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歡迎您繼續關注《海峽兩岸》,日前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率領經貿團訪臺,期間也特別去了臺灣南部大高雄市。高雄工商界人士對於陳雲林會長參訪表現出了極大熱忱。今天"濁水之南看臺灣",我們為您介紹高雄。我們通過衛星連線方式請到了兩位臺灣嘉賓,帶您深入了解大高雄市情況。一位是高雄農會總幹事蕭漢俊先生,一位是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先生,歡迎二位。
蕭漢俊:主持人你好,各位觀眾大家好。
黎建南:李紅好,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二位好。高雄是一個中小企業相對集中的地方,在這一次陳雲林會長參訪高雄期間,就有很多企業家爭相出席見面會,希望能夠在未來和大陸進行合作。首先我想請問一下蕭先生,高雄都有哪些中小企業,產業結構是怎麼樣?
蕭漢俊:為什麼在高雄中小企業特別多?這有它歷史背景。首先,國民黨剛撤退來臺灣的時候,是把所有機器、設備、資金等等,還有當初美國援助的一些資金,就規劃,臺北這邊是政經中心,南部是工業重心。是這樣子過來,因為剛開始的時候這麼多工業開始在那邊,慢慢慢慢它會萌芽,會成長。
我們在高雄的地方產業,中小企業一個是金屬產業,一個是石化產業,一個是科技產業,另外就是物流。什麼叫中小企業?首先我想先跟各位觀眾做一個簡單說明,在臺灣的定義,資本額在臺幣8000萬元以下實收資本額,這個叫中小企業。
我列舉一下,第一個,在金屬產業方面。以"中鋼"公司為主,"中鋼"公司它下遊產業,因為它鋼板做出來以後,有些需要螺絲,或者整個鋼板怎麼裁切,去符合整個工業需要。這一種算金屬產業。另外石化產業大部分都會放在高雄縣。石化產業像臺塑、南亞等等都在整個南部,王永慶先生產業。另外在科技方面,光電類、太陽能、電信、環保、生技醫療,大部分都在整個高雄縣,大高雄市附近。
主持人:通過剛才蕭先生介紹,也可以看出高雄應該是工業和科技產業比較集中的地方,可能很多大陸觀眾對高雄市並不是很熟悉,但是對高雄港一定是略有耳聞。高雄港不但是臺灣最大港口,甚至曾經排在世界十大港口之列。此次陳雲林會長在參觀高雄港時就透露說,大陸和高雄有很多大合作機會,在不久將來就會有具體結果。黎先生,您認為兩岸在高雄港合作前景是怎樣?臺灣業者對這種合作有怎樣期待?
黎建南:我是高雄港邊長大,可以說看著高雄港由興盛到衰退。它在興盛的時候常常是條條大船等碼頭,因為碼頭排不下,很多船都停在外海。後來看到是空空碼頭等大船。自從2008年陳雲林第一次來臺籤訂"三通"協定以後,它開始又現生機。這一次陳雲林來,他覺得兩邊可以合作,合作為什麼對高雄港帶來無限希望?第一個,我們知道現在21世紀是一個海洋經濟時代,海洋經濟時代也好,你說亞太經濟時代也好,海洋經濟很重要一個原料,還有一個市場。原料跟市場都需要一個載體,這個載體就是海洋。整個在海洋上面,海洋是載體,港口就是基地。大家看到這張照片是陳雲林站在高雄港,照了這個照片。高雄港它天然條件很好,港灣設施可以講在世界上都是一流,可以直接進港就停泊。
在大陸中遠,中遠就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覺得要投資高雄港第六貨櫃中心,這樣在高雄企業會帶來什麼希望?第一,它會帶來新貨源,以及相關港灣收入。因為大陸跟臺灣合作,大陸不管是出口、進口,量很大。這個時候貨源來來往往可以帶來高雄港繁榮,相關港灣收入,卸貨費,這些費都可以帶來很大。第二個,它可以創造周邊就業機會,因為你進出多了,旁邊一些服務業,甚至人員多了,旁邊餐飲業都會帶來興盛。最重要還可以吸納大陸船隊,因為合作的話,大陸很多團隊可以經過高雄港,我們現在在整個航線來看,假如說太平洋從上面來講,大家知道太平洋臺灣以東,它經濟價值沒有臺灣以西這塊,臺灣海峽這塊地方來得大。往下一接,整個印度洋整個接的話,所以在整個環節上會提升產業競爭力,它也可以讓世界航線能夠非常綿密。
而且以後再來就是海空運合作,大家可以看到,陳雲林離臺最後一天洽談海空運合作。看這個標題,海空運合作,在海運方面最好當然就是高雄港。所以整個業者對於陳雲林這次講說,整個兩岸合作都帶來很大,前程遠大。所以我以一個順口溜來形容。想起當年高雄港,條條大船等進港,帶動百業都興旺,奈何好景並不長,大陸改革又開放,臺灣還在瞎觀望,結果害了高雄港,碼頭變成空蕩蕩,雲林來到高雄港,給它帶來新希望,兩岸合作若登場,再造繁榮高雄港。
主持人:從黎先生順口溜裡也可以看出,當地無論是工商企業界以及民眾對於高雄和大陸進一步合作的一種期待。剛才我們反覆提到高雄可以說是臺灣一個工業基地,所以因此勞工人員應該是比較多。蕭先生,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當地民眾真實生活狀況?
蕭漢俊:剛才咱們講過了,因為高雄它是一個工業比較發達的地方,所以相對呢,工廠需要勞工,所以勞工數量會比較多一些,受薪階級,出賣勞力來受薪的會比較多。加上從去年12月25日以後,高雄縣市一合併,變成農民人數也會增加。根據還沒有合併以前在高雄縣,農民在高雄縣整個比例大概佔到19%到20%左右,加上現在勞工整個加起來,所以會存在出賣勞力的人比較多。但是這不是說中低收入。可能平均沒有臺北這麼有錢,但是至少我們也都可以過著安樂生活。
黎建南:高雄在臺灣過去幾十年發展中佔著非常重要地位。為什麼?國民黨來到臺灣的時候,可以說有幾步建設,第一是農業建設,先振興農業,讓大家吃飽。然後是農產品加工,鳳梨罐頭。然後就是輕工業加工,所以在輕工業加工以後是重工業,後來是整個高科技業。大家知道輕工業加工的時候,那個時候是組裝,臺灣在組裝有三大重要加工區,高雄前鎮加工區,還有楠梓加工區,所以兩個最大加工區就是在高雄,這個時候它在整個20年時間帶動臺灣外匯存底增高,日夜加班創造臺灣基礎。後來重工業中間除了全島性,你說像鐵路電氣化,航空站是全島性,屬於地方性重工業,"中鋼"跟造船廠都在高雄。臺灣基礎的石油工業也在高雄,像蕭總幹事剛剛有講,"中鋼"帶動了很多下遊中小企業,就是做零件,"中船"也帶動了一些下遊企業,"中油"也帶動下遊企業。
所以在那個時候臺灣可以講說,高雄是臺灣非常重要一個基礎。就像過去大陸整個東北是一個重工業區,對整個大陸工業是非常重要。後來因為高科技以後移到新竹,移到新竹以後,當時李登輝時代"戒急用忍",陳水扁一味反中,所以這個情況就誤了整個高雄發展。另外國民黨在過去時候,對於勞工退休,福利,整個措施沒有軍工教人員那麼周全,所以這個造成後來很多當年技術勞工,開始對於政策有些不滿。另外剛剛蕭總幹事講,我們常常以前講過,南部人像南部天氣,要不然就是大太陽,要不然就是大雨。有脾氣就發,有話就說。
蕭漢俊:我經常跟大陸朋友講,臺灣南部人跟大陸北方人是一個個性。一般百姓是怎麼過活?其實高雄人民是樂天知足,群聚在這個地方。我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子女教育我們也是非常重視。如果說一般民眾生活,我想跟大陸沒有什麼兩樣,有時候就三五個好友聚在一起小酌一番,或者到卡拉OK唱唱歌等等。
高雄人比較具有草根性,就跟黎建南先生一樣,我們都是南部過來,所以我們都是講情講義,有時候我們不把政黨看作很重要事情,但是只要這個人對我們是有情,有義,對我們是有關係,我們就會全力支持。這一次陳會長來,他那麼誠懇,那麼熱忱,一雙有力而且溫柔雙手握了很多高雄這邊朋友的手。我想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因為我也握到了,所以我也特別有感受。開會的時候我也在,吃飯的時候也在。所以我覺得說,誠意十足,希望以後大陸領導人如果有機會過來臺灣,不要忘了到高雄來。
主持人:我想請問一下蕭先生,您也是高雄人,剛才我們也談到了高雄政治生態。您也一定是非常了解,現在藍綠整個版圖是什麼樣?我們知道現在執政者是民進黨籍陳菊,所以是不是也就意味著支持民進黨民眾會很多?
蕭漢俊:在整個大高雄,1980年以前,老實講是支持國民黨群眾佔多數。但由於國民黨執政,長期有些重北輕南,對基層勞工問題不是太重視,對農民問題不是太重視,所以導致慢慢經過20多年以後,變成整個藍綠比方面。原先高雄市大概也就是五五波左右形態,然後在高雄縣,從1980年以後,慢慢慢慢,因為我們那邊農民人數多,農民得不到妥善照顧,再加上民進黨很會宣傳,就醜化了國民黨。慢慢慢慢在高雄縣變成大概四六比,支持藍營剩四成,支持綠營要到六成。不過這有一個先決條件,這還必須看候選人。如果政治選舉的時候,必須要看候選人,如果黨推出來的人是符合民眾需要,很可能會逆轉。所以這符合高雄人性格,沒有絕對藍,沒有絕對綠。我們是看人,然後講情、重義,用這樣方式來做。
主持人:我們知道現在大高雄市是由原來高雄市和高雄縣合併而成,合併之後,大高雄市有什麼新變化?又有什麼新特點?黎先生。
黎建南:兩個地方合併以後,當然第一個在版圖上面它擴大,本來高雄市是153.6平方公裡,高雄縣是2792.66平方公裡,合併以後就將近有2950平方公裡,所以第一,它版圖擴大,比以前高雄市將近增加了19倍,這是一個現象。第二個,人口當然也增加一倍,以前高雄市150萬人,高雄縣125萬,加起來275萬人。這個看到,它是在版圖跟人口方面增加。但是另外再一個特色它就不一樣了,因為高雄本來是工業為主,現在加上高雄縣,高雄縣它是旗山,鳳山,岡山,為基地,然後它景觀很好,它有溫泉。我們知道,最重要的,整個文化,高雄縣農民也有漁民,高雄市有漁民有勞工,這些整個在一起配合的話,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實施以後,我們知道整個南部,不管是高雄,甚至屏東、嘉義、臺南、雲林這些地方都希望東西到大陸去,東西到大陸去從哪裡去?當然高雄港是個最好的地方,物流上是一個好地方,更不要講說,將來整個全球亞太航線,高雄港它天然條件,可以追隨大陸開展一個遠景。
當然大陸同胞來的話就是觀光,日月潭、阿里山當然值得您去看。但是日本有一個研究臺灣三四十年,一個很有名的臺灣研究專家叫若菜正義,他講過一句話,歷史上要看的話,因為觀光一個是風景,一個是特產,再來就是歷史故事。他說正史要看臺南,但是偏史野史要看高雄。這句話怎麼說?你看看高雄地名,因為鄭成功剛來的時候在臺南,他那個時候,北部他不太注意,那個時候彰化整個當然都是原住民住,那個時候苗慄都是山地,所以是往南發展。這個時候在發展中為什麼叫左營,軍隊他屯田,為什麼叫右昌,所以有軍事上一個地名。我們知道高雄立法機構首長王金平先生,他住的地方叫一甲,高雄有一甲,高雄還有五甲。這個甲是什麼意思?這個甲是當年鄭成功來的時候,一甲衛士屯田的地方。所以整個這個地方地名就叫一甲。那個地方為什麼叫前鎮?陳致中選區叫前鎮,也是我住的地方。那個時候在高雄是貧民窟,剛剛蕭總幹事一聽說我前鎮的時候,你貧民窟長大的。
那個地方靠海,靠海外面要攻。當時認為滿清要攻過來,所以在前面鎮守,靠著海的地方。靠海的地方田就不很好,所以要靠打魚,也不是一個很好居住的地方。所以那邊人就更彪悍。
像高雄縣有個內門鄉,內門鄉一個很重要是宋江陣,為什麼叫宋江陣?宋江等於梁山108好漢,每一個好漢武器不一樣,有拿掃把,有拿棍子,有拿鐵桿,拿什麼的都有。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他們練這個陣?其實就是南部民眾保鄉衛土的時候,有什麼武器拿什麼武器,所以構成了一個,你從一方面來講,他們很粗獷,從另外一個方面講,武風很盛,很尚武的精神。尚武的精神自然就團結,自然就講道義,講情義。所以為什麼日本社會學家會講看正史看臺南,看野史、看鄉史,看偏史,要看高雄。
主持人:非常感謝黎先生,也謝謝蕭先生,謝謝二位介紹。
黎建南:謝謝。
蕭漢俊:謝謝。
主持人:觀眾朋友,感謝您收看這一期《海峽兩岸》,下期節目我們再見。
責任編輯: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