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名人自殺盤點

2021-01-10 網易

  

  亦蘭

  封面:David Cambria

  

  2018,我們送別了很多人,這一年離開我們的,我們深愛的人似乎特別地多,在我們戲謔8012的時候,這些人的生命永遠停在了2018。而我認為,他們離開的姿態同樣不該被忘記,2018年自行結束生命的各行各業的精英,希望我們也能熟悉他們和他們的故事。

  1月25日,中國網際網路創業者茅侃侃在家中開煤氣自殺。茅侃侃為支撐已經窮途末路的萬家電競用個人信用和變賣家產,大量向好友舉債等方式支撐,25號那一天,正是他舉借款項的約定還款日。作為登上過央視的創業偶像,茅侃侃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有人將他的死因歸為創業壓力、融資不利、公司破產,也有人將他的死和趙薇收購萬家集團失敗、新股東強制剝離電競公司聯繫到一起。2018年,創業環境越來越差,大浪淘沙下來,像茅侃侃走得這麼悲壯的,不是個例。去世前兩天,茅侃侃發了一條朋友圈:「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2月3日,33歲的俄羅斯空軍飛行員羅曼·菲利波夫(Roman Filipov)在敘利亞戰爭中犧牲。戰機被敘反政府武裝擊落時,菲利波夫成功跳傘逃生,在和地面武裝分子的戰鬥中菲利波夫負傷後引爆了手榴彈自殺。菲利波夫被總統普京追授為俄羅斯聯邦英雄稱號,留下了妻子和一個女兒。我們慶幸自己處在和平年代,而和平可以如此輕易被摧毀。當我們以為戰爭英雄只屬於上一個時代,像菲利波夫一樣犧牲的年輕人卻在提醒我們,戰爭從來不遙遠。有人在加班、熬夜、迷茫;也有人在默默保家衛國、準備犧牲,警鐘長鳴,珍惜當下。

  4月14日,60歲的美國律師、LGBT平權運動人士大衛·巴克爾(David Buckel)被發現在紐約市展望公園自焚而死,他說:「地球上大多數的人,因為呼吸著被石化燃料所汙染的空氣,提早失去生命。而我現在因石化燃料導致早逝,反映著我們正在對自己做的事。」 大衛·巴克爾曾是浪達法律辯護暨教育基金會的著名律師,一直在為LGBTQIA的權益奔走,他是促成 2009 年愛荷華州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重要推手,美國幾個著名的同性戀平權案件,他都有參與。

  4月20日,年僅28歲的瑞典頂級DJ艾維奇(Avicii,原名Tim Bergling)用打破的酒瓶割傷自殺,流血過多而死。 Avicii在電音界極負盛名,2012年成為全球第3的DJ,16年開始Avicii漸漸淡出舞臺,據他自己在社交媒體所說:「由於壓力、焦慮和身體抱恙不得不離開舞臺」。Avicii一直飽受不良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折磨,酒精成癮,也一直被爆患有抑鬱症、焦慮症。全球自殺成功的人中90%為精神疾病患者,酒精成癮也屬於精神疾病範疇,是物質成癮的一種,並且和抑鬱症等疾病會彼此加重。

  6月5日美國知名設計師和同名品牌創始人凱特·絲蓓自縊而亡,終年55歲,留下了一名13歲的女兒。凱特·絲蓓的品牌家喻戶曉,以清新的少女風格籠絡了女孩子們的心,她設計的背包時尚又實用。據BBC報導,凱特·絲蓓死後,推特上刷屏式的哀悼——其中70%都是女性, 57%年齡在18至24歲之間。去世之前凱特·絲蓓已經有8年沒有推出作品,有報導稱她是為了陪伴女兒才淡出公眾視線,如今卻割捨下13歲的女兒離開了這個世界。據凱特·絲蓓的姐姐和朋友透露,凱特·絲蓓患有抑鬱症。

  6月8日美國著名廚師、美食作家、美食節目主持人安東尼·波登在酒店房間裡上吊自殺,離世時他仍然陷於滿滿的工作日程中。安東尼·波登是美食節目《未知之旅》的主持人,曾拿過廣播電視媒體界普利茲新聞獎和五個艾美獎,被稱為傳奇美食主持人。他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尋找發現美食,並呈現給觀眾,中國美食也另安東尼情有獨鍾。波登在2000年的時候,著書《廚房機密檔案》,從此一舉出名。他外形俊朗,風度翩翩,被譽為「美食界的搖滾明星」。據媒體稱,安東尼由於工作過於勞累,不肯休息,罹患抑鬱症,最終自殺。

  7月23 日,31歲的烏克蘭藝術家、人權活動人士、烏克蘭女權團體費曼(Femen)聯合創始人奧克薩娜·沙赫科(Oksana Shachko)在法國巴黎家中自殺。兩年來,她自殺了三次。費曼被稱為烏克蘭激進女權行動組織,以裸體抗議著名,也被稱為「烏克蘭裸女」。費曼曾對多個政治人物組織裸抗,其中包括普京。據悉,費曼的大部分經費都來源於西方的女權組織,奧克薩娜·沙赫科和4名其它成員也曾被外國間諜綁架,被剝光後扔到法國一處森林內警告「再不老實點就拔光毛髮和倒油燒死」。法國給了奧克薩娜·沙赫科流亡避難的待遇,她曾在法國以賣畫為生,2016年奧克薩娜·沙赫科於紐約曼哈頓被捕,罪名是參與非法賣淫活動。她因內部紛爭,死前已經宣布離開費曼。烏克蘭實現了民主,又遭遇民主轉型危機,而這些為政治搖擺、獻身的小人物,永遠也只是各自飄零。

  7月27 日,南非心臟病學教授(開普敦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院長) Bongani Mayosi因抑鬱症自殺, 終年51歲。Bongani Mayosi曾是開普敦大學和Groote Schuur醫院的醫學系主任,國家醫學院院士,於2009年被授予國家最高榮譽,Mapungubwe勳章。Bongani Mayosi的父親和妻子都是醫生,他是南非科學院的成員,也是南非醫師學院的前任主席,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領導了許多其他生物醫學組織。Bongani Mayosi致力於改善非洲基本醫療服務,參與KTU開發了支持中低收入國家一線醫護人員的實用護理套件。他所在的科研團隊發現了導致危及生命的心臟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發育不良的基因突變之一,這一發現被認為是自第一次人類心臟移植以來南非最重要的醫學進步之一。Bongani Mayosi重視培養青年醫生的培訓,積極參與創建培養年輕醫生和醫學研究者的系統。去世時,他已患有抑鬱症兩年。

  8月1日,加拿大藝術家、模特瑞克·格內斯特RickGenest(zombie boy殭屍男孩)被發現在其蒙特婁家中自殺身亡,年僅32歲。格內斯特19歲時決定將全身刺滿紋身,他用了三年時間完成了這個目標,為自己設計了各種紋身圖案,把自己的身體打造成了一件藝術品。他是加拿大知名的模特,也被Lady Gaga邀請拍攝專輯MV,逐漸成為全球知名模特。格內斯特去世後Lady Gaga發推文稱瑞克自殺的消息令她震驚,呼籲公眾更多關注心理健康,不要懼怕和身邊人談及自己患精神疾病的事情。似乎透露了格內斯特是因患有精神疾病而導致自殺,Lady Gaga呼籲公眾走出桎梏,公開談論精神疾病,及時求助。

  8月5日,32歲的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自殺,2002年,盧凱彤與林二汶組成at17,2011年分開發展,幾次入圍臺灣金曲獎,曾是陳奕迅御用吉他手。2013年罹患躁鬱症,長達九個月失眠,自殘,坦言「每天都想自殺」,經過兩年治療方才好轉,盧凱彤也將這段經歷紋在身上,寫進了歌裡。她在2017年的金曲獎上公開出櫃,承認自己已和太太在加拿大登記結婚。盧凱彤年紀輕輕已經是非常優秀的音樂人,可還是在8月5日從高處躍下,死前沒有任何徵兆。最後一條微博中,她引用了Beyond的歌詞:「仍是雨夜,凝望窗外,沉默的天際,問蒼天可,會知,心裡的感覺……」

  10月20日,59歲的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鄭曉松,因抑鬱症在澳門住所墜樓身亡。十九大前夕,鄭曉松從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一職調任澳門,去世前履新一年零一個月。我們暫且不去懷疑鄭曉松的死因,因抑鬱症等精神疾病自殺的中國官員著實不在少數,據中國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諮詢中心」去年公布的數據,2009年至2017年,共有243名官員自殺,其中約半數確診罹患憂鬱症。民間統計資料則顯示,2012年至2016年,中國官員自殺事件多達1235起,其中782人因此身亡。北京財經雜誌曾披露,上述官員最常見的死亡「方式」為墜樓、自縊、臥軌或高速公路跳車等。

  11月1日,51歲的內蒙古公安廳副廳長、呼和浩特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李志斌因抑鬱症在辦公室自縊身亡。10月29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長杜寶君被宣告落馬;10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副廳長孟建偉被查。李志斌自殺的時間有點曖昧,是內蒙公安系統持續發生「地震」的時期。李志斌長期任職在包頭市,後任職於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多年工作於公安系統。任赤峰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期間,曾處置了內蒙古公安廳原廳長趙黎平涉嫌故意殺人一案。在李志斌的遺書中,他說一直受到抑鬱症的困擾,每天都必須服用強力安眠藥才能入睡。

  11月6日,中國記者,人民日報社《新聞戰線》雜誌社總編輯胡欣在報社36號樓跳樓自殺,終年66歲。胡欣從19層樓墜樓而下,沒有留下任何遺言,官方稱,她患有抑鬱症。胡欣作為優秀的中國新聞人,將《新聞戰線》改頭換面,更能為大眾所接受。自1990年進入《人民日報》工作以來,胡欣多次獲得各種新聞獎項,她倡導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詮釋新聞。

  12月1日,58歲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司令,海軍中央司令部指揮官,軍銜中將斯科特·斯蒂爾尼(英語:Scott Stearney)舉槍自殺。作為美國海軍駐中東部隊最高指揮官,斯科特·斯蒂爾尼執掌的第五艦隊是美軍現役的7個艦隊(第二艦隊已經重組,)中除虛擬網絡戰第十艦隊之外所轄區域最小的。隸屬於美國中央司令部,負責紅海、波斯灣、阿拉伯海、東非肯亞等印度洋北部區域,艦隊總人數為兩萬餘人,總部設在巴林。雖然所轄區域小,但是其承包作戰任務和壓力非常大,包括打擊索馬利亞海盜、應對和驅逐伊朗革命衛隊快艇、應對阿富汗塔利班、葉門胡塞武裝、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等。斯科特·斯蒂爾尼的自殺很可能是因為這部分工作的複雜性和過大的壓力。美軍自殺在過去的十年中一直是排在第二位或者是第三位的死亡原因,第五艦隊司令的自殺無疑讓這一問題更加突出,也對包括第五艦隊在內的美軍整體頗有打擊。

  12月1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張首晟去世,曾與抑鬱症頑強抗爭,疑似墜樓自殺,終年55歲。43歲的張首晟便早早成為了史丹福大學物理系終身教授,並因開創拓撲絕緣體領域在科學界著名。張首晟是一位明星科學家,也被很多學者和專家看好有望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發起的丹華資本成為矽谷華人圈的明星投資公司。早在2010年,他就已經獲得「歐洲物理獎」,2012年獲得了凝聚態物理領域的最高獎——美國物理學會「奧利弗·巴克利獎」,同年,又獲得國際理論物理最高獎「狄拉克獎」。2014年11月3日,美國富蘭克林學會宣布授予張首晟班傑明·富蘭克林獎,以獎勵他在拓撲絕緣體領域的開創性貢獻。2017年7月21日張首晟為首的實驗團隊宣稱發現了「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證據,結束了物理學界80年的探索,這一發現刊登在當天的《科學》雜誌上。2017年7月張首晟還來到北京,在一場未來科技峰會上做了演講。據家人稱,張首晟已與抑鬱症對抗多時。

  據不完全統計,2018,這些名人離開了我們:

  1月1日 喬恩·保羅·施特爾(Jon Paul Steuer),33歲,美國演員(《女拳》,《勇猛小巨人》,《星際迷航:下一代》);歌手,開槍自殺。

  1月16日 泰勒·希林斯基(Tyler Hilinski),21歲,美國橄欖球隊員 (華盛頓州立大學),開槍自殺。

  1月21日 西部邁(日語:西部 邁),78歲,日本保守派評論家,曾任東京大學教授。在多摩川河跳河自殺。

  1月22日 安德魯·卡羅爾(Andrew Carroll),32歲,美國職業冰球運動員(愛達荷虹鱒魚冰球俱樂部,明尼蘇達德盧斯鬥牛犬男子冰球隊),墜亡。

  1月25日 茅侃侃,34歲,中國網際網路創業者,萬家電競CEO,Majoy創始人,自殺。

  1月30日 馬克·薩林(Mark Salling),35歲,美國演員兼音樂家,自縊而亡。

  2月1日 菲德爾·卡斯楚·迪亞茲-巴拉特(西班牙語:Fidel Castro Díaz-Balart),68歲,古巴核子物理學家、前最高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的長子,因抑鬱症開槍自盡。

  2月2日 波阿斯·阿拉德Boaz Arad(希伯來語: ),61歲,以色列藝術家,自殺。

  2月3日 羅曼·菲利波夫(俄語:Роман Николаевич Филипов),33歲,俄羅斯空軍飛行員,座機被「徵服沙姆陣線」武裝分子擊落後陣亡。

  2月7日 吉爾·梅西克(Jill Messick),50歲,美國電影製片人 (《賤女孩》,《弗裡達》) 是女演員 羅絲·麥高恩(Rose McGowan)的經濟人,自殺身亡。

  2月28日 基思·英格蘭(英語:Keith English),50歲,美國政治人物,前密蘇裡州眾議院議員,開槍自殺。

  3月9日 趙敏基(韓語:),52歲,韓國演員、教授。疑似上吊自殺。

  3月14日 大衛·巴克爾(David Buckel),60歲,美國律師、LGBT平權運動人士,自焚身亡。

  3月16日 阿爾尼·萊爾馬(Arnie Lerma), 67歲,美國作家,活動家,開槍自殺。

  3月17日 Benny Fredriksson,58歲, 瑞典演員、劇院總監、斯德哥爾摩城市劇院執行長(2002–2017),自殺身亡。

  3月21日 大本萌景(日語:大本 萌景),16歲,日本愛媛縣松山市的地方偶像、女子團體愛之葉女孩(愛の葉ガールズ)成員,自殺身亡。

  4月10日 艾力克斯·貝克特(Alex Beckett),35歲,英國演員 (2012,W1A,Youth),自縊而亡。

  4月14日 大衛·巴克爾(David Buckel),60歲 美國律師、LGBT平權運動人士、環保人士,自焚而死。

  4月20日 夏恩·雅蘭(Shane Yarran),28歲, 澳大利亞足球運動員(Fremantle,Subiaco俱樂部),面臨入室盜竊指控,陷入困境,自殺身亡。

  4月20日 艾維奇(Avicii),本名提姆·柏格林(瑞典語:Tim Bergling),28歲,瑞典電音DJ、音樂製作人,割傷自殺,流血過多而死。

  4月21日 威勒·特耶(Verne Troyer),49歲,美國男演員,好萊塢特型演員(《王牌大賤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患抑鬱症,酒精過量自殺。

  5月1日 Pavel Pergl,40,捷克職業足球運動員(Sparta Prague),自殺身亡。

  6月3日 亞歷山德拉·阿皮亞諾(Alessandra Appiano), 59, 義大利小說家和記者,自殺身亡。

  6月4日 伊內斯·索雷吉耶塔(葡萄牙語:Inés Zorreguieta),33歲,阿根廷總統辦公室社會政策科心理學家。荷蘭皇后馬克西瑪最小的妹妹,自殺。

  6月5日 美國知名時裝設計師凱特·斯佩德(Kate Spade),品牌「凱特·絲蓓」創辦人自縊而亡,終年55歲。

  6月8日 安東尼·布爾丹(Anthony Bourdain),61歲,美國廚師、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美食冒險家」。自殺。

  6月12日Bhaiyyu Maharaj, 50歲,印度宗教導師,開槍自殺。

  6月17日 大衛·塞爾伯格(David Selberg), 23歲, 瑞典冰球運動員(Lule,Pite冰球隊), 自殺身亡。

  6月30日Juraj Halenár,35歲,斯洛伐克足球運動員 (Slovan Bratislava球隊),自殺身亡。

  7月7日 泰勒·霍尼卡特(Tyler Honeycutt),27歲,美國籃球運動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沙加緬度國王),開槍自殺。

  7月8日 比利·奈特(Billy Knight), 39, 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棕熊隊UCLA Bruins), 通過鈍器自殘致死。

  7月9日 威廉·休斯(William Hughes),20歲,英國業餘拳擊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童星(神秘博士),英國42公斤級男學生冠軍(2011年),BUCS冠軍(2018年),自殺。

  7月23日 露西·費裡(Lucy Ferry),58歲,英國模特(攝影師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社交名媛,舉槍自殺。

  7月23 日奧克薩娜·沙克(Oksana Shachko),31歲,烏克蘭藝術家、人權活動人士、烏克蘭女權團體費曼(Femen)聯合創始人,疑似自殺。

  7月25日 Ellie Soutter,18歲,英國滑雪板選手(英國奧林匹克代表團Team GB),自殺身亡。

  7月27日 Bongani Mayosi, 51, 南非心臟病學教授(開普敦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院長),於2009年被授予國家最高榮譽,Mapungubwe勳章, 自殺。

  7月29日 布萊恩·克里斯多福(Brian Christopher),46歲,美國職業摔跤手(在WWF, TNA, USWA等拳王爭霸賽中表現優異),自縊而亡。

  7月29日薩姆·邁赫蘭(Sam Mehran),31歲,美國音樂家,自殺身亡。

  8月1日 瑞克·格內斯特(Rick Genest),32歲,藝名「殭屍男孩」(Zombie boy),加拿大藝術家、模特兒,墜亡。

  8月1日,加拿大藝術家、模特RickGenest(zombie boy殭屍男孩)被發現在其蒙特婁家中自殺身亡,年僅32歲。

  8月5日 盧凱彤(Ellen Joyce Loo),32歲,香港著名創作歌手及吉他手、唱作組合at17成員,墮樓身亡。

  8月8日 威利·迪勒(荷蘭語:Willie Dille),53歲,荷蘭政治人物,自由黨籍海牙市女議員。政治事件後自殺。

  8月14日 吉爾·賈納斯(Jill Janus),42歲,美國搖滾歌手(女獵手樂隊Huntress),自殺。

  9月10日 沈麗君,35歲,中國演員,跳樓自殺。

  9月14日 蘇啟誠,61歲,臺灣外交官,臺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自殺。

  9月25日 Shoki Mokgapa,34歲,南非女演員 (代表作品:《一年級學生》The First Grader,《特警判官》Dredd, 《曼德拉:漫漫自由路》Mandela: Long Walk to Freedom),自殺身亡。

  10月14日 杜雨微,19歲,中國藝人,原女子偶像組合GNZ48成員,自殺。

  10月20日 鄭曉松,59歲,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因抑鬱症墜樓身亡。

  10月24日 潘秀拉(Hip Hop Pantsula),38歲,南非說唱歌手,自殺身亡。

  11月1日 李志斌,51歲,中國政治人物,內蒙古公安廳副廳長、呼和浩特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被指「因抑鬱症自縊身亡」。

  11月6日 胡欣,66歲,中國記者,《新聞戰線》前總編輯,自殺。

  11月13日 許義翔,50歲,臺灣政治人物。屏東縣屏東市新興裡裡長候選人。服毒自殺。

  12月1日 斯科特·斯蒂爾尼(英語:Scott Stearney),58歲,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司令,海軍中央司令部指揮官,軍銜中將,自殺。

  12月2日 麥可·詹姆斯·斯奈德(Michael James Snyder),68歲,美國企業高管,Red Robin公司執行長(2000 - 2005),開槍自殺。

  12月8日 羅德·瓊斯(Rod Jones),54歲,美國橄欖球運動員(堪薩斯市球隊隊長),開槍自殺。

  12月12日 傑西卡·斯塔爾(Jessica Starr),35歲,美國氣象學家(任職於WJBK電視臺),自縊而亡。

  

  以上是筆者可以在網絡上找到並梳理出來的2018年名人自殺盤點。但還有更多普通的、可愛的人,他們生活在我們的身邊,是我們的家人、朋友、我們的摯愛。他們也曾經選擇以自殺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或者他們中的一些人正打算結束自己生命。拋卻道德判斷,我們今天也不做自殺幹預,如果已經生無可戀、被逼進生活的死角,離開之前,停一停。

  審校:EON

  編輯:酒酒

  亦蘭

  

  醫學(精神疾病)公益媒體撰稿人&翻譯;致力於精神疾病科普和把自己變成更好玩兒的人。

  

  深讀

  

相關焦點

  • 中外名人明星自殺遺書內容公之於眾,在生命盡頭他們都說了什麼?
    當對一些事情無法釋懷時或者無法忍受時,有一些人會選擇自殺,尤其是名人自殺會更加引起人們的關注。古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有一些中外名人自殺前的遺書內容公之於眾,讀來讓人唏噓不已,也更加警示現在的人要珍惜生命,珍惜當下。
  •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盤點敗給抑鬱症的歐美名人
    很多網友被這一消息震驚。 崔雪莉的逝去,再一次喚起人們對抑鬱症以及名人群體壓力的關注。據統計,韓國娛樂圈在近12年內,已有超過30位明星因抑鬱自殺。 而事實上,不僅是韓國,在歐美也有眾多因抑鬱症自殺的名人。
  • 盤點世界上至今未能破案7大名人離奇死亡懸案
    世界上離奇的事情有很多,然而名人離奇死亡的懸案也不少李小龍、傑克遜、夢露等等死亡謎案至今未破,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七大名人的死亡懸案1、李小龍嚴格的說,李小龍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藝人,更多的一個武術家甚至於愛國者。
  • 盤點那些讓人精神抖擻的名人名言,名人智慧值得細品!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盤點那些讓人精神抖擻的名人名言,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1、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奧斯特洛夫斯基2、生命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火花。——伽利略3、人要學會走路,也要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才能學會走路。
  • 盤點:被抑鬱症纏身的10大名人!
    抑鬱症的危害很大,歷史上很多名人都飽受抑鬱症的痛苦,今天恩恩醫生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那些曾經得了抑鬱症的名人。一、梵谷梵谷一生中做出過很多古怪的,超出一般人理解範圍的行為,比如割下自己的左耳,還有把自己關進精神療養院。梵谷割下耳朵送給妓女的時候,他的抑鬱症已經很嚴重了。在之後的兩年之中,他不斷地嘗試自殺。
  • 盤點建築跨界名人:當建築人開始跨界,就沒別人什麼事了!
    今天咱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建築行業成功跨圈別的行業的名人!1、任正非任正非1944年10月25日出生於貴州省安順市鎮寧縣,祖籍浙江省浦江縣。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創始人兼總裁。雖然後來選擇進入娛樂圈,但是設計專長也沒拉下,2018年1月5日,吳彥祖在ins上更新,宣布自己設計的建築作品入圍了建築設計界的奧斯卡——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獎!
  • 臺灣女模特自殺,盤點娛樂圈十五大貌美如花卻自殺身亡的女星
    近日,24歲臺灣模特楊又穎(Cindy)在家中自殺身亡,已經有數不清的明星,或因為情感問題、或因為事業壓力、或因為遭受欺辱……最終都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嘆息。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貌美如花但最終卻自殺身亡的女星吧。一、楊又穎
  • 經典G-Class全球名人車主盤點
    ▲阿諾·施瓦辛格2018年現身底特律車展為G-Class有著方正經典外形的G-Class不但成為許多人的夢幻名車,更是許多名人爭相購入的車款,今天就來盤點海內外收藏G-Class的名人車主。
  • 盤點2018年去世名人 哪個他讓你不想說再見
    盤點2018年去世名人哪個他讓你不想說再見驚豔了歲月終究塵歸塵,土歸土、、、>1/54塵歸塵,土歸土、、、、、、2018年臨近尾聲,當我們把時針往前輕撥,幾乎每個月朋友圈裡都擠滿送別的眼淚和緬懷。這一年有太多名人離世,在遠去的背影裡,我們看到文壇大師、動漫奇才、科學巨人、曲藝表演藝術家……也看到了自己曾被他們照亮的青春。讓我們好好跟他們說一聲再見,他們的作品和精神將會流傳,這也許就是最好的懷念。。。.
  • 娛樂:盤點2018年歐美明星最佳的萬聖節服裝
    【娛樂:盤點2018年歐美明星最佳的萬聖節服裝】導語:這只是我們,還是看起來今年每個人都非常認真對待萬聖節?在2018年,我們看到了一些令人震驚的準確和裝飾的服裝,我們無法相信如此完美。名人將它帶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考慮到他們每年都有大量的現金用於服裝。
  • 知乎2018 年度書單新鮮出爐 新知青年必讀盤點
    在「知乎 2018 年度書單」中,包括從知乎用戶的書籍討論量和閱讀量綜合判定選出「新知青年熱議書單」;從 2018 年知乎上架電子書的閱讀量評選出「新知青年熱讀書單」;從 2018 年知乎大學編輯力薦好書整理得出「編輯推薦書單」;從 2018 年知乎出品電子書的閱讀量排名評選出「知乎出品「電子書單;從 2018 年名人解讀書收聽次數統計出「名人解讀書單」,五大維度總結歸納了五份優質定製書單。
  • 盤點2020年自殺去世的八大明星,誰最讓惋惜?
    生命是寶貴的,不過近些年卻有多位明星選擇用自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些明星的去世讓人感到惋惜。2020年是非常坎坷的一年,明星自殺的新聞接踵而來。下面我們來盤點2020年自殺去世的八大明星,你看看誰最讓人惋惜?
  • 福布斯2018美國名人財富榜公布:盧卡斯排名第一
    福布斯2018美國名人財富榜公布:盧卡斯排名第一2018-12-20 14:11出處/作者:遊民星空整合編輯:大魚責任編輯:panyuxian 《福布斯》今日公布了2018年美國名人財富榜,其中《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以54億美元的淨資產排名第一,《福布斯》認為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他在2012
  • 郭紀軍助力銀川時尚名人2018秋季彩妝發布會落幕
    銀川時尚名人職業培訓學校時尚彩妝發布會合影留念2018年10月21日14:00,由寧夏銀川時尚名人職業培訓學校主辦,銀川彩墨帝思影造型協辦,香港國際形象設計行業協會助力支持的2018年時尚名人第二屆秋季時尚彩妝發布會在銀川王府井百貨東方紅廣場隆重開幕,現場吸引了來自全市近百名市民群眾的圍觀,為銀川市民帶來了一場視覺的盛宴。
  • 抑鬱百科 抑鬱症名人
    抑鬱症名人 被抑鬱症折磨的名人:陳寶蓮 陳寶蓮的母親表示,陳寶蓮剖腹產產下兒子後患有嚴重的產後抑鬱現象以及自殺的傾向,後經上海警方公布的消息稱陳確係跳樓自殺身亡。  被抑鬱症折磨的名人:陳琳 但後來事業愛情的雙重打擊使她性格大變,並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幾次曾企圖自殺。在她最後的日子,她仍然試圖用她堅強的性格同命運做最後一搏,她堅強的性格並沒有在逆境中幫助她,反而像一塊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引起了一連串連鎖反應,堅強反而壓垮了她,當最後一塊牌倒下,她失敗了。 被抑鬱症折磨的名人:陳百強
  • 韓國人為什麼愛自殺?
    2020年7月9日,樸元淳傳出失蹤消息,同日深夜被發現自殺身亡。其實對於世界各地的讀者,聽聞韓國有關自殺的新聞,並不新奇,世衛組織2018年數據顯示,韓國位列全球第十高的自殺率國家。韓國在2010年還一度達到每10萬人就有33.3人自殺,位居全球前三。
  • 盤點名人喜歡戴的表 楊紫瓊夫妻大愛裡查德米爾
    話不多說,今天發條魚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名人愛戴的表都是哪些,看看有沒有和你戴同款表的名人啊!  原標題:盤點名人喜歡戴的表 楊紫瓊夫妻大愛裡查德米爾 (責任編輯:徐悅 )
  • 名人解讀:海明威的傳奇一生,傳奇的他又為何最後選擇了自殺呢?
    然而,對於取得了名譽地位的海明威來說,接踵而來的除了榮耀之外,也有了作為名人的許多煩惱。而且正如人們所說的,「樓有多高,陰影就有多長」。在這種情況下,名人們承受著名譽所帶來的沉重心理壓力,總感到進退維谷。一切受賄都是有代價的。
  • 新冠疫情之下日本自殺率飆升
    除了要與「第三波」新冠疫情作鬥爭,日本近日飆升的自殺率,成為又一個困擾社會的棘手問題。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數據顯示,該國10月自殺人數為2158人,同比增加40.2%,女性增幅尤為嚴重。這一數字甚至超過日本全年因疫情病亡的人數。
  • 西方歷史上有哪些被梅毒折磨的名人?
    這個不可描述的病,是非常廣泛的,廣泛到,凡是你能叫的出來的那些各個領域的名人幾乎都是梅毒攜帶者!為了讓大家不對這個世界的美好產生懷疑,同時也限於篇幅,小印在此就只盤點藝術和文學領域的部分名人患者。(1) 後印象派畫家梵谷 大家都愛的梵谷,被懷疑患有梅毒,他和高更曾經光顧過同一個性工作者,這可能是他染上梅毒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