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抗
疫
情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Go Wuhan!
Go China!
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
Together, we will fight this epidemic
《天使的身影》火爆網絡的背後
作者:向楠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來自全國各地的一批又一批醫護人員,義無反顧衝上了抗擊病毒前線,奔向了沒有硝煙的戰場。
在電視屏幕上,我們每天看著一群醫護人員忙碌在病人中間。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也看不到他們被口罩遮住的面容,看到的只是一雙雙眼睛和一個個白色的身影。
我們被深深感動著,卻又不知這一份情感要如何表達。
正是在這樣的情景下,2月5號那天中午,我忽然接到了戰友江沛轉發的一個視頻。
打開一看,是國家大劇院的演出現場。
四周空蕩蕩的劇場裡,只有臺上的幾個演員們,站成了我們現在最熟悉的一米線,戴著口罩在演唱一首歌《天使的身影》:
「我看不見你溫柔的面孔,
卻看得見你美麗的眼睛,
我看不見你甜美的微笑,
卻看得見你忙碌的身影……」
天使的身影(原創首發)
歌曲《天使的身影》的詞作者袁英是應急總醫院的醫生、曾經參加過抗擊「非典」戰役,曲作者則是著名作曲家張千一,此次國家大劇院歌唱家們的動情演繹也是這首歌曲的首次公開亮相
這大概是國家大劇院有史以來沒有一位觀眾的演出,但卻唱出了對此時奮戰在疫情一線白衣天使們的敬意與深情,聽來令人動容。
視頻下方的每一條留言,也仿佛都浸泡在淚水裡。
不待我聽完,江沛告訴我,17年前她們就唱過這首歌。隨即發過來一張照片,是一份已經發黃的手抄曲譜,歌詞署名:袁英。
江沛說:「這首歌的詞,是SARS時期我所在病區主任袁英寫的,SARS結束後張千一給譜了曲,我們還一起唱過。現在又重溫了,感慨萬千……」
我非常理解她的感受。17年前,身為醫生的江沛也曾在最危險的時刻,走上了抗擊「非典」的前線。
作者戰友江沛 原00429部隊醫院
當時的北京就如同現在的武漢,而那些倒下的病人中有大批的醫護人員,上一線幾乎就等同於死亡,整個京城都籠罩在悲傷的氣氛裡。所以當她告訴我即將進隔離區時,電話這邊的我泣不成聲,猶如生離死別。
時隔17年,當年的一幕再次上演,我們都百感交集。
我覺得此時再次演唱這首歌,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而當年那張手抄歌片,也因穿越了時空的兩場相似戰役有了特別的價值。
「一部作品往往會因為不同年代相似事件的重疊印跡而顯得越發厚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如同戰場,人民的生命安危迫切需要白衣天使們用無私奉獻的精神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來保護,他(她)們是最可愛的人!」
——著名作曲家 張千一
於是我把視頻連同歌片,一起發到我的歌友群中,請大家學唱。又用修圖軟體給歌片加了相框,請江沛轉給袁主任,以表達我的敬意。
事後我百度了一下,得知這個視頻發布於三天前的2月2號。國家大劇院的藝術家們,取消了所有的演出,用40個小時錄製了四段作品,致敬在抗擊疫情中逆行的醫務工作者,合唱《天使的身影》是其中一個。
著名作曲家張千一在談到創作感想時說:「一部作品往往會因為不同年代相似事件的重疊印跡而顯得越發厚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如同戰場,人民的生命安危迫切需要白衣天使們用無私奉獻的精神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來保護,他(她)們是最可愛的人!」
了解了這支歌的背景,再從電視上看到那些天使的身影時,我的耳邊就會有這支歌的旋律響起,每每淚目。
元宵節這天,我曾經的報社同事王文和發來了節日問候,隨著祝福一道發來的,還有一個視頻,視頻中王文和朗誦的正是《天使的身影》。
除了編輯之外,王文和還有一個身份是譯製片導演和配音演員,朗誦算是他專業範疇內的事兒。
文和說,他用這種形式向白衣天使們表達一點心意。
這個意外的巧合令我驚喜,當即把視頻託江沛轉給袁主任。
很快就收到了袁主任的回覆:「我聽了你戰友同事的朗誦,好專業、動情,是真心喜歡,好感動。謝謝他對醫護人員抗擊疫情愛的奉獻,我收藏了。」
通過江沛的講解與轉述,我還原了一下整件事的過程:在17年前那場抗擊非典戰疫中,袁英所在醫院被指定為SARS救治醫院。臨時組建的病區醫護人員來自不同專業,而袁英是病區主任,每天帶著醫生護士查房,看著患者們求助的眼睛,非常心痛。
而在防護服和口罩之下,醫護人員彼此也不能辨認,只能看到一雙雙眼睛。每個崗下來,護目鏡被霧水打溼,防護服浸出的汗水溼透了內衣。
這一切感動著患者,也感動著袁英,歌詞不斷浮現在腦海,於是便有了《天使的身影》。
歌詞轉到張千一手中時,這位創作過《青藏高原》等無數膾炙人口歌曲的著名作曲家,很快就寫出了曲子。
在醫院為慶祝成功抗擊「非典」而舉行的聯歡會上,大家一起唱起了這首歌。
嚴冬必將過去,春天就在眼前
作者:關渤
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
趙嶺、柳文伊、劉筱雯、於夢潮、吳嵩
17年過去了,人們已經淡忘了「非典」,這首歌也被埋沒在了時間裡。
然而新冠病毒帶著猙獰的面目來了。
這一次,勇敢衝上前線的又是醫護人員。
已經退休在家的袁英,應同事請求,又翻出了當年舊作。
國家大劇院的演員們,將已被遺忘的這支歌重新唱響。
儘管現場沒有一個觀眾。
作者:向楠 (女) 網名 老貓 作家、記者 、原基建工程兵00429部隊戰友
老兵在抗疫一線
抗疫值守有感
已連續執勤16天——
守住寂寞,
莫道數日無可奈何;
守住思念,
兒女情長深埋心間。
守住激情,
靜候荊楚綠草成蔭;
守住成果,
中華大地全殲毒魔。
原基建工程兵804團宣傳幹事陳高敏
2020.02.21.於湖北宜昌城區
本網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