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沒有被「蹦迪劉皇叔」的視頻刷爆朋友圈?
視頻中的「劉皇叔」瀟灑自如,一句「接著奏樂,接著舞」,隨之一段魔性音樂響起,抽著雪茄,留著大背頭的男人眯著眼,一段瀟灑而自我陶醉的舞蹈伴隨音樂響起,讓人瞬間愛了。
沒錯,視頻中那個壞壞的「蹦迪男神」,就是演員于和偉。
劉皇叔是他飾演的《三國》裡劉備的別名,被津津樂道的」接著奏樂,接著舞「也出自這部電視劇。
視頻火爆後,很多人調侃,演戲20多年沒火的于和偉老師,竟然靠一段蹦迪視頻大火,讓人不禁感嘆,這麼好的演員,為何年近半百,才火?
其實我們都被「騙了」,作為實力派的於老師,他的火,已經不是這些流於表面,圖個熱度的炒作,而是歷久彌新的精湛演技,和每一個深入人心角色千錘百鍊的結果,他的火,已經早已根植於每個愛他的粉絲,每一個被他演技和魅力徵服的觀眾的內心,成為不可磨滅的好演員。
而除了演技,在愛情和婚姻中,他同樣做到了結婚22年相濡以沫,和宋林靜的婚姻,一直被圈內很多演員稱讚,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專情男人。
這樣一位演員,他一路走來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艱辛歷程,他和宋林靜的愛情,又是如何保持始終如一,令人羨慕呢?接下來跟大家聊一聊。
1
3歲喪父,母親靠賣紅薯養活9個孩子,考上「鐵飯碗」,卻為藝術夢而放棄。
1971年,于和偉出生在遼寧撫順,家中有9個孩子,家境一般。在自己3歲那年,父親永遠的離開了自己,臨終託孤給他母親,9個孩子的重擔一下壓到了她身上。
都說「為母則剛」,逼到一定份上,于和偉的媽媽咬著牙,靠賣紅薯賺來的錢養活孩子們,可想而知,一個人撫養9個孩子,既要出攤,又要照顧他們,有多難。
還好,因為從小懂母親的不容易,和于和偉相差24歲的大姐對他照顧有佳,甚至比對自己的孩子都好。
每次于和偉去大姐家,家裡有啥好吃的,都會先給他吃,甚至為了于和偉睡覺舒服,讓自己孩子睡的床讓給他,可見對他的關心。
有了大姐的照顧,于和偉的童年生活,清苦但卻十分溫暖。
到了初中,于和偉喜歡唱歌,但學習一般。經過2次中考,考試成績並不理想的他,對學習不抱希望了。
不想做待業青年,聽說撫順市幼兒師範招男生,畢業後可以當音樂老師,想著可以有一技之長,于和偉最後報考,開始學習音樂。
畢業後,他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報考了撫順話劇團,考上後,成為了一位當時被人羨慕的事業編制、擁有鐵飯碗的「成功人士」。
于和偉的大姐在採訪中說過,弟弟于和偉身上有一股勁。這個從小看著他長大的姐姐,對他最為了解。
考上了「鐵飯碗」,于和偉心中不免開始驕傲,但就和大姐說他的一樣,沒過幾年,那股優越感開始逐漸被打散,他不甘就這樣一輩子屈居於此。
看著一眼望到頭的工作,他自感沮喪,心裡想著趁年輕,一定去外邊闖一闖,即使失敗,也不枉費青春。
於是,他萌生了報考上海戲劇學院的想法。
2
于和偉116字離別「情書」,把宋林靜的心偷走了
作為家裡唯一出來的男孩子,他考上「鐵飯碗」,母親為他驕傲,大姐為他自豪。
但于和偉不滿足,他提出報考上海戲劇學院的想法,遭到母親的強烈反對。對於好不容易把他拉扯大的母親來說,好不容易考上這樣一個單位,每個月都能領工資,一輩子旱澇保收,應該知足。
母親反對,于和偉卻擰著勁,堅持要報考。就這樣僵持不下,但最終還是沒能阻止他求學夢。
在撫順話劇團期間,在1991年,于和偉結識了現在的妻子宋林靜。
20歲出頭的小夥子,正是血氣方剛時,一眼看到漂亮的宋林靜,喜歡的不得了,終於體會到什麼叫一見鍾情,便心裡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娶她為妻。」於是,于和偉對她展開了強烈的愛情攻勢。
每天都早早地等在他回家必做的公交車旁,等她下班一起上車。但效果並不理想。之後,機緣巧合,他得知宋林靜的外甥女要靠少年宮,需要找一位輔導老師。於是于和偉毛遂自薦。
在這期間,宋林靜逐漸了解到,于和偉非常有才華,為人正派,隨著接觸加深,對他的感情逐漸增溫,兩人最後相戀。
此時距離他離開撫順,短短不到1年時間。
1992年,一直堅持要報考上戲的于和偉,選擇追尋自己的夢想。在車站,和一個個昔日好友握手告別時,他看到了躲在樹後邊傷心的宋林靜,內心五味雜陳。
於是,在路上,他寫了116個字的歌詞,還未來得及譜曲,作為離別的」情書「,送給了宋林靜。
告別了家鄉我要離開,離開的心情我很無奈,和朋友們握手我就要走,還有一個你躲在樹後,終於孤獨的列車,駛出了站臺,我看見你很悲哀,我說不清楚你明不明白,如今我一人漂流在外,夜還是很黑天還很白,算命的先生說我很有福,你們要好好活著等我回來,你們要好好活著等我回來。
面對離別時的無奈,和對宋林靜無法言說的情感,短短116個字,卻表達出了對家人的思念,對朋友的珍惜,和對愛人深深的愛。
獨在異鄉為異客,踏上旅途的他,此時此刻,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和孤獨和委屈,面對母親的不解,愛人的悲傷,朋友的失落,他都用這116個字來表達,字字充滿傷感,同時充滿了對未來的渴望。
這封別樣的「情書」,偷走了宋林靜的心,從此兩個人徹底墜入愛河。
3
2年異地戀情路艱難,既是考驗又是愛情積澱
剛回到家的宋林靜,就迫不及待給于和偉寫了第一封信:「親愛的,一切都好吧?要保重身體,長給我來信,想你。」
信寄出後,宋林靜和懷春的少女一般,期待著自己的「白馬王子」回信。左等右等,過了1周,仍不見回信。
這時有同事就跟她說:」于和偉到上海上了大學,周圍肯定有許多漂亮的女孩,你們不在一起,他說不定會變心的。」聽到這些話,宋林靜更是寢食難安,心裡七上八下。
於是給于和偉寫了第二封信,:「于和偉同志,我知道你非常忙,如果不方便就不用回信了。」
此時的宋林靜,內心又忐忑又傷心,臨行時還依依不捨寫歌詞,表達愛意,到學校後就變心,愛情在現實面前,真的折這麼不堪一擊嗎?
其實事情並非如此。原來,初到上戲的于和偉,就開始了長達半個月的軍訓,期間沒有收到宋林靜的來信,所以沒回復。
等軍訓結束,于和偉收到信後,立刻給宋林靜回了信,給她解釋為何沒回信,給她道歉。
收到于和偉回信的宋林靜,明白了事情的緣由,也不再責怪他,回信便又改回了親愛的。
經過這次事情後,兩個人又進一步加深了彼此在對方心目中的位置,感情越來越好。
有句話叫:你懂我的不易,我懂你的艱辛。
雖然相隔兩地,彼此都牽掛著對方。宋林靜知道于和偉是個大孝子,每個月都要給母親郵寄20元,她把每個月工資部分交給父母外,自己留30元,還要拿出20元給他母親寄過去,讓于和偉在上海好好上學。
她也知道于和偉擔心自己的母親,於是每隔2周,她都會去看望她,每次去都要買些好吃的給她。
于和偉也非常擔心愛人宋林靜,一次于和偉放假回家,母親看宋林靜這麼辛苦,便和他說:「林靜這孩子真好,你一走就是4年,丟下她多苦啊。你問問學校有沒有兩年的大專,你乾脆改成大專吧,這樣你就能早點回來和她在一起了。」
于和偉把這話告訴了宋林靜,宋林靜特別的感動。於是為了兩個人能在一起,于和偉鼓勵宋林靜來上戲,跟他說:」我們學校要招表導進修班,乾脆你來考吧。如果考上了,咱們正好同一年畢業。」宋林靜猶豫著問:「我能行嗎?」于和偉說:「你這麼聰明,一定行的,我來輔導你。」
於是,經過于和偉不懈的努力和輔導,宋林靜順利的考入了上戲,兩個人終於在一起。
經過了2年的異地戀,兩個人經歷了很多,在那個年代,一封信雖不如古代那樣需要走個把月甚至幾個月,但這種表達愛的形式,卻令人羨慕,在愛情裡,兩個人互相信任理解,互相支持才能走到最後,就像他們兩人一樣,不離不棄,生死相依。
4
畢業6年無戲可拍,事業跌入低估,宋林靜成為他「活過來」的精神支柱
憑藉優異的成績,于和偉自我感覺很好,那時非常驕傲,也想大幹一番事業。但現實卻潑了一盆涼水。
由於機制等原因,他只能當群演,平時沒事就坐在臺下充當觀眾。特別是他看到他周圍的同學一部戲接一部戲的拍,出了名,他壓力更大,備受打擊。
而同時進去的宋林靜,發展卻比他好,不僅參加了很多話劇演出,而且當上了導演助理,賺錢比他多,這讓他心裡更加不平衡。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6年,6年時間,他從野心勃勃,到最後事業跌入低估,開始懷疑自己,不相信自己。
當于和偉不願去練基本功,不願去排戲時,她就硬拉著他去,就這樣,他才得以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沒有放棄,最後成名。
談起那段時光,于和偉感慨道,如果當時沒有她在我身邊理解、安慰我,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也許早轉行了。宋林靜成為了他最後「活過來」的精神支柱,這就是愛人。
5
寫到最後
于和偉曾經說過,在自己的人生中,有很多需要感謝的人,生他養他的母親,對他比親生兒子都好的大姐,陪她度過低估,一直陪伴的妻子宋林靜,還有發現他,並一直支持他的導演高希希等。
他的成功,和這些人的付出息息相關。而最令他遺憾的,是80歲的母親過世和肺癌晚期大姐過世他都沒能見最後一眼,每每說到這,他都禁不住落淚,十分難受。
沒錯,再錚錚鐵骨的漢子,也有「軟肋」,這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親人,朋友,愛人,都是他的「軟肋」,也是他孜孜不倦,一直奮鬥,不曾退縮和疲憊的動力。
如今49歲的他,也快到知天命之年。有一個疼他的妻子,愛他的女兒,家庭很幸福。也應驗了28年情書裡的許諾,活著,也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