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動搖了國內葡萄酒消費根基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在多位行業人士看來,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葡萄酒,國內葡萄酒行業的當務之急是做大市場蛋糕。

一場疫情,讓國內市場的葡萄酒一夜入冬,在苦等遲遲未到的「報復性反彈」的同時,行業內逐步意識到,國內的葡萄酒消費市場蛋糕,並沒有如同前幾年的進口數據一樣快速增長,為了消除賺不到錢的焦慮,「白染紅」的行業趨勢再次被「紅染白」或「紅染醬」所替代。

在業內看來,未來2~3年,行業整體低迷狀態或難馬上改觀,國內葡萄酒行業的當務之急是尋路如何紮根市場,做大蛋糕。

進口商的焦慮

天津的葡萄酒進口商張偉(化名)這大半年來焦慮感都如影隨形。

今年上半年,疫情導致國內終端銷售幾乎暫停,葡萄酒銷售大幅下滑,他為去庫存焦慮;而到下半年,市場在9~10月份中秋旺季曾一度銷量追平去年同期,讓他感覺有了回補的希望,但11月以來一直不溫不火的銷售,又讓他對今年兩節(元旦和春節)旺季的成色感到擔憂,畢竟後者也是葡萄酒的主銷期。

今年10月旺季的表現,張偉信心滿滿地加訂了十多條貨櫃的葡萄酒,但隨著歐洲疫情的二次暴發,歐洲港口人手缺乏和貨櫃「空箱危機」,張偉訂購的葡萄酒都出現了1個月左右的延誤,預計將推遲到2021年1月份才會陸續到貨,而那時年前旺季已接近尾聲,他又開始發愁銷售的問題。

張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11月往往是備貨季,由於國內出現零星疫情,經銷商要貨都很謹慎,整體來看,今年葡萄酒的銷售比往年少個二至三成已成定局,生意總有起落,但更讓他感到焦慮的是看似這樣的局面短期內還不會結束,而為避免後續可能出現的市場波動,公司的其他合伙人已經聯繫了茅臺技開公司,準備推出一款醬酒產品。

而另一家山東綜合酒商盛明的情況也類似,前兩年葡萄酒熱,原本做白酒的他加大了生意中葡萄酒業務的比重,並取得了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的高級品酒師認證,但今年下半年,葡萄酒和白酒生意的反差,讓他又重新跑起了茅臺鎮,做起了醬香定製酒。

在前幾年,進口葡萄酒市場紅火的時候,圈內討論的往往是「白染紅」,白酒大商們紛紛轉向葡萄酒領域淘金,而2020年,這一趨勢則上演了逆轉,在今年12月上旬在杭州舉行的2020中酒展第五屆全球葡萄酒G50峰會上,「紅染醬」已經成為公開討論的議題,紅酒商轉做當下概念火熱的醬酒來增加利潤,渡過難關。

這樣的變化也反映出今年葡萄酒市場的疲軟。

疫情後,國內市場各酒種都受到衝擊,但市場恢復的情況卻完全不同,相比之下,白酒和啤酒行業的恢復速度明顯更快,葡萄酒行業復甦則明顯滯後。

從上市酒企的三季報可見,白酒第一、二梯隊的代表性企業五糧液、瀘州老窖,前三季度營收和淨利潤數據已轉正,第三季度同比還有兩位數的增長;啤酒企業龍頭青島啤酒前三季度的營收回追至下降1.9%,淨利潤也增長了15.2%。相比之下,國產葡萄酒龍頭張裕的恢復進度則更慢,第三季度的情況有所好轉,收入下滑21.1%,跌幅收窄,但1~9月份實現收入21.9億元,同比下滑38.3%,淨利潤則下滑了45.5%。

疫情暴露行業問題

國內葡萄酒消費並沒有準確的統計,一般行業以進口葡萄酒數據的變化,作為行業景氣與否的參照指標之一。在2013年之後,國內進口葡萄酒的數據就一路向好,特別是在2015年之後,到2017年,連續3年國內進口葡萄酒總量和金額雙增長,讓外界產生了進口葡萄酒市場爆發的判斷。

當時行業中認為,中國擁有4億多中等收入人群,隨著其對健康飲酒的關注,自然而然會從烈酒向葡萄酒消費轉向。在進口數據和掙錢效應下,大量的資金湧入葡萄酒行業,造就了更好看的進口數據。

易酒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裁殷凱就曾提出一個疑問,中國的市場很大,因此很容易找到一些好看的數據從而做出樂觀的判斷,但實際市場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轉變是不是和數據一樣的樂觀?

如今看來,當時進口數據所反映的並非消費趨勢上的繁榮,從2018年8月開始,國內進口葡萄酒的進口數據就開始下滑,而疫情無疑讓數據快速「返璞歸真」。

在中酒展第五屆全球葡萄酒G50峰會上,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秘書長王旭偉透露,今年前7個月,國內2升以下瓶裝葡萄酒進口金額為9億美元,同比下降31%,雖然下半年的下滑有所收窄,但預計全年或也將維持這一水平,進口企業數量預計也將出現5年來的首次下降。

在業內看來,相較於其他酒種,葡萄酒行業今年的表現,暴露出國內葡萄酒消費並未真正「紮根」於消費市場,特別是在疫情後,隨著聚飲、商務宴請等消費場景的逐步恢復,葡萄酒依然不是恢復最快的酒種,也說明葡萄酒其實還缺乏「群眾基礎」。

深圳智德營銷總經理王德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相比於其他酒種,葡萄酒在中國市場是以高端入市,長期以來國內葡萄酒行業大多將葡萄酒和身份、品味、儀式感等高端概念聯繫在一起,這反而阻礙了葡萄酒的普及,這也導致市場消費難以真正的打開。

另一方面,進口葡萄酒的上下遊非常分散,而且國內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知較低,導致國內進口酒市場的成熟和蛋糕做大的速度相當緩慢。

WBO葡萄酒商學院院長楊徵建看來,葡萄酒行業賽道沒有問題,出問題的是選手和比賽規則,相比於白酒的品牌力和酒精度的性價比,葡萄酒明顯處於弱勢。

行業寒冬仍將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把這一輪葡萄酒行業的調整稱為寒冬,但在行業內看來,這一輪冬天或才剛剛開始。

王德惠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甚至未來幾年,國內葡萄酒行業整體發展都難言樂觀,由於國際疫情和國際形勢尚無定數,未來經濟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市場很難再出現集體繁榮的場景。

在多位行業人士看來,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葡萄酒,國內葡萄酒行業的當務之急是做大市場蛋糕,大河有水小河滿,這是最基本的商業邏輯,因為未來市場的競爭是葡萄酒和其他酒種之間的競爭,而目前葡萄酒消費的總量只佔國內酒類消費的4%,並有被邊緣化的趨勢。

但這也是目前國內葡萄酒行業面臨的一個尷尬。在此前的第24屆葡界論壇上,張裕總經理孫健曾提出,當下葡萄酒企業應努力擴大基本盤,做大整個葡萄酒市場的蛋糕,之所以這一方面做得還不夠,背後的原因還是葡萄酒企業大都是「窮孩子」,拿不出太多推廣費用。

另一方面,中國葡萄酒以前的發展屬於集體無意識期,很多貿易商、經銷商只是跟隨行業紅利賺錢,當好渠道「搬運工」,但很少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此外,由於國內酒商和國外酒莊的合作模式大多是代理模式,因此也並不願意做品牌,這也導致國內葡萄酒行業品牌化發展面臨瓶頸難以突破。

與此同時,當下「紅染白」、「紅染醬」的變化,有部分經銷商是無奈之舉,但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部分國內葡萄酒經銷商的非專業性和投機性。

不過這樣的調整也不都是壞效果,長期以來國內葡萄酒市場由於入行門檻較低,整個行業呈現碎片化和無序競爭的狀態,泥沙俱下,而這樣的調整無疑是最好的過濾器。在王旭偉看來,調整之下,葡萄酒行業將進入一種擠壓式增長,可以讓更多經營不專業和實力不強的企業被淘汰,這樣才會給頭部和創新性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

比如在疫情之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哀鴻遍野,比如近兩年剛剛崛起的寧夏西鴿酒莊在疫情中的銷售不降反增,今年5月份時,西鴿經銷商籤約銷售額就達到約3億元。

楊徵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事實證明,葡萄酒行業以個性化規避品牌化的做法並不正確,疫情也是一次行業的自我修正,短期內葡萄酒商要活下來,則需要尋找頭部或準頭部品牌來熬過寒冬。長期來看,當下行業面臨的問題無法立竿見影的解決,除了品牌化之外,市場蛋糕要做大也還需要寄希望於新一代95後消費者的成長,到那時行業或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相關焦點

  • 疫情戳破國內葡萄酒消費繁榮的假象
    一場疫情,讓國內市場的葡萄酒一夜入冬,在苦等遲遲未到的「報復性反彈」的同時,行業內逐步意識到,國內的葡萄酒消費市場蛋糕,並沒有如同前幾年的進口數據一樣快速增長,為了消除賺不到錢的焦慮,「白染紅」的行業趨勢再次被「紅染白」或「紅染醬」所替代。在業內看來,未來2~3年,行業整體低迷狀態或難馬上改觀,國內葡萄酒行業的當務之急是尋路如何紮根市場,做大蛋糕。
  • 產品小幅促銷 疫情下國產葡萄酒龍頭企業張裕喜憂參半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作為國產葡萄酒行業的龍頭企業,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裕)在進口葡萄酒夾縫中艱難求存,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國內葡萄酒消費場景缺失的同時,國外葡萄酒產區也相繼「淪陷」,這對張裕而言喜憂參半。
  • 疫情影響歐洲葡萄酒產區 或有更多酒商轉戰澳酒
    就國內渠道而言,由於終端消費尚未「解套」,部分酒行已近兩個月銷售停滯,一些進口葡萄酒分銷商資金回收困難,團購渠道銷量也未達預期。在此情況下,部分酒商轉向網紅帶貨、電商渠道及社區營銷等模式,但效果並不明顯。
  • 疫情對葡萄酒行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由於疫情關閉了大部分的公共場所,禁止社交活動,人們一度以為酒類消費會因此減少,但事實並非如此。葡萄酒情報機構一項關於中國消費者的調查顯示,高達 57% 的受訪者會在與朋友視頻的時候喝酒,更有 1/3 的受訪者表示這種活動每周會發生至少 2 次。不止國內,葡萄酒也逐漸回歸到了西方人的家庭生活中。
  • 疫情期間葡萄酒貨櫃海運量明顯增多
    疫情期間海運葡萄酒數量明顯增多 信德海事 蘇婉 SIA Flexitanks的執行長Damien McClean可以從內部人士的角度了解到,有多少散裝葡萄酒通過哪些航線在全球流動,他表示,疫情期間,人們喝得比以前多得多。
  • 疫情時期,波爾多的葡萄酒依然美味
    波爾多的葡萄依然茁壯生長,疫情時代各領域的生產猶如按下了暫停鍵,但慶幸波爾多葡萄採收的工作在戶外進行,各酒莊生產力並沒有因疫情下降,只要嚴格遵守防疫措施就基本不影響酒莊的正常運作。今年9月葡萄採收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溫,波爾多將會延續逢五逢十齣好酒的傳統,2020年份紅葡萄酒的單寧含量和酒精度都相對更高,風格也會偏濃鬱。
  • 張裕董事長周洪江:中國葡萄酒需要從家庭消費場景打開市場增量空間
    周洪江認為,「以葡萄酒塑造新家庭生活方式,讓現代家庭生活更溫馨浪漫,這是我們7天葡萄酒公益行動的初心。」此外,周洪江還提到,從未來行業的發展來看,中國葡萄酒需要從家庭消費場景打開市場的增量空間。目前中國葡萄酒市場主要的消費場景是社交宴請,家庭飲用佔比非常小。在年初,我們做的一個市場調查顯示,中國葡萄酒市場社交和家庭兩個消費場景,消費比例大約為9:1。
  • 國產葡萄酒價格品質「卡脖子」?明年或迎「牛轉乾坤」!
    快速增長的國民消費規模卻遭遇連續五年不斷下降的產量,近年來國產葡萄酒究竟被誰「卡脖子」?如何破解?而另一方面,曾經在國內市場上風生水起的國產葡萄酒卻面臨葡萄種植面積下降,產量不斷減少,市場逐步萎縮的困境。2015年國產葡萄酒產量108.8萬千升,而2019年則跌至45.1萬千升,跌幅達60.7%。產品在消費市場也屢屢遭遇瓶頸。 消費量和產量所形成的巨大空間,無疑為進口葡萄酒所佔據。
  • 法國雨果家族的葡萄酒,你不知道吧!
    不由得想起,《芝麻胡同》劇中醬菜廠幾代人的生活經商故事,確實很不容易雨果酒莊的堅韌,讓人們佩服,就連葡萄酒農都問之色變的根瘤蚜蟲也沒能動搖其根基。(白葡萄酒)的釀造,貴腐葡萄酒也被人稱為「液體黃金」貴腐葡萄酒是感染貴腐黴菌的葡萄釀造的,這是一種有益黴菌,滋生於水果皮上。
  • 進口葡萄酒受阻 4成市場份額待補 山東葡萄酒企業好事近了
    疫情後新機遇「南山莊園目前經營的葡萄酒主要包括國產和原酒、原瓶進口,進口產品主要依靠在法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義大利、智利的戰略合作基地。疫情期間,歐洲、澳洲進口渠道受到影響,原酒價 格上漲、運費上浮,加上部分國家封國等措施,一度導致產品無法進口。
  • 法國釀酒大師:中國將成為大眾葡萄酒主要消費市場
    原標題:法國釀酒大師:中國將成為大眾葡萄酒主要消費市場   「無論如何,中國將成為大眾葡萄酒主要的消費市場。」
  • 金華、義烏市消委會:市場進口葡萄酒消費比較試驗報告
    很多的進口葡萄酒消費者有意向了解進口葡萄酒的現狀和知識,為加大消費指導工作力度,向消費者及時提供正確的商品信息,提升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引導消費,金華市、義烏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近期聯合開展了一次進口葡萄酒消費比較試驗工作。
  • 向澳洲葡萄酒加徵反補貼稅,對國產葡萄酒影響幾何?
    一、國產葡萄酒迎來機遇據媒體A股通、時報財富資訊報導,援引中國商務部官網,商務部公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葡萄酒反補貼調查的初步裁定,裁定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中國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並決定自2020年12月11日起採用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
  • 國產葡萄酒能抓住「機遇」 提前迎來春天嗎?
    當疫情疊加貿易戰,澳大利亞、美國等進口葡萄酒相繼被擋在中國市場大門之外,國產品牌葡萄酒,面臨怎樣的機遇?在年終歲尾的酒水消費旺季,國產葡萄酒能抓住「機遇」,提前迎來春天嗎?連日來,經濟導報記者採訪了山東多家葡萄酒企業。
  • 世界上生產葡萄酒和消費葡萄酒最多的國家
    Red Wine & White Wine 誰才是世界上盛產葡萄酒最多的國家? 誰又是消耗最多的國家呢? 你知道世界上誰是生產葡萄酒和消費葡萄酒最多的國家麼?
  • 觀察|長城發布新戰略,本土葡萄酒如何融合中國文化、中國風土
    對於中國葡萄酒行業而言,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一方面,葡萄酒整體大盤受到疫情衝擊,另一方面,隨著葡萄酒消費市場不斷擴容,行業分化趨勢開始加劇。中國葡萄酒行業如何在變革、調整和突破中持續前行,成為每一家酒企思考的命題。12月14日,「心在一起,共築長城」2021年中糧長城葡萄酒客戶大會在武漢舉行。
  • 進口受阻,反傾銷帶來利好 國產葡萄酒的春天要來了?
    由於澳大利亞葡萄酒佔據了中國進口葡萄酒40%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未來將有巨大的市場空白留給中國葡萄酒。  「國家對澳洲酒採取的反傾銷措施,為發展國產葡萄酒品牌帶來一個很好的機遇,對加大國內消費內循環,提高國產葡萄酒的生產與消費,是很重要的利好。」
  • 葡萄酒進口量下降三成,品客匯CEO陳峰:從業者需持謹慎樂觀態度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2020年突如其來、很快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於葡萄酒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其實從2018年開始,進口葡萄酒市場就已經進入盤整期:連續兩年進口數據出現下滑,2020年的疫情又加速了這一下滑進程。其中,上半年全國葡萄酒進口量2.1億升,進口額8.3億美元,累計量額降幅維持在3成以上,在酒類進口總額中佔比下滑至49%。再加上貿易戰的影響和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反傾銷調查,進口酒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 長城葡萄酒「三大戰略」、「五大實效」煥發新力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升級。同時,中國製造、中國創造、民族文化自信正全面催生和滋養著一大批民族品牌的崛起,國家與國民對中國品牌正賦予新的使命和力量。長城葡萄酒作為行業領軍龍頭企業,將牢牢把握這一機遇期,在新的一年實現高速發展。
  • 2020智利葡萄酒行業積極前行!
    現在正值智利葡萄採收季,然而受疫情暴發的影響,出於安全及衛生角度,智利政府考慮作出幹預,或許會對當地葡萄酒業產生較大影響。 阿隆索說:「在今年餘下的日子裡,葡萄酒行業的從業者生活壓力將非常大。」 另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是,智利葡萄酒的國內消費並不多,嚴重依賴出口市場。 中國已經成為智利最大的海外市場。隨著疫情暴發,整個亞洲地區幾乎都停止了葡萄酒進口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