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溶液部分是每年高考必考內容也是同學們覺得難度最大的部分之一,很多同學對這部分內容的作答直接靠猜,得分率很低,今天老師會給出直接的解決辦法。
首先要在知識體系上搞明白,電解質溶液部分是化學平衡理論的在不同情景下的應用,不管是水的電離平衡還是弱酸弱鹼的電離平衡,還有沉澱溶解平衡,鹽的水解,絡合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無不是平衡理論的具體應用,因此真正弄懂化學平衡理論是前提,相關內容大家可以查看公眾號相關文章。
其次,要運用化學平衡理論推導以上各種情境中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如水的離子積,如酸的電離常數Ka,水解常數Kh,溶度積Ksp等等。學會運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各種情景下外界條件對平衡移動的影響;三段式解題策略是必須要熟練掌握的內容。
再次,很多同學對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比較的題目很頭疼,其實掌握了溶液中三大守衡(物料守恆,電荷守恆,質子守恆)再加上會推導各種平衡常數表達式此類題目即可迎刃而解。當然溶液中三大守恆表達式必須要熟練準確地推導出來,電荷守恆和質子守恆比較容易推導,物料守恆經常出錯,建議大家直接用電荷守恆表達式減去質子守恆的即可。自己可以嘗試多聯繫幾種,如NaHS,Na2HPO4,NaHC2O4等。再就是有些特殊的表達習慣如pKa等要明確是什麼意思,圖表表達的內容要準確解讀,特別是起點,拐點,終點,變化趨勢等。
最後老師還要叮囑幾句,不要盲目大量刷題,知識體系建構是首先的也是最為重要的,沒有完整知識體系的大量刷題等於捨本逐末,收效甚微,典型例題(一般是高考題)才是值得大家反覆研究的對象,真正搞懂是關鍵;當然更加反對「貝多芬」(背多分)式的化學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