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 & Fan
一對普通夫妻的精彩婚姻
柴米油鹽 有點文藝 有點有趣
我……不敢發文章,我知道一發文章就會提醒這個小號的粉絲們,這個號生死不明……但是不能死得不明不白,強烈的求生欲告訴我:你們還是最想看我們每年一拍的自拍婚紗照對不對!(此處應有歡呼)
先匯報一下,我們按照約定,每年都有拍,而且不止一次,設備還是攻略裡那套設備,服裝還是婚禮期間那幾套(自拍用白裙,走親訪友用紅裙)。但是有了小傢伙以後,這個PROJECT的難度的確呈指數級上升。
點擊圖片看我們2018年初帶著娃的雪地婚紗照
外加我們18年年末搬到了北京,在城市這項活動比在美國大農村操作難度又更高了。比如北京很難車隨停隨拍,好看的地方也常常擠滿了人從眾𠈌……
2018年秋天的北京香山
小傢伙內心OS:我從荒無人煙的大農村來,這場面真的壯觀了…
但我們一直在摸索更方便的拍法、找小眾冷門又好看的地方,也有著要趁在北京這幾年,在大紅牆前拍一套婚禮上這套中式嫁衣↓的願望。希望2020年世界早點好起來,出門活動!
回看這一年,倆人忙忙碌碌、充實歡喜,這段婚姻過得也算是他人眼中的『怪異體質』——所有的儀式感和禮物在我倆這都不成立。
不過情人節、聖誕節一切節日,沒有禮物沒有大餐;
不過什麼相識/領證/結婚紀念日,可能因為日期也只能勉強記個大概;
彼此的生日禮物更是簡單一張手寫賀卡——賀卡就家裡抽屜找找剩的,一支黑色原子筆,再沒有別的裝飾了。
2019年 我的30歲禮物
「我仿佛一隻無法停息的鳥,
忽然棲落在你築好的巢穴裡。
從此,再也無法離去。」
但我倆「又過了一年」的儀式感是什麼?是這個自拍婚紗照項目。
我們希望一直拍下去,雖然不是每年固定的日子,但至少每年一拍,看著小傢伙長大,看著我們在同一套衣服裡顏容慢慢變老,看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承諾如何被這對普通的夫妻實現。
我這才意識到,獨自精心挑選禮物的顱內高潮,不是我們倆「愛的語言」,共同完成某個項目、以及在這個項目進行當中的回憶,才是我們默契的、保持婚姻生活樂趣的方式。(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旅遊也是我們每年家庭支出比例最高的項目。雖然有一次整理家庭支出的圖表發到朋友圈時,大家驚嘆怎麼可以花這麼少。)
所以我為自己交代,也為這個號的粉絲們交代,我近期會把我們拍過的都整理出來。為了不視覺疲勞,這一篇先補上16年在臺南的那小套,短期內會發另外兩篇,分別是2018-2019年我們在中國的兩次較大的嘗試,西雙版納和阿那亞。
上演忠孝義仁夫妻檔(彼時無娃)
畫風漸漸開始有了變化……
地上是……狗屎
拍上面這張時,求三腳架心理陰影面積……
彩蛋來一張!
看得不過癮?未來兩篇很快就會發出;)
2018年@西雙版納
以前覺得「小確幸」這個詞太矯情太軟弱,現在想來如此堅定有力——
2020年,讓我們一起在不確定中,活出確定的幸福。
2019年@阿那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