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與奢華,這兩個字眼,乍一看,風馬牛不相及。卻不知從何時起,完美結合,並在全世界範圍內颳起了一陣「野奢度假風」。野,一指地域上的「野」,具有天地美景之地;二指設計風格上的「野」,粗曠野性,與自然完美統一。「奢」一指物質上的「奢」,打破山野之地物資匱乏的觀念,在人跡罕至之處,體驗舒適豪華的物質享受;二指精神上的「奢」,通過自然與藝術文明的完美結合,打造獨特難忘的度假體驗。被冠以「野奢」的度假酒店中,有不少採用名貴的家具裝飾,來突出特殊的文化主題,強調高品質的;或是採用符合規定的綠色生態材料,注重軟裝飾設計,注重室內外的過度空間,突出個性和奢華體驗。風格基本可分為質樸原鄉生態類,簡潔明快的現代類,有當地特色的地域類,以及最原始也最接地氣的帳篷類。對於野奢度假髮展相對成熟的海外而言,以上幾類皆有代表。今天,棲客就來帶你認識其中最多元化,最能吸引體驗者眼球,且對設計建造者挑戰最嚴苛的,野奢帳篷度假酒店。
澳大利亞 · 東經131°
以敬仰之心,朝拜世界中心的聖地
當雪梨歌劇院、黃金海岸、大堡礁成為澳大利亞旅遊的代名詞時,卻不知,在澳大利亞的中心,屹立著一塊生成於五、六億年前的巖石,低調地傲立於世,被推崇為澳大利亞最尊貴的地標。這塊巖石便是艾爾斯巖,澳洲土著人尊稱其為「烏魯魯」意為「避難、和平的樂土」的意思。也因為地處澳大利亞大陸的幾何中心,曾被當地的土著族人奉為世界的中心。因而,萬千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千裡迢迢,不懼艱苦地來到這片澳洲荒漠,只為朝拜這塊世界中心的聖石。
在這片荒漠中,只要你有心,想要從各種角度欣賞這塊艾爾斯巖,都不算難事。但要在巨石邊上的東經131°(Longitude 131°)住上一晚,卻可能是只此一次的體驗。東經131°不只是地理經緯度上一個坐標值,也是這家位於沙丘之上的帳篷酒店的名字。15座相連的白色帳篷,如同一串灑落於沙漠的珠鏈,映照著紅色的巖石,散發著柔和的光暈。
整座酒店,構思精巧,從每間帳篷套房命名上就可「管中窺豹」。15間帳篷均以最先找到此地的先驅們的名字命名,每間室內還相對應的有擺放了象徵他們豐功偉績的紀念品,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住客,這群偉大的探索者們在這裡曾發生過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沙漠地帶不同於一般的大陸地貌,晝夜溫差大,對酒店的隔熱要求也就出奇地高。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每間帳篷房的屋頂都由3層材料構成,除了隔熱效果好,也達到了隔音的標準,完美地打消了很多人認為篷布材料隔音功能差的顧慮。用天然材質製成的地毯,精巧獨特的浴室,面向巖石的那側,是落地玻璃窗,站在窗邊,便可近距離、無死角地觀看不遠處的巖石。即使是在荒漠中,你的所有需求,酒店也一一地為你設想周全。清晨在朝陽下,在寬廣的原野中品食早餐;夜晚在星空下,立於世界中心,感受廣袤無垠的荒原,感受歷史的凝重和尊嚴。
作為唯一一家被授權建在艾爾斯巖國家公園附近的酒店,在生態環保和對周邊環境保護上的要求,自然不是一般的高。為了達到當地政府的要求,也為了保留住當地土著人心目中的聖地,設計師煞費苦心。酒店建於一片獨立的沙丘上,設計師用鋼柱架高房間,以避免建築材料與沙丘發生直接接觸而破壞沙丘;客人在入住時必須經過一條位於沙丘低處的簡易小徑方能到達房間,以此來防止損害沙丘的頂部。
泰國 · 金三角四季酒店
以敬畏之心,遵循熱帶叢林的法則
金三角,一提起這個地名,絕大多數人最先產生的聯想,恐怕是神秘且心存敬畏的。這多少和她獨特的地貌和歷史相關,然而如今的金三角,早已不是那個我們印象中炎熱破舊,罌粟遍地的場景,金三角四季(Four Seasons Tented Camp)便位於這片古老神秘的區域,坐落於泰國清萊,面朝寮國、緬甸,現在已成為泰北的經濟新區。
河船接駁,是金三角四季送給客人們的第一份禮物。到達West Post乘船處,四季的服務人員已恭候多時,一位侍者,一位行李員,一位船夫,分工明確,井然有序。侍者隨身攜帶的保溫箱裡,準備了清涼的飲用水和冰爽的溼毛巾,頓時為一路上高溫炙烤下的焦躁,「潑了一盆涼水」。渾濁的河水,鬱鬱蔥蔥的植被,便是屬於金三角的主色調。不多時,行船平穩抵達tented camp,隨著三聲鑼響——帶著當地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和此起彼伏的「薩瓦迪卡」聲中,來到金三角四季真正的Reception。這才明白過來,剛才的三聲響,不僅有美好的寓意,更是在向整個帳篷區,甚至是生活在這裡的大象們,通知大家有新客到來。
四季的帳篷隱藏於神秘的叢林間,茂盛的植被形成了天然隔離帶。每間帳篷之間的距離也恰到好處,不必擔心被別的住客打擾,還可以躺在房間的陽臺上做SPA,足不出戶,便能充分享受絕佳私密和自然環境。與其說,四季將金三角外部的「叢林風」引入了帳篷區,還不如說,四季完全保留了這片原始叢林,不刻意造景,不做人工園林,將內外景致無縫對接,讓人甚至遺忘了自己正處於一家名為「四季」的酒店之中。
很多資料都顯示,金三角四季是所有四季酒店中最小的一家。實則不然,這家雖僅有15間帳篷的四季,卻有著遠遠超過清邁四季和蘭卡威四季的面積。午後烈陽,到竹林裡逛逛,通常看不到人。甚至走到SPA的竹林小徑,還會看到「Don’t give up」,「Almost there」等字樣的路標,大約是四季也知道這片叢林太大了,怕住客們因此失去了探訪的興致,從而與金三角的熱帶風情失之交臂。不過,顯然他們多慮了,如此美景,有誰不想深入其中,行走其間呢。
如果你對「奢華」兩字的領悟還停留在頂級大牌和真金白銀的鋪設上,那麼這裡的四季,一定會讓你顛覆對這個詞的認知。15間帳篷均自帶Jungle View 和Mountain View,還有幾間臨河而建,讓所有住客都可以享受金三角的熱帶叢林和連綿群山的無敵視角。當地人純手工製作的浴缸、地毯和一些獨具風情的小物件,世間僅此一份。每間大小風格雖基本一致,但主題卻各有不同,從每間客房的名字上便能得到體現。觀鳥者、探險家、大象、蝴蝶……生動可人的名字背後,是在裝飾細節上恰到好處的個性區別,每間房都讓人想一探究竟。
印尼 · 安縵瓦納度假村
以赤誠之心,守護一片海洋的生態
安縵瓦納(Amanwana),這個念起來略有些拗口的名字,在當地印尼語中意為「寧靜的樹林」,位於峇里島東部海岸15公裡的自然保護區,這裡,也有個很好聽的名字——莫憂島。作為島上唯一的一家度假村,莫憂島豐富的動植物,猿猴、野豬、魚鷹、海鷹、鹿、野牛各種熱帶野生動物在這裡和諧共處,這便是莫憂島吸引安縵的獨特魅力。
整棟酒店由比利時設計師打造,讓人意外的是,整個建造過程中,沒有砍伐過一顆樹木,沒有踐踏過一寸土地,卻能讓酒店與戶外叢林完美結合。不同於篷布包裹的金三角四季,安縵瓦那的20間villa外觀雖是頂巨大的四方帳篷,但基礎結構卻是穩固的水泥牆。房間裡鋪設了光亮如新的硬木地方,屋頂由厚實的防水織物籠罩,四周環繞著木框觀景窗,抬眼便是滿目的青蔥綠意和攝人心魄的無敵海景。
帳篷內,延續了安縵一貫的風格,家具簡約實用,步入式更衣室,奢侈的衛浴空間,在臨床的轉角處還安放了一張臥榻,清新的白色,讓人想每日早起坐在這,呼吸清晨的空氣,等待海風拂面,眺望眼前那片蔚藍,與片刻不得閒的猿猴問早安,就這樣等待著身心慢慢甦醒。
崇尚與自然融合是安縵設計的基本態度,在這裡你也一樣不會看到牆和柵欄,屈指可數的建築隱藏在茂盛的大樹和叢林間,日光下,這些樹枝樹葉的影子投射在帳頂上,跳躍靈動;夜晚,躺在舒適的大床上,靜心傾聽室外草木與海風的竊竊私語,聆聽樹葉落在篷頂,隨後沿著篷布滑落的聲音。在安縵瓦那,沒有一刻,會讓你感覺自己已離開叢林。
酒店前方的海洋保護區內,生活這多種如珊瑚和魚類等海底生物,還有兩棲動物時常出沒的Turtle Street。身於地理位置獨特的海島,怎能沒有戶外親水活動?潛水、餵魚、瀑布探險,酒店甚至提供夜間浮潛導航,滿足你探訪夜間神秘海底世界的好奇心。此外,還有被稱為「Jungle Cave」的SPA,用簡簡單單的幾塊石牆圍成幾個沒有頂的空間,在樹叢間,面向大海,享受真正的天人合一。
隨著這波海外野奢帳篷風的盛行,近幾年來,國內也湧現了不少帳篷酒店,或於沙漠,或於草原,其中也不乏精品。野奢酒店的初級形態,是「野」與「奢」的極致對比和碰撞。在最原始和最荒蕪之地,創造最奢華的住宿體驗。而「野」與「奢」的相互交融,是對酒店提出的更高要求,用質樸的外形,與周圍環境和諧共處,從設計建造,到管理運營,都充分考慮地域和環保的問題,在保證入住體驗的同時,讓酒店成為一件由大自然主導,人類參與設計的建築物。雖然國內目前的帳篷酒店多數暫時還處於初級狀態,但相信有了這些「後事之師」,會有更多更優質的帳篷酒店誕生。棲客,也將與大家一起見證,人類對自然的親近、依賴、敬畏、尊崇,及追求天人合一的極致夢想得以實現。
-End-
棲客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