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藥——杜仲

2021-02-27 康美藥業訂閱號

古時候,有位叫杜仲的大夫,一天他進山採藥,偶爾看見一棵樹的樹皮裡有像「筋」一樣的多條白絲「筋骨」。他想人若吃了這「筋骨」,會像樹一樣筋骨強健嗎?於是,下決心嘗試。幾天後,不僅無不良反應,反而自覺精神抖擻,腰、腿也輕鬆了,他又服用一段時間後,結果奇蹟出現了,不僅身輕體健,頭髮烏黑,而且得道成了仙人。人們知道了這種植物後,把它叫「思仙」、「思仲」,後來就乾脆將它喚作「杜仲」。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乾燥樹皮。《本草匯言》中記載:「凡下焦之慮,非杜仲不補;下焦之溼,非杜仲不利;足脛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

性味與歸經】甘,溫。歸肝、腎經。

性能特點】本品甘溫而補,入肝、腎經,藥力頗強。善溫補肝腎而強筋健骨、安胎,兼降血壓。既為治腎虛腰膝酸軟或筋骨無力之要藥,又為治肝腎虧虛胎漏或胎動之佳品。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主治病症

1、肝腎不足的腰膝酸痛、筋骨無力。

2、肝腎虧虛之胎動不安、胎漏下血。

3、高血壓屬肝腎虧虛者。

與用量】6~10g。炒用療效較生用為佳。

使用注意】本品性溫,故陰虛火旺者慎服。

產地】主產於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多為栽培。

    【採收加工】4~6月剝取栽培近十年的樹皮,趁鮮刮去粗皮,將樹皮內表面相對層層疊放,嚴密埋藏於稻草內,使之「發汗」至內皮呈紫褐色時,取出曬乾。

好壞鑑別

杜仲以皮厚而大,糙皮刮淨,外面黃棕色,內面黑褐色而光,折斷時白絲多者為佳。皮薄、斷面絲少或皮厚帶粗皮者質次。

好的杜仲具有的特點如下:

1、為平坦的板片狀或卷片狀,大小厚薄不一,一般厚約3~7mm。

2、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規則的縱裂槽紋及斜方形橫列皮孔,飲片多已削去部分糙皮,故外表面淡棕色,較平滑。內表面光滑,暗紫色。

3、質地脆且易折斷,斷面有銀白色絲狀物相連,細密,略有伸縮性。氣微,味稍苦,嚼之有膠狀殘餘物。

偽品—紅杜仲:為為夾竹桃科植物藤杜仲或毛杜仲、紅杜仲的樹皮,藥材較薄,外表面黃褐色,內表面黃棕色或紅褐色,斷面有銀白色膠絲,但膠絲較少。

偽品—黃皮杜仲:為衛矛科植物絲棉木或雲南衛矛等的樹皮,又稱土杜仲,外表面灰色或灰褐色,內表面淡黃色,折斷面有少量白色絞絲,易拉斷

現代藥理研究

杜仲主要含有木質素類化合物,如雙環氧木質素類、單環氧木質素類,新木質素類和倍半木質素類等,並含有環烯醚萜類化合物(如杜仲甙、京尼平甙、桃葉珊瑚甙等)、苯丙素類(如綠原酸、綠原酸甲酯、咖啡酸、松柏甙、香草酸等)、杜仲多糖、黃酮類及胺基酸類、抗真菌蛋白、揮發性成分、脂肪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免疫調節、心血管功能調節、抗衰老、骨細胞增值、抗腫瘤、抗菌消炎、利尿等作用。

臨床配伍應用

1、用於肝腎不足的腰膝酸痛,下肢痿軟及陽痿,尿頻等症:杜仲常配補骨脂、胡桃肉治腰痛腳弱,能補肝腎, 強筋骨, 暖下元,如《局方》青娥丸;治陽萎尿頻, 可與山萸肉、菟絲子、覆盆子等同用。

2、用於肝腎虧虛,下無虛冷的妊娠下血,胎動不安,或習慣性流產等。杜仲能補肝腎,調衝任,固經安胎。治胎動腰痛如墜, 可配續斷研末, 棗肉為丸服, 即《證治準繩》杜仲丸。亦可配伍續斷、菟絲子、阿膠等同用。對老人腎虛而又血壓高者, 可與淫羊茬、桑寄生、懷牛膝等同用;若肝陽肝火偏無者,可配夏枯草、菊花、黃芩等同用。

1、杜仲豬腰:杜仲15g、豬腰1隻;豬腰剖開洗淨,與杜仲一同入鍋,如常法熬湯。能補腎助陽,可治腎虛腰背酸痛,腿膝軟弱,小便頻數。

2、杜仲續斷30g、杜仲30g,豬尾1-2條;豬尾洗淨斬斷,與續斷、杜仲入砂鍋或者瓦罐,煲煮1-1.5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能溫腎壯陽,可用於肝腎不足之腰膝酸痛,腿軟無力,行走不利。註:供2~3人用。

相關焦點

  • 每天學一味中藥——杜仲
    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皮。
  • 每日一味中藥-杜仲
    別名思仲、思仙、石思仙、川杜仲、綿杜仲、厚杜仲、玉絲皮、絲連皮、亂銀絲、鬼仙木lizhan提供圖片點擊可放大:炮製方法處方用名有杜仲、川杜仲、炒杜仲、鹽杜仲。①杜仲:取原藥材,刮去粗皮,洗淨,切絲或塊,乾燥,篩去碎屑。②鹽杜仲:取杜仲絲或塊,加鹽水拌勻,稍悶,待鹽水被吸盡後,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炒至絲易斷、表面焦黑色時,取出晾涼。篩去碎屑。每100kg杜仲塊或絲,用食鹽2kg。
  • 每天學一味中藥,杜仲!
    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皮。川杜仲、絲連皮、扯絲皮、思仙、思仲、玉絲皮、絲棉皮。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皮、葉、果折斷後有白色膠絲。樹皮灰褐色,粗糙,嫩枝有黃褐色毛,不久變禿淨。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右旋丁香樹脂酚、杜仲苷、杜仲素A、赤式二羥基去氫二松柏醇等成分。近年有道,枝皮含二十九烷、二十八醇、β-谷甾醇、白樺脂醇、白樺脂酸、烏蘇酸。陰虛火旺者慎服。1、治腎炎:杜仲、鹽膚木根各30克,加豬肉酌量燉服。(《福建藥物志》)2、治風冷傷腎,腰痛不能屈伸:杜仲1斤(切,薑汁制,炒去絲斷)。上用無灰酒三升,浸十日。
  • 每日學一味中藥:合歡皮
    :款冬花每日學一味中藥:洋金花每日學一味中藥:矮地茶每日學一味中藥:葶藶子每日學一味中藥:苦杏仁每日學一味中藥:馬兜鈴每日學一味中藥:紫苑每日學一味中藥:百部每日學一味中藥:白前每日學一味中藥:野馬追每日學一味中藥:白屈菜
  • 每天學習一味中藥-杜仲
    收錄於話題 #每天學習一味中藥花生於當年枝基部,雄花無花被;花梗長約3毫米,無毛;苞片倒卵狀匙形,長6-8毫米,頂端圓形,邊緣有睫毛,早落;雄蕊長約1釐米,無毛,花絲長約1毫米,藥隔突出,花粉囊細長,無退化雌蕊。雌花單生,苞片倒卵形,花梗長8毫米,子房無毛,1室,扁而長,先端2裂,子房柄極短。翅果扁平,長橢圓形,長3-3.5釐米,寬1-1.3釐米,先端2裂,基部楔形,周圍具薄翅。
  • 每日學一味中藥:九龍藤
    水煎,每日一劑,分二到三次服。(《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②風溼性關節痛、腰腿痛:龍鬚藤鮮根60~90克,酒500毫升浸,每次服1杯,每日兩次;或幹根30克水煎服。(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③治跌打損傷:龍鬚藤幹根、莖15~30克,水煎調酒服。(《福建中草藥》)④治偏癱:(龍鬚藤)根30克,黃酒、豬肉共煮熟,吃豬肉和湯。
  • 每天最少一味中藥-杜仲
    炮製方法處方用名有杜仲、川杜仲、炒杜仲、鹽杜仲。①杜仲:取原藥材,刮去粗皮,洗淨,切絲或塊,乾燥,篩去碎屑。②鹽杜仲:取杜仲絲或塊,加鹽水拌勻,稍悶,待鹽水被吸盡後,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炒至絲易斷、表面焦黑色時,取出晾涼。篩去碎屑。每100kg杜仲塊或絲,用食鹽2kg。
  • 中藥杜仲的功效與作用,中藥杜仲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杜仲是一種中藥材,它來源於植物,杜仲是這種植物的乾燥樹皮,據說在我國入藥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能補益肝腎,也能強壯筋骨,新保健功效與藥用價值都很出色,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中藥杜仲的功效與作用,中藥杜仲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 每天記一味中藥 : 杜仲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乾燥樹皮。《本草匯言》中記載:「凡下焦之慮,非杜仲不補;下焦之溼,非杜仲不利;足脛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性味與歸經】甘,溫。歸肝、腎經。【性能特點】本品甘溫而補,入肝、腎經,藥力頗強。善溫補肝腎而強筋健骨、安胎,兼降血壓。
  • 每天記一味中藥 : 杜仲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乾燥樹皮。《本草匯言》中記載:「凡下焦之慮,非杜仲不補;下焦之溼,非杜仲不利;足脛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性味與歸經】甘,溫。歸肝、腎經。【性能特點】本品甘溫而補,入肝、腎經,藥力頗強。善溫補肝腎而強筋健骨、安胎,兼降血壓。
  • ...風溼痛|杜仲|腎虛|中藥|牛尾|五加酒|胎動|雞蛋|風溼|老母雞
    桑寄生是一種味苦性平的中藥,在冬季或者第二年春天採摘,切成段,曬乾後即可入藥。乾燥後的中藥桑寄生一般是厚片或者短短的端莊,長短不一,外面表皮是褐色的,細看有縱紋和凸起。桑寄生的功效主要用於輔助風溼、下血等症狀。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桑寄生的功效與作用,桑寄生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 【每日一藥】中藥知識——杜仲
    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皮。川杜仲、絲連皮、扯絲皮、思仙、思仲、玉絲皮、絲棉皮。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皮、葉、果折斷後有白色膠絲。樹皮灰褐色,粗糙,嫩枝有黃褐色毛,不久變禿淨。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右旋丁香樹脂酚、杜仲苷、杜仲素A、赤式二羥基去氫二松柏醇等成分。近年有道,枝皮含二十九烷、二十八醇、β-谷甾醇、白樺脂醇、白樺脂酸、烏蘇酸。陰虛火旺者慎服。1、治腎炎:杜仲、鹽膚木根各30克,加豬肉酌量燉服。(《福建藥物志》)2、治風冷傷腎,腰痛不能屈伸:杜仲1斤(切,薑汁制,炒去絲斷)。上用無灰酒三升,浸十日。
  • 每天學一味中藥——安息香
    ❶ 每天學一味中藥——熟地黃❷ 每天學一味中藥——地黃❸ 每天學一味中藥——蟬花❹ 每天學一味中藥——絲瓜絡❺ 每天學一味中藥——降香❻ 每天學一味中藥——神曲❼ 每天學一味中藥——鵝不食草❽ 每天學一味中藥——蛇蛻❾ 每天學一味中藥——杜仲
  • 每日一味中藥--桑寄生
    【附方】①治腰背痛,腎氣虛弱,臥冷溼地當風所得:獨活三兩,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風、芎藭、人參、甘草、當歸、芍藥、幹地黃各二兩。上十五味細銼,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三服。溫身勿冷也。(《千金方》獨活寄生湯) ②治妊娠眙動不安,心腹刺痛:桑寄生一兩半,艾葉半兩(微炒),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 每日認識一味中藥藥材——亞麻子
    中藥識別:本品呈扁平卵圓形,一端鈍圓,另端尖而略偏斜,長4 ~ 6mm,寬2 ~ 3mm。表面紅棕色或灰褐色,平滑有光澤,種臍位於尖端的凹入處;種脊淺棕色,位於一側邊緣。種皮薄,胚乳棕色,薄膜狀;子葉2,黃白色,富油性。氣微,嚼之有豆腥味。
  • 每日一味中藥-女貞子
    從這以後,教書先生每日必到此摘果充飢,病亦奇蹟般地日趨見好,過早的白髮也漸漸地變得烏黑了。他大為震驚,深情地吟到:「此樹即爾兮,求不分離兮。」從此,中藥女貞子便開始被人們作為一味中藥材使用了。更多學術計劃、科技獎勵和抗疫亮點等資訊可在本公眾號首頁【會員服務】-【特色亮點】欄目中及時獲取。【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
  • 認識一味中草藥:杜仲
    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皮川杜仲、絲連皮、扯絲皮、思仙、思仲、玉絲皮、絲棉皮。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皮、葉、果折斷後有白色膠絲。樹皮灰褐色,粗糙,嫩枝有黃褐色毛,不久變禿淨。葉互生,葉柄長1~2釐米;葉片橢圓形、卵形或矩圓形,薄革質,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有鋸齒。
  • 杜仲的功效,杜仲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杜仲是人們都非常熟悉的一種藥物,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藥物裡面都有杜仲的成分,它對於很多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所以人們都想仔細了解一下杜仲的功效,很多喜歡美食的朋友還關心杜仲的食用方法,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杜仲這種中藥材。
  • 杜仲茶的9大功效作用,你知道嗎?中藥杜仲的禁忌也要格外注意
    杜仲是非常好,且藥用價值非常高的一種中藥材,在中醫臨床方面應用一直比較廣泛。相信大家對此都不陌生,杜仲的葉子還可以作為茶葉來保健,杜仲有多種吃法,比如可以熬湯來吃、泡茶來喝,這種吃法溫度不會太高,不會破壞多種的營養,專家表示,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喝一杯杜仲茶,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 每天學一味中藥,綿萆薢!
    (《陝西中醫驗方選編》)③治腎損,骨痿不能起於床:萆薢、杜仲(炒)、蓯蓉(酒浸)、菟絲子(酒浸)等分。上細末,酒煮豬腰子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酒下。(《醫學綱目》金剛丸)④治牙疼:用萆薢、良姜、胡椒、細辛等分為末。每用少許,噙溫水,隨痛處鼻內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