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給一大段時間了,真那麼空閒了,其實啥也沒幹,幹啥也沒心思。它背後比拼的,是自律,是專注,是持之以恆。很多人壓根沒這些。那些閒時間他鎮不住。反觀身邊的一些同事朋友,嚷嚷著要參加什麼減肥特訓營,辭職考研專心考證之類的,最後都不了了之。這讓我意識到一點,如果真想幹啥,最好的辦法是化整為零,打持久戰。
斷續的碎片化時間有個很大的弊病,就是特別容易讓人無聊。我喜歡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刷手機,刷各種網站,瀏覽各種信息。刷多了會覺得無聊。無聊還會繼續刷。某天看了一篇文章,鮑鵬山教授寫的,裡面有段話讀來當頭棒喝:
「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無用的知識。比如,很多人關心某個明星喜歡的顏色是什麼,星座是什麼,結了幾次婚,又離了幾次婚。當一個人把精力花在這些地方時,他可能獲得了知識,並且在飯桌上能與人聊天,但他會變得特別瑣碎。我們的生命本來就不可能佔有無限的知識。更可悲的是,無聊的知識會讓人生變得無聊,瑣碎的知識會讓人格變得瑣碎,甚至猥瑣。」
我突然意識到,這樣刷手機接觸各種的信息,其實就跟學那些無用的知識一樣,讓人變得越發無聊,瑣碎,甚至猥瑣。那些信息,已經在侮辱我們的智商,並且在誤導我們生命的流向了。
這讓我重新思考,如何度過那些碎片化的時間。這逼迫我去想,除了寫東西外,還有哪些事情是我能夠長情的。這個問題我還在想。也許很快我就能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