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生活中總會遇到藥物缺貨、買不到藥的情況。這時又看到了另一款名字差不多的藥物。看看說明書,發現兩款藥的成分和用途都一樣,新藥甚至更便宜。
但是如果你真的用「李鬼」替代了「李逵」,帶來的健康問題可能危及生命。
一,軟膏與眼膏完全不同
拿紅黴素眼膏與軟膏舉例
1、含量不同
儘管軟膏與眼膏的主要成分都是紅黴素,但是兩款藥物的濃度差了一倍。紅黴素軟膏中紅黴素濃度為1%,眼膏中則為0.5%。
2、輔料不同
兩款藥物的輔料都是凡士林及液體石蠟,但是軟膏多用漂白過的白凡士林,眼膏會使用更溫和的黃凡士林。
3、製備要求不同
軟膏屬於皮膚外用製劑,眼膏屬於眼用製劑。
中國藥典規定,眼膏要求完全無菌,藥物微粒必須極細,基質必須純淨且無刺激性,而軟膏要求則會低很多。
4、用途不同
軟膏是乙類藥,一般用於化膿性感染、小面積的輕度燙傷。眼膏是甲類藥,必須在醫生藥師指導下才能購買,一般用於治療眼部感染,並且開封後需要一個月內用完。
用軟膏代替眼膏,眼部會受到高濃度的藥物刺激,還容易引起眼部感染。
用眼膏代替軟膏,由於藥物濃度低,起不到治療效果還可能會產生耐藥性。
二,普通片劑與緩釋片用途不同
市面上二甲雙胍片價格差異很大,有的4塊50粒,有的50塊30粒,他們之間主要區別在於劑型。
常見的藥物劑型一般以口服普通片為主,也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貼片、咀嚼片、分散片、泡騰片、陰道片、速釋片、緩釋片、控釋片與腸溶片。
普通片、腸溶片與緩釋片
二甲雙胍普通片在胃裡就直接吸收了,副作用較大,往往隨餐服用,但它價格比較便宜,一般用於控制飯後血糖。
二甲雙胍腸溶片在小腸裡才開始溶解,對胃刺激的副作用較小,在餐前半小時服用,價格適中,也是用於控制飯後血糖。
二甲雙胍緩釋片溶解緩慢,副作用小,一般一天服藥1次,價格最貴,並且他適用於控制血糖基礎量(空腹血糖),對餐後血糖反而影響不大。
所以具體吃什麼藥得問你的主治醫生,普通片和腸溶片大部分可以互換,但是用藥時間不同,換藥時需注意。
緩釋片、控釋片是一種由特殊工藝製作的劑型,服用後能在機體內緩慢釋放藥物,維持相當長的時間的藥物濃度以減少服藥次數。
一些先進的緩釋片一次服藥可以治療一個月甚至一年。除此之外,緩釋片能夠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缺點是相比其他劑型會貴很多。
並且對於緩釋片而言,千萬不能掰開或咀嚼,不完整的緩釋片會使血液內藥物濃度過高,副作用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三,左右旋體藥物與外消旋體藥效不同
如果你的眼睛得過結膜炎、紅眼病,那麼你一定對氧氟沙星滴眼液不陌生。
買到的滴眼液有時前面會加「左」,有時卻沒有「左」,他們之間的藥效就會差了一半以上。因為氧氟沙星滴眼液中有一半左氧氟沙星,還有另一半用來湊數的右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則去掉了無效的右氧氟沙星。
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
高血壓藥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抗過敏藥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止痛消炎藥布洛芬和右旋布洛芬;胃潰瘍藥蘭索拉唑和右蘭索拉唑等。
這些標了「左右」的藥會比沒標「左右」的藥效果要好。如果醫生明確了必須用帶「左右」的藥,就不能用便宜的藥來替代。另外,左旋多巴不是多巴胺的左旋異構。左旋多巴是抗震顫麻痺藥,而多巴胺是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藥物。
總之,不同藥物可能只是生產廠家不同,但更有可能是一個字不同,整個藥的用途就變了。所以,對用藥、買藥有疑惑時,最好詢問醫生,不能輕信百度或自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