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吃湯圓還是餃子?
暖的老師,
真的很暖!
最近
廈門一位老師用自己大衣裹著孩子的視頻
在社交媒體傳播
視頻顯示,一位小女生衣著單薄
老師一把把她攬入懷中
事發同安祥平中心小學
進一步的信息顯示,事發同安區祥平中心小學,老師是小學二年四班班主任李老師。
據介紹,當天是12月14日,廈門迎來入冬最冷一天,祥平中心小學舉行足球嘉年華開幕式。李老師是二年四班班主任,也是語文老師。李老師說,有個孩子沒有穿外套,她看到孩子在那邊瑟瑟發抖,就把孩子包裹過來,裹了很久。
結果,班上其餘小朋友看見了,也爭著要當老師的寶寶。於是李老師輪流裹了幾分鐘。
李老師說,奈何全班48個小朋友,實在抱不動,於是她說,待會兒表現好的,可以來找李老師領一個愛的抱抱再回家。
放學後,孩子們一個一個排隊要抱抱,要到了抱抱才回家。
李老師在自己朋友圈寫道:讓我生氣也讓我覺得很可愛的四班小朋友。
她說,他們這個舉動(求老師抱抱),展現了他們身上的那種童真,童真就是最大天性。
李老師說,我突然覺得以前(犯錯)的他們其實也很可愛。
詳情請看視頻
視頻來源@大米video
記憶中
你的老師有沒有不經意的舉動讓你溫暖至今?
譬如一個擁抱
一個「摸頭殺」
......
歡迎在留言區和大家分享!
有種冷,叫做班主任覺得你冷
近日,河南開封一所中學班主任
在課間「突然襲擊」:
要求學生們挨個挽起褲腿。
這是為啥?
原來,班主任程老師是為了檢查
學生們穿秋褲的情況
孩子們整齊排成一隊
隨著程老師一聲
「來,所有人把你們的褲腿拉起來」
開始彎腰挽褲腿
露出各式各樣的秋褲
檢查過程中
程老師在發現
有幾名學生沒穿秋褲後
表示第二天
還會繼!續!檢!查!
第二天,程老師再次檢查時
全班同學都穿上了秋褲
程老師說
「現在天特別冷
一些孩子愛美不穿秋褲
如果凍著了
對身體和學習都不好
所以偶爾會突擊檢查孩子們
穿秋褲的情況」
程老師的做法得到家長們的認可
「現在的孩子不知道冷熱
家長說100遍不如老師檢查一遍」
網友也紛紛點讚
「有一種冷叫班主任覺得你冷」
「有這樣的老師真的太暖了!」
還有網友表示
以前沒聽父母和老師的話
「從不穿秋褲,還露腳脖子
現在十分後悔」
「把秋褲塞進襪子裡,
是對冬天基本的尊重」
為什麼反對「露腳踝」?
不知道家長和老師在路上有沒有遇到這樣的穿著打扮,上裝是大衣羽絨服,下裝搭配九分褲、船襪還有運動鞋,有時候明明是長褲,還要捲起褲管。
看過韓劇的人一定不陌生這樣的打扮,電視劇裡的女主角即使在大冬天,也要實行「美麗凍人」的穿著路線。
因模仿這種「露腳踝」穿搭而導致生病的新聞也是層出不窮,但是很多人並沒有放在心上,冬天受寒其實就是給身體埋下健康隱患,總有一天要償還這份「美麗的代價」。
北京中醫醫院消化中心的醫生提醒,露腳踝後果很嚴重,這樣「美麗」的你,卻可能埋下健康後患。
腳踝部位分布著淋巴管、血管、神經等重要組織,是身體十分重要的部位。
同時,腳踝還是人體中一個重要的承重關節,由於腳踝皮下脂肪較少,所以它的保暖性能比較差,如果你過早把腳踝露出來的話,有可能導致腳踝的踝關節疼痛,甚至是腿寒。
常言道「寒從腳起」,就是強調腳部保暖的重要性,尤其對於女孩子來說,如果腳部缺乏保暖,就易讓涼氣入侵體內,長此以往就會造成血液循環不暢、月經紊亂、腹部疼痛、腰腿疼痛等症狀。
其實,部分女孩體寒、宮寒、腹涼痛經、關節風溼等,都與長期穿衣不當或皮膚暴露部位不當有關。
醫生介紹說,腳部的神經末梢是豐富、敏感的,又是肝脾腎經絡的起始地,保暖好腳才能使身體不受寒邪侵襲。
露腳踝!危害多!
首先,在中醫理論中,腳踝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三陰交。
此穴受到寒邪將直中肝、脾、腎三條陰經,尤其對於女性,可能會引起因脾胃虛寒,脾腎陽虛導致的如腹痛、腹瀉、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等一系列症狀。
其次,裸露部位可能出現凍瘡,以及局部青紫、瘙癢、潰爛等症狀。
第三,腳踝暴露在外導致人體受寒,進而感冒、發燒。
另外,還有些病可能在人上了年紀後才會突然冒出來。這些因為寒涼所致的疾病,往往難以治癒。
腳踝受損易使靜脈「塞車」
腳部是人的「第二心臟」,腳踝是左右腳部血液流動的重要關口。如果腳踝柔軟有彈性,則回心的靜脈血液就能順利通過腳踝。
如果腳踝僵硬、老化,回心的靜脈血液就會像「塞車」一樣淤積在腳踝附近,加重心臟負擔,長期下去可增加患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
醫生提醒,冬季氣溫較低,由於腳踝的皮下脂肪極其薄弱,很容易受到冷空氣的侵襲,如果腳踝長期暴露於外,很容易造成腳踝部血管僵硬和收縮,影響血流速度和黏稠度,導致靜脈血液不能正常回心。
關節炎可「潛伏」至中年才發作
中醫認為,腳踝是人體較為脆弱的地方,薄弱的皮下脂肪保溫性很差。醫生提示,如不注意腳踝的保暖,容易導致寒溼入絡,引發關節炎和風溼痛。
這些症狀未必會立馬發作,甚至可能「潛伏」至中年。
「人老腿先衰,腿衰足先寒」。不起眼的腳踝上,分布著淋巴管、血管、神經等重要組織。
如果溫差較大,腳踝部位的血管會突然收縮,感覺神經會出現應急反應,滑膜可能會出現水腫、充血等症狀。
冬季保暖,該注意什麼?
冬季,很多人緊閉門窗,足不出戶。但由於緊閉門窗,室內空氣流通不佳,導致空氣汙濁,容易引發頭昏、出汗、咽喉幹痛、胸悶不適等症狀。
「三分饑寒,七分溫飽」是古人總結出的經驗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為保暖過度,容易使機體的調節和適應能力、耐寒能力降低,反倒容易引發一些疾病。
所以,冬季保暖也要注意,不是只要暖和就好,下面來看看正常的冬季保暖應該做些什麼?
頭要保暖:由於冬季天氣多伴有風,且常常寒流侵襲,如果只注意身上穿得暖和,而不注意外出時戴帽子,不僅熱能會從頭部散發,而且又因屋內溫度高於戶外,還很容易受寒感冒。因此,家長要記得孩子外出時給他戴帽子,尤其冬季早上出門上課時,天氣比較冷,更要注意頭部保暖。
背要保暖:中醫認為背為腎脈所居,感冒受風寒多從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背部溫暖,不僅可防感冒、固腎強腰,而且可防舊病復發、加重。因此,冬季給孩子購置被子時以棉或絲綿為宜,保溫隔寒性能好,同時要讓孩子養成夜間起床時披衣的習慣以防感冒。
腳要保暖:醫學專家認為,腳距心臟遠,血液供應少,腳背脂肪薄,保暖性能差,受寒冷的刺激最為敏感。如果腳著涼,全身健康均可能受影響。因此,冬季應注意足部保暖。所以,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在晚間臨睡前熱水燙腳,搓腳心湧泉穴,以保持末梢血液循環良好,利於保健。如果孩子之前有過凍傷史,可用蔥須加花椒的熱水洗燙腳。此外,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提醒孩子更換更厚的鞋襪,保持腳部不受涼。
以「動」防凍:冬季由於氣候寒冷,人們多不願出外運動。其實,越是寒冷,越應多多運動,因為運動是驅除寒冷的最好辦法,還可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家長們可以選擇在比較暖和的日子裡帶著孩子出門鍛鍊一下,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等,也可選擇室內健身場所如跳操、打桌球、羽毛球等。
保暖勿忘通風和補水:老師應該提醒學生們,冬季要勤給室內通風,以確保大家能夠呼吸到足夠的新鮮空氣。在家裡,為了防止室內空氣乾燥,家長可以可以在室內或靠近暖氣的地方放上一盆水,也可選擇加溼器保持室內空氣潮溼。同時,要提醒孩子多飲水,最好在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床後各飲用一杯水,以確保體內有足夠的水分。
老師、家長,
冬季防寒保暖不能掉以輕心,
在照顧孩子的同時,
也要照顧自己的身體。
如果還有什麼防寒建議?
歡迎給我們留言~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佘崢 綜合 @大米video、央視新聞、科普中國、中國教育報
編輯:蔣含 值班主編:林燕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