敬英雄們」2020南昌城市定向挑戰賽在此如約而至,溫暖來襲,作為此次比賽獎品贊助商,江西華景鞋業為獲獎者每人贈送一雙KBY運動鞋。  南昌市體育中心內外,伴隨著歡聲笑語、加油助力,處處都是參賽選手們奔跑的身影。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精彩比拼,500名參賽選手順利完賽,並決出一、二、三等獎。
  • 江西「最好聽的」城市名字,不是南昌也不是九江,是你的家鄉嗎
    每個城市都會有其獨特的魅力,為了展現這一特色,在取城市名的時候通常都會將最簡練的有點囊括其中,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江西最好聽的城市名字,不是南昌也不是九江,是你的家鄉嗎?這個城市就是宜春,因「城側有泉,瑩媚如春,飲之怡人」而命名,頗有一種颯爽清涼之意,令人心生嚮往之情,當然宜春不僅名字好聽,它的風景也是相當宜人的。境內以丘陵、山地為主。
  • 南昌你得支稜起來啊:熱鬧總是鄰居的 江西似乎什麼都沒有
    這個網名「阿卡林省」的區域,被耀眼的鄰居緊緊包圍著,在各種項目的規劃、建設中,總是成為最失落的那個:環江西5G示範城市網、環江西高鐵帶、環江西985高校圈、環江西自貿區……熱鬧總是鄰居的,江西似乎什麼都沒有。▲ 南昌景觀。攝影/李瓊尷尬的焦點,是省會南昌。她,因為被「一環扣一環」,而被戲稱為「五環省會」。
  • 讓江西手信走向世界,南昌萬壽宮街區這廂有「禮」了
    物華天寶,人傑天靈,鄱陽湖、滕王閣、魅力廬山、紅色井岡、景德鎮的窯火千年不熄……江西雖有太多的文化符號與旅遊景點,卻很難一下子說出能真正代表江西的具象IP。如果說手信是展示和塑造城市文化的名片和窗口,那麼具有江西文化韻味的手信是什麼呢?如何擇優而匯之,向全世界推廣江西特色產品和獨特文化?如何把江西的人文精神和豐富的物產結合起來,打造出「最江西」的本地手信,讓外地朋友把對江西美好的印象帶回去?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都在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裡找到了答案。
  • 江西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不是南昌或九江,連宜春景德也落榜
    如今,許多城市開始將發展重點放在旅遊業上,對於具有相對良好旅遊資源但由於位置,宣傳和交通而經常缺乏的城市來說尤其如此,實際上,整個江西實際上是由於最近交通密度和便利性的改善,包括高速鐵路的發展,這導致了旅遊業的爆炸性增長。
  • 南昌又將誕生一建築,預計2022年正式開放,或將是江西新地標
    說起江西南昌,我想大家都印象深刻,作為江西省會,不僅在經濟或城市發展建設方面名列全國前茅,而且在中國城市製造業中也名列前茅,也許有人不知道,新中國的第一架飛機是在南昌建造起飛的,與此同時,中國的第一批摩託車、拖拉機甚至海防飛彈也是在這裡生產的,南昌歷史悠久,文化保存完好,一些古物古蹟在城內隨處可見
  • 江西(南昌)首屆美食啤酒文化藝術節火熱啟幕
    活動將持續到7月15日,市民可免費入場遊客盡情暢飲炒粉擂臺賽琳琅滿目的美食昨晚, 江西(南昌)首屆美食啤酒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暨「ye南昌」APP上線儀式在綠地琉森小鎮舉行。本屆啤酒節組委會準備了精彩的開幕式演出,讓來到啤酒節現場的市民感受到節日的火熱氣氛。人們一邊享受純正的啤酒,一邊欣賞著精彩的節目。除開幕式演出之外,每天的啤酒節活動中,主辦方都將推出精彩的舞臺表演,眾多國內知名演藝人士也將紛紛登臺亮相。伴隨著歌手的演唱,觀眾們拍手歡呼、吶喊,將啤酒節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 繼南昌之後,江西有望再添一座「二線城市」,實力不輸宜春上饒
    在很多人的心中,說起江西,大家應該都知道,江西省這個省,整體經濟發展也很好,經濟實際上稍有欠缺,這個城市的實力不輸,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繼南昌之後,江西有望再添一座「二線城市」,實力不輸宜春上饒。這座城市是九江,作為江西著名的文化城市,擁有豐富的資源,交通便利,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也被稱為魚和米的故鄉,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給這裡帶來了很好的資源,來了很多旅遊資源和經濟發展,重要的是物流樞紐和重要的製造基地。
  • 江西經濟實力落後的一座城市,GDP總量低,總和只有1/5個南昌
    隨著當前城鄉居民福祉指數的不斷提高,城市之間的競爭更加緊密地圍繞在一起,總體形勢有了明顯改善,長期以來,除武漢,鄭州和長沙等大城市外,在這方面,中部地區的城市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城市無法相比,這包括江西的城市,擁有管轄權的鷹潭市並不算幸運,它是江西省少數具有經濟實力的地級市之一,其市值不超過1000億元,所以讓我們一起看看!
  • 城市書屋
    原本是要和寶貝一起去吃飯的,正好路過我們這裡的城市書屋,寶寶嚷著要去書屋,說那裡還有《小豬佩奇》的故事書呢!她想去看。         難得寶貝有這個要求,麻麻欣然同意。
  • 退役潛水艇將在南昌「安家落戶」
    十大文化重點工程涵蓋了建設百花洲文化藝術街區、推動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開園、推進南昌軍事主題公園二期建設等備受市民關注的文化旅遊工程。、城市拓展、商業發展、歷史名人等;在業態上突出社會效益、文化效益,引入代表江西文化、南昌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文創產品,把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成為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歷史文化街區——「贛鄱文化第一街」。
  • 活動加碼 南昌市民最多領十個口罩 還有AI在線學習帳號免費領!
    點擊圖片可查看中籤全部名單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李遜報導:近日,信息日報社、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大江網、江西手機報、江西文明網聯合江西郵政、松鼠AI智適應教育面向南昌市民發起贈送20000隻醫用防護口罩、1億元江西免費AI在線學習帳號江西學生免費領取等系列活動,受到了南昌市民的熱烈歡迎和積極參與。
  • 2020江西名牌產品發布會在南昌舉辦
    11月29日,2020江西名牌產品發布會在南昌舉辦,活動由江西省名牌戰略促進會主辦,江西品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奮發集團、源金集團、洞山酒業、白蓮集團聯合贊助。南昌大學副校長、江西省名牌戰略促進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成梅,江西省名牌戰略促進會會長戴建興等參會並為獲得名牌產品企業授牌。來自江西各地的企業代表近500人參會。戴建興介紹了2020江西名牌產品申報情況。此次江西名牌產品申報企業包括11個設區市和6個直管試點縣,行業從2011年的9個行業發展到現在的16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