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又重溫了一部美國老片,叫《The Outsiders》。
這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電影,作者S.E.Hinton寫這本書時只有15歲(15歲的我還在傻傻地欺負隔壁班小姐姐吧...),卻意外地成就了一部經典且極具戲劇性的作品。
1967年首次出版的《The Outsiders》
不過由於小說中涉及過多暴力、血腥、抽菸、酗酒等場面,還是讓它排在了美國90年代百本禁書中的第38位,直至92年才被評為「最佳暢銷書」。
小說作者蘇珊在片場
《The Outsiders》是由《教父》系列電影名導Francis Ford Coppola於1983年所執導,片商藉機將其譯成《小教父》,但實際上該片卻與黑幫絲毫不沾邊,而小說則更多地被譯為《局外人》。
導演科波拉
整部電影講述了在一個階層矛盾激化的美國小城裡,一群青春荷爾蒙無處釋放的窮小子與富二代兩大少年幫派之間不斷鬥爭的故事。
南北幫大戰經典片段
同時,這也是一部關於青春和成長的電影。從最初崇尚使用暴力解決問題到主角Ponyboy兩位好友的相繼離去,這群「壞男孩」最終完成了成人禮。
而Johnny臨走前對Ponyboy說的那句「Stay gold,Ponyboy(保持純真)」也成為整部電影的金句,之後被《處刑人2》、《白日夢想家》等電影所引用。
值得一說,當年的卡司出現了多隻潛力股,像是打醬油的阿湯哥,當綠葉的馬特·狄龍,另一個醬油君還是《人鬼情未了》的男主派屈克·斯威茲。
顏值陣容,你找到阿湯哥了嗎?
不過,最吸引我的,還是片中出現的大量丹寧服飾和老匡威,估計沒有多少阿美咔嘰老司機能抵得住這波「制服誘惑」吧?不好意思,我先舔屏為敬!
儘管電影並沒能拯救科波拉於「教父之後再無優秀作品」的窘況中,但它在美國卻紅極一時,正因為它成功地塑造了一幫極具影響力的新派古惑仔。
greasers,美國「小阿飛」的另外叫法,特徵是喜歡蓄長發和梳油頭,有事沒事還會掏出折刀來
無論是在行為方式還是穿搭造型上,他們的「小阿飛」形象引發了一陣模仿熱潮。對許多阿美咔嘰老司機而言,《小教父》更是他們80年代螢屏上的潮流啟蒙電影。
值得一說,電影《小教父》還有電視劇版,當時便吸引了年僅9歲的萊昂納多參與演員試鏡。儘管最終他只在一集裡晃蕩一下,扮演一個不起眼的角色,但卻留下了經典的試鏡照。
就是張這
如今,Heritage美式文化及其代表風格深受國內越來越多潮流玩家的追捧,但與此同時,造型搭配的困擾也隨之而來:新玩家往往不知何從下手,而老司機又容易陷入既定思維的框架。
2nd跳蚤市集街拍(圖片來源:《2nd》)
要知道,經典老片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便在與它對後來人的啟發性。於造型這一層面而言,《小教父》或許可以給喜愛美式復古的我們提供一波原汁原味的80年代搭配靈感。
//
丹寧褲
片中的「小阿飛」大量著用Levi's丹寧服飾
好萊塢與時裝產業存在著一種有趣的關係,能夠同時對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衣服快速做出反應,並創造出流行趨勢。
丹寧褲也不例外,它是美國電影中最常見的一種造型單品,而丹寧褲也藉此在1930s到1960s之間完成了從工作服到日常單品的過渡。
連小朋友也穿丹寧褲
可能如今很多人還存在著這樣一個誤區:認為丹寧(Denim)就是牛仔。
其實不然,在牛仔專業戶眼中,只有採用古法編織且使用天然indigo染色的牛仔布才算得上是Denim,而普通的牛仔布只能叫做Jeans或Sack。沒錯,養牛其實指的就是養丹寧。
漫畫示範丹寧褲的脫漿大法
只有弄清楚何為Denim後,我們才能真正地體會其(色落)魅力所在,而說到丹寧褲,就一定離不開老生常談的老大哥Levi's。
從1939年美國一部叫《Stagecoach》(《關山飛渡》)的西部片開始,Levi's在熒幕上正式大放光彩並慢慢被廣為熟知,此時的丹寧褲也從工地上開始走向時裝舞臺。
男主John Wayne在片中穿了一條1938年的Levi’s 501,這身裝扮代表了那一代人對Cowboy的最初印象。西部片很快便成為了當時美國最受歡迎的電影類型,每個男孩都渴望模仿偶像穿上一條酷酷的牛仔褲。
Wayne wore
到了1950s,隨著電影工業的快速興起,好萊塢明星在電影中的精彩表現也吸引了一大批年輕觀眾,其中1953年由Marlon Brando所主演的《The Wild One》(《飛車黨》)至今仍是世界機車迷們的「寶藏」。
當年片中唯一能與馬龍·白蘭度魅力分庭抗禮的,除了他那2輛大名鼎鼎的坐騎外(凱旋6T、雷鳥650),身上那條Levi's 501同樣具有歷史代表意義,它也成就了白蘭度「機車浪子」的經典形象。
馬龍·白蘭度與其坐騎凱旋6T,真TM帥我一臉
在二戰後穿著丹寧褲意味著反抗主流社會,因此丹寧褲在1950s成為了反叛的宣言,白蘭度所上身的Levi's 501自然也代表了一種青年亞文化。
丹寧褲在以往的西部片中代表了英勇和誠實,而白蘭度在《The Wild One》中卻將丹寧褲穿出了叛逆和性感。結果可想而知,Levi's 501在青少年中又狠狠地圈了一波粉。
丹寧褲配機車皮衣,性感又迷人,引發無數人效仿
當年甚至還有人憑藉一己之力,把丹寧褲變愈發性感和歡迎,以至於將反叛變成了主流,沒錯,這位帶貨王就是Elvis Presley。
貓王在1957年的電影《Jailhouse Rock》(《監獄搖滾》)中穿著全套的Levi's丹寧服,滑稽的扭臀動作在全國迅速引起了轟動,一時間每個孩子都想要貓王同款丹寧褲,Levi's還為此還推出了一個叫「Black Elvis Presley」的丹寧褲系列。
貓王性感的臀部
之後隨著丹寧褲的全面流行開來,越來越多「問題少年」也紛紛上身此單品,導致丹寧褲一度被學校列為禁穿品。
聰明的Levi's又藉機來了一波廣告營銷:丹寧褲是可以穿去上學的!
到了拍攝《小教父》時期(1980s),彼時的丹寧褲已不再是玩機車或搖滾的象徵,成為了日常單品,但繼承了其反叛精神,加上便宜又耐操,仍被許多混跡在街頭的少年所喜愛。
在片場的阿湯哥
而《小教父》中北幫的窮小子身穿丹寧服飾的造型也基本還原了小說中的60年代背景設定,可惜腳下的匡威仍是白標款(1960s的Converse All Star後跟標為藍色三星標,1970s為黑色一星標,1976年後均為白標),這一點科波拉還原得不太極致,得給電影扣個0.05分意思一下哈哈。
阿湯哥身上這條501的紙標、小紅旗和海鷗線都十分吸睛,但究竟是不是經典的1966 501XX,這個我們就不得而知啦
值得一說,在1960s之前,Levi’s 501牛仔褲都叫Waist Overalls,之後為迎合潮流而將其改稱為Jeans,因此才有了如今的「牛仔褲」之稱。
Johnny(左)上裝Wrangler Selvedge Denim Jacket,下裝Levi's牛仔褲
Vintage Wrangler Selvedge Denim Jacket,Johnny同款
針對《小教父》裡出現了「牛仔上衣×牛仔褲」這般如今看起來極易踩雷的搭配,我個人的建議是:若非顏值代表種子選手或咔嘰老司機又或是兩者兼具者,否則請勿輕易嘗試。
若最終依然經受不住丹寧的致命誘惑,那麼在搭配的時候,上下裝顏色一定要吻合,哦對了,這是NIGO爸爸說的。至於內搭,白tee最佳!
顏值代表
顏值老司機代表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馬特·狄龍的這套「A1飛行夾克搭Wrangler牛仔褲」的沒事復古造型,沒有多餘的累贅裝飾,簡簡單單,卻十分耐看,「小阿飛」的痞氣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此造型下面會再具體聊一波)
不過馬特·狄龍身上這件A1飛行夾克門襟擁有拉鏈設計,顯然是改良版,不夠OG,可惜了點。
除此之外,《小教父》中還出現了丹寧褲搭無袖tee、格子/工裝襯衫、連帽衛衣等造型,但亮點都不大,這裡就不再展開介紹啦。
不過PonyBoy(右)這身搭配還是值得參考學習
Denim本身就代表了時尚,Denim的任何東西都有這樣一種魅力。沒錯,這句也是NIGO爸爸說的,小筆記先記一下。
//
A1飛行夾克
說到A1夾克,這裡頭的故事也不少,這裡我就長話短說啦~
A1夾克是歷史上最早生產的飛行夾克,於1927年誕生到1931年退役,是標誌性飛行夾克的重要第一步。
儘管A1夾克的服役時間很短(因此很難在電影資料中看到它,現實生活中也同樣少見),但其設計直接影響了以後設計出更加完善的各類飛行服。
比如於1930年生產的A2飛行夾克,也是老祖宗Steve McQueen在1963年電影《The Great Escape》(《大逃亡》)中的同款夾克,萬分迷人!十分經典!
Steve McQueen上身A2飛行夾克
因為A1夾克是由多個承包商製造,所以不同版本細節差異比較大,但大多數都有以下幾個共同點:
袖口和腰部都有針織的羅口用來收緊(高腰設計)、腰部兩邊有兩個按扣蓋式口袋、門襟為按扣(最初的A1夾克有七個紐扣),皮革多為山羊皮、羊皮和馬皮。
A1飛行夾克
毫無疑問,馬特·狄龍是目前為止我所見過的,最能將A1飛行夾克演繹出痞氣同時又不失街頭感的男人了。
連點菸動作都一氣呵成,真TM帥啊!
馬特·狄龍在片中「A1夾克+Wrangler牛仔褲+切爾西靴」的造型深得我心,戰後60年代的美國流行緊身美,因此用修身收腳牛仔褲搭配高腰夾克可謂是最潮最騷最街頭的操作了。
細心留意你也會發現,那個年代的「小阿飛」都喜歡把外套領子立起來以彰顯個性,放眼現在當然是不建議啦!(會被當成傻X的...)
在如今全民崇尚「寬鬆風」的審美標準下,馬特·狄龍的造型顯得更具復古韻味。但個人建議下身還是選擇寬鬆一些的褲型,比如1955型工作褲,避免卡蛋...
馬特·狄龍這波撩妹技能大家可以順便開發一下
BTW,戴安·蓮恩女神真的好美~
//
髒匡威
Converse All Star如今早成為街頭潮流與青年文化的象徵符號,遠遠不只是一雙帆布鞋那麼簡單了。
當然,這離不開好萊塢電影中主角頻繁上腳匡威帆布鞋的大力推動,像是在《天使愛美麗》、《猜火車》和《小教父》等電影中它都留下了驚鴻一瞥。
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匡威越髒越好看。無可否認,髒髒的匡威看起來的確要比全新的更有「故事」和「味道」,因此曾經就有人喊出了「永遠不要讓匡威下水」的口號。
特別是到了八九十年代美國搖滾的黃金時期,以Kurt Cobain為代表掀起的Grunge Style更是風靡一時,此時的髒匡威也成為「個性」和「叛逆」的代名詞,變得愈發性感和流行。
而至於Converse All Star的搭配,電影中為我們展示了「白色長款棉襪+髒匡威」的搭配大法,這波操作非常之City Boy,學習了。
南北幫大戰前,北幫紛紛換上了匡威戰靴
不過我始終覺得,一雙具有年代感和紀念意義的老匡威遠比一雙平淡無奇的髒匡威要更加迷人得多。
//
其他單品
值得一說,《小教父》中南幫富二代的裝扮同樣看點頗多,都屬於典型的東海岸IVY風格,與「小阿飛」清一色的丹寧造型形成鮮明的對比。
片中富二代們的「哈林頓夾克+襯衫+chino褲」和「襯衫+毛衣+chino褲」也是經典的美式學院風搭配手法,考究起來同樣耐人尋味。
而Ponyboy最後出場的這身「MA1夾克+丹寧褲+匡威」造型也令他成熟了幾分(應該暗喻了他的成長),色系的統一讓他在視覺上很是舒服。
//
我喜歡寫電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每次都可以學習到很多新東西,這個過程是開心的,是享受的。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最難得的不就是靜下心來,好好地去享受自己喜歡的每一件事情嗎?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我在這個過程中是快樂的。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以共勉:
Stay gold,Ponyboy!
IMAGE CREDIT:GOOGLE
- END -
往期推薦
點擊下圖可查看內容
除了路邊攤美食,曼谷幾十塊錢的大牌古著照樣買得爽!
除了Converse,90年代的Kurt Cobain還特愛穿這雙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