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諸葛亮臨死前大呼:龐德公救我?他是何方神聖?有何能耐?

2020-12-23 詩詞大集匯

諸葛亮是蜀國堪稱中流砥柱的人物,可惜的是這個人物儘管足智多謀還是無法與老天抗衡,在公元234年10月8日諸葛亮因為患病逝世在了五丈原,當時諸葛亮已經通過天上的星辰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這個消息,他立馬就安排自己的下屬和僕人準備器物,讓他擺了一個七星陣式希望以此能夠召喚龐德公,救自己一命。相信看到這裡所有人都會疑惑這位龐德公到底有怎樣的能力竟然能夠就諸葛亮一命。

出生於181年的諸葛亮字孔明是琅琊郡人,在後世人對他的評價當中一直認為他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以及文學家,自他答應劉備從南陽諸葛廬當中出來他的這一生就一直在為劉備的事業而奮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也沒有辜負劉備對他的期望,幫助劉備連接接孫權抵抗曹操,並且在赤壁之戰打敗曹軍為劉備打下了蜀國的江山,這樣一個有才之士,居然在自己命不久矣之時高喊龐德公救我。這就讓所有人都對這一位神秘的龐德公產生了興趣。

龐德公是誰呢?他是東漢時期一個有名的君子是荊州襄陽人,龐德公與當時徐庶、司馬徽、諸葛亮、龐統等人交往密切。在江湖之中的名氣十分的大,可惜的是他十分厭倦官場上的嘈雜生活,他不喜歡做官喜歡研究一些星象續命之法,奇異奇門遁甲等等,正因為他的這種能力他被襄陽很多的名士都所推崇,被稱為鳳雛的龐統是他的侄子而被我們現在很多的人以「聰慧」冠之的諸葛亮是他的學生。

在諸葛亮的年少時期他就聽過了龐德公的名字,並且他跟隨著自己的叔父來到襄陽來拜會龐德公。那時候諸葛亮的家世相較於龐德公的家世顯得是比較遜色。但因為他的嶽父黃承彥在襄陽是名門之一,所以在他嶽父的引薦之下他認識了龐德公,得到了龐德公的欣賞,學習到了龐德公一生苦心研究的陰陽術。

與諸葛亮爭求功成名就不同,龐德公更加的淡泊明志,他對政治上的那些建功立業,歷史上的濃墨重彩並不感興趣,而且為了拒絕那些求他出去做官的人,他還自己隱居在了鹿山門。中年以採藥為生對於藥理這一方面比較在行,所以在諸葛亮在自己臨死之際高喊龐德公救我。主要是想要龐德公通過陰陽術以及續命術,能夠為自己爭取楊壽救自己一命。

而龐德公作為諸葛亮的師傅,諸葛亮卻如此直喚龐德公的名諱於當時公元2世紀的世俗禮教來講,諸葛亮是有一些為了禮教的,但人在瀕臨死亡之際還講究什麼禮儀了,為了讓在場的那些下人士兵能夠明白自己的意思諸葛亮也不得已為之。可惜的是,直到最後龐德公也沒能夠趕得過來救助諸葛孔明。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去世前大喊:龐德公救我,龐德公究竟是誰?他有何能耐救諸葛亮?
    之前劉表想要邀請他去做官,可是被他給拒絕了,這個消息出來之後,很多人都覺得他不為名利折腰的事情很不錯,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後來也就是這樣,他的名氣也是越來越大。 諸葛亮和龐德公兩個人是忘年交,雖然說兩個人之間相差了23歲,但是兩個人相處的非常的好,是屬於師友的關係,龐德公在生活中即把他當成是徒弟一樣的教學,同時也是把他當成朋友一樣對待,就連諸葛亮的那些謀略都是因為龐德公的原因。
  • 為何諸葛亮臨終前,會大喊「龐德公救我」?龐德公究竟是誰?
    作為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人物,在謀略與智慧上,幾乎沒有人能夠勝過諸葛亮,或許也只有司馬懿可以與之相較了。諸葛亮受劉備之請出山後,一路幫助劉備,從一無所有到建立強大的蜀漢帝國。從劉備再到他的兒子劉禪,諸葛亮始終竭盡全力,一直到自己離世。歷史上,諸葛亮臨終前,為何會大喊「龐德公救我」?
  • 諸葛亮死前大喊「龐德公救我」,龐德公究竟是誰?為何後世無人知曉
    諸葛亮在臨死之前,或許突然想起了龐德公的故事,諸葛亮覺得或許龐德公懂一點起死回生之術,因此他才喊道:「龐德公救我」。但是,龐德公真的有這樣的能力嗎?並沒有人知道。
  • 劉備臨死前,喊了一個人的名字如果諸葛亮明白了,歷史將被改寫!
    ——羅素(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901字,閱讀約2分鐘劉備臨死前,喊了一個人的名字。如果諸葛亮明白了,歷史將被改寫!劉備,一個帶著一生遺憾而死的君王,本可以有機會成就雙帝王的事業,可惜他被一個錯誤的決定打敗了。雖然他告訴諸葛亮在彌留之際不要重用馬謖,但他也叫了一個人的名字。可惜諸葛亮不懂。如果諸葛亮明白了,那麼三國的歷史就會被這個人改寫!。劉備嘴裡喊著,這個人還沒叫出來。
  • 三國中死的最可惜的人,若他不死歷史成就可能超越諸葛亮成為千古第...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他把我說的離奇的醜:「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在整本書裡,我就一直頂著「醜男」帽子——直到死!我這形象吧,對比我那個身長八尺、儀容偉岸、人見人愛的同學諸葛亮,我的存在簡直就是專門來製造反差萌的! 其實呢,我呸,老羅他這是赤裸裸的嫉妒!
  • 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從地位來看,除諸葛亮、關羽、張飛外,趙雲也是其中一員,而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與劉備的「四弟」幾乎等同,因此很多人戲稱趙雲可以稱得上是完美的「趙四」。然而,趙雲的官職卻異常尷尬,終其一生只得到一位鎮軍將軍。導致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為何劉備如此有眼無珠,非讓趙雲做「護衛」,欺凌老實人,卻不給趙雲立功的機會,趙雲簡直是明珠暗投,在劉備的手下,一生不可重用。
  • 後人對諸葛亮祖孫三代之死的評價與他教子有何關係?
    諸葛亮早年沒有兒子,與其妻黃氏商議,寫信給在東吳的哥哥諸葛瑾,將其第二子諸葛喬(字伯松)收為養子。諸葛亮並不驕縱喬,要他刻苦學習,生活儉樸。後來,諸葛喬娶劉家皇室之女為妻,拜為駙馬都尉。但諸葛亮仍然嚴格要求他,要他隨軍出徵,與眾將子弟擔任運輸軍需工作,可惜諸葛喬在25歲時死了。
  • 諸葛亮真是山野村夫嗎?劉備有了他,才算真正融入荊州上流社會
    可是,先別著急,如果了解了諸葛亮的家世背景之後,我們就會更正自己的觀點:諸葛亮雖然曾經自我調侃是個農夫,但他可不是一般的農夫,所謂的「躬耕」只不過是體驗生活罷了,他實際上不光是一個大知識分子,還是荊州地面上的豪門。 諸葛亮的家世顯赫到什麼程度?
  • 諸葛亮精通天文,又可以呼東風,為何火燒上方谷時沒能算出大雨?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一個多智近妖之人,他算無遺策,十分厲害。還沒出山之前,他就為劉備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出山後,更是多次幫助劉備化險為夷。綜合整本書來看,我們能發現,諸葛亮是一個既懂天文地理,又知奇門八卦的奇才。那麼,我們不禁要好奇,既然他能在赤壁預測東風,為何在火燒上方谷時卻沒能算出會下雨?
  • 諸葛亮為何總是手持羽扇?原來扇子中暗藏玄機,有特殊含義
    諸葛亮的形象也很有特點,很少見他騎馬,大多是走路,不然就是坐輪椅給人推著走,而且不論春夏秋冬颳風下雨,手上總會拿著一把扇子。可能很多以為扇子只能拿來扇風避雨,其實背後有更大的意義。水鏡先生這句話不知道被誰傳了出去,諸葛亮聽到後暗自得意,有意無意和同窗之間炫耀。曾經有一次他和幾個同窗談天論道,說道各自的前程時諸葛亮來了興致,認為他們三人最多只能做到一郡太守,而自己卻能治國安邦。龐統等人以為是諸葛亮開玩笑也沒有過多深究,很快轉移到了別的話題。
  • 三國志之六|諸葛亮不得不娶黃月英:諸葛家族在下一盤什麼樣的大棋?
    諸葛亮號稱上知天文下識地理,中間還能把劉備哄得團團轉,其實沒少讓黃月英幫他出主意,所謂「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諸葛亮是個帥小夥,這是不用懷疑的。《三國志》裡形容他「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電視劇裡演諸葛亮的,舊版是唐國強,新版是陸毅,包括電影裡的金城武,都可以說是當時萬裡挑一的帥哥。
  • 終極boss是何方神聖
    在最新的劇情中,牽涉到秦明父親之死的羅鑰斃命,而案件的種種線索卻指向了秦明。在終極謎底即將揭曉的同時,秦明首先被幕後boss將上一軍,而秦明又將如何反擊?幕後boss又是何方「神聖」,也是《法醫秦明》接下來最重要的看點之一。
  • 諸葛亮死前,為何要點49盞燈?看似在續命,實則另有目的
    在這些英雄中,不僅有勇猛過人的武將,像關羽、張飛、趙雲、典韋等人,還有不少學貫古今的謀士,像諸葛亮、龐統、水鏡先生等等。在三國中,最有傳奇色彩的人就是被稱為神一樣的人物諸葛亮。諸葛亮不僅以謀略著稱,最重要的就是他那神鬼莫測的測算之術。諸葛亮在出山之後盡力輔佐劉備,為劉備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天下大勢。
  • 劉禪登基稱帝後諸葛亮為什麼不肯還政於他,上朝時還要帶甲士百人
    諸葛亮輔佐劉備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曾告訴他若劉禪才能不夠,可取而代之,劉備把蜀漢的未來和兒子劉禪託付給了諸葛亮。後世一直在解說劉備的臨終之言,其實不管劉備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情試探,諸葛亮始終如一,為了實現劉備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遺願,一直堅守著自己的理想,明知北伐不可為而為之。諸葛亮上朝為何帶甲丈百人上殿?首先諸葛亮上朝時帶甲士百人是否屬實?帶甲士百人有何作用?
  • 劉備三顧茅廬是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還是去了三次見了三次
    三國演義中,徐庶在離開劉備前,為劉備推薦了諸葛亮,然後徐庶就離開劉備到許昌去救自己的母親了,劉備因為見識過徐庶的神機妙算和奇謀妙計,因此很看重徐庶,同時也看重徐庶推薦的諸葛亮,劉備明白自己要成就一番事業,一定要有一個軍師。
  • 為何隋文帝臨死前大呼:「獨孤誤我」?
    一介女子,卻有雄韜大略獨孤家地位顯赫,獨孤伽羅從小跟在父親身邊,見過不少大場面,與很多世家小姐柔弱溫婉不同,她的內心堅韌而強大,且有野心。父親獨孤信一直遭到宇文護的排擠,最後被逼自盡,獨孤家族受連累被流放,由於獨孤家的女兒皆已嫁人而逃過一劫。
  • 趙雲死的時候葛亮哭了一頓,而他死的時候,諸葛亮竟然口吐鮮血
    趙雲死的時候葛亮哭了一頓,而他死的時候,諸葛亮竟然口吐鮮血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有一個蜀國,而主人就是劉備,當然今天不聊這位老喜歡自稱中山靖王后代的愛哭的朋友,而是另一位喜歡哭的軍師大人諸葛亮先生。
  • 「我是」是一句深刻的禪語,你是永恆的純意識,你也是神聖的臨在
    這也是人間無數痛苦和苦難的根源所在,我們認同於自己的肉身和心理自我,我們認為這就是我,我是我的思維,我是我的身體。當你臨在,當你進入當下,當你變成思維的觀察者,你會開始慢慢覺醒,你開始從你的思維中解放出來,從你的身體認同中解放出來。
  • 「太歲」是何方神聖?為什麼他頭上就不能動土?
    「太歲」是何方神聖?為什麼他頭上就不能動土?我們在生活中,說某人敢於衝撞比自己厲害的人,或拿一般人都要敬畏的人開刀,叫「太歲頭上動土」,或者叫「犯了太歲」,那麼,「太歲」是何方神聖?為什麼他的頭上就不能動土(造屋、修墳、開河之類)?
  • 諸葛亮七星燈續命為何會失敗?這兩件事他做得太狠,慘被「折壽」
    更沒有什麼,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所謂,當初有多驚豔,最後就有多悲涼。這其實才是人生的定式,或說人生的「守恆定律」,如諸葛亮。 倘若說,《三國演義》中關羽之死,讓人多少有點顛覆感——關二哥竟然被活捉了!這似乎不符合人設。大概也正是因這個原因,在新版的《三國演義》電視劇中,關羽被改編為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