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奇葩說7》發起了一個熱門的討論話題:是否願意一鍵重啟你的2020?
我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也和身邊的一些朋友聊了一下,我發現其實很多人是不願意的,因為這一年好不容易快要熬過去了,如果再一次重啟好像只會徒增煩惱。
當然了,也會有一些人想要有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因為這樣就可以和一些人好好的說再見了。
1.
好朋友大成跟我說,小時候幫他打架的兄弟,最近結婚了,而他卻是通過別人的言談才得知的。
他說他才知道,原來兩個人的關係,竟然已經疏遠到這個地步了。
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疏遠的呢?
我想大概就是從某天發現,他們能談論的話題只有過去的時候;
從彼此約定見面的時間變成「改天、下次、有時間」的時候;
從大成不再是對方唯一的好兄弟開始,這份疏遠就已經註定了吧。
同事阿黎也說:「那個陪了我12年之久的好朋友,就住在離我不到100米遠的小區,可是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居然都沒有碰過一次面。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突然間明白,在這個繁雜的世界裡,有些人不刻意見面,就再也遇不見了。」
我記得米蘭昆德拉曾說:「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是啊,我們都不擅長告別,分開也並不一定要有爭吵和決裂,只是走著走著,某一天轉過身才發現,生命裡的有些人已經很久不見了。
是真的忙到沒有時間見面嗎?想想其實也不是,真的想見一個人的話,總能夠抽出時間來的。
只是面對疏離的關係,成年人的我們,總是默契地選擇心照不宣,默契地選擇不刪除、不聯繫、不拉黑。
或許成年人的友誼,就是一路走,一路丟吧,因為生命本就是一個不斷遇見和不斷分別的過程。
能夠留給彼此最後的體面,也就是不戳破關係,不談疏離了。
就如網易雲熱評裡的一句話說的:「成年人的告別儀式是非常簡單,我沒有回你最後一條信息,你也很默契地沒有再發,就這樣消失在彼此的生活裡,好像從來沒有認識過一樣。」
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是沒有絕對穩定的關係的,曾經說好了要做一輩子朋友,終究會因為歲月洗禮,變成我們生命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友情如此,愛情也一樣。
2.
在後臺有個讀者給我留言說,晚上還聊得好好的異地戀男友,第二天卻突然給她發來了一條消息,內容是「我覺得我們不合適,不如就這樣吧。」
然後無論她問為什麼不合適,無論她怎麼努力挽回,男人都始終無動於衷,也不願意再見面。
她問我:不是當初說好要一輩子走下去的,怎麼可以有一個人說走就走,連好好說句再見都不願意呢?為什麼當我讓他說他不愛我的時候,他不願意說,他是真的不愛我了嗎?
我理解曾經相愛的兩個人,不能好好說再見的遺憾,也能夠體會被分開的那個人的意難平。
但我們其實都清楚,成年人向來都不擅長說再見,任何的離開,都不是突然間做的決定,只是蓄謀已久。
或許從他不再頻繁給你發消息,不再在意你的情緒,不再關心是否會傷害到你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做好了要分開的決定。
在被分開的時候,很多女生總是喜歡問對方是不是真的不愛自己了,但男生往往只會回答「不合適」。
其實,愛一個人是藏不住的,即使捂住了嘴巴,也會從眼睛裡流露出來,不愛也是。
我想你應該明白,相愛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他愛不愛你,你心裏面是最清楚的。
我還聽過這樣一句話:「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就像流星,瞬間迸發出令人羨慕的火花,卻註定只是匆匆而過。」
或許有些人出現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就只能是匆匆過客吧,沒有那麼多的為什麼,就是走著走著就散了。
3.
《一個人的村莊裡》有一段文字我也很喜歡,書裡原文是這麼描述離開的:
「真正想離開的人,只是挑了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裹了件最常穿的大衣,出了門,然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後來我才知道,那些真正要走的人,就是吝嗇得連句再見都覺得是浪費時間。而那些嚷著說餵我要走了,還一步三回頭的人只不過是想要你說一句,留下來好嗎。」
成年人的世界裡,不會直接說分手的,那些大張旗鼓的離開,都不過是試探,真正的離開,從來都是悄無聲息。
但是我們都知道,地球不會因為沒有了誰,就停止自轉;生活也不會因為你的悲傷,就會對你溫柔以待,太陽依舊東升西落,海水終究潮起潮漲。
也沒有誰,是真的離不開誰。
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保鮮紙也會過期,這個世界上,或許根本就不存在不會過期的東西。
所以你應該清楚,無論友情還是愛情,也都有保質期。
在時間的推進下,很多的關係都是慢慢變淡的,分開不過是人間的常態,不刪除、不聯繫、不拉黑才是成年人分手的潛規則。
所以有些人,我們也笑笑說:愛過一場,就夠了。從此,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吧。
來源於:旺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