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夏天是一塊錢的紅豆冰棒,一塊五的草莓仙子,以及四塊錢的三色杯。爹媽雖然擔心甜食吃多了長蛀牙,但還是會拿著棒冰票去五豐冷庫提一箱箱的上口愛哈密瓜甜筒。小孩兒貪涼,喜歡邊吹空調邊吃雪糕,要來個從內而外的透心涼。
杭州的春天是個短命的好人,立夏一過就是溫度飆升至35度。長大了的夏天上班下班擠公交車,恨不得開啟金鐘罩鐵布衫誰都不要靠近我。好不容易到出租房,打開冰箱吃點涼的,卻發現除了速凍水餃空無一物。
35C°的杭州,唯一能拉你脫離苦海的只有便利店冷飲。
Summer
░⊙☆
Family Mart
在杭州,能和全家便利店密度媲美的唯有一點點。小小一間的便利店開足空調,在悶熱到窒息時猶如救世英雄般的存在。在便利店的冰櫃裡翻找雪糕,買完單找個位置坐下開始吃,這時候屁股就像生了根。
全家似乎對冰激凌有執念,在其他家便利店還在執著關東煮和肉包,他們已經堅持做了好幾個季度的限量口味冰激凌。有時候是發揮穩定的海鹽口味,但有的時候也會撲街:比如要了命的紅薯口味。
新出的這款西柚口味🍊蠻好吃,但總覺得像瀝青(個人拙見)
每次打開便利店的冰櫃,就是打開藏寶箱,花花綠綠看什麼都好吃但也不知道具體該吃什麼。於是,李大寶冒著拉稀的危險,親測全家Family Mart 35款冷飲,並從中挑出10款TOP。
👇
全家Family Mart 冷飲TOP 10
✎濱醬總結
就像傳銷廣告裡說的」9.9買不了上當,9.9買不了吃虧「,來自北京的北冰洋袋兒淋實力驗證啥叫國貨之光。
沒錯,就是那個賣橘子汽水的北冰洋推出的草莓口味冰激凌,別看包裝老土但是設計講究,頂頭的塑料蓋還能讓你吃不完拎著走。
口味是最傳統的」香精型「草莓雪糕,但是用的奶好化得很快,單吃多了也不膩。最神奇的是裡頭還有草莓的顆粒,恍然間又覺得是新鮮草莓本人。
✎濱醬總結
從某音上輕鬆走紅的網絡營銷產物」椰子灰「冰激凌。剛開始吃覺得清淡,但是多吃幾口又會覺得濃鬱。唯一不足的是這個雪糕的顏色,加了竹炭的雪糕除了看上去酷之外似乎沒什麼卵用。吃法稍不講究就能糊你一嘴,建議同步購買溼紙巾擦嘴。
✎濱醬總結
絕對不是因為陳偉霆代言才安利,是真的實力好喝。紅茶和牛奶搭配的方式不像街邊惡俗奶茶店那樣粗糙,也不像茶餐廳裡的港式鴛鴦奶茶那樣嚴肅,就是非常柔和得融合在一起。牛乳聽上去甜膩爆炸,但真實甜度對本人這種一點點三分甜忠實用戶來說也是剛好。
✎濱醬總結
和牛乳茶同款的生廠廠家,但是口味上有顯然的區別。牛乳茶是偏向櫻花少女的甜美,而蘭芳園是煙燻妝少女的冷酷。茶味相比牛乳茶更濃,但合適比例搭配奶又不澀不苦。
✎濱醬總結
全家獨有巧克力雪糕,方磚的一大塊中間嵌一片奧利奧餅乾胚,但是這個餅乾受了凍之後就不脆了,反倒是一種類似於芝士蛋糕餅底的口感。至於巧克力雪糕非常香醇,是那種赤裸裸卡路裡召喚的好吃。唯一不足吃多了略膩,建議和減肥小夥伴分食,誰也別想比誰瘦得快。
✎濱醬總結
雪糕裡最殺人的是巧克力脆皮外加雪糕,好吃到讓你懷疑最初製造這種味道的人就是想讓全人類長胖。一般的脆皮是牛奶巧克力,但這根綠色抹茶脆皮外包的是白巧克力脆皮,裡頭是抹茶雪糕,兩綠相加只能更綠。唯一不足的是抹茶味,並不是我所期待成年人的苦,而是清純的小清新。
✎濱醬總結
經久不衰的日本雪糕王者,外層巧克力皮是接近黑巧克力的醇厚,而內裡的香草冰激凌卻又清純的不像雪糕。於是兩種味道合在一起達成了奇妙的平衡。
✎濱醬總結
曾經只有日本全家才銷售的珍珠奶茶雪糕,在這個夏天終於殺到國內了。雪糕本體是超純正奶茶味,這一口是紅茶,則是奶,在一口咦又是奶茶。中間加的珍珠不是普通黑糖珍珠,而是類似堅硬蒟蒻口感的白珍珠。整體味道像極了珍珠奶茶,雖然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不喝奶茶反倒要用吃的,但是不知不覺一根也就沒了。
✎濱醬總結
很少用輕盈這個詞語來形容雪糕,但是這支模仿日式甜點口味的雪糕做到了。外層的雪糕不能明確吃出口味是偏向慄子紅豆但又不那麼明朗,裡面夾雜了紅豆和慄子顆粒,一旦吃到並且咀嚼就是非常明確的慄子紅豆。
✎濱醬總結
如果味道也有性格,那蘇打汽水的味道一定是調皮的,因為這是一種甜,但不來自於任何天然果味或者人工糕點,就是獨一家的甜。這種味道說不上美妙但就是老讓你想著。藍色的冰沙裝在塑料容器裡,吃的時候得用嘴嘬著吃,吃起來不如整隻雪糕方便,但是吃到嘴裡就是痴痴呆呆的開心。
END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到 其 他 公 眾號
請 給 該 公 眾 號 留 言 獲 取 內 容 授 權
文 李大寶
圖 李大寶
商務合作請微信聯繫
guxiangyuncloud
世茂·繽谷:浙江首家星巴克社區店,咖啡擼狗兩不誤
茉莉西點:濱江法式甜點+烘焙教室
阿櫃鴨頭:14年裡不曾改變的蕭山夜宵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