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在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拔地而起的季華實驗室一期提交驗收,預計9月底具備入駐條件,將迎來800餘名科創人才。作為首批四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季華實驗室也是佛山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創新平臺。
今年以來,市科技局牽頭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專項小組成員單位,深化廣佛兩地科技創新合作、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攻堅關鍵核心技術,紮實開展各項工作。
位於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南海片區三山新城的季華實驗室(7月13日攝)。/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深化粵港澳科創合作 提高科技基礎設施共享度
要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廣州-佛山極點的帶動作用,廣佛兩市必須在科技創新方面深化合作。佛山市科技局與廣州市科技局聯合起草的《關於推進廣佛科技創新合作的工作方案》,已完成意見徵集及內容修改完善環節,未來將加快推進廣佛同城化合作,如產業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科技創新資源共享、科技金融交流合作、建設廣佛科技創新城、共建廣佛科技合作專區等。兩市還將研究設立區域性(廣佛)科技基金,支持廣佛兩地平等申報。
今年,市科技局還將牽頭打造科技成果對接轉化平臺,加強與港澳頂尖科研院校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到我市轉移和孵化。推進廣東省科學院佛山產業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佛山先進位造研究院、佛山中科院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促進科研成果在我市轉化落地。
在深化區域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市科技局還將牽頭建立健全開放型的科技資源共享體系,探索改革科技創新券使用方式和支持範圍,推進大灣區域城市間科技服務資源共享。
推進兩大實驗室建設 提升基礎創新能力
這兩個月,季華實驗室頻頻傳來好消息。6月,園區一期12.8萬㎡的建築提交驗收,二期17.2萬㎡的建築3月已於開工建設。7月畢業季,季華實驗室新入職應屆畢業生98人,8月預計到崗的新入職應屆畢業生45人,均為來自全國各高校的研究生。9月底,季華實驗室具備入駐條件,800餘科研人才即將迎接新園區。
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是佛山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的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市科技局將整合港澳優勢創新資源,積極爭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落地。
2019年12月,佛山市政府、南海區政府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啟動佛山仙湖實驗室建設。實驗室致力於以氫能、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新材料國家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集聚、整合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打造新能源與新材料等領域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至2020年7月,實驗室已擁有院士6人、領軍人才6人、教授30多人的人才團隊。今年10月,仙湖實驗室將完成專家樓和實驗樓主體的建設,以及綜合樓的部分工程。
加強核心技術攻關 突破「卡脖子」技術
今年7月,市科技局就《佛山市重點領域科技攻關實施細則(試行)》(下稱《細則》)徵求意見,力爭在關鍵技術、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和重大裝備等方面,取得原創性成果和自主智慧財產權,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細則》提出,佛山市重點領域科技攻關項目重點圍繞先進位造業集群,在裝備製造、泛家居、汽車及新能源、智能製造及機器人、新材料、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等產業領域取得技術突破。《細則》總體包括兩類,其中之一為佛山市市級重點領域科技攻關項目、市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及其他納入市級重點領域科技攻關支持的項目;其二為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重大專項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早在2019年,市科技局還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需求,重點設立產業關鍵技術、平臺公共技術、社會發展創新技術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項目4個重點領域12個專題,單項支持力度500萬元,對重點平臺和重大核心領域項目支持額度達到1000萬/項。
【來源:佛山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