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歸來第二股!
A股向來都是上市公司題材故事發掘的大本營,前有長航油運退市歸來,現有國機重裝涅槃重生。
近有ST海馬賣房續命保殼,今有主動退市ST國重裝滿血歸來;上市紛紛虧錢,退市/準備上市 紛紛賺錢似乎已成企業定律。
一年IPO上市的數百家,退市的過去一年寥寥無幾,然而更神奇的是,企業縱使退市摘牌後,往後依然可以走綠色通道,申請恢復上市,實現重返A股!
實現這一幕的,過去有退市長油,如今ST國重裝也做到了。看來從主板ST中發掘國有資產,股東背景強大的企業,等待退市後再重新上市也不失為一條曲線賺錢投資的門路。
據悉,6月7日晚間,ST國重裝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3月13日收到上交所的通知,同意ST國重裝股票重新上市。
公司股票重新上市後在風險警示板交易,重新上市首日,公司股票價格不設漲跌幅限制。
公司股票重新上市首日開盤參考價為公司重新上市前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最後交易日的收盤價,即3.32元/股。
俠之大者主動退市
ST國重裝簡稱:國機重裝,A股退市前的前身*ST二重(再往前則為「二重重裝」),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是以中國二重核心製造主業為平臺,整合中國重機、中國重型院等國機集團重型裝備板塊優質資源,組建的集科工貿於一體的國家高端重型裝備旗艦。
ST國重裝曾於2010年2月在上交所上市,因受行業、自身運營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2011年至2014年連續四年出現虧損。
公司股票於2015年5月主動發起了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2015年7月,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
退市後,ST國重裝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與調整措施,於2016年實現扭虧。
2018年,公司完成了對控股股東國機集團下屬重型裝備板塊優質資產中國重機和中國重型院的併購重組,二重重裝更名為國機重裝。
其中國新資產、中廣核控股、三峽控股、東方電氣最終實控人均為國務院國資委,結構調整基金最終實控人為中央匯金。
根據ST國重裝重新上市報告書,公司2017年至2019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1.87億元、95.23億元、92.6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2億元、4.82億元和4.98億元。
根據上交所的重新上市規則,上市公司主動退市的,退市後可以隨時申請重新上市,憑藉這3年的亮眼盈利成績和紅籌背景,ST國重裝成為中航油運後又一退市復市股。
首次適用新規
ST國重裝是首單適用新交易機制的退市股票重新上市的首例,公司股票價格不設漲跌幅限制,上市次日有漲跌幅5%的限制
據公告,ST國重裝的總股數約72.68億股,此次上市的無限售流通股的數量約4.94億股。
上市首日,ST國重裝高開高走,股價最高拉升至9.59,漲幅高達188%,一度觸發盤中臨時停牌機制,雖然後續開始回落,收盤價為6.15。
受此影響,ST板塊個股也紛紛響應,掀起漲停潮。
機遇和挑戰並存!
ST國重裝的重新上市,其中前十大股東持有61.83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85.07%。
公司4.82萬戶股東將享受從股轉中心跨越到滬市主板的巨大利好。但是,ST國重裝的前路存在諸多挑戰。
近些年來,國機重裝加快推進傳統領域轉型升級,抓住戰略性新興產業機遇,加快推進新興領域開拓創新,著力培育新的增長點。
同時堅持「走出去」戰略,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成功研製出12000噸航空鋁合金厚板拉伸機、19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新型智能化熱模鍛壓力機等重大成套裝備。
在全球40多個國家(地區)設立營銷分支機構,以EPC模式承建了百餘項海外重點工程。
不過據重新上市申請書顯示,ST國重裝預測2020-2022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5億元、113億元、102億元,對應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約5.02億元、4.96億元、4.91億元。
鑑於ST國重裝未分配利潤為負,公司實現的利潤將優先用於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直至公司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因此,ST國重裝股票存在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無法進行現金分紅的風險,公開市場再融資的能力也將受限。
此外2020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2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325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38.76%。
雖然有國內外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不過業績下滑的客觀現實難免會讓人想起當初主動退市的陰影。
文章由公*眾-號:聚焦黑馬股 整理,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