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耳機使用的三個習慣,一定要改!

2021-01-18 HIFI說


【HIFI說 2020年12月報導】許多人沉浸在噪音環境中而不自知,聽力健康逐漸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這種聽力受損的情況同時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正在經歷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傷風險。在許多人的眼中,現代人的聽力下降與耳機具有直接的關係,卻並不準確。耳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聽力的損傷,但實際上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你已經習以為常的噪音正在傷害你的耳朵。




我們的聽力為何如此脆弱?


內耳生長著許多耳毛細胞,它們是人類聽覺的感受器。這些耳毛細胞十分脆弱且不可再生,一旦失去了就無法恢復;超過8小時接觸85分貝以上的播放音量,耳毛細胞就會出現損壞,引發暫時性的聽力損傷,可以通過休息和治療得到改善;當播放音量大於100分貝且持續超過1小時,耳毛細胞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聽力開始受損;而當音量超過110分貝時,耳毛細胞死亡,長期暴露在這樣的噪音環境下,將會失聰。




01、耳機長時間使用過大音量


在嘈雜的環境下使用耳機,很多人都習慣將音量開得很大。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地鐵在開動時的噪音可達85-110分貝,平均也能達到96分貝。想要聽清,耳機音量就要超過90分貝。當你試圖用音樂的音量掩蓋地鐵噪音時,你的聽力正在承受著嚴重的傷害。




02、經常佩戴耳機進入睡眠


有些人需要舒緩的助眠音樂入睡,而有些人喜歡在睡前聽歌,睡著又忘記摘下耳機。我們的耳骨和耳膜在身體上是屬於結構柔軟且非常脆弱的器官,耳機長時間塞在耳朵裡會影響耳部的血液循環,而一整夜的音量刺激會導致內耳毛細胞受到損傷,大腦皮層也會處於興奮狀態而無法獲得深度睡眠。




03、不注意耳機的清潔和保養


良好的衛生習慣會令人身體健康,日常使用耳機同樣如此。我們身體分泌出來的汗液,油脂等都可能滲入到耳機上,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不定期擦拭清除,耳機上方滋生的細菌便會因為連續接觸皮膚而感染到耳內,從而引起皮膚病,中耳炎等疾病。




目前,很多人對於聽力健康的意識還是比較薄弱,大家還沒有任何聽力損傷引起的嚴重後果。使用降噪耳機能夠達到一定的防護作用,但任何耳機都不適宜長時間使用,如果你已經出現了一些聽力問題(如聽不清別人講話,經常性耳鳴),請儘快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聽力持續下降。


耳機推薦——Shure SE535


Shure SE535一個腔體內放置了三個動鐵單元,一個高音單元和兩個低音單元。不同的單元通過合理的分頻後,各司其職的負責不同頻段的演繹使聲音更加完美。




參數方面頻響18~19000Hz,靈敏度119dB,阻抗36Ω,屬於低阻抗高靈敏的塞子,使用推力較小的移動數碼類前端就可以輕鬆的驅動。隨機的配件也是相當的豐富,有耳塞收納盒、3.5mm轉6.3mm轉接頭、飛機插頭、音量調節線線控,以及一個清潔棒。做為一款高端動鐵耳塞,不同規格的耳塞套也是必不可少的。SE535附帶了包括三種不同大小的矽膠套、三種不同大小的記憶海綿套,以及一對黃色平頭海綿套和一對白色矽膠三節套,陣容可謂是非常強大。



在外觀設計上SE535還是相當精緻漂亮的,有比較鮮明的舒爾家族式基因,但又不顯得那麼過於張揚搶眼。整體的做工展現出了很高的水準,晶瑩剔透的外殼有種珍珠般的質感,使耳塞看上去非常的精緻。白色的SHURE字樣也為其增加了幾分辨識度,一看就知道是來自大廠的流弊貨。




做為一款舞臺耳返塞的SE535還是很值得一玩的,為了較為專業的用途使得它沒有鮮明的性格,較為中性的聲音調教可以很好的對不同類型的音樂進行演繹。最近打算入手耳機的朋友,這款還是值得考慮的。


相關焦點

  • 聽力下降別甩鍋耳機!盤點耳機使用中的三個常見傷耳習慣
    在許多人的眼中,現代人的聽力下降與耳機有著直接的關係,但此說法卻並不準確。耳機的出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的導致了聽力損傷的可能,但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你已經習以為常的噪音正在傷害你的耳朵;而日常使用耳機時的錯誤習慣,又會進一步加劇這種對我們聽力的傷害。
  • 聽力下降別再甩鍋耳機 盤點耳機使用中的三個常見傷耳習慣
    在許多人的眼中,現代人的聽力下降與耳機有著直接的關係,但此說法卻並不準確。耳機的出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的導致了聽力損傷的可能,但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你已經習以為常的噪音正在傷害你的耳朵;而日常使用耳機時的錯誤習慣,又會進一步加劇這種對我們聽力的傷害。正如「器無失而人有誤」所講,錯誤的耳機使用習慣才是傷害聽力的罪魁禍首。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耳機使用中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三個傷耳習慣,看看你中了幾個。
  • 盤點耳機使用中的三個常見傷耳習慣 你中了幾個?
    在許多人的眼中,現代人的聽力下降與耳機有著直接的關係,但此說法卻並不準確。耳機的出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的導致了聽力損傷的可能,但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你已經習以為常的噪音正在傷害你的耳朵;而日常使用耳機時的錯誤習慣,又會進一步加劇這種對我們聽力的傷害。正如「器無失而人有誤」所講,錯誤的耳機使用習慣才是傷害聽力的罪魁禍首。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耳機使用中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三個傷耳習慣,看看你中了幾個。
  • 耳機使用中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三個傷耳習慣
    在許多人的眼中,現代人的聽力下降與耳機有著直接的關係,但此說法卻並不準確。耳機的出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的導致了聽力損傷的可能,但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你已經習以為常的噪音正在傷害你的耳朵;而日常使用耳機時的錯誤習慣,又會進一步加劇這種對我們聽力的傷害。正如「器無失而人有誤」所講,錯誤的耳機使用習慣才是傷害聽力的罪魁禍首。
  • 【Denon】便攜耳機的正確姿勢—淺談天龍MM400
    還在大法1A,鐵家人妻,森海饅頭這三隻耳機的泥潭裡掙扎嗎, 今天,我來幫助你們擺脫這三隻傢伙的糾纏,讓天龍MM400告訴你們怎樣才是一隻優秀便攜頭戴應有的姿勢。 要是硬說缺點,那可能就是因為大量的使用了金屬部件導致重量上會有些重,不過這重量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如果讓我選擇減重而將金屬換成塑料,我是一百個拒絕的,這讓我想起某家全塑料材質耳機為了增重給耳機加配重的坑爹做法。
  • 不看不知道 80%的人使用耳機的習慣都錯了
    在許多人眼中,現代人的聽力下降與每天使用耳機有著直接關係,但此說法並不準確。耳機的出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聽力損傷的可能,但其實錯誤的耳機使用習慣才是傷害聽力的罪魁禍首。所以啊,這個鍋還是得我們自己來背。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耳機使用中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三個傷耳習慣,據說80%的人都中招了!
  • 旗艦便攜耳機:鐵三角ATH-MSR7測評
    從外觀設計上來看,「陌生人妻」充分做出了時尚感和神秘感,全包耳的便攜耳機裡面做得比它好看的屈指可數了。結構工藝方面也沒什麼可挑剔的,每一處細節的處理都接近完美,日系品牌在細節處理方面一直很注重,值得讚賞。配件方面,「陌生人妻」提供了三根可以更換的線材,考慮到這只是個便攜耳機,所以我更常用的是帶MIC線控的那根,接上手機可以微信、陌陌和打電話,非常方便。
  • 森海唯一能「看」的耳機,審美平民化的便攜耳機們
    高曉松曾在微博自拍照,眾人異口同聲:明明可以靠能力,卻偏偏要拼臉;不看臉的話,我們還是朋友;趕緊刪掉,不然取關!
  • 便攜耳機的中流砥柱,陌生人妻——鐵三角MSR7耳機測評
    ,耳機單元外殼由金屬製成。MSR7的解析力在便攜耳機裡相當不錯,十分符合自身定位和價位,不與同價位超強解析的拜亞動力耳機去比較,同價位的拜亞動力耳機基本需要上臺式設備,而MSR7勝就勝在他的易驅動性,插上手機也能很好的驅動,出不錯的聲音。
  • 【耳機便攜】5段EQ調色盤:Jaybird Freedom藍牙耳機
    就我使用的經驗,即便頭部大力晃動,Freedom仍紋風不動,可見在高強度運動下仍能維持聲音的穩定。也難怪Jaybird找了許多專業運動員為耳機代言,他們不是奧運奪牌的球類或田徑選手,就是從事越野腳踏車、滑雪、極限運動或健身教練的運動高手,Freedom讓他們運動起來更來勁!
  • 【耳機便攜】一機雙享受:HiFiMAN Edition S頭戴耳機
    每回有朋友找我推薦頭戴耳機,除了問預算、品牌偏好之外,我還會多問一句:「你是要買開放式?還是密閉式?」要是朋友聽不懂,就會接著問:「你是要帶出門使用?還是在家裡使用?」通常回答了這個問題之後,幾乎都會反過來問我兩者有什麼差別?
  • 【耳機便攜】細節、光澤再提升:試聽威仕滕Westone UM Pro 30
    右側則是現役的新版本,外殼改採用「Water-clear」的透明設計,一眼就能看清楚耳機內部結構、導線與單元數量,照片中看到綠色的部分是導音管結構,而綠色則是UM Pro 30的專屬顏色,如果是橙色為UM Pro 10、藍色為UM Pro 20、最高階的UM Pro 50則為黑色。
  • 【耳機便攜】天呀,我要變心了:新智NuForce BE Sport3運動用藍牙耳機
    雖然價格較低,但原廠依然堅持採用鋁合金材質打造耳機外殼,拿在手上的質感相當不錯,重量控制在13公克,比BE6少了3公克,還有IP55防水防塵等級的保護,不用擔心汗水或雨水弄壞耳機,滿足運動用家的使用需求。
  • 手機沒了耳機孔,聽歌怎麼辦?8款藍牙耳機+便攜耳放滿足你各種需求
    確實在買過三根原裝轉接線之後,我就放棄了這東西,1是東西確實小,總找不到 2.不知道為什麼比起原本耳機孔,總感覺聽歌的味道淡了不少。 不過好處在於,需求推動了新科技的產生,藍牙耳機、便攜耳放在近些年大規模的問世,面對市面上林林總總的數碼設備,你應該怎麼選呢? 下面幾款也是我親身體驗過的,趁著今天休息,和大家念叨念叨念叨。
  • 輕盈後掛入門之選 測賓果i480便攜耳機
    首先對於比較注重髮型的朋友們來說後掛佩戴不會像頭戴式耳機那樣把頭髮壓出痕跡,另外後掛式耳機通常採用的掛耳式設計單元也要比一般頭戴式佩戴的穩定性能更高,這兩點已經足以保證後掛式耳機的實用性了。    對於喜歡運動的音樂愛好者們朋友們來說,後掛式出色的穩定性的確是不錯的選擇,這會令他們在劇烈運動時不會甩掉耳機,並且讓一般人們在正常外出使用時候也能夠打消這個顧慮。
  • 年輕新潮有內涵,AKG Y50便攜耳機體驗
    AKG的便攜耳機一直享負盛名,其中K420和K450在初燒群體中口碑一直不錯,不僅因為聽感素質尚可,其便攜性和推力需求都非常不錯,讓其成為便攜耳機眾中的佼佼者
  • 高斯/KOSS Porta Pro 便攜頭戴式耳機體驗評測報告
    頭帶鬆緊調節在耳機上方有一個藍色的滑動杆,是用來調節耳機的鬆緊程度,如果你覺得佩戴有些夾腦袋,可以像滑動杆向「LIGHT」方向滑動,一共有三個檔位可以調節。摺疊轉軸與頭梁鬆緊調節杆耳機整體只使用了三塊塑料件就組成,包括耳機藍色單元支架(單元與支架一體)、黑色耳機殼件和黑色轉軸頭梁殼件組成。
  • 【耳機便攜】暖色調又有豐富細節:試聽威士頓Westone W40入耳耳機
    2019年全新世代改款Westone的入耳耳機區分為UM鑑聽系列、W發燒系列與B重低音系列,而W系列新改款的世代,總共有五款耳機,從最高階W80開始,一路向下走是這銅鍍銀線的意思,就是要獲得銅線的溫潤飽滿,還要擁有銀線的通透細節,雖說不上創新,但方法倒是公認的好料。雖然附上了升級版本的High-Defnition Silver MMCX銅鍍銀線,可是Westone還希望您能家用/行動兩相宜,所以加碼附上了藍牙模塊耳機線,換過去就讓W40變身藍牙耳機,有線無線通吃。
  • [選購指南] 便攜耳機挑選注意事項
    便攜耳機的好處是出外欣賞音樂方便,在家中使用也不會打擾到家人。那麼如何挑選便攜耳機呢?不妨看看小編的建議。
  • 使用手機耳機線,這5點必須注意!
    喜歡使用手機耳機的用戶為了您的健康以下5點一定要注意哦!我國目前沒有聽力安全的強制標準,劣質耳機可能會造成聽力永久喪失。如果需要經常佩戴耳機的用戶,最好選擇高阻抗、降噪好的耳機,可以過濾外界的噪音,有效保護你的聽力。音量最大不要超過耳機總音量的60%,聽一些本身聲音比較大,比較刺耳的音樂時要注意減小音量,外界聲音過大時儘量不要使用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