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樸珺被網友戲稱為「王的女人」,因為她老公是大企業家、萬科老闆王石。
與王石的戀情曝光後,田樸珺算是徹底火了,其他諸如演員、作家等身份一下子變得不重要了,大眾只記得她是老王的女人。
不過和一些嫁入豪門的女星不同,田樸珺並沒有隻滿足於當一個富太太,而是上各種節目、寫各種文章,傳遞「獨立女性」的理念,並公開說自己「不想靠男人」。
於是,繼「悔創阿里傑克馬」、「不識妻美劉強東」、「一無所有王健林」、「普通家庭馬化騰」之後,又多了一個「不靠男人田樸珺」。
當然,這只是網友們的調侃,宣揚「女性獨立」本身還挺正能量的,但最近她因一篇文章,被推到風口浪尖,引發罵聲一片。
田小姐心很大,發微博不關評論,網友們跑到她最新一條微博底下去罵:
這些憤憤的評論都指向了一個關鍵詞:貴族。
是什麼文章惹了眾怒呢?原來,田樸珺最近在某本雜誌上發了一篇名為《三代才能培養一個貴族》的文章,經網友曝光,引發網絡熱議。
一言以蔽之,田樸珺在文章裡把英國的「貴族精神」讚美了一番,然後批評中國人沒文化沒素質。
截了幾張圖,大家隨意感受一下:
對於這個事件,網友們也是各抒己見,有人說她說的是事實,但更多人罵她「崇洋媚外」,當了「王的女人」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田樸珺工作室的官微也挺好玩,面對來勢洶洶的輿論,立刻發了一張「五星紅旗護旗手」的微博,難道為了擋煞氣?
是非曲直我這裡就不去評價了,我倒是對她提出的「貴族」概念頗感興趣,進行了一些簡單思考,跟大家分享。
「貴族」的英文是nobility,同義詞是aristocracy(/ r st kr si/),來看看牛津詞典中的定義:
the nobility: people of high social position who have titles such as that of duke or duchess
「貴族」指:社會地位很高的人士,有著如「公爵」或「公爵夫人」等頭銜(title)。
可見「貴族」是封建制度下的產物,像「公侯伯子男」等封號就是封建帝王賜予的,並且可以世襲。
不過,「貴族」已經是過去時了,世界主要國家廢除了貴族制度,現代世界中平民取代貴族才是主流。強國中也只有田小姐口中的「英國」還保留貴族制度。(中國的QQ「黃鑽貴族」不算哈!)
雖然貴族不復存在,但「貴族精神」卻值得提倡。「貴族精神」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平民也可以有「貴族精神」(Noble Spirit)。
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比如身為家境富裕的修道院院長特蕾莎修女,赤腳走進印度社會的底層,一生奮力拯救貧窮和苦難中掙扎的平民。這種「俯身而下」、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和關懷,就是一種「貴族精神」。
再如鐵達尼號劫難之後,倖存的女人和孩子遠比男人多,這種「婦孺優先」(Women and Children First)的原則也是「貴族精神」的體現。
中西方雖然歷史文化不同,但這種美好的價值觀卻是相通的,我們把這種「貴族精神」稱為「浩然正氣」,一身「浩然正氣」的人在孔子口中便是「君子」。
可見,田小姐文章中英國人「sir、lord」的稱呼、「銀盤遞 wifi 密碼」、「守時」、「刀叉使用方式」等只是外在的東西,真正重要的是內心中的貴族精神。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來自於海明威作品「True Nobility」(真實的高貴),給每一個人追求貴族精神的人提供了一個快捷方式。
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some other man. The true nobility is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previous self.
1.be superior to:優越於
2.previous self:過去的自己
【譯】優於他人並非高貴,真正的高貴在於優於過去的自己。
優於別人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我們應該專注於自己,敢於跟自己的過去對比,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超越了原來的自己,就是當代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