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的2020上海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將在9月19-25日集中開展。
截至9月13日,「全國科普日」活動平臺共計有13251項活動,上海共申報1383項活動,佔全國總數的10.6%。從市、區到街鎮社區,從學校到學會,從科技場館到企業,今年的上海市「全國科普日」活動精準聚焦社會科普需求,力求將一場場科普饕餮盛宴送到市民身邊,凸顯了「科普活動大眾化」特色。
「科學+藝術」,擦出智慧的花火
科學與藝術在山麓分開,又在頂峰匯聚。在今年的上海市「全國科普日」活動中,科學與藝術有了更多見面的機會。
9月19日,2020年上海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式暨科技會客廳——「心中的江南」科學與藝術對話專場活動將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屆時,蘇紀蘭、沈文慶、陳曉亞、王建宇等院士專家與曹鵬、陳鋼、童自榮、夏小曹等藝術家同臺演繹。「畫船聽雨眠」篇章,從太空看城市變遷;「江南可採蓮」篇章,賞析古詩詞中的植物;「春水碧如天」篇章,探討城市與水的和諧共生;「能不憶江南」篇章,彰顯科學、藝術、人文和環保融合之美。
青年作曲家羅威專門為本次上海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創作的鋼琴曲《南昌路入夢,從科學會堂醒來》,還將讓科學「醒來的地方」流淌出一段優美的藝術旋律。
在9月19日的啟動儀式上,上海主場將連線1800公裡外的海南分界洲島,屆時將通過海底揭幕的形式正式拉開今年上海市「全國科普日」活動的重頭戲——由市委宣傳部、市科技黨委、市科委、市生態環境局和市科協聯合主辦的「最美映像2020·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第三屆上海科技電影周」活動。
據悉,本次電影周將於9月19日-27日在上海科技影城舉行。
電影周還特設科學家精神專題展映版塊,通過《錢學森》、《袁隆平》和《我是醫生》(吳孟超)三部傳記電影,展現三位院士的愛國情懷和「國士」風採。此外,電影周期間,還將舉行「光影科學夢」科學家精神展、「萬物共生·生命皆美」影迷科普分享會、「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專場等豐富的線下活動,讓參與者可以從更多視角感受科學精神和光影魅力。
「全時+線上」,讓知識在指尖流淌
今年上海市「全國科普日」期間,市科協發揮科普信息化資源優勢,將首次推出「科普全日大放送(大聯播)」。9月19日當天,從早上9點半到晚上9點半,12小時不間斷推送科普內容,打造全時科普新模式。
「科普全日大放送(大聯播)」不僅將直播2020全國科普日啟動儀式、「科學與藝術」對話專場活動以及「大手拉小手生態環保時裝秀」,更有「科學家精神」,「科學詮釋」,「院士論壇」,「健康一點點」等十餘個板塊的精彩在線科普節目,通過移動終端等渠道推出活動直播,以及採用短視頻互動等形式的線上科普活動,進一步擴大重點活動覆蓋面。
在不平凡的抗疫之年,各區科協則根據防控形勢,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優勢,結合線上直播、雲端科普日等形式,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科普日活動。普陀區科普日活動通過線上與線下互動,直播與現場體驗結合的方式,採用「1+6」的主分會場直播的手段,市區聯動、街鎮連線,精彩活動視頻同時以雲端科普日的模式向公眾呈現;虹口區科協與虹口區圖書館聯合打造虹口科普講壇科普日專場活動,通過虹圖直播間線上直播,助力虹口公民科學素質提升;浦東新區與上海新聞廣播合作,開設《極客叨科學-浦東科普工作者系列訪談》節目,通過傳統媒體的渠道,通過音頻形式,關注「科學家、院士、工程師、教授、博士」等科學前沿的「極客群體」,讓科技研究人員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大家科普科學知識,引領市民愛科學的熱潮。
「區域+特色」,總有合適你的那一款
除了市級的「全國科普日」活動,上海各區也積極策劃、創新性開展各類的科普日活動。
有探索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靜安區科協與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聯合主辦2020年靜安區「全國科普日」主題活動「內外兼修從『心』開始健康文化主題活動」,引入越劇表演、古箏演奏,通過專家作品欣賞和互動訪談的形式,寓教於樂,滿足觀眾身心健康方面的需求;長寧區舉辦第三屆國際青少兒藝術科普展,以藝術與科學普及相結合的方式,向公眾展示世界各國、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青少兒心目中的一幅幅充滿藝術魅力的生命科學圖景;浦東新區科普詩詞大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普+詩詞」三者有機結合,為提升浦東乃至長三角青少年文化與科學素養注入正能量。
有堅持品牌打造精品的:浦東新區高端科普品牌「墨子沙龍」將聚焦AI·未來,圍繞「計算智能」、「認知智能」、以及「感知智能」三個方面,促進民眾對人工智慧發展的理解;黃浦區持續打造黃浦商業科普節,將活動現場設在復興公園,融合惠民服務、科普定向賽和DIY課程三大板塊,組織區域內知名商業企業,開展科普惠民服務;閔行區科普嘉年華以遊園會的形式在中庚•漫遊城商場內匯集區內各類優質科普資源,搭建科普資源的共享展示平臺;嘉定區、楊浦區和奉賢區分別策劃了主題鮮明的科普集市,以喜聞樂見的科普形式將趣味的科學傳遞給大眾。
(責任編輯:韓夢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