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天少了哪一件單品都可以,但唯獨風衣是無可替代的 !我想不出第二個像風衣一樣把好看和實用兼顧到極致的單品了。風衣這個萬能法寶,既可以打造出通勤的OL風,又可以創造出爆棚的帥氣,還可以製造出溫柔感覺。
風衣是一款擁有歷史感的服飾,之前也用作防風雨來穿的的薄型大衣,又稱風雨衣。適合於春、秋、冬季外出穿著,雖然出自英國,但近幾十年來越來越被大家認可,演變成潮流趨勢。由於造型靈活多變、美觀實用、款式創新、攜帶方便、富有魅力等特點,所以一直經久不衰,是一款永不過時的經典款。
風衣的歷史已有百餘年,如今看來,它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它的款式、面料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在驚鴻一瞥中就能留下深刻印象;它的實用性又無可比擬,在忽冷忽熱最難將息的春秋天,一件風衣隨意穿脫,風雨無阻,既能伴你遠行天涯,也能隨手披來上街
現在基本穿著的風衣都是從戰壕風衣改良而來的,戰壕風衣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西部戰場的軍用大衣,被稱為「戰壕服」。其款式特點是前襟雙排扣,右肩附加裁片,開袋,配同色料的腰帶、肩襻、袖襻,採用裝飾線縫。戰後,這種大衣曾先作為女裝流行,後來有了男女之別、長短之分,並發展為束腰式、直統式、連帽式等形制,領、袖、口袋以及衣身的各種切割線條也紛繁不一,風格各異。
可以說,戰壕風衣也許是最先進入時尚圈的制服。戰壕風衣,最早出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奉命為布爾戰役中的英國軍官Thomas 設計了——戰壕風衣的原型。
這款在一戰中橫空出世的風衣,讓英國軍官徵服了布滿泥濘且環境潮溼的戰壕。,戰壕風衣的穿著感比以往輕便之餘,也沒有橡膠風衣那般侷促悶熱,最重要的是,兼具了防水防風的功能。
戰爭結束後,
《北非諜影》中男女主角身穿風衣的形象,
赫本在《蒂凡尼早餐》中穿著的米白色風衣
以及《魂斷藍橋》中瑪拉與羅伊卡其色的華達呢為風衣的興起推波助瀾。
它由「實用性產品」華麗轉身為「時尚產品」,
設計也開始多樣化。
軍事血脈老早就奠定了它具有複雜繁多的元素,單看正面外觀,翻領、胸前的 5×2 雙排十扣設計、肩部的槍插片補強、束縛系的肩帶 腰帶 袖帶組合.
前擋風片,最早被稱為搶擋,用來保護肩部,在開槍後槍把反彈到肩部時起緩衝作用,並且還起到防雨效果。
D型環,最初將其用於攜帶彈藥等物品,是傳統軍裝風格戰壕風衣的傳統配備,還有助於固定腰帶的位置。但是因為對現代來說沒什麼用處,所以逐漸不被設計到腰帶上。但是因為D型金屬環的質感和帥氣,所以這次我設計的風衣又用到了D型環。
束袖,扣環一般都是由手工精心縫製,下雨天氣把束袖收緊,防風又防雨。
肩章,用來放置軍銜,並且把單肩包固定到肩章,怎麼奔跑包都不會滑落。
其實風衣的種類非常多,比較經典的款式有,馬球外套、露營風衣、拉格倫肩風衣、護肩鬥篷風衣、殼襯風衣、還有美軍的M65風衣。這些款式有的被用於設計成大衣款式,有的變成夾克款式,在風衣面料設計中最最常用的就是戰壕風衣和巴爾瑪肯風衣,不過巴爾瑪肯風衣穿起來偏正式,在國際主流社交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巴爾瑪肯風衣了。
去年秋天我也設計過一款巴爾瑪肯風衣,大家還記得嗎?簡約優雅,版型簡潔幹練易搭配。
任憑時光流轉,經典愈久彌新。歷經歲月洗禮,大浪淘沙之後,風衣——這個不朽之作,依舊熠熠生輝。在每個春秋季,它總被人頌揚與熱捧,伴隨大家左右。
去年熱播的《三十而已》而最吸引我的就是顧佳的穿衣風格啦,簡潔大方還很有質感,在媽媽群和工作中切換自如,沒有違和感。
想要穿出霸氣的感覺,怎麼可以少得了風衣的身影?顧佳在裡面穿風衣的次數真的是特別的多。而且每一套都穿得特別有氣場,真的是完全展現出了一個中產階級的貴婦。
風衣也是好氣質女人的必備私物,看看童瑤不論在劇中還是劇外風衣都是她的拿手好戲。
乍暖還寒的春天,風衣必是人手一件,它在換季時的適用性很強。搭配裙子優雅與柔情並現,搭配牛仔褲硬朗又帥氣,搭配闊腿褲時髦又拉風。
穿上風衣的女人,是秋天裡最美的風景,如果說有這樣一件單品,既能代表秋天,又能象徵著女人對灑脫的追求,那一定就是——風衣。
21A067 百搭氣質風衣——永遠不會退出時尚舞臺
說到風衣,最常見的最受歡迎的應該就是卡其色風衣了,因為卡其色風衣穿在身上不僅可以提亮膚色,而且還很優雅,穿在身上也不會覺得沉悶,卡其色不會太過高調,但也不會低調到讓人忽略的地步,所以卡其色確實是很高級的色彩,也是最常見的風衣顏色,穿出來效果不僅時尚,而且知性優雅。卡其色風衣外套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了。
簡潔優雅的款式設計靈感就是來自於赫本的《蒂凡尼早餐》,她在劇中穿著優雅的淺卡其色風衣,堪稱驚豔的一幕。這部劇也是帶火女性風衣的轉折劇,當時也開啟了風衣的新一輪流行。
男女主角在雨中相擁,終於成就了一段姻緣。在感概愛情的同時,兩人的風衣裝束都讓人印象深刻。值得注意的是,風衣的確在這裡為男女主角起著防風雨的作用。
一款簡潔經典的風衣,可以說是我們衣櫃中壓軸般的存在。我覺得女人,總需要一件優質的風衣來鎮場子!所以才造就了這款風衣,這款我也做了淺卡其色,但是考慮到搭配的問題,所以這款比赫本那款淺卡其再略深一點點,讓我們更適合日常穿。
21A067B 營造淑女風,減齡又柔美
這款我還做了一款淡淡的粉色,這麼淡的粉色給人非常非常柔美的感覺又帶著一點點夢幻感。除了基本色的風衣,也喜歡做一些特別的顏色,去年秋天有設計過一件漸變紫的風衣,還記得嗎?粉色風衣一直是很多時尚達人的寵兒,可以穿出成熟優雅,並還有點小女生的甜美,混搭的感覺很好。但是在日常中穿,沒有做太明豔的粉色,做了一個淡淡的粉,更好搭配,各種膚色也都可以穿。讓你在剛過完略顯沉悶冬季的穿搭中,可找到獨特的溫柔與甜美,畢竟我們偶爾來一些浪漫清新感也是有必要的。
21A062 戰壕風衣——又帥又颯又氣質
現在我們穿的風衣大多都是二戰時期的軍裝戰壕風衣所改良的,經過上百年的歷史,風衣在時尚的舞臺中不斷的改版,設計創新。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始終都是在戰壕風衣的原型上改良,這款風衣我把戰壕風衣的要素全都設計進去了。
前擋風片,束袖,D形環,肩章,後防雨片。不過肩章和前擋雨片後來我取消了,因為它的軍事血統,所以這款面料我選擇了一款非常有質地又有線條感的面料,所以立體感的肩章會讓我們上臂粗肩膀寬的體型穿起來魁梧,所以除了肩章取消了以外,其他戰壕風衣的特點我都保留了,包括原始的領襟防風扣這款我也做了。隨著戰壕風衣的發展,現在單排扣戰壕風衣也相當流行,但一件最正宗的戰壕風衣,胸前永遠都是5×2的雙排十粒扣配置,包括原始的領襟防風扣這款我也做了。
整款穿起來特別酷感十足,而且用了非常時髦的軍綠色,軍綠色帥氣又精神,這樣一款質感率性的款式,憑什麼不用軍綠色呢? 為了增加時尚感,軍綠的面料選用了漸變色的面料,光線下會變換的軍綠色, 營造出硬朗的美貌。戰壕風衣經過歲月的洗禮,D型環在越來越多上都不被用到了,一戰時D型環用來掛匕首掛手蕾,對現代人來說仿佛沒什麼用處。但是這款我把D型環也設計進去了,三個D型環,分段掛在腰帶後面,D型環金屬的大氣感覺,後面看起來更顯腰身。還原最純粹的英雄式優雅,剛柔並濟的款式。
再說一下這款的設計靈感,為什麼要設計一款最純粹的女式戰壕風衣呢? 瑪琳.黛德麗是第一個穿風衣的女性,在影片《柏林豔史》中憑藉驚豔的風衣造型,宣告了風衣女性化時代的來臨。而時間也證明,這的確是一次大膽而極富遠見的嘗試。一直說她是第一個穿風衣的女性,所以我特地去看了這部影片。她就像戰火硝煙中誕生的玫瑰,實力表現「女人帥起來沒男人什麼事兒」!所以驅使我設計了這款女式戰壕風衣。它不僅有更強的包容性,適用任何身材,還更體現了當代女性身上的剛強和灑脫。
21A061 藏藍軍綠漸變色——更簡潔的戰壕版
這款和軍綠色那款都是一個系列的戰壕風衣,只是這款我做的更簡潔,更適合日常來穿。藏藍色和軍綠色的雙色拼接,藏藍色增加了穩重的高級感,深沉的軍綠色讓人感覺無限的成熟和魅力!兩款顏色結合,互相呼應,視覺上搭配出帥氣又氣質的感覺。除了霸氣舒適的版型,其中還運用了高質感漸變色面料 ,讓整體非常出彩,且長風衣細節有著強烈的英倫風!面料挺闊,扣子格調有型。這款因為就是要做百搭簡潔版型,所以歷久不衰的設計特徵,前擋風片我取消了,但是後擋雨片沒有取消,對我們背比較厚實背上有肉肉的,後擋雨片可以有很好的遮擋性,而且還能起到調節身材比例的功效。現代設計戰壕風衣時用不到的D型環我反而加上去了,最初是為了讓士兵在腰上別上兩樣寶貝:手雷和佩劍。現在的戰壕風衣當然不是為了讓你攜帶武器或者管制刀具,但仍然保有其金屬感的大氣帥氣的特徵,其後身看起來也更顯腰身。
以上種種,無不流露出硬朗的制式感,和具有強烈視覺衝擊的高調與張揚。就算現在是改良變奏版本,其元素的組合也是八九不離十;一旦傳統的元素捨棄得多,又褪去了戰壕風衣的獨特風味,所以這款設計起來也有點左右為難。最後只是去掉了肩章和前擋雨片,保留了後防水片,可收縮袖口和D型扣腰帶,還有戰壕風衣胸前永遠都是5×2的雙排十粒扣配置。
風衣,就是每一個女人的戰袍。它優雅又知性,它時髦又大氣。但凡每個穿上風衣的女人,都能氣質凸顯。風衣好像生來就帶著情緒,能和我們的情緒融為一體,將女人的各種氣質表達得淋漓盡致。這就是風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