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輪迴是因為我們「業力」所牽導致的,要想成佛得道,就要「拔苦消業」,把我們歷劫的業障清除,眾生都有業障,包括天人,那麼業障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業障無性,若未見般若,不知業障本空無性,便要還宿舍,所謂「了知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因此惟有般若智慧才能消除業障。
《金剛經》說:「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訴須菩提說,若有修五戒十善的善男信女,能夠受持讀誦此《金剛經》,如果還被別人輕視作賤,這是由於前世做下了罪業,應該現世遭受惡報。因為現世被人輕視作賤,那麼前世的罪業就抵消了,並且因為這個原因,就可修成至高無上,大徹大悟的智慧。
《金剛經》的這個「功能」是別的經典不具備的。金剛經是講述空性大法的,六祖慧能曾經因為聽了裡面的一句話就大悟,可見此經典的厲害!《金剛經》是菩薩六度萬行踐行菩薩道的甚深微妙之法,讀誦此經若被人輕賤就能消罪除業,當然被人輕賤不能起嗔恨之心才行。若是被人輕賤,你就煩惱,甚至大怒這樣就得不到消災除障的效果的。其實這句話還包含著此經的另一個修行方法:修「忍辱波羅蜜」,因為忍辱才能精進。
我們的業障怎麼來的呢?
業由妄心而造,妄心空,便不會繼續造業,以前所造的業本來是依止妄心的,妄心空了,前業無所依止,則業空,所以心空即業空,心有即業有,懺悔偈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空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所以說般若能消除業障。
從前是妄心造罪,妄心蓋覆真心,但真心沒有失去,現在以清淨心受持讀誦般若,般若心生,妄想心滅,罪空苦盡,涅槃妙心現前,當來定得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說能夠讀誦持經之人,本來應得一切天人恭敬供養,但因前生有重業障的原因,今生雖得受持諸佛甚深經典,仍被人輕賤,惟有受持經典的原因,心無惱恨,無所計較,念念常行般若波羅蜜行,無有退轉,以能如是修行,得無量劫以至今生,所有極惡罪障,一併消滅。
又約理而言,先世即是前念妄心,今世即是後念覺心,以後念覺心輕賤前念妄心,妄不得住,因此說先世罪業,即為消滅,妄念既滅,罪業不成,即得菩提。
一個人能修集一點善根,真的很不容易,從此生隨緣為人說法當中,就可以深深體會,要啟發一個人的善根真的不容易,讀誦《金剛經》本應該為人所尊重才對,為什麼反而遭人輕賤呢?
原來過去生並不是一個會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啊!由於過去生都是崇尚表相,著於六塵相,今生因為善知識的助緣,啟發了善根種子,所以能夠受持讀誦此經。但是別人不但不能置信,反而輕賤於此人,這是因為過去生的種子根本不相應啊!
本來過去世因為邪見,著於六塵相而造了許多罪業,這些罪業的果報,是要墮入三惡道受無量苦,卻由於今世讀誦《金剛經》而被人輕賤的緣故,過去世所造的罪業遂得以消滅。
如果我們能依《金剛經》的教導,雖然被輕賤,卻不生人相我相,修此金剛波羅蜜,因此重罪輕受,乃至消滅,可見《金剛經》的功德極為廣大,不可思議啊!
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如此廣大,是必須建立在明白此經所宣示的第一義諦知見,了解所說之內涵,如此信受奉持才有大功德。
如果我們研讀《金剛經》,以聞、思的方式去臆測揣摩此經之法義,遂以「斷滅空」之見來解釋這一部經典;如此受持讀誦《金剛經》,即使經歷百千萬劫,對自己來說也毫無功德可言。
《金剛經》所說之法界實相如來藏,雖名為「空」,然實「不空」,是真實有,性如金剛,能持一切業種。雖其自性是空性,非是斷滅之「空」,也不是空無所有的空,這才是《金剛經》的真實法義。
在了解這些法義之後,如此受持、讀誦此經,才是真正佛於此處所說之功德。即使尚未證入,如此受持、讀誦亦有無量功德。
般若功德,能成佛作祖、續佛慧命、為諸佛所護念、為天龍八部所護持、能滅無量劫罪、得無漏的福報,般若功德,嘆莫能窮,若如來具足而說,或有人聽聞後,心則狂亂,狐疑不信,故如來只能略說其功德。
狐疑者,或信或不信。末法之世,魔強法弱,是非人我多,有人不知道如來正法常住不滅,不相信有人能於此經明心見性,因為不相信而生毀謗,便墮地獄,故如來不欲具足而說。
在末法之世,要能受持讀誦《金剛經》的確很難,都要無量劫在無量佛所種諸善根才有可能,這絕不是善根福德微薄之人能夠具有做到的。
眾生心量多為狹劣,對大乘了義經典狐疑不相信的人,於佛所宣說深妙之法,心生驚怖,凡此皆因善根福德淺薄所致。然亦有善根深厚之人,是菩薩種性,早已經發起無上菩提之心,於第一義諦勝妙之法,深信不疑。此皆是累劫於諸佛所種諸善根而來,非是一朝一夕所能獲得。
相信佛語,依教奉行,是我們應該堅持的理念。義即義理,這一部金剛經所說的義理——一切法不生,般若不生;一切法無相,般若亦無相;一切法無盡,般若無盡;一切法無住,般若亦無住;一切法無我,般若無我。一切法性空,般若性空。此經義理不可思議,從理起行,行是因,果是菩提,菩提具足無量功德,果報是大般涅槃,常樂我淨。
簡而言之,般若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悟後若能安住不退轉者,必可漸次修習增上慧學,於別相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深入修習;又於歷緣對境中,修除煩惱障的種子。解脫道及佛菩提道的智慧,一定會日益增長,如此才知道果報的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