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新嘗試,《我的世界》聯手西遞古村打造像素風新畫卷

2021-01-09 TOM資訊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而遊戲因其與生俱來的互動和包容屬性,無疑可以成為傳統文化煥發新生命力的良好載體。如何更好地傳承和傳播傳統文化,成為遊戲行業積極跨界探索的重要內容。這個夏日,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西遞村,一項新的嘗試正在展開。

沙盒遊戲《我的世界》聯合中國多個古村落,推出"像素看中國——《我的世界》古村落合作計劃"。合作計劃分為三部分,主題分別為"商幫特色村"、"中國特色村"、"民族特色村"。而在上個周末,西遞作為計劃的第一站,通過遊戲內容與西遞古村徽商商幫文化、建築文化的深度共創,從線下"遊戲+景點"的新型文旅方式,到線上以遊戲形態呈現傳統文化新風貌,《我的世界》向大眾展現了一個全新像素風的古黟桃花源。

遊戲與古建築的碰撞,大小古牌坊成網紅打卡點

在像素風的遊戲元素點綴下,西遞古村景區內呈現出別樣的趣味。矗立於村頭的胡文光刺史牌坊為此次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一環,作為西遞的標誌性古建築之一,其整體極具徽派建築特色。《我的世界》用遊戲的像素方塊風格在線下把牌坊復刻了出來,3米多高的方塊古牌坊屹立在活動現場,和古村落中用石塊堆砌的古牌坊交相呼應,古今照應,打造出當地最熱門的拍照打卡地點,往來的遊客們無一不為之駐足,拍攝下大小牌坊的風採。

這種線下還原的方式讓大眾對古牌坊更感興趣,"遊戲+文化旅遊"結合的新文旅吸引著人們去欣賞和了解關於西遞村古建築背後的歷史和文化。

文化傳承出新招,積木牆拼出西遞新風貌

除了迷你古牌坊,景區內一面西遞風景畫卷積木牆同樣備受歡迎。這面積木牆除了幾個西遞村的標誌建築以外,留出了大片空白,遊客可以去活動攤位領取方塊在這些空白處參與完成這幅美麗的畫卷。積木牆所帶有遊戲性質讓人們樂於主動、自發的去接觸和了解古建築文化,在傳統文化傳播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村民"突破次元現身西遞,帶你了解古建築的前世今生

深入景區,在每一個蘊含著西遞古村文化的地方,如曠古齋、西園、敬愛堂、桃李園等,遊客們還會偶遇到《我的世界》中遊戲角色"村民"的人形立牌。

它們分布在古村的各個地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語言,帶遊客讀懂古建築的前世今生。其趣味性十足的文化輸出形式更是讓大眾樂意去詳細了解關於古建築的介紹,感受古建築文化的精妙之處。

線上還原西遞地圖,魅力古建築的數位化呈現

在線下活動火熱開展的同時,《我的世界》更充分發揮了自身自由建造的玩法優勢,推出了高度還原的西遞古村,充當年輕群體和傳統文化之間的橋梁。如胡文光牌坊等古黟桃花源中的標誌性古建築們在遊戲平臺中被悉數搭建出來,更多的人不需要遠赴安徽,通過網際網路就可以置身於逼真的西遞古村,近距離接觸和欣賞到古建築之美。

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古建築正通過數位化的呈現方式,藉由與遊戲的跨界互動煥發新生,演變成新的流行符號,將地域界限淡化,抹去時間和空間,以全新的姿態展現在大眾面前,讓更多的人在遊戲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古建築的魅力。

遊戲動畫科普視頻,帶你領略商幫文化

作為徽派建築的代表,西遞古建築文化的背後還與一個特別的群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個群體就是"中國古代三大商幫"之一的徽商。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古代商幫文化,《我的世界》特意籌備製作了一期寓教於樂的動畫視頻,讓遊戲角色史蒂夫在"古代商幫村"向大眾科普古代商幫文化,用最為直觀的方式,帶領大家走近西遞古建築所傳承的文化和精神。

遊戲結合傳統文化,擔起傳播責任

從線下到線上,"像素看中國——《我的世界》古村落合作計劃"幫助傳統文化順乘遊戲的浪潮,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年輕群體。《我的世界》著眼於古村落背後所承載的中華文明和精神,致力於用更適合年輕人的方式表達和弘揚傳統文化,為網絡時代的年輕人帶來更多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

這次活動是一次遊戲業內的大膽嘗試,將現代遊戲基因注入古建築文化中,融合出新鮮的傳統文化旅遊項目,並引導大眾積極參與其中,西遞古村作為這次合作計劃的啟幕站,展現出全新的風貌。

《我的世界》這樣的功能遊戲正在不斷嘗試更多跨界探索的可能,在傳承、傳播文化方面實現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可以預見,遊戲作為創新載體,正不斷盤活歷史文化,像"像素看中國"這樣具有社會正面意義的跨界合作一定會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之中,為大眾輸出和傳播更多正向意義的文化內容。

 

責任編輯: WY-BD

相關焦點

  • 領奏「古村落旅遊」 風華正茂再出發——寫在中國黟縣西遞、宏村...
    劃定西遞、宏村、塔川、盧村、協裡等田園風光保護核心區,西遞村榮獲「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盧村油菜花成為「中國美麗田園」。發展「特色」。出臺《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設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委員會,創立西遞宏村保護基金。目前全縣已有44個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 百年古村傳承忠孝文化
    □文、圖 信息時報記者 陳武東  通訊員 陳俊鵬 謝銳堅 茶山宣    12月12日,作為「文化四季·四季如歌」2020茶山南社傳統文化季——孝德文化體驗月的主要活動,2020年南社第四屆忠孝文化節暨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社齋醮
  • 一生痴絕處,我只想說說西遞:為什麼現代人嚮往古徽州生活
    就像一輩子瘋狂的地方,夢想徽州一樣,我只想說西遞。有人說宏村是畫,西遞是書。打開這本書,字裡行間充滿了中國古代和現代歷史的氣息。西遞古村以世界文化遺產保存良好的高敏歌為基礎,體現了木、磚牆保持、木刻、石雕、磚雕多彩、胡同、小溪、建築布局適宜、有村落空間變化的情趣、建築色調樸素淡雅、營造蘇南古村人居環境方面的傑出才能和成就。但是我對私塾最深的記憶是私塾日。
  • 嶽飛飲潭水而歡,古村擁機遇而活——歡潭村傳承「五義」煥新生
    傳承文化精髓,古建築煥發新生歡潭村是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省級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村內古建築眾多,保存著全蕭山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佇立著老洋房、務本堂、二橋書屋等歷史建築;傳承著「耕讀傳家崇五義,正身務本繼遺端」的文化精髓,耕讀文化源遠流長。
  •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西遞古村落,一座典型庭院式徽派民宿
    位於安徽省黟縣西遞古村落(世界文化遺產)內,西遞竹裡青瓦藝術精品酒店佔地108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平方米,花園面積480平方米,山環水抱,美不勝收,是典型的徽派風格的庭院式輕奢藝術精品酒店。西遞村是一座以宗族血緣關係為紐帶,後城邦聚居的古村,它起源於公元11世紀,14-19世紀達到鼎盛時期,20世紀初,隨著我國封建宗法制度的瓦解,西遞村的發展也日益緩慢,沒有發生過戰亂,也沒有遭受過經濟發展的衝擊,因此保留了原有的村莊,始終保持了歷史發展的真實與完整。
  • 小香包繡出美好生活新畫卷
    今天刊播系列報導(2)小香包繡出美好生活新畫卷「在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我們的香包賣得很火爆,活動沒結束就被搶購完了,還談了幾起訂單。」12月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徐州香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秀英老人高興地告訴記者,「我參加了兩屆上海文博會,我們的香包通過文博會走向世界,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這一古老瑰麗的中國手工藝術。」
  • 板梁古村:700年古韻新夢
    [檔案]板梁古村位於永興縣高亭司鎮,始建於宋末元初,距今700多年。該村已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郴州市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流淌在詩意裡的幸福變遷——屏南龍潭古村的新故事
    臺海網10月14日訊 據閩東日報報導 「四平戲迴響,庶民酒飄香,擁抱新時代,古村美名揚......」這是國慶假期,在外工作的寧德市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村民陳孝眷返鄉遊玩時的感慨。 此時的龍潭古村秋意正濃:山間,翠竹梯田,黃了稻穀,紅了柿子;山下,小橋流水,古屋長廊,遊客熙攘。
  • 皖南最有代表性的西遞和宏村,有啥不一樣,哪一個最值得去?
    西遞古村歷經千百年的建設,形成了以徽派建築為特點的古村落。西遞明經胡氏在明代中期就有十多幢祠堂,到清乾隆年間達到三十四座之多,稱得上是一個祠堂的世界,本圖追慕堂,也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祠堂之一。有這種說法,「宏村看外面,西遞看裡面」,有一定道理。
  • 黟縣:古村落 新民宿
    黟縣是全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縣之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生態示範區、中國旅遊強縣、千年古縣」的名片,有西遞、宏村、關麓村、南屏村、屏山村、盧村為代表的6個歷史文化名村,44處傳統村落,古民居3900餘幢,為民宿發展提供了空間載體。 黟縣民宿從90年代萌芽,經歷了村民開辦農家樂、文化人個性化改造和資本推動高端發展三個階段。
  • 安徽一座千年古村,生活著唐太宗李世民的後人,卻清一色姓胡!
    歷經滄桑的西遞古村落,在皖南眾多村落中脫穎而出,深受人們喜愛。西遞古村落位於安徽省南部,距黟縣東部9公裡,距黃山風景區40公裡。西遞古村落建於北宋李青七年,距今已有近1000年的歷史,有300多戶居民,1000多人。西遞古村落位於西遞古村落的頂端,是航運和村落的最高峰,西遞古村落呈船狀,有一排排徽州民居,像一艘大船的船艙,四周是滾動的地板。
  • 新羅白沙:打造家風傳承「新陣地」 提升鄉村振興「軟實力」
    近年來,新羅區白沙鎮在保護修繕古村、古厝的基礎上,注重挖掘全鎮優良家風家訓,著重選擇文化底蘊濃厚的古厝打造白沙孝廉文化「新陣地」,培育鄉村振興「軟實力」。建好孝廉文化基地:讓好家風代代相傳白沙鎮孝廉文化基地「孝廉沁人心,清風潤西埔」……白沙鎮孝廉文化基地坐落於「九龍江源最美河景古村」的官洋村,選址於大觀樓,大觀樓臨藿溪而建,風景優美,佔地面積約500餘平方米,孝廉文化基地以詹氏豐富的家風家訓文化為主線,共分為祖訓家訓、耕讀傳家、修齊治平、勤勉立業、仁心義舉、古厝廉風六個展示區域
  • 我縣積極籌備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連日來,我縣邀請中國灌排委員會、中國水科院、省水利廳等機構專家來浦指導白馬鎮嵩溪古村鄉村灌溉工程體系、巧溪拗井井灌體系、
  • 黃山冷門古村,曾拍過奧斯卡獲獎電影,一直不溫不火,遊客少來
    這裡古代被稱為徽州,清代財界奇才輩出,崇文之風盛行於清代之前。黃山的許多古村中,宏村和西遞的名聲最大,他們共同申報並通過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黃山風景區佔據了普通遊客的2 ~ 3天時間,而紅村、西遞、清坎等古村又佔據了另一個時間,無法繼續提高其他古村的人氣,南屏為代表。
  • 小隱·隱於野、潮隱西遞·驛——蝸窩集團「隱」系列輕奢品牌...
    如今,在黃山南麓、素有「桃花源裡人家、世界上最美的村莊」的黃山西遞,「中國營地一體化解決方案領導者」——蝸窩集團與「徽州首個潮級文旅度假目的地」——西遞·驛聯袂,即將展開一場關於「桃源·潮隱」的生活方式的全新詮釋。「隱」與「潮」的交相輝映,即將給千年古徽州帶來怎樣的潮級創變?
  • 小小說:古村新事
    文/筆嘴播/雪峰古村很久以前就叫古村。古村的人一半姓古一半姓新。古村早些年出的一件丟人的事,演變至今卻成了一樁新事。聽姥姥講,那還是六十年代發生的事。六十年代的古村,芝子爹和芝子媽的事,可是件丟人現眼的大醜事。芝子三周歲那天,芝子舅趕著牛車去拉芝子媽。芝子媽把芝子往芝子爹懷裡一塞,說了聲「我走了」便上了牛車。
  • 蘭渡文化新動作 聯手貌似文化打造女性新潮流電商
    近日,上海蘭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宣布與北京貌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北京貌似異服服裝有限公司,開發女性元素的潮流品牌。這也是蘭渡文化繼投資咖本娛樂後,在產業鏈布局上的又一新動作。2017年1月18日,蘭渡文化和愛奇藝聯合出品戀愛大網綜《愛in思談》正式上線,第一季累計播放量突破2億,成為業內首個成功從短視頻轉型大型網綜的內容製作公司。而作為國內最頂尖視覺形象設計包裝的貌似文化則擅長視覺跨界,延展性系列感強,風格多變但又風格化強烈,以獨特的視覺感知和色彩運用能力以及多元化創意概念,將設計、文化、藝術、娛樂、視覺相結合,致力打造最獨特的視覺潮流。
  • 「仁愛之城」的文明「新畫卷」
    仁化市民津津樂道的「新畫卷」——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仁愛之城」呈現眼前。 前不久,韶關仁化榮獲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極高的榮譽——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成為廣東省此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的3個城市之一,也是截至目前廣東省珠三角以外成功創建的首個全國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