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在為家裡的軟裝操心,十有八九,你會在某寶推薦/某住曬家裡看到過這幅作品:
《藝術家肖像(泳池及兩個人像)》1972
雖然很多人叫不出這位「十級泳池愛好者」藝術家的名字,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床頭掛著他高階色的大水花復刻版,來彰顯一下自己的藝術品位。
《更大的水花》1967
最近,這位藝術家的作品還在北京木木美術館進行展出,許多時髦的青年們都蜂擁東城隆福寺街的錢糧胡同,前去朝聖。
就連周董也是他的粉絲。對,周杰倫不止愛喝奶茶 :)
所以他
究竟是誰?
去年11月15日,他的代表作《藝術家肖像(泳池及兩個人像)》被買家以9031.2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折合人民幣約6.26億元,成為取代傑夫·昆斯的「在世最貴藝術家」。
要知道,梵谷創作於1989年的這幅《田野裡犁地的農夫》,拍賣成交價格也才8131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75億元。
《田野裡犁地的農夫》
不過今年5月,這一紀錄再次被傑夫·昆斯刷新了。他的不鏽鋼雕塑作品《兔子》,以9100萬美元的成交價幫他重新奪回了「在世最貴藝術家」的桂冠。
《兔子》
但這並不影響「泳池」仍然是現在最受歡迎的藝術作品之一。沒錯,這位前任「在世最貴藝術家」就是現年82歲的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
賴在差班不走的
天才少年
《清潔牙齒,夜初(10pm)W11》1962
11歲就知道長大要當畫家;23歲在「YoungContemporaires」畫展上獲得青年組大獎;26歲舉辦個人畫展……年少成名的大衛·霍克尼並非出身藝術世家,相反,1937年,他出生在英國布拉德福德的一個工人家庭。
那時,學校裡只有成績最差的班才會開設繪畫課。於是,小霍克尼每次都故意考得很糟,好賴在差班學習畫畫。
迷戀加州泳池的
英國人
《尼克·威爾德的肖像》1966
《日光浴者》1966
《泳池中的兩個男孩》1965
從英國的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後,大衛·霍克尼從倫敦飛到了紐約,並和安迪·沃霍爾等主流藝術家成為了朋友。不過他對混圈子並不感興趣,霍克尼說「我什麼也不想做,我只想當藝術家」。
相比陰雨寒冷的倫敦,這個英國人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加州的陽光,以及充斥著荷爾蒙的泳池。而這,也成就了他日後大火的「泳池系列」。
「我們兩個男孩
粘在一起」
《家庭生活,洛杉磯》1963
大衛·霍克尼的父親是位堅定的個人主義者,他常常會買回《蘇聯周刊》、《時代周刊》等不同刊物,讓霍克尼和其他孩子知道,即便是同一事件,不同媒體報導的角度和態度也不相同。
「永遠要去追尋真相,不用在意身邊的人怎麼看你。」所以,即便生活在工人階級的家庭裡,霍克尼依舊保持著貴族般的傲骨。
大衛·霍克尼似乎從來不畏懼成為「異類」,他不僅作為反戰主義者去醫院當了兩年勤務兵;就連自己的性取向,也從不掩飾。
《我們兩個男孩粘在一起》1961
24歲時,大衛·霍克尼第一次用波普作品《我們兩個男孩粘在一起》,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的愛情觀。雖然他的出櫃遭到了國人的diss,但他依舊我行我素,並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書時,邂逅了自己的初戀以及繆斯彼得·施萊辛格。
這位優雅內斂19歲的少年,是霍克尼的學生,用他的話說,「 Peter就是年輕的加利福尼亞的化身啊」。
雖然兩人的關係最終還是走向了破裂,但在大衛·霍克尼的畫作中,還是能看到他們很多甜蜜的過往。像是《出尼克泳池的皮特》,以及售出天價的《藝術家肖像(泳池及兩個人像)》。
《出尼克泳池的皮特》 1966
不過,《藝術家肖像(泳池及兩個人像)》並不是一個真實的場景。
某天,一張水底泳手,和一張皮特凝視地下的照片同時出現在工作室的地板上。霍克尼無意間發現了兩者之間微妙,且極具張力的戲劇美感,便決定把它們「合成」一幅雙人肖像畫。
不過,這幅畫直到兩人分手之後才最終完成,也可以說是霍克尼的療傷之作。
兩次拒絕
英國女王
雖然是少年成名,但大衛·霍克尼似乎對這些身外之物並不感興趣,「與世隔絕」的創作,才是他的理想生活。
霍克尼說,「我只想在這裡畫畫,當你年紀大了,你會發現,沒有任何東西能和畫畫相比。」
所以你能大概理解,大衛·霍克尼為何會兩次拒絕英國女王——1990年,他拒絕了英國女王為他頒發的騎士頭銜,理由是他那時住在洛杉磯,「我不認為生命就是關於獎賞」;再後來,霍克尼又以「我正在畫當下英國的風景,當下的英國人民,她的國家」,「畫人一般只畫自己的朋友,我對拍馬屁不在行」,拒絕了女王請他畫像的委託。
即便如此,2012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還是將崇高且限量24枚的英國功績勳章頒給了這位國寶級的藝術家。
揭露畫家的
驚天秘密
2001年,大衛·霍克尼將自己的大膽猜測公諸於世,卻遭到了藝術界和攝影界的質疑。
起因是1999年,霍克尼在欣賞安格爾作品時的「驚人發現」——他認為作者之所以能迅速且不差毫釐得畫出精緻的人物形象,很可能是藉助了某些光學工具。於是霍克尼大膽猜測,15到19世紀左右的畫家們,或許也是如此作畫的。
雖然經過一系列研究和求證,他的思考和發現還是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受中國影響的
大衛·霍克尼式拼貼
在看過《乾隆南巡圖》的散點透視之後,霍克尼對透視有了新的理解。
喜歡攝影的他用寶麗萊相機從不同角度拍攝同一物體後,又把這些局部照片拼回一個整體,成為多點透視的霍克尼式拼貼。
攝影拼貼《梨花盛開的公路》
後來,霍克尼把這種打破西方傳統焦點透視的方式融入到了繪畫中。他通過油畫和拼貼的技巧,創造出了反轉透視。
2007年,霍克尼的巨幅畫作《沃特附近較大的樹》正是這種技巧的體現。這幅寬4.6米,長12米的畫作是由50幅不同透視角度的小油畫組合而成的。
站在這幅畫前,你仿佛已經沉浸在約克郡廣袤的樹林之中。
《沃特附近較大的樹》2007
被繪畫耽誤的
時尚icon
剛到紐約的時候,大衛·霍克尼受電視上染髮劑廣告的影響,把自己的頭髮也染成了金色。
「不是有錢才能穿出風格,你的態度決定了風格。」
「我會穿讓我顯得特別,看上去又有些反諷的衣服。」
正如霍克尼所堅持的,金髮、圓形粗框眼鏡,以及色彩大膽的波普感單品,他的穿衣風格既融入了美國的開放自在,又保留了英國人的紳士體面。
英國《衛報》把這位風格獨一無二的藝術家稱作是「全天候時尚偶像」,而英國版《GQ》也把他列入了「50位最具風格的英國男人」。
即便到了82歲的高齡,這位英國酷老頭兒依舊保持著年輕時的穿衣風格。就像自己畫作中的人物一樣,霍克尼用穿衣搭配詮釋著他在生活中對藝術的理解。
他喜歡戴帽子,但這並不像其他時尚領袖是為了凹造型。霍克尼對光線極為敏感,尤其當他聽力下降以後,戴帽子作畫,能儘可能地幫他阻擋強光幹擾。
霍克尼的住所,也和他的穿衣風格如出一轍,大膽不羈,熱烈而充滿想像力。即便現在看起來,也是酷到起飛,非常霍克尼。
《AD》雜誌
這位重度泳池愛好者還把自家泳池池底也畫上了畫,後來,好萊塢的羅斯福酒店也邀請他去酒店的泳池作畫。
在乎的
與不在乎的
對於大衛·霍克尼來說,再高的榮譽獎牌都是可以扔進抽屜裡「無價值」的身外物,他更看重的,是生命中的友情。
2013年,霍克尼的年輕助手去世。這對他的打擊非常大,甚至讓他停下了最愛的畫筆,並離開英國,重新回到美國洛杉磯。
之後的兩年,霍克尼不間斷為身邊的朋友們畫了近百幅肖像,而這慢慢治癒了他。
在霍克尼之前,盧西安·弗洛伊德是英國另一位唯一獲得過「功績勳章」的藝術家,也是他不可多得的摯友。2002年,已經在洛杉磯住了20多年,65歲的霍克尼為了完成老友的心願,專程回到英國,給弗洛伊德當了100多個小時的模特。
跨界舞臺劇設計的
聯覺者
在大衛·霍克尼耳中,所有音樂都是有色彩和形狀的。例如他總能為眼前的景色配上恰當的音樂。聯覺者的天賦,讓霍克尼在舞臺劇設計上同樣有著過人之處。
霍克尼曾為《浪子的歷程》和《魔笛》等著名歌劇做過舞臺設計和服裝設計。他從來不強調逼真的舞臺效果,相反,霍克尼的設計都帶有著強烈的個人色彩,如同他的繪畫一般。
iPad——
老頑童的新玩具
在跨界舞臺劇、電影、紀錄片、攝影之後,這位老頑童又在73歲時喜獲了自己摯愛的新玩具,一個iPad。
大衛·霍克尼說,「使用 iPad 的好處是永遠不用擔心顏料不夠用」。
年輕時,霍克尼曾羨慕梵谷能那麼奢侈用一整管的藍顏料來畫天空。為了「眾籌」顏料錢,他還和朋友打賭「給我六便士,我就從運河跳下去」。
拿到錢後,霍克尼真的跳了下去。
和母親很像,大衛·霍克尼也是一個觀察細緻,關注細節的人。他迷戀大自然,即便當時的主流更偏向抽象、概念藝術,但是他卻始終堅持著「具象藝術家」的「過時標籤」。
每天,霍克尼都要花很多時間用iPad來描繪他的家鄉約克郡。工作讓他感到年輕,霍克尼說畫畫讓他覺得自己又回到了30歲。
2012年,被他視為自然界中「另一個自己」的大樹被砍,「那是我感覺最糟糕的時候」,霍克尼說到。
榮譽與爭議,一直充斥在大衛·霍克尼的生命中。不過這並不能干擾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對繪畫的執著與熱愛,他說「我已經從這種日常爭執中脫身出來,不管怎麼樣,我還有其它事情要做,比如說繪畫!」
當看展
成為流行
2000年左右,大衛·霍克尼的作品在中國還是少數派的小眾審美。直到近兩年,這個在美國代表著中產階級審美的藝術家,才有傾向成為中國大眾的潮流。
明亮斑斕的色彩、輕鬆寧靜的氛圍、生活化卻又超越生活的創作主題,霍克尼的作品大多是普通人可以看懂的藝術。極具辨識度的畫風,令初識他的人也能做到過目不忘。
從某種程度上說,隨著藝術展覽在全國的盛行,看展成為時髦人士的「剛需」打卡,加速了諸如大衛·霍克尼等「小眾」藝術家的普及程度。而對居住空間品質的追求,則令普羅大眾離藝術「更近了一步」。
無論你的床頭掛著的是代表野獸派的馬蒂斯/幻想魔術師馬格裡特/星星王子胡安米羅/抽象藝術的鼻祖康定斯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習慣與藝術同居。這些作品對他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改變空間氛圍的裝飾品。更多的,這些風格迥異的作品也表達著他們的生活理想,內心的矛盾與惆悵,價值觀與珍貴記憶……
品位升級Tips:
1/ 相比天價的原作,普通人選擇通過專業藝術品複製系統複製的原作版畫更經濟。
2/ 除了根據自己視覺喜好確定掛畫位置,一般來說,掛在沙發背後等有遮擋物的牆上,畫面中線距地1.6米高。而沒有遮擋的過道,畫面中線距地則是1.4米高。
3/ 三聯畫、四聯畫之間距離為10-12釐米為適中。
其實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開始做跨界聯名了。大多時候,那些原本價格昂貴,或者天價的藝術品會以另一種更親民的方式和大眾見面。雖然這其中不乏商業圈錢行為和「圖便宜」的大型爭奪戰,例如依舊曆歷在目的Kaws和優衣庫聯名款被瘋搶的鬧劇。
為什麼埋單?
是作品背後傳遞出的藝術價值?又或者是對藝術家本身的信仰???
正如大衛·霍克尼所說的「我始終堅信繪畫不會消失,因為它無可替代」,對於藝術畫作,每一位買家心中也有著自己始終秉承的價值觀和堅信的內核。他們為此埋單,並樂衷於此。
_
編輯 | dumpling
文字 | Ophelia
圖片 | 網絡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