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華實驗室預計9月底具備入駐條件

2020-12-21 瀟湘晨報

今年6月,在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拔地而起的季華實驗室一期提交驗收,預計9月底具備入駐條件,將迎來800餘名科創人才。作為首批四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季華實驗室也是佛山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創新平臺。

今年以來,市科技局牽頭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專項小組成員單位,深化廣佛兩地科技創新合作、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攻堅關鍵核心技術,紮實開展各項工作。

位於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南海片區三山新城的季華實驗室(7月13日攝)。/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深化粵港澳科創合作 提高科技基礎設施共享度

要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廣州-佛山極點的帶動作用,廣佛兩市必須在科技創新方面深化合作。佛山市科技局與廣州市科技局聯合起草的《關於推進廣佛科技創新合作的工作方案》,已完成意見徵集及內容修改完善環節,未來將加快推進廣佛同城化合作,如產業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科技創新資源共享、科技金融交流合作、建設廣佛科技創新城、共建廣佛科技合作專區等。兩市還將研究設立區域性(廣佛)科技基金,支持廣佛兩地平等申報。

今年,市科技局還將牽頭打造科技成果對接轉化平臺,加強與港澳頂尖科研院校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到我市轉移和孵化。推進廣東省科學院佛山產業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佛山先進位造研究院、佛山中科院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促進科研成果在我市轉化落地。

在深化區域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市科技局還將牽頭建立健全開放型的科技資源共享體系,探索改革科技創新券使用方式和支持範圍,推進大灣區域城市間科技服務資源共享。

推進兩大實驗室建設 提升基礎創新能力

這兩個月,季華實驗室頻頻傳來好消息。6月,園區一期12.8萬㎡的建築提交驗收,二期17.2萬㎡的建築3月已於開工建設。7月畢業季,季華實驗室新入職應屆畢業生98人,8月預計到崗的新入職應屆畢業生45人,均為來自全國各高校的研究生。9月底,季華實驗室具備入駐條件,800餘科研人才即將迎接新園區。

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是佛山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的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市科技局將整合港澳優勢創新資源,積極爭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落地。

2019年12月,佛山市政府、南海區政府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啟動佛山仙湖實驗室建設。實驗室致力於以氫能、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新材料國家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集聚、整合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打造新能源與新材料等領域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至2020年7月,實驗室已擁有院士6人、領軍人才6人、教授30多人的人才團隊。今年10月,仙湖實驗室將完成專家樓和實驗樓主體的建設,以及綜合樓的部分工程。

加強核心技術攻關 突破「卡脖子」技術

今年7月,市科技局就《佛山市重點領域科技攻關實施細則(試行)》(下稱《細則》)徵求意見,力爭在關鍵技術、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和重大裝備等方面,取得原創性成果和自主智慧財產權,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細則》提出,佛山市重點領域科技攻關項目重點圍繞先進位造業集群,在裝備製造、泛家居、汽車及新能源、智能製造及機器人、新材料、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等產業領域取得技術突破。《細則》總體包括兩類,其中之一為佛山市市級重點領域科技攻關項目、市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及其他納入市級重點領域科技攻關支持的項目;其二為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重大專項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早在2019年,市科技局還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需求,重點設立產業關鍵技術、平臺公共技術、社會發展創新技術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項目4個重點領域12個專題,單項支持力度500萬元,對重點平臺和重大核心領域項目支持額度達到1000萬/項。

【來源:佛山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半導體部分關鍵部件樣品已出,季華實驗室一期預計9月底投入使用
    集微網消息,據廣州日報報導,9月底,季華實驗室一期將投入使用,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此外,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團隊在半導體真空裝備、半導體材料及半導體器件等多個產品上取得了突破。半導體部分關鍵部件已經做出樣品,目前正在生產測試。
  • 季華實驗室一期工程9月底建成啟用
    建設中的季華實驗室大洋網訊 在距離廣州南站僅十分鐘車程的三龍灣南海片區文翰湖畔,是首批4家廣東實驗室之一——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以下簡稱「季華實驗室」)科研園區所在地。季華實驗室現代化的大樓已從近240畝土地上拔地而起。9月底,季華實驗室一期將投入使用,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 季華實驗室:為廣東創建國家實驗室貢獻佛山力量
    現代化的季華實驗室科研園區一期項目,經歷短短一年半,在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240畝土地上拔地而起,預計6月底完成驗收,見證了廣東省實驗室建設的佛山力量與佛山速度。/佛山日報記者周春攝當年5月,一支科技創新輕騎兵一路南下,受市委、市政府邀請入駐佛山。季華實驗室建設運營主要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輸送了6名專業人才來到佛山,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曹健林擔任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和實驗室主任,開啟季華實驗室「邊建設、邊研發、邊出成果」的全新徵程。
  • 季華實驗室預計年底投入使用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溫利、黃子寧 通訊員宋詞)11月26日~28日,第四屆粵港澳真空科技創新發展論壇暨廣東省真空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季華實驗室舉行
  • 季華實驗室:邊建設邊科研邊出成果
    走進位於南海三山新城文翰湖旁的季華實驗室建設工地,只見現場一片熱火朝天,一期建設項目7棟主體建築封頂,鋼結構完成60%,外立面幕牆完成55%,正進入室內機電安裝階段。季華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實驗室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同步推進園區建設、隊伍建設、科研工作,力爭減少疫情影響,全力爭取完成今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 季華實驗室一期建設步入正軌,線上招聘組建人才隊伍
    走進位於南海三山新城文翰湖旁的季華實驗室建設工地,只見現場一片熱火朝天,一期建設項目7棟主體建築封頂,鋼結構完成60%,外立面幕牆完成55%,正進入室內機電安裝階段。季華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實驗室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同步推進園區建設、隊伍建設、科研工作,力爭減少疫情影響,全力爭取完成今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 季華實驗室將於下半年投入使用
    ■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的季華實驗室一期已完成建築主體封頂,將在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恆攝 基礎建設方面,作為廣東省委、省政府啟動的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季華實驗室一期建設已完成建築主體封頂,今年下半年陸續投入使用,二期項目預計2022年6月交付使用。
  • 全力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季華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八次會議召開
    做季華實驗室工作報告季華實驗室深知,栽下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為了進一步吸引人才,季華實驗室全面開放,致力於搭建國際高端的科研平臺。一期項目12.8萬㎡,預計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二期項目17.2萬㎡,預計2022年交付使用。公共平臺包括機械加工與檢測、高性能計算中心、材料分析與測試平臺等,為科研人員提供完善的科研創新平臺。
  • 季華實驗室招人!薪酬豐厚,還有安家補貼!
    季華實驗室效果圖季華實驗室佔地近1000畝,5年期投入不低於55億,10年期投入不低於100億,其中科研區240畝,產業區760畝。季華實驗室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圍繞國家和廣東省重大需求,集聚、整合國內外優勢創新資源,打造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領域國內一流、國際高端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
  • 季華實驗室舉行博士後開題報告會
    近日,佛山市季華實驗室博士後開題報告會在實驗室C區802會議室順利進行,會議由人力資源處處長寧宇主持。本次會議特別邀請了佛山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佛山市博士後工作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東航,科長屈天寶,南海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賴碧儀,科長李昶文,副科長李家強蒞臨指導。
  • 季華實驗室年底將投入使用!
    11月26日-28日,第四屆粵港澳真空科技創新發展論壇暨廣東省真空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季華實驗室舉行。來自省內外150餘家單位、350餘名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與企業管理人員參加本次大會,共話真空科技創新發展。記者獲悉,歷時2年建設,季華實驗室一期預計年底將投入使用。
  • 季華實驗室一期今年8月投入使用,已爭取到國家和省7項重大項目
    南都記者從會上獲悉,落戶在佛山的季華實驗室一期已在2019年底完成主體施工,今年8月份將正式投入使用;二期17萬平方米的建築已經完成規劃和招投標,預計上半年開工。 截至目前,季華實驗室,目前已爭取到半導體技術與裝備、機器人及其關鍵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增材製造微納製造、新材料新器件研究等領域的國家和省各類重大項目7項,總經費達4.06億元, 科研人員規模已達600人。綜合建設效率、獲國家和省重大科研項目的數量及經費均居省實驗室前列。
  • 佛山季華實驗室葉恆強院士獲得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
    讀創/深圳商報駐佛山記者 段煜第 中國科學院院士、佛山季華實驗室葉恆強研究員,近日受邀出席「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並作專題報告。
  • 道道全(茂名)項目高速推進 預計12月底初步具備試產條件
    據悉,該項目於2020年2月正式開工建設,預計12月底主要生產裝置初步具備試產條件。整個項目達產後,預計年進口菜籽原料70萬噸,產出菜籽粕約40萬噸,產出植物油30萬噸,年產值30億元。
  • 季華實驗室驚豔亮相
    季華實驗室驚豔亮相 2020-12-06 2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傳中國佳釀,遠航酒業與季華實驗室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1日上午, 季華實驗室與廣東遠航酒業集團(下稱「遠航酒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合作進行酒類產品研究。籤約儀式透露,雙方合作包括摘酒、酒液懸浮物智能檢測、產線升級、酒類膠體化研究等8個方面,將結合季華實驗室的創新平臺優勢及遠航酒業的生產實踐經驗,共同開發基於拉曼光譜分析技術的智能裝備,並利用原子力掃描電鏡等先進裝備,探索影響膠體形成的因素及其對酒類感官的影響、開發消費者大數據分析集成系統等,提高酒的生產工藝和產品品質。
  • 季華實驗室多項展品亮相國內一流機器人展
    其中,季華實驗室攜多項展品驚豔亮相,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 展會期間,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季華實驗室承辦的「自主智慧焊接機器人技術及中厚板焊接應用論壇」隆重舉行。本次論壇特別邀請國內外知名焊接和機器人專家,結合新的發展趨勢,交流技術與成果,旨在引導行業合理應用和推廣高效智慧化機器人焊接技術。
  • 煙霞湖、魔豆園……阜陽植物園5月底具備開園條件!
    位於城南的植物園項目一期工程已經於2月24日復工記者從這個項目施工現場獲悉目前一期工程綠化部分已經完工正在完善部分房建、園路及橋梁設施預計在5月底具備開園條件(植物園大門入口廣場)綠化部分已經完工阜陽植物園一期項目分「北園」和「西園」↓
  • 潮汕環線高速公路本月底具備試運營條件
    其中,連接汕潮揭三市、對接區域內多條高速公路和國省道的潮汕環線高速公路近日通過交工驗收,本月底具備試運營條件,項目通車指日可待。今天上午,記者在潮汕環線高速公路澄海隆都收費站看到,收費站建設已基本完工。在工作人員帶領下,記者採訪車駛上潮汕環線高速公路,很快可以看到在隆都鎮的大型樞紐互通立交,上北互通與瀋海高速在此相連接,從空中看,路網交錯,蔚為壯觀。
  • 信義玻璃張家港項目預計9月具備生產條件
    封頂的鍍膜玻璃車間內,整套的智能化生產線已經進場,初步具備生產條件。  該項目總投資4億美元,預計於9月份全部具備生產條件,投用後年銷售額約21億元。  據信義玻璃(江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生產線採用了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可節省50%的人力,並生產出顏色豐富、規格多樣的玻璃,滿足客戶更多樣化的需求,開拓更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