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鎧甲都有哪些?它們的防禦力如何?

2020-12-09 歷史真鑑

1.每個將士都有鎧甲?

在我國古代,只要是正常的朝代,上戰場前,一般都會給士兵將士們配備上鎧甲,當然,不同級別之間,鎧甲的等級質量肯定是不一樣的。

比如在發現的秦簡中,就有記載遷陵縣武庫的將士披甲記錄,他們的披甲率高達百分之七十,這還只是普通的駐防部隊,漢簡戍卒的披甲率則高達百分之百。

也有的士兵不會給配備這些,不是朝廷配不起,而是有的時候有戰術要求,比如唐軍的六成披甲。

「鎧……堅重之言也,或謂之甲。」

盔甲一般是分開的,像現在騎摩託車等都需要戴頭盔,它的功能和古代的差不多,就是用來單獨保護頭部的,而今天說的主要是甲。

2.古代鐵鎧

其實鎧甲很早之前就開始使用了,《史記》中早在黃帝蚩尤時期就開始使用了,之後不斷發展。最開始原始鎧甲就如原始人的衣物一樣,用皮甲。到了後來,冶煉技術成熟之後,開始使用鐵來製作鎧甲。

戰國時期是鐵鎧的發端時期,漢代時,正式進入鐵鎧時代,漢代的鐵鎧又被稱為玄甲,而鐵鎧基本可以算是我國古代鎧甲中的主角,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以它為主,當然,不同時代的鐵鎧有它不同的工藝和形狀保護特點。

有很多出土的漢代鎧甲都可以證明當時主要使用鐵鎧,還有一套鐵鎧,上面所用的甲片大概有六百多片,重量達二十多斤,穿著這麼一套行軍作戰,想必不輕鬆。

漢代劉勝的墓葬中也出土了一件鐵鎧,上面的甲片近三千片,重量達到三十四斤,可以說是甲冑之中的上乘之作。

當時的鐵鎧主要保護身體的四個部位,一個是保護主要軀幹的護身甲,主要用來保護脖子的盆領,保護胳膊的,再就是保護頭部的。有這四樣還算是比較齊全的裝備,有的士兵只有保護軀幹的護身甲。

這些甲都是由一塊塊甲片構成的,這些甲片的形狀也各異,有的是長方形形狀的大長條,有的是較小一些的長條,還有的是更小型的圓形甲片,這種的連接更密,保護性自然也更強,一般會用在比較重要的部位,比如說脖子處,當然,更高級的將領自然會用更高級的鎧甲。

這些甲片的連接方式也不是什麼鐵銅之類的,而是麻繩,皮繩之類的,編起來也不會特別複雜,一般會在保證鎧甲質量的同時,還會方便在戰後破損後修復一下。

除了鐵鎧還有一種是鋼鎧,這個比鐵鎧出現的要晚,在東漢時期有出現,後來不斷改進,三國時期,兩晉時期等等,漸漸成為軍隊的裝備。

有一種鋼鎧被廣泛用於軍隊中,正是諸葛先生改進過後的筩袖鎧,形狀類似於現代的套衫,只不過有的是長袖,有的是短袖,甚至是無袖,並且胸前不開襟。

還有很多種類的鎧,比如說明光鎧,在胸前背後貼兩片大金屬護盾,還有山文甲等。

3.鎖子甲

還有一種甲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鎖子甲,其他的鎧甲都是由甲片構成的,而鎖子甲在製作上就不一樣,他不用甲片,而是用小型金屬環環環相扣連接而成,有的連接方式和每個金屬結構不同,不過總的來說密度越大,它的保護力自然越強,高質量的鎖子甲,刀劍難傷,但是因為製造這麼一件鎖子甲,近乎需要數十萬金屬環,這就使得在製作上困難極大。

俗話說得好,難歸難,貴有貴的好處,在一場戰鬥中,努爾哈赤曾被一名弓箭手偷襲,箭正中他的脖子,但是因為努爾哈赤戴了由鎖子甲製成的護頸,所以沒有一箭致命,撿回了一條命。

參考文獻:

《釋名·釋兵》

相關焦點

  • 古代鎧甲(盔甲)實際防禦力到底如何?
    古代鎧甲(盔甲)實際防禦力到底如何?文:我是三甲第四名簡介古代將士穿在身上的防護裝具。甲又名鎧,《釋名·釋兵》:「鎧,猶鎧也。堅重之言也,或渭之甲。」中國先秦時,主要用皮革製造,稱甲、介、函等;戰國後期,出現用鐵製造的鎧,皮質的仍稱甲;唐宋以後,不分質料,或稱甲,或稱鎧,或鎧甲連稱。
  • 鎖子甲的防禦力大揭密,面對刀劍比防彈衣還可靠?
    對於很多鎧甲愛好者,特別是喜歡自製鎧甲的發燒友來說,鎖子甲可能是他們接觸和上手的第一種鎧甲了。不過不曉得大家在研究和自製鎖子甲的時候,有沒有過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鎖子甲的防禦力到底有多強? 從目前確定的考古證據來看,公元前七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生活在黑海北岸的古代斯基泰人(Scythians),應該是鎖子甲最早的發明者。不過西方社會一般卻認為,是歐洲古代鐵器時代的凱爾特人(Celts)首先發明了這種鎧甲。
  • 中國的太帥,日本的奇怪,歐洲的全覆蓋,世界古代鎧甲哪家強?
    冷兵器時代,鎧甲就是士兵們最好的夥伴,鎧甲不但能夠給予戰士們沙場衝鋒的信心,還體現了歷朝歷代深厚的文化內涵。那麼在歷史上,各國的鎧甲都有哪些鮮明的特點呢?NO.1,中國唐朝明光鎧。唐朝時期,堪稱中國古代鎧甲的巔峰之作,其中又以明光鎧最為有名。唐代鎧甲的製作工藝複雜,以銅鐵等金屬構件拼接而成,鎧甲表面經過仔細打磨,皓如明鏡,在陽光下會反射出耀眼的明光,故而名為「明光鎧」。明光鎧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在胸前、背後有一個特殊的橢圓形金屬板,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護心鏡。大大提高了戰士們前胸和背後的防禦力,而且提高了美觀程度。
  • 從皮甲、青銅胄,到鐵甲、鐵盔,古代盔甲的防禦力如何?
    盔甲是古代戰場上防護用具的統稱。「盔」是防護頭部的護具,「甲」是保護身體其它部位的裝具,那麼,古代盔甲的防禦力如何呢?其實,這要看盔甲採用了哪種材質。第一,皮甲。這種皮甲一直沿用到春秋時期,歷史上記載的犀甲、兕甲、合甲等,其實都是皮甲。那麼,皮甲的防禦效果如何呢?說起來,皮甲可以有效抵擋敵方矢石、木矛的攻擊,甚至好的皮甲對青銅製的劍、矛、戈、鏃的攻擊都有不錯的防禦效果。在鐵器還沒有廣泛應用到戰場之前,皮甲的保護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第二,青銅胄。
  • 長刀在手,鐵甲在身——識別歷史上出現過的十類鎧甲
    人類戰爭歷史上,鎧甲作為貼身的防護一直到火藥武器出現才被淘汰。如今隨著防彈衣的進步,古老的鎧甲又有了復興的趨勢,這裡讓我們認識一下十種不同的古代鎧甲。 1、軟甲(GAMBESON)
  • 《鎧甲勇士》五行鎧甲戰力排行!
    鎧甲勇士這部劇怎麼說呢!前兩部是非常不錯的,第一部鎧甲勇士主打陰陽五行。第二是《鎧甲勇士刑天》後面拍的都不怎麼樣!題材越來越來幼稚!特效也不如前兩部精彩。鎧甲勇士系列真的是,始於炎龍,盛於刑天,衰於捕將,敗於拿瓦,第五部獵凱更是跟開玩笑一樣。今天我們來說說在第一部中,炎龍,風影,黑犀,地虎,雪獒,他們的實力如何。
  • 《對馬島之魂》鎧甲排行榜 最強鎧甲排行一覽
    導 讀 對馬島之魂鎧甲是有很多種不同類型的,每一種的效果都不一樣,有的會比較的厲害,有的就一般般了,具體哪些是比較好用的呢
  • 古代十大神獸有哪些?它們的排名又是怎麼樣的?
    如果有人問你咱們十大神獸有哪些?你肯定現想到的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其他的就不知道了接下來讓咱們看看有哪些神獸他們又是怎麼排名的。第十:螣蛇螣蛇又稱騰蛇,漢族民間傳說中的一種能飛的蛇,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許多這方面的記載,稱為「神獸」,有諸多代表意義。 螣蛇一詞的典故出於《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鼯鼠五技而窮」,指螣蛇雖然無足,卻比多技的鼯鼠更能騰雲駕霧,遊走空中,藉此比喻凡人做事理當專心一致,最終必能取得成功。
  • 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以上的鎧甲都屬於扎甲,當時中國古代的軍隊還裝備有另一種鎧甲"鎖子甲",鎖子甲因其"五環相護,一環受簇,諸環拱護"的特點,對箭矢有著十分強的防禦力。現在影視劇裡那種一刀砍破敵人鎧甲的情節其實並不符合古代戰爭的實際。事實上,從漢代到唐代以來,中國軍隊使用的刀一直都以利於穿刺的直身刀為主,而不是用於劈砍的彎刀,劈砍這種攻擊方式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對鎧甲造成損傷的,而實際戰爭多講究效率,要最快速的擊殺對手,並不會給你那麼長的時間來攻擊敵人。
  • 熱血與色氣並重的「比基尼鎧甲」
    並不是柔軟的布料,而是堅硬的材料,熱血值「50」,色氣度「100」,防禦力「0」,這,就是「比基尼鎧甲」。鎧甲,古代將士穿在身上的防護裝具。既然稱作防護用,那就很容易理解——鎧甲的出現就是為了保護人不受傷害。
  • 明代它是高級鎧甲原材料
    一般的鎧甲,要麼用鐵製作,要麼用皮革製作,部分還有用紙製作的,這都屬於常見思路。而這種鎧甲的材料非同一般,是用穿山甲做的!穿山甲做甲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用穿山甲的鱗片做甲,穿山甲的鱗片跟魚鱗差不多,而鎧甲中原本就有一類魚鱗甲,甲片也跟魚鱗形狀相似,原本你用鐵也好用皮也好,要做魚鱗甲,先得把甲片做出來,用穿山甲那就省事了,直接把鱗片摳下來就能用。
  • 你知道中國古代的盔甲都是什麼樣子的嗎?
    那今天呢,就由見識淺薄的我給大家粗略的介紹一下中國古代的盔甲,它們真的如影視劇中那樣不堪一擊嗎?中國影視劇中的盔甲。實際上,此時的中國盔甲已經和我們絕大多數人對於盔甲的最初的印象已經很接近了,但這時的盔甲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發現,那就是甲片的重疊。
  • 古代鎧甲哪個最好看
    古代將士穿在身上的防護裝具。甲又名鎧,《釋名·釋兵》中說:「鎧,猶鎧也。堅重之言也,或渭之甲。」中國先秦時,主要用皮革製造,稱甲、介、函等;戰國後期,出現用鐵製造的鎧,皮質的仍稱甲;唐宋以後,不分質料,或稱甲,或稱鎧,或鎧甲連稱。
  • 數碼寶貝:「絕對防禦」的數碼寶貝有哪些?
    由於在遙遠的古代降臨的一隻天使數碼獸而被封印於地下最深處的黑暗之中。因此失去統治的四聖獸開始爭奪霸權,如今才保持著這樣的均衡。其存在亦善亦惡,被稱為光與暗的「太極」。擁有8隻眼和身體外的12個「數碼核」,其巨大身體被以絕對硬度著稱的特殊礦石「黃龍礦」之鱗所覆蓋,想對他造成一點傷害都是不可能的。
  • 我國古代對母親的稱呼都有哪些?
    中國古代的歷史發展是一個遷移變換的過程。由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更是一個漫長的時期。而在父系社會成立之後的是一個以奴隸制度為主的封建王朝。這個封建王朝也統一為特點建立的土地十分廣大,擁有從東海到西海蔥嶺的廣大國境。
  • 鎧甲勇士:五行鎧甲的另一層含義,你知道嗎?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天道為了保護地球不受異能獸的侵害,將天地五行融入了光影石內,召喚者可以通過光影石召喚光影鎧甲。在《鎧甲勇士鎧傳》中曾這樣介紹,暗影界的暗影大帝對地球的資源虎視眈眈,與是派出了自己的親信部隊暗影五護法率領異能獸前去地球實施侵略。
  • 鎧甲勇士四大遠古異能獸,網友:出了肉裝果然不同
    鎧甲勇士異能獸,四大惡獸總挨揍。除了肉裝就是強,破甲也像撓痒痒。鎧甲勇士,除了炫酷的特效和帥氣的鎧甲,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各種各樣的異能獸了,而這些異能獸的實力當然也有高低之分,在第一部裡,最出名的就是遠古四大惡獸了,到底誰的實力最強大呢?接下來跟著豪哥一起來往下看吧。
  • 在我國古代,嫡女和庶女的差別有哪些?差別有多大?
    在我國古代,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基本是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而如果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所要付出的努力非常大。在古代的社會,是實行的一夫一妻多妾制,當然,達到一定地位是可以允許一正二平妻,但是在家族裡面,正妻的地位還是排第一的,掌握著家裡面的經濟和女眷。
  • 明明金屬鎧甲更加堅固,但為何清軍棄之不用,反而選擇簡陋的棉甲?
    古代的棉甲,並不是單純地將棉花做成鎧甲的樣子。而是通過特殊的工藝,將棉花吸足水分後進行捶打,然後再吸水,再捶打,直到棉花變硬為止。到此還不算結束。這樣做出來的鎧甲擁有極高的防禦力。同時,由於棉花本身比較厚,所以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會因此而感覺到寒冷。
  • 在板甲的全面防護面前,為何古代中國卻鍾情於鱗甲
    在古人的智慧中,鎧甲也經歷了很大的演變,產生了很多種類型的鎧甲,但是中國古代人為什麼最喜歡用鱗甲呢?鱗甲並不是最完美的鎧甲,相比於板甲來說,它的防禦沒有那麼的全面。但是,他卻深得古代中國人的喜愛。中國古代鎧甲的演變歷史相傳中國古代時期的鎧甲是由蚩尤最先發明的,在蚩尤那個原始社會中,那時候的鎧甲也只能以樹木的枝幹,樹皮和獸皮等材料製造的,那種鎧甲最初只是簡單的護體工具。只能適當地遮擋皮膚,並不能很大程度上的減少死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