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李少紅、陳衝、周迅、易烊千璽、鄭秀文...
昨天,電影《世間有她》一曝光主創陣容,就迅速衝上熱搜,10多位大咖看得人眼花繚亂,網友戲稱:「簡直是神仙打架」。
三位知名導演張艾嘉、李少紅、陳衝將從各自獨特的女性視角出發,聚焦2020年特殊時期中,普通人遇到的困境和掙扎。
周迅、易烊千璽、鄭秀文則將分別擔任這三個故事的領銜主演。
無獨有偶,在《世間有她》官宣前一天曝光預告的抗疫題材電影《勇敢的你》同樣是一部「拼盤電影」。
五位導演分別執導五個篇章故事,集結陳喬恩、範偉、徐帆、周一圍、包貝爾等知名演員,展現抗疫中的小人物百態。
多位導演聯合執導、全明星陣容加上單元篇章的形式,這套被《我和我的祖國》與《我和我的家鄉》帶火的「拼盤電影」配方,儼然已成為華語電影市場的新潮流。
從《北京愛情故事》《奔愛》為代表的「愛情拼盤電影」到如今的「新主流集錦式大片」,拼盤電影如何在市場重獲新生,在短視頻時代,又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那些年的拼盤電影
什麼是拼盤電影?
拼盤電影又叫「集錦式電影」,一般由若干個獨立故事組成,圍繞同一主題敘事展開,風格有一定的連貫性。
縱觀國內外,拼盤電影大多是為了某一特殊節日、事件或地點而創作,從誕生起就有「命題作文」的色彩。
例如,1996年,為紀念「現代電影之父」盧米埃爾兄弟,張藝謀等全球四十位知名導演就曾集結起來,每人用盧米埃爾兄弟製造的攝影機拍攝52秒的短片,組成了那部《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
《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
還有更膾炙人口的「城市兩部曲」《巴黎我愛你》《紐約我愛你》,坎城電影節為紀念60周年推出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威尼斯電影節發起的《被遺忘的孩子》和以「時間」為主題的《十分鐘,年華老去》系列,都是經典的拼盤電影。
城市系列:《巴黎,我愛你》、《紐約,我愛你》
2003年,愛情喜劇《真愛至上》火遍全球,影片由10個愛情故事串聯而成,至今仍被奉為「戀愛聖經」和節日必刷片目。
似乎是在這一模式啟發下,國內也湧現了不少愛情喜劇類型的拼盤電影,與以上幾部大導短片集作品相比,商業屬性更加濃厚。
其中,《戀愛地圖》《戀愛中的城市》《奔愛》等以地理為線索,講述世界不同城市上演的愛情故事,兼具旅遊風光片的效用;
《20 30 40》《北京愛情故事》則以年齡分界,探討人生不同階段愛情觀念的變化;
還有一類拼盤電影統一了片中幾個故事發生的時間點,如《一路驚喜》都在新年前夜,《咱們結婚吧》都在婚前一周,《全城熱戀》都在炎炎夏日等。
從表格不難看出,這類拼盤愛情電影評分普遍不高,大多徘徊在及格線上下,主要通過堆砌名導演或名演員陣容賺得噱頭,再憑藉情人節、七夕、春節等檔期優勢,企圖實現票房收割。
這些「金玉其外,內容空洞」的愛情拼盤電影頻繁刷屏也直接給觀眾帶來了嚴重的審美疲勞。除了《北京愛情故事》超過4億,《全城熱戀》《咱們結婚吧》等幾部票房破億外,其他均遭遇了票房與口碑的雙輸,「多導演」聯合執導的愛情拼盤電影更無一過億。
最典型的要數2016年情人節檔上映的《奔愛》,影片集結了管虎、張猛、滕華濤等五位知名導演,還有章子怡、彭于晏、佟麗婭等當紅明星坐鎮,奔赴五個國家取景,上映前聲勢浩大。
但影片實際質量卻遠遠低於預期,劇本空洞、套路陳舊、風格割裂,愛情完全被旅遊宣傳和廣告植入搶了風頭,不少觀眾直呼其為「圈錢之作」。豆瓣評分僅有4.0分,創造了五位導演的「生涯新低」,也徹底消耗了觀眾對於此類電影的熱情。
沉寂幾年後,《無問西東》和《寵愛》兩部拼盤類電影先後取得了超6億的票房成績,二者的共同點是,都不單講愛情故事,而是雜糅了戰爭、勵志、萌寵、親情等元素,喚起了更廣泛的觀眾共鳴,也讓我們看到了拼盤電影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而《祖國》和《家鄉》的接連成功,更是為國產拼盤電影的創作開闢了全新思路,在主創陣容、影片品質和市場體量等各個維度都大步邁上了新臺階。
拼盤電影的得與失
在剛剛結束的金雞獎頒獎典禮上,《我和我的祖國》榮獲了評委會特別獎,官方評語也點出了電影在主流電影創作上的突破意義:「《我和我的祖國》提供了一種新主流電影的模板...以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生命經驗,點描式地勾勒出了新中國現代化進程。」
《我和我的祖國》獲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
對於國產「拼盤」電影,《祖國》和《家鄉》有可借鑑之處,但也有不可複製性。
首先,兩部影片的主創陣容都足夠強勁,數十位知名導演、實力派演員坐鎮,形成了巨大的明星效應,讓觀眾產生值回票價的「即視感」。同時,眾主創也不負眾望,共同打造出誠意之作,過硬的口碑是30億票房的決定因素。
第二,兩部影片都緊扣以小見大,以小人物命運展現大時代變遷的敘事模式,各個篇章雖然都有鮮明的導演個人印記,但在整體風格和調性上仍保持著統一性和連貫性。
《祖國》用愛國情懷,《家鄉》用故土情結與喜劇元素,成功引發了跨年齡、跨圈層的全民共振。這種小人物視角和風格連貫性值得借鑑,但其他主題恐難有如此深厚的群眾基礎。
第三是重大節慶濃厚氛圍的加持,當「拼盤」遇上「獻禮」,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種種優勢都是其他拼盤電影可望而不可及的。
放眼當下的華語電影市場,拼盤類電影的優勢和挑戰都非常分明。一方面,隨著短視頻行業的蓬勃發展,觀眾的審美習慣和消費習慣都在隨之改變,對於時長短,戲劇性強的拼盤式電影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我和我的家鄉》製片人張苗就曾坦言:「以前認為分段式的電影不能成功,然而其在這個時代卻有了機會。因為短視頻這幾年的蓬勃發展,讓觀眾比較能接受較短時段的表達。」
此外,「獻禮片」大多時間緊、任務重,多位導演各盡其才的創作模式也大大提高了成片效率。《祖國》和《家鄉》從籌備到上映都在一年內「短平快」地完成,充分顯示了拼盤電影劇本創作快、談演員檔期方便、拍攝周期短等優勢,自然受到影視公司青睞。
但另一方面,拍好短片並不比長片容易,對戲劇衝突、高潮設置、敘事節奏及單元銜接上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拼盤電影最常被觀眾詬病的就是,故事簡單,人物單薄,強行製造衝突,不像電影更像小品或MV,不同導演之間水平參差不齊,也常常影響觀感。如何做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且多位導演之間能保持風格和主題的統一,既各美其美又不離題太遠,是拼盤電影創作的一大難題。
其實,不僅是電影市場,劇集市場近幾年同樣掀起了一股「單元劇」熱潮,《最美逆行者》《在一起》《石頭開花》《我們的新時代》《功勳》等時代報告劇均採用單元劇的創作模式。
由10個單元短劇組成的抗疫題材劇《在一起》更是收穫了8.7分的超高評分。用製片人孫昊的話說:「重大選題需要和大量現實內容相結合,需要短平快地呈現故事、人物,單元劇將成為趨勢。」
目前,中影出品的《我和我的父輩》已在籌備之中,能否延續這一系列的成功,滿足觀眾持續走高的期待將成為擺在主創面前的一大挑戰。
同時,《世間有她》從時下熱議的女性題材出發,似乎在探索著拼盤電影在主旋律之外新的突破點,而強大的明星陣容能否產生1+1+1>3的化學反應,將成為破局的關鍵。
畢竟,「拼盤」要滿足觀眾的味蕾,不僅盤子要大,菜色更要足夠精良。
/ MORE /
短視頻營銷怎麼做?
銀幕書生大賞你pick誰?
說六公主,《六公主》就到!
它倆聯手打響賀歲魔幻第一槍!
這些海報竟都出自她手?
電影頻道「直擊金雞獎」直播與你「在一起」
微信最近開始亂序推送公眾號文章了,不想錯過《中國電影報導》最新內容的小夥伴們,請給我們的公眾號加個星標:點擊《中國電影報導》公眾號—進入公眾號首頁—點擊右上角菜單—設為星標,是不是很簡單?喜歡我們文章的也請點「在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