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裡,忠誠是底線,信任是基礎。但總有一些人會去觸碰那道「紅線」,抱著僥倖心理在危險的邊緣試探。
紙是包不住火的,從東窗事發的那一刻起,一切都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無論對方如何道歉、懺悔,哪怕是下跪,你都無法完全相信他。
每次他不接電話或者晚回家,你都會忍不住胡思亂想。不管他如何解釋你都是半信半疑。
自己也知道事情已經過去,糾結也沒有用,但心裡的那道傷痕卻越來越刺眼。像是卡在喉嚨裡的一根刺,掏不出來,也咽不下去,就橫在那裡,隱隱作痛。
曾今無數次地問過自己,我到底該怎麼辦,卻好像永遠也找不到答案。
親愛的,你已經被雲霧遮住了雙眼,又如何看得清前方的路呢?
可以重修舊好,但永遠不可能和好如初
經歷過背叛的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再也不可能回到從前了。
是啊,明明知道不可能回到從此前,卻還緊緊抓著「從前的美好」不鬆手。
身在今天,心在昨天,精神和肉體不在同一個時間軸線,就會活得很擰巴。
從他背叛婚姻的那一刻開始,你們的感情就已經產生了裂痕。
就像進過修理廠的汽車,雖然還是從前的那一輛,但總有些許的不同。
嘴上說著:我知道了,發生就發生了。但心裏面裝著的,還是過去的種種,總期待著是不是有一天會回到當初。
每一次傷痛都是一次蛻變,感情是會破繭重生的。如果一味惦念「繭」的溫暖,只能是作繭自縛。
是的,你們不可能回到從前。你選擇再給他一次機會,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別被「危機感」困住
網上關於出軌評論最多的一句話是:一次不忠,終身不容。
原則和底線不能觸碰固然沒錯,但綜合現實來看,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十幾年的感情不可能說放下就放下,孩子也需要一個完整的家庭。上嘴唇碰下嘴唇容易,真的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都會有顧慮和不舍。
在將就的婚姻中草木皆兵,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他的身上,手機一響你就會精神緊張,在擔驚受怕中度日如年。
生怕有一天,他會突然離你而去,緊盯著他的一舉一動,用盡全身心的力量去防禦,仿佛「危險」無處不在。
危機感是人類的本能,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為我們爭取了更多的生存機會。但如果過度關注就會成為一種負擔。
防備當然要有,但不是緊緊地盯著他。而是給自己一點心理準備,若真有下次,不至於再一次痛徹心扉。
如果,他真心悔過,你這般防賊的心態,只是給自己徒增煩惱。
如果,他屢教不改,就將自己一點一點從他的生活中抽離出來。
即使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你的精神世界永遠都是獨立的。
壓抑不是辦法,接納才是出路
礙於現實的種種限制,我們做不到眼不見為淨,日日看著那個傷害過自己的人,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大部分的人會選擇壓抑、無視,以為靠時間就能自愈。沒錯,時間是能衝淡一切,但在這之前,傷心和難過依然如影隨形。
每個人的自愈能力都不一樣,有的人需要兩年,有的人可能需要十年。況且,壓抑久了也許會淡忘,但也有可能積壓成疾。
我在很多篇文章中都提到過:情緒,是有重量的。我們的心裡空間就那麼大,但負面情緒卻在不斷的產生。
情緒像個調皮的孩子,你越是跟它對著幹,它就越能折騰。看看那些哭泣的小孩子,父母越是安慰,他們就會哭的越厲害。
你要做的是允許負面情緒的存在,和自己的內心對話:我知道自己現在很難過,提不起興趣做任何事情。我允許自己現在的低落,因為我需要時間來調整自己。
每晚臨睡前,把腦海裡的自責和怨懟換成理解和安慰,心會慢慢地平靜下來。
當然,我們並不是在為自己找藉口。每個人都有脆弱的時候,暫時的停歇是在積蓄力量。
就好像彈簧想保持彈力,就不能一直保持繃直,否則就會失去回彈的能力。
我們已經過了任性的年紀,離婚也不一定是最明智的決定。過去的不能再重來,日子總還要過下去。
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和好如初的幻想裡,無異於是在與虎謀皮。在對未來的期待裡,他佔多少比例,取決於你自己。
試著接納情緒,無需強撐笑臉去掩蓋,我們要學會心疼自己。
如果你迷路在生活的死胡同裡,可以就地坐下哭一會,但請不要甘願放棄走出來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