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2021-02-19 古韻清幽

李商隱詩全集-延伸

千騎君翻在上

陌上桑1

原文 譯文對照

日出東南隅2,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3,採桑城南隅4。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5。頭上倭墮髻6,耳中明月珠。緗綺7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9見羅敷,脫帽著帩頭8。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10坐觀羅敷。

使君11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12?「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使君謝13羅敷:「寧可共載不14?」羅敷前置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15。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

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16,可值千萬餘。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17,四十專城居。

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18公府步,冉冉19府中趨。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譯文

太陽從東南方升起,照到我們秦家的小樓。秦家有位美麗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羅敷。羅敷善於養蠶採桑,(有一天在)城南邊側採桑。用青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用桂樹枝做籃子上的提柄。頭上梳著墮馬髻,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裙,紫色的綾子做成上身短襖。走路的人看見羅敷,放下擔子捋著鬍子(注視她)。年輕人看見羅敷,禁不住脫帽重整頭巾,希望引起羅敷對自己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犁地,鋤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鋤地;以致於農活都沒有幹完,回來後相互埋怨,只是因為仔細看了羅敷的美貌。

太守乘車從南邊來到這,拉車的五匹馬停下來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過去,問這是誰家美麗的女子。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兒,她的名字叫做羅敷。」太守又問:「羅敷今年多少歲了?」小吏回答:「還不到二十歲,但已經過了十五了。」太守就問羅敷:「願意與我一起乘車嗎?」羅敷上前回話:「使君怎麼這麼愚笨?你已經有妻子了,羅敷我也已經有丈夫了!」

  「東方上千個騎馬的人當中,我的夫婿在前列。憑什麼識別我丈夫呢?他騎著一匹白馬後邊還有黑馬跟隨,馬尾上繫著青絲絛,黃澄澄的金飾裝點著馬頭;腰中佩著鹿盧劍,寶劍可以值千千萬萬。十五歲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歲在朝廷裡做大夫,三十歲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歲成為一城之主。他皮膚潔白,臉上微微有一些鬍子;他輕緩地在府中邁方步,從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會時官員無數,都說我丈夫出色。」

注釋

⑴陌上桑:陌:田間的路。桑:桑林。

⑵東南隅:指東方偏南。隅,方位、角落。中國在北半球,夏至以後日漸偏南,所以說日出東南隅。

⑶喜蠶桑:喜歡採桑。喜,有的本子作「善」(善於、擅長)。

⑷青絲為籠系:用黑色的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籠,籃子。系,絡繩(纏繞籃子的繩子)。

⑸籠鉤:一種工具。採桑用來鉤桑枝,行時用來挑竹筐。

⑹倭墮髻:即墮馬髻,髮髻偏在一邊,呈墜落狀。倭墮,疊韻字。

⑺緗綺:有花紋的淺黃色的絲織品。

⑻帩頭:帩頭,古代男子束髮的頭巾。

⑼少年:古義(10-20歲)男

⑽但:只是。坐:因為,由於。

⑾使君:漢代對太守、刺史的通稱。

⑿姝:美麗的女子。

⒀謝:這裡是「請問」的意思。

⒁不:通假字,通「否」音也為「否」的音。

⒂居上頭:在行列的前端。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⒃鹿盧劍:劍把用絲絛纏繞起來,像鹿盧的樣子。鹿盧,即轆轤,井上汲水的用具。寶劍,荊軻刺秦王時帶的就是鹿盧劍。

⒄侍中郎:出入宮禁的侍衛官。

⒅盈盈:儀態端莊美好。

⒆冉冉:走路緩慢。

摺疊結構賞析

《陌上桑》塑造羅敷的形象也依循人們識辨人物的一般順序,在寫法上表現為由容貌而及品性。羅敷剛出現,還只是籠統地給人一個「好女」的印象,隨著敘述的展開,通過她服飾的美麗和路人見到他以後無不傾倒的種種表現,「好女」的形象在讀者眼前逐漸變得具體和彰明。通過羅敷與使君的對話,她抗惡拒誘,剛潔端正的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從她流利得體,同時又帶有一點調皮嘲弄的答語中,還可看出她稟性開朗、活潑、大方,對自己充滿自信,並且善於運用智慧保護自己不受侵害。

《陌上桑》在寫作手法方面,最受人們稱讚的是側面映襯和烘託。先寫羅敷採桑的用具和她裝束打扮的鮮豔奪目,渲染服飾之美又是重點。「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這些詩句一字不及羅敷的容貌,而人物之美已從衣飾等的鋪敘中映現出來。更奇妙的是,詩人通過描摹路旁觀者的種種神態動作,使羅敷的美貌得到了強烈而又極為鮮明、生動的烘託。「行者見羅敷,……但坐觀羅敷。」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人類對異性美(尤其是在形貌方面)就更為敏感,同時也會表現出更高的熱情。這些男性旁觀者為羅敷深深吸引,乃至有意無意地做出一些想取悅羅敷的舉止。藉助於他們的目光,讀者似乎也親眼飽睹了羅敷的面容體態。這樣來塑造人物形象,比藉助比喻等手段正面進行摹寫顯得更加富有情趣;而且由於加入了旁觀者的反應,使作品的藝術容量也得到了增加。

羅敷誇夫的內容也應用了側面烘託的手法,對這段內容,人們有兩種理解:一種認為詩中「夫婿」是羅敷實指其夫,另一種意見是羅敷虛設一夫,更有人斷定這一段是詩中的糟粕。「夫婿」究竟是實指還是虛設,這是弄不明白的問題,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倒是應該弄清楚:羅敷當時為何要講這番話?意圖何在?她集中誇讚自己丈夫的尊貴和美好,這顯然是有明顯的針對性。因為調戲她的是一位懷有特殊優越感的太守,羅敷說自己丈夫尊貴,則使其優越感變得可笑;又因為太守看中她的是美色,羅敷說自己丈夫美好,實際上是說只有丈夫才可以與自己相配。羅敷這段話句句誇夫,而客觀上又句句奚落太守,這正是全詩側面寫法的又一次運用。詩歌的喜劇效果主要也是從這裡得到體現的。[1]

相關焦點

  • 回味經典:陌上桑
    (白晰 一作:白皙)《陌上桑》是一篇立意嚴肅、筆調詼諧的樂府敘事詩。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名叫羅敷的年輕美麗的女子,一天在採桑路上恰巧被一個太守遇上,太守被羅敷美色所打動,問她願不願意跟隨自己回家。太守原以為憑藉自己的權勢,這位女子一定會答應。想不到羅敷非但不領情,還把他奚落了一番,使這位堂堂太守碰了一鼻子灰,無奈之極。全詩共分三解。
  • 樂府詩集《陌上桑》
    羅敷善於養蠶採桑,(有一天在)城南邊側採桑。用青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用桂樹枝做籃子上的提柄。頭上梳著墮馬髻,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裙,紫色的綾子做成上身短襖。走路的人看見羅敷,放下擔子捋著鬍子(注視她)。年輕人看見羅敷,禁不住脫帽重整頭巾,希望引起羅敷對自己的注意。
  • 【賞析】《陌上桑》樂府民歌
    《陌上桑》的藝術成就。(1)正面的描寫。(2)側面的渲染和烘託。(3)運用誇張手法。第一段,寫羅敷的美貌。首先寫環境美和器物之美來襯託她的美貌,然後重點寫她的服飾之美,最後通過側面描寫烘託她的美貌,無論是行者還是少年,無論是耕者還是鋤者,都傾慕她的美麗,激起讀者的想像。
  • 《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陌上桑朝代:兩漢作者:佚名原文:  日出東南隅
  • 漢樂府民歌 張筠英朗誦:陌上桑
    陌上桑漢樂府民歌朗誦:張筠英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 《陌上桑》|秦家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陌上桑
  • 詩天下 | 關於《陌上桑》中羅敷身份的猜想
    ……」《陌上桑》是一篇廣泛流傳的樂府詩歌,甚至還選入了中學語文課本。課本中告訴我們,本詩塑造了一個美貌而充滿智慧的女子,她用巧妙的言辭使見色起意的太守知難而退。然而,仔細推敲一下,筆者卻覺得其中漏洞頗多,羅敷或許有另外一重身份。其一,詩題。《陌上桑》又名《日出東南隅行》《豔歌羅敷行》。《日出東南隅行》是取首句為題,且不去說它。
  • 深讀《陌上桑》之三:「日出東南隅」的方位描寫,隱藏了太多喻義
    這是「深讀《陌上桑》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在深讀《陌上桑》之一:「五馬立踟躕」的使君,其實只是個科級幹部和深讀《陌上桑》之二:貴婦乎?民女乎?羅敷真實身份讓你想不到中,我們「使君」和羅敷的身份。今天,咱們來講講詩中違背常識的一個方位問題。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也歡迎讀者朋友多多批評指正。
  • 【本心·詩話】陌上桑|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陌上桑》是一篇立意嚴肅、筆調詼諧的樂府敘事詩。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名叫羅敷的年輕美麗的女子,一天在採桑路上恰巧被一個太守遇上,太守被羅敷美色所打動,問她願不願意跟隨自己回家。太守原以為憑藉自己的權勢,這位女子一定會答應。想不到羅敷非但不領情,還把他奚落了一番,使這位堂堂太守碰了一鼻子灰,無奈之極。全詩共分三解。
  • 陌上桑與節婦吟,古代這些表達忠貞愛情的名句,千古流傳美名揚
    第2首:《陌上桑》。《陌上桑》也是一首漢樂府:「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也被稱為《豔歌羅敷行》。相傳這首詩有一個忠貞的愛情故事。有一天,羅敷到田間採摘桑葉,恰巧被趙王看見了。趙王就非常行動,就設置酒宴,派人把羅敷請來為他唱歌助興。羅敷猜透了趙王的心思,於是她唱起了《陌上桑》,來表明自己的心跡。
  • 閆紅:重讀《陌上桑》,史上最性感女子和她的蠶丈夫
    ▲ 朱熹《朱子語類》中說:「羅敷即使君之妻,使君即羅敷之夫,其曰『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正相戲之辭。說有個叫秋胡的人,跟老婆結婚五天,就出門奔前程了,五年後,他衣錦還鄉,還沒到家,看見路邊有婦人採桑,秋胡為之驚豔,就下車,拿出金子,上前糾纏她。這個場景,是不是跟《陌上桑》有點像?但秋胡顯然更加粗鄙,使君還有個「寧可共載否」的過渡,秋胡則是直截了當地跟她說:「種地不如遇到豐年,採桑不如遇到國君,我這裡有金子,願意送給夫人。」
  • 陌上桑 樂府詩集 | 拼音注音 朗讀朗誦 解釋賞析
    luó fū xǐ cán sāng ,cǎi sāng chéng nán yú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qīng sī wéi lóng xì ,guì zhī wéi lóng gōu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 網紅金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夠文藝,其實全詩也值得一讀
    本期小美要和大家說的,也是這樣個網絡金句,這就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最近幾年各類古裝電視劇的流行,讓這10個字經常被用在各位男神身上。說實話,小美每次讀到它想到的是羅雲熙演的潤玉、當年張智堯演的花滿樓,不知道大家提到這10個字會想起誰呢?其實不管大家提到這句詩會想起誰,不可否認的是這10個字確實是夠文藝,也夠牛。
  • 【陌上讀者必看】陌上有歸期?
    直到今天心灰意冷,發了後面的伏筆。後來又有個朋友說要組建廣播劇社,想用聲音的形式讓陌上繼續存活。後來N多讀者哭鼻子,看得我又默默抹了眼淚。心想,既然它出生於公眾號,連體型都是你們決定的,那麼它的最終命運也由你們決定吧!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蘇公喜歡走動,也常來臨安,聽到裡人之歌后,頗有感觸,便寫下了三首《陌上花》詩,其引曰:"遊九仙山,聞裡中兒歌《陌上花》。父老雲,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吳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悽然,而其詞鄙野,為之雲。"
  • 徐志摩《陌上花開》 |陌上花正好,翹首盼君歸
    徐志摩《陌上花開》 |陌上花正好,翹首盼君歸 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
  • 不經意間的驚喜:陌上花開__音樂餐廳
    忽然,「陌上花開__音樂餐廳」的店名使我眼前一亮,內心立刻歡呼起來。「此物從何來,對之驚且喜。」怦然心動的美好久久定格在我的腦海之中了。「陌上花開」,多麼富有詩意美、意境美的店名。好聽,過耳不忘;易記,難以不想。瞬間聯想到「陌上花開」的典故。杭州臨安人,吳越開國國君錢鏐,治國有方,國泰民安。他在位期間,人才濟濟,文學與藝術尤為繁榮。吳越王也是個性情中人。
  • 《茉莉花》:「陌上花緩緩曲」大成之作
    一年,西湖堤岸桃紅柳綠,儼然一派春色,錢鏐不覺想起妻子,回去執筆寫信道:「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北宋,大文豪蘇軾貶謫杭州通判,「遊九仙山,聞裡中兒歌《陌上花》」後云:「吳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悽然。而其詞鄙野,為易之雲。」於是,寫下了《陌上花三絕》: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 笑語柔桑陌上來——吳志昆與他的《農耕鄉愁》
    讀著這些文字,不由自主地,情不自禁地,我們就能感受到辛棄疾在八百年前客居贛東北鵝湖時吟哦的鄉村:「誰家寒食歸寧女,笑語柔桑陌上來」。三奇蹟屬於會品書的人。
  • 【桑抹茶】速溶富硒桑抹茶(MatchaPlus)震撼面世!!!
    速溶富硒桑抹茶(Matcha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