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LGBT群體, 倡導有品有智趣的生活
圖/這是紐約布朗克斯區(Bronx)的一家同志教會,創立已九年,圖為一名牧師布教
人們如果對外界不再相信,就常求於信仰,希望再混沌的世道裡,也有一個救主。
出生時,在浙南的一個小鎮衛生院,條件簡陋,由鎮上教堂裡的老婦人陪護,午夜一刻,來到世上。
童年時,常隨母親去教堂,聽人唱詩歌,說讚美的語言,人人都是主的子女,如同兄弟姊妹一樣。長大後發現,人是善或惡,並非天性,只因在人群中學會了一些道理,少有人願傷及自身,顧及他人於危難。
在世上逐容身之地,大多人都寧願我作釣鉤,人為魚蝦。國墮人疑,各築長城。
幼年時,被祖母撫養幾年,她常去一座觀音庵燒香,仍記得門旁一副對聯:「煙雨樓臺山外寺,青蓮玉瓶水中天」。前兩年,看著她過世,某次讀《地藏菩薩本願經》,有一句,「死後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升何天中」。
人生在世,對己,如能不去追波逐浪,迷失航向,對外界,不貪戀人聲鼎沸,不對人詞費滔滔,在佛語中,大概就如得到了寶貝瓔珞一樣罷。
前年,在上海,偶爾知道有一位主教神父,因大膽直白、格格不入的言辭,被奪去了封號。天主教中,主教晉封時,都有一句牧銘。他的那句是:
佘山聖母,願為我祈;
同心合一,愈顯主榮。
教堂名為Life Ministries-人生信徒,由一名44歲的黑人醫生創辦,常年租用一棟公寓(中)二樓
創辦人兼牧師胸前的彩虹十字架,教會共有三名牧師
教會成立八周年,信徒們用詩歌朗誦慶祝;因遭受惡意攻擊,教會從布朗克斯區南邊搬到了東邊
教徒們為教會的延存祈禱,教會常入不敷出,有時會欠房東幾個月租金
信徒們在此前婚姻或同性關係中撫養的子女
這些孩子在復活節時來參加聚會
教會創辦人需常舉辦募捐活動,這是他為活動男扮女裝
創辦人獲得知名公益組織National Action Network的獎章
教友們在一次唱詩中頌吟
一名女同性戀信徒(左)擁抱一名Gay教友
教會也會為教友舉辦生日聚會
一名長年都來的教友站在門口,他義務擔任教會的接待員
彌撒結束,一名婦女正離開教會
____
轉載
本文已授權"北京同志中心「(公眾號: bjlgbtcenter)、同志線下活動平臺-上海「同到」(公眾號: tontou)、智同公益(公眾號: 智同)-廣州等轉載,其他公益或LGBT友好公眾號/平臺均可轉載(請保留全文及「二維碼大巴車」)。
__________
陳十四/現居北京,「陳十四」是家鄉一個海神的名字
微博:陳十四-北京丨公眾號:chenshisi95, 掃描/長按下面的彩虹大巴可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