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在《妻子的浪漫旅行》節目中,蔡少芬含淚說自己從小就夢想著「能有四個孩子」,第一次懷孕後,她異常歡喜,可沒想到在懷孕兩個月時,寶寶胎停了,沒了心跳。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說起來也還是有難以回望的痛,不過她現在不僅「兒女雙全」,也已經擁有了三個寶貝,一家五口很幸福。
和蔡少芬一樣,不少女性都有過胎停的經歷,胎停有兩種情況,一是胎兒一直沒有出現胎心,HCG翻倍不好,胎芽不長,二是已經出現了胎心,但後來突然沒有胎心了,驗血查HCG翻倍也不少甚至減少,孕酮降低。
在懷孕,判斷胎兒發育的好不好,主要就是通過驗血和做B超,而做B超,在孕早期階段,又可以看到幾個「指標」。
其實,看胎兒是否發育穩定、是否有胎停,主要是通過做B超檢查,看檢查結果的一些指標是否正常來判斷的。也就是說在懷孕早期,如果在B超單上能看到這四個指標,就暗示胎兒發育的比較穩定,比較好。
一般在懷孕5-6周時,孕囊和卵黃囊出現,通過陰超可以看到。
卵黃囊在裡面,逐漸發育成胎兒,孕囊包裹在外面,是原始的胎盤組織,在胎盤沒形成之前暫時給胎芽輸送營養供其發育,在懷孕10周左右,孕囊會逐漸發育成胎盤。
懷孕早期,只要做B超,可以看到孕囊和卵黃囊就說明胎兒在發育。
通過看孕囊的位置,可以看到受精卵著床的位置,可以明確胎兒是宮內還是宮外,還可以看具體的著床位置、孕囊的大小、性狀等,最後根據測出來的數據,初步估算懷孕的天數和胚胎的發育情況。
但如果在懷孕6周-7周還看不到孕囊,但是HCG卻在變高,那就可能是 宮外孕 了。
胎心和胎芽
一般,到了懷孕7周左右,再去做B超就可以看到胎兒的胎心胎芽了,B超單上顯示「可見胎芽及原始胎心管搏動」,並且會寫明胎芽大小、胎心率多少等。胎芽胎心是指在受精卵發育過程中,最初兩周稱為孕卵。以後各種器官逐漸形成,在孕8周以前,稱為胚胎(或胎芽);妊娠三至妊娠第一個月四周稱為胎芽期。因為胚胎的發育,30—40天形成的是胎囊,40—50天形成的是胎芽,50—60天形成胎心。
胎芽:懷孕的第一個月為胎芽期,新生命在此期的成長速度是其一生中最快的。妊娠第二周末精卵結合,受精後約4天,分裂成細胞團的精卵沿著輸卵管到達子宮。第三周,細胞團脫去外膜,為著床作準備。第四周,胚泡已牢固地植入子宮裡。在這個時期胎兒神經系統、血液循環器官的原型(形成基礎的組織)幾乎都已出現,肝臟從這個時期開始有明顯發育;眼睛和鼻子的原型還未生成,但嘴和下巴的原型已能看到;與母體相連的臍帶也從這個時期開始發育。
胎心:胎兒的心臟在全身發育中,是最早有功能的器官。胎兒心音可以直接反映胎兒的情況。妊娠後三四周,胎兒的心臟就開始跳動了。起初較慢,一分鐘只有六七十次。這時的心臟跳動非常微弱,在B超檢查時,可以從B超的螢光屏上,顯示胎心搏動。一般在17-20周可以在腹部用一般的聽診器聽到胎心。胎心在120--160次/分,有時還要快些,也不太規律,到懷孕末期就規律多了。
對於正常的宮內妊娠來講,一般B超檢查在孕6-7周時,即可見到宮內胎芽及胎心管搏動。如果超過孕七周仍沒有胎芽及胎心,孕媽媽要考慮胚胎停止發育可能,應及時到醫院檢查胎兒的情況。
停經50天左右B超檢查是能夠看出胎芽胎心的,如果未見胎芽及胎心可能是懷孕時間短所致,與平時月經周期是否規律有直接關係,孕媽媽可以再觀察一個星期看看,如果胎芽胎心出現,就是正常宮內妊娠。如若還是沒有發現胎芽胎心,應考慮是否胚胎發育不良,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對於經期不正常的孕媽來說,胎心、胎芽發育時間可能會相對晚一些;另外有的寶媽停經但是因為著床晚,而自己太心急所以也會出現看不到胎芽、胎心。所以在觀察不到胎心胎芽的時候,可以選擇晚一兩周再去,這樣就不會出現誤判的情況。而且也可以通過HCG值的監測來確定胎兒是否發育,HCG值翻倍比較好的孕媽們不需要要太擔心,胎兒是在發育的,只是他們長的慢一些,等到了60天以上在檢查,結果才會準確一些。
但如果一直沒有發育的話,孕媽們可以去醫院診斷看看,因為胎芽異常還有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1.胚胎發育異常:為早期流產最常見原因,染色體異常所致的流產約佔50~60%。
2.胎盤異常:由於滋[1]養層發育不全,胎盤絨毛變性,或胎盤附著位置過低等,可使胎兒胎盤循環障礙,導致流產。
1.急性傳染病,可因病原體或毒素經胎盤侵入,造成胎兒死亡,或因高熱,中毒引起宮縮導致流產;
2.嚴重貧血或心衰,致胎兒缺氧死亡;
3.內分泌失調,如黃體功能不全,致蛻膜發育不良,影響孕卵發育;
4.子宮發育不良、子宮肌瘤或畸形,也可妨礙胚胎發育;
5.有時可因子宮頸內口鬆弛,不能承受增大的胎兒胎囊壓力,致晚期流產;
6.強烈的精神刺激、外傷或性交也可引起流產,但常誘發因素,主要多系胚胎本身缺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