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惑,用創業方法論破解 | 武漢大學深圳研究院《卓有成效的...

2020-12-21 MBA中國網

再過幾年,秦儀就要進入不惑的歲數了,這對於一個在新興行業衝擊下的傳統國企員工來說,倍感焦慮。選修《創新與創業管理》課程,秦儀只是想給自己的人生多一個哪怕概率很小的可能性。沒想到,經過秦儀老師精心設計和用心教授的課程,以及閱讀了其推薦的《卓有成效的創業》、《精益創業》、《藍海戰略》等書,加上與班裡創業同學們的深入交流後,秦儀發現原來創業沒有那麼遙不可及。

那有多遠?可能只需向前3步。

一、克服心魔,敢於去想

神話沒有騙人,只是我們不懂。以前看到很多創業故事,說創業家憑藉非凡洞察力找到獨特商機然後迅速成功,感覺就像神話。但是《卓有成效的創業》告訴我們,原來創業者不是都富有遠見的——「僅僅有28%的公司能夠從始至終完成自己的商業計劃」;另外,創業點子的來源可以有規律的——「商機是被創造出來的,就是從各種可能性裡創造出新的商機」,關鍵是懂得效果推理法——「利用現有資源,就能找到好點子」。因此,增長了認知,才能戰勝心魔。

風險沒有嚇人,只是我們害怕。常言道,「創業九死一生」,沒有風險的概率是很小的。《卓有成效的創業》告訴我們,偶然性的出現不是概率問題,而幾乎是100%的創業者都會遇到,但是有人將其當作風險,有人則把它創造性的變成機遇——「如果你不幸拿到一個酸檸檬,把它榨成檸檬汁就好了」。另外書中還給出了與《精益創業》相同的風險控制觀點——創業之初不要在乎多大的收益,關鍵是萬一失敗了損失是可承受的。因此,無懼偶然性,才能敢於去想。

二、掌握方法,持續積累

原來我們很富有。戰勝心魔後我們邁出了第一步,然而後續我們具體要怎麼做呢?《卓有成效的創業》給出了很詳細的方法論,其核心是「手中鳥原則:從你所擁有的工具出發」——創業不要盲目等待所謂的絕佳機遇,而只需要從一個簡單問題出發,充分利用每個人的工具:「我是誰」、「我知道什麼」、「我認識誰」。回答了這三個問題,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豐富的創業資源。創業,關鍵是掌握方法。

其實我們還不夠。讀完《卓有成效的創業》等書後我們真的就能馬上開始創業了嗎?坦白說,我認為還不夠。秦儀老師的《創業與創新》課是把我們領進了創業大門,讓我們知道了學習創業和創新理論的方向和方法,但修煉還得靠自己。在班長的倡議下,我們組建了混沌商學院的學習群,持續學習且不定期討論創業案例、分享創新想法;在秦儀老師的組織下,我們開展了快閃讀書群的新嘗試,一周讀完了《精益創業2.0》,並完成了讀書心得的輸出、分享和交流;當興趣變成了習慣,我也不自覺的利用通勤時間收聽《蔡鈺·商業參考》、《5分鐘商學院》等專欄,樂此不疲。創業,關鍵是持續積累。

三、知行合一,勇於嘗試

當我們戰勝了心魔,了解了基本方法論,在持續積累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實踐了。正如書中所述:「先學會走,然後再跑,行動勝於分析。」

其實,在職工作就是一個很好的練兵場,這也是成本最低的實踐,企業與個體雙贏。以我為例,由於公司轉型升級發展的需要,我在公司負責一些創新產品的技術研發管理。在之前,我更多的是基於工科思維去思考,但現在,我把這個當成了自己的創業項目去看待,在做產品規劃時把學到的諸如戰略布局圖、四步動作框架、商業模式畫布、用戶體驗地圖等工具全用上了,這種帶有市場和創新導向的產品研發方式已經初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後續還將按照精益創業的方式不斷迭代。

至少做自己的CEO

上述是我讀完《卓有成效的創業》後領悟出的「3步創業法」(此處請容許我做個鬼臉),其實更多的只是個人基於目前認知對創業思維的總結。但秦儀老師在課堂上有一句話令我印象很深:「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對此我太贊同了。

一個人無論是否真的去成立現實意義的公司,但其實每個人自身都是一個「公司」,只不過在工商局註冊的公司是有限責任,而「自己」這家公司是無限責任,我們同樣需要用創業思維花一生的時間來經營它,在人與人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資源,找準發展的方向,用精益創業的方法把自己打磨成「產品」,步步為營,持續迭代,擁抱偶然性,才有可能到了不惑之年依然保持競爭力。

原來,人生之惑可用創業方法論破解。

至少,做自己的CEO。

相關焦點

  • 港中大(深圳)兩研究院 在前海掛牌成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掛牌儀式暨「前海發展與時代重任」主題論壇日前在前海舉行。兩個研究院將分別從全球化角度和經濟發展角度研究實施戰略,從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助力前海、深圳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深港合作區黨工委書記黃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 今天,武漢深圳「同框」!
    武漢——九省通衢之城深圳——交通樞紐之地五湖四海之人絡繹不絕天南地北之物互通有無如今一座充滿未來感的「天空之城」正在深圳拔地而起武漢林立的高樓大廈刷新著城市天際線不斷刷新的城市高度凝結了兩城建設者的汗水見證了城市的蓬勃生長
  • 異地辦學被叫停,深圳地鐵站更名,武漢大學無法在深圳櫻花綻放!
    晚一步的武漢大學有錢任性的深圳市,為了彌補地區高等教育資源的不足,花費巨資吸引國內外名校在深圳開設分校,目前已經有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天津大學喬治亞理工深圳學院
  • 港中大(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成立
    2020年12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掛牌儀式暨「前海發展與時代重任」主題論壇在前海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作視頻致辭,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發表書面致辭。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深港合作區黨工委書記黃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 2020年放大招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招收25名博士後
    重磅消息 招聘 招收25名博士後 「職」為你而設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介紹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考研信息...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體驗營)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體驗營),旨在於在全球範圍內選拔優秀大學生進入金融學
  • 企業參訪回顧|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
    按照既定行程,武漢生物樣本庫有限公司(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戰略企劃部副部長程永波帶領大家依次參觀了光谷生物成果展示廳、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和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及其所屬的眾創空間。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按照「政府主導、多方共建,區域整合、開放共享,對接市場、服務產業,一庫多點、信息統籌」的模式,打造華中區最大規模的基於樣本保藏利用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這裡將是生物城發展的又一引擎,創業團隊及創新成果在此匯聚,加速中國光谷第二個國家級「千億產業」產業基地的建設發展。
  • 光峰科技李屹入選深圳特區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
    本次評選活動經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准,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對深圳經濟特區做出貢獻的,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經過層層推薦,徵求意見,綜合評審,統籌考慮,確定了李屹等40人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
  • 深圳大學新傳考情分析(2021)
    一、學院介紹深圳大學新聞傳播學科始建於1985年,開辦了公共關係專科,1989年開辦廣告學本科,此後陸續開辦了傳播學、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等本科專業,2006年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正式成立。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現有新聞系、廣告系、網絡與新媒體系三個系,分別設有新聞學、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三個本科專業,具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9年獲批設立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目前有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1300餘人。在第四輪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深圳大學新聞傳播學科位列B類,並列全國第17名。
  • 專訪全球首批破解《深圳腳步》密碼人才:「為什麼年輕人願意來深圳...
    1月4日晚,他軍訓完回到宿舍,偶然間刷微博看到大V轉發的一則《深圳腳步》宣傳片,便萌發了一定要破解6個彩蛋密碼的衝動。「不同於其他城市宣傳片,這部宣傳片用年輕人的口吻介紹,讓年輕人能找到共鳴,臺詞親切,創意新穎。」這是王次胖初次看到宣傳片後的印象,他表示非常喜歡這個片子。
  • 「十四五規劃後的科技創新盛宴」暨《深圳·福田創新創業大講堂》
    由深圳福田區政府、福田科技創新局主辦,深圳創客空間承辦的由「十四五規劃後的科技創新盛宴」暨《深圳·福田創新創業大講堂》第六期活動如約在12月18日下午14:30於福田區華強北與大家相聚。這次大講堂是十四五規劃後的科技創新盛宴,又是2021年科技自強的啟航之旅,此次大講堂我們邀約了重量級別的「政府產業專家和科技產業大咖」,為第六期科技大講堂濃墨重彩勾畫出未來科技創新的新畫卷,政府產業專家和行業大咖對「十四五規劃後的科技創新」及「大力推動研究開發能力的產業化」 以及「創新創業與孵化」等相關科技創新主題的縝密解讀,為未來產業融合發展破冰思想及新經濟形勢的企業發展繪畫了思維藍圖
  • 華揚聯眾(603825.SH):子公司與深圳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院籤訂合作...
    格隆匯11月27日丨華揚聯眾(603825.SH)公布,為充分發揮公司控股子公司京深研產業資源優勢及研究院科研優勢,雙方擬以傳承中醫經典為基礎,圍繞中藥、中藥類食品保健品(如含藥食同源的中藥類特醫食品、特膳食品、普通食品、飲品和保健品等)、中藥類健康產品(如含中藥成分的美容、美體、保養、洗護類日化產品等消費品)、中醫健康大數據
  • 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頒獎典禮暨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啟幕
    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2020)年度 60 強將揭曉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主辦,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等承辦,以「智創鵬城 點亮夢想」為主題,旨在發揮深圳高新技術集聚、市場化程度高的優勢,促進創新創業項目與創投資本
  • 電子科技大學與深圳市籤訂聯合培養博士後合作框架協議
    12月12日,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人才園召開深圳市博士後工作25周年座談會暨首屆深圳博士後創新創業論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技司一級巡視員、副司長胡文忠,廣東省人社廳二級巡視員魏建文,深圳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程步一等領導出席座談會,副校長徐紅兵、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湯志偉等參加座談會。
  • 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武漢分院揭牌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歆、通訊員程毓)12月22日,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武漢分院(以下簡稱「武漢分院」)在武漢科技大學揭牌,這是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在全國範圍內設立的第二個分院。同日,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和武漢科技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政府智庫、科技服務等方面,聚焦生命健康、營養科學領域,促進學科發展,科技與工業的融合。
  • 【求學求職】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誠聘青年副研究員、博士後
    2002年獲得武漢大學臨床醫學學士學位,2008年獲得中山大學藥理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講師和副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及面上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2014年起在美國哈佛醫學院McLean Hospital任博士後和講師(Instructor)。
  • 服裝設計強校——武漢紡織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其前身是始建於1958年的武漢紡織工學院,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先後併入,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全國十大時裝名校,、特色鮮明的特色大學。
  • 自主研發、自創品牌——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創業寢室」的創業故事
    自主研發廚房家電系列產品,投資電子商務項目;自創高端品牌服裝店;成網紅模特,開淘寶店,擔任知名民宿APP愛彼迎武漢地區形象大使;籌備創辦撞球公司……這麼多創業項目卻集中於武漢華夏理工學院逸靜樓628寢室的四名大二學生之手,他們寢室也成了學校聞名的「創業明星寢室」。  這四名學生都來自該校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三名是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另一名是廣告專業。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畢業生聆聽「大學的最後一課」
    在這堂課裡,我們探討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我們希望,每一個從這裡走出去的學生,都「不要局限於自我實現」,而要「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大家」,都應該「心存高遠、熱愛生活」,讓「人生的目標更加寬廣」,有「人類的胸懷、世界的眼光和中華的善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學貫中西,匯通古今,融合文理」,這才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培養的學生該有的樣子!
  • 他山之石丨南華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三三三」生態系統的建構
    在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南華大學運用生態學和系統論的觀點與方法,通過優化組織支撐、資源保障、制度引導「三維一體」環境系統,建構創意培養、創新實踐、創業孵化「三創融合」教育體系,打造高校、政府部門、社會「三方協同」育人共同體,構建了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三三三」生態系統,在實際應用中發揮了催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