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

2020-12-13 川北在線網

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

時間:2020-06-25 09: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 在我國湖北、湖南、貴州、四川、江蘇、浙江等地,在端午節時都有賽龍舟的習俗。 關於賽龍舟的說法這裡有兩個傳說: 一是屈原投了汨羅江後,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就有很多人爭先恐

  原標題: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

 

  在我國湖北、湖南、貴州、四川、江蘇、浙江等地,在端午節時都有賽龍舟的習俗。

 

  關於賽龍舟的說法這裡有兩個傳說:

 

  一是屈原投了汨羅江後,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就有很多人爭先恐後的在汨羅江裡划船追趕拯救,但是一直到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從此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屈原。第二種說法是:屈原投了汨羅江後,楚國人怕汨羅江中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所以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

 

  在我國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並且在戰國時期的吳國、越國、楚國都有盛行。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比如貴州苗族人的龍船節,是為了預祝豐收;雲南傣族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古代英雄。

 

  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據傳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百姓們為了讓江魚河蝦不傷害屈原的屍體,於是每年五月五日便將投五色絲粽子投於江中餵魚蝦。開始是為了寄託哀思,後來經歷了幾千年的傳承,已經演變成一種習俗。

 

  還有一種說法是「粽子」有「中子」的諧音一說,「粽」又和「宗」同音,所以大有吃了可以早生貴子,傳宗接代的寓意。所以吃粽子也是象徵著美好!

 

  其實粽子經過多年的演變,已經有多種口味可以選擇了。比如我們豫西北一帶喜歡吃甜粽,每個粽子裡五顆紅棗,吃的時候需要蘸著白糖。但是到浙江、廣東等地他們喜歡肉粽,蛋黃粽等鹹口味的。

 

  佩戴香囊

 

  佩戴香囊也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香囊還有香袋、香包、荷包等稱呼。一般是裡面裝的都是些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可以驅蟲、避瘟、防病。用五色絲線纏繞而成。裡面也可裝丁香、白芷、甘草、雄黃粉等中藥粉用粗布或者棉花包好,不至於撒出來。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香囊有好多種形狀,現在應該已經變成一種普遍的工藝品。

 

  香囊其實每個人都可以佩戴:小孩子佩戴香囊可以避邪驅瘟,老年人佩戴香囊是為了防病健身,青年男女佩戴香囊是為了表達濃濃愛意。

 

  系五彩繩

 

  系線彩繩,記得我小時候每到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媽媽或者奶奶都會偷偷的給我系上五彩繩,並且跟我說系五彩繩時不能說話。

 

  系五彩繩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它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繩又稱「五彩龍"中國的漢代就開始端午節給孩子們系五彩繩的習俗了。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或端午節當天早上用五彩線編成繩掛在小孩脖子或者手腕上,用以驅妖避邪。所以五彩繩又叫「續命縷」等,也有能能避刀兵之災的說法。

 

  其實民間有一種說法:五彩繩必須由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組成。這五色代表五行也同時代表著五個方位。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蘊涵著東、西、南、北、中五方神力。也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所以他蘊含著神秘的驅邪迎吉的作用。當然在現代這些有點封建迷信的味道,但是這也同時說明中國文化源遠流長。

  按照我們這裡的風俗一般佩戴香囊或五彩線從端午那天開始戴,戴到端午後的第一場雨 然後取下丟掉,或者丟到河裡衝走,寓意是讓大雨或河水衝走你的疾病和晦氣等身上的不好的東西。這樣一來,煩惱、憂愁都隨著雨水流走,而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當然在我國的各個省份關於端午節的風俗還有好多,大多數也都是始於傳說。比如端午喝雄黃酒,插艾草等。

 

  喝雄黃酒,插艾草其大致寓意也都是為了,驅邪祛病,健體強身等。中國自古就有有「端午不插艾,死在大門外」之說,還有「灑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之說。其實這些也都是古人為了祈福更好的生活的一種美好的嚮往。

 

  你們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端午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吃什麼
    端午節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 名師在你身邊:家鄉的風俗,六年級第一單元同步作文詳盡講解
    家鄉的風俗,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同步作文詳盡講解。詳盡的講解堪比教案,共1226個字,全是乾貨,耐心讀完,寫作如魚得水。一、我要來審題你的家鄉有哪些風俗習慣?請你介紹一種風俗,或寫一寫你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歷。①介紹家長的風俗習慣(說明文)②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歷(記敘文)這篇文章,我們主要來講自己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歷。
  • 端午節,你的家鄉有哪些傳統的習俗,看看誰的故鄉習俗最美
    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很多,而且版本不一,這裡和大家說說民間流行的端午節,以及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大家看看那些習俗是你的家鄉流行的,那些習俗是最美的。提起端午節,我們自然而然的能想到很多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如忠君愛國的屈原、一心想要強大吳國的伍子胥、民間孝女曹娥等,其中關於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最廣。端午節真正的由來是源自天象崇拜,由祭祀演變而來。端午時節,正值蒼龍七宿運行到正南中天,在祭祀中是飛龍在天的日子,寓意龍飛天,是大吉大利之象。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時間:2020-04-04 18: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 要寫好「家鄉的風俗」,看這裡!(部編版六年級第一單元習作)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你的家鄉有哪些特別的風俗習慣?請你介紹一種風俗,或寫一寫你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歷。要求如下:1.如果是介紹一種風俗,寫之前,先想想這種風俗的主要特點是什麼,可以分幾個方面介紹,重點介紹什麼。
  • 家鄉的風俗作文7篇
    我的家鄉有一些習俗,無論是誰也無法改變,那你會怎麼寫你家鄉的風俗呢?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7篇,歡迎參考借鑑。怎麼樣,我家鄉春節的風俗多吧,你想到我的家鄉來過年嗎?家鄉的風俗作文二我的家鄉是四川華鎣的一個小鎮,說起家鄉的風俗,我想最有趣的最值得說的,就算是舉辦婚禮了吧。結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男女雙方的父母都十分重視。在舉行婚禮前,雙方的父母忙前忙後的,發喜帖辦嫁妝等等。
  • 普通話測試命題說話之我知道的風俗
    (一)我知道的風俗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而每個傳統節日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今天我想說的是端午節。端午節的風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在我的家鄉,每到端午節,母親就會包各種形狀和口味的粽子。
  • 統編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習作「家鄉的風俗」指導及範文
    今天,我們要完成的寫作任務是「家鄉的風俗」。嗯,你可能會問,風俗是什麼呢?風俗就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比較固定的某種習慣、行為、風尚、禮儀等等。是不是沒有聽懂呢,不要急,你可以回想一下,在某些特定的節日,你和你的家人每年都要做的事就好了。其實,這就是風俗。
  • 幼兒園端午節微信投票方案,簡單又有趣!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過端午是我國上千年的習俗,為了讓現在的小朋友更好地了解端午節,了解端午節的文化,票選平臺特別為幼兒機構擬定了這個端午節幼兒園微信投票方案,一起來看一下吧!第三方投票平臺活動目的:為了讓孩子體驗中國傳統節日的韻味,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文化,我們組織了這次端午節微信投票活動
  • 端午節故事
    曹娥的父親是一個漁夫,有一年春夏之間,天降大雨,舜江洪水暴漲。漲水時,水中的魚蝦很多,但洪水洶湧,很是危險。曹娥的父親不劃著小船入江捕魚遲遲未歸。14歲的曹娥在家中苦等父親,心中不安,沿著江畔晝夜不停地尋找。她尋找了17個晝夜未果後無奈之下,將自己的衣裳拋入江中,跪下祈禱說:「父親,如果您在天有靈,就成全女兒的孝心,讓這衣裳在您所在的位置沉下去吧!」
  • 這裡被稱為「小鄒魯」,古屬越地,民間風俗特有「靈氣」
    聲情並茂的遊藝民俗、色味俱佳的飲食風俗、獨特優美的風物特產,連同那些古樸精彩的歲時習俗、引人入勝的民間文藝,人見人愛,深受歡迎。就拿剛過去的端午節來說吧,天台端午節的一些民間風俗都與驅疾闢邪、祈福保安有關。過了端午節,天氣就真熱了。天台有句民謠:「吃過端午粽,寒衣遠遠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 端午節到了,記得吃「五黃三白」,寓意家人團圓,一年四季都安康
    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在《太平御覽》卷三十一中記載:「仲夏端午,端,初也」。端午節也叫端陽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因為端午節是源於中國的南方,所以在食俗方面,南方要多於北方。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比較的熱鬧,它不僅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家人團圓的日子,這一天有很多的活動,也有非常多的家鄉美食。
  • 端午節:祝您端午安康
    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賽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來自百科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 2021元旦放假幾天 元旦哪些風俗
    元旦哪些風俗?距離2021年還剩下一周時間,不少人為即將到來的元旦節假日做著準備,日前,國務院發布202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快來跟著甘肅中公教育了解一下吧!11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202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通知明確:元旦,2021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 「韓國文化小知識」端午節和端午祭有什麼區別
    在整個亞洲,中國、朝鮮半島、日本的交流最頻繁,產生的摩擦也最多,文化相似最多的三個國家,雖然很多文化都出自中國,但到了各個國家後經過演變,變成了本國特色的文化,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關於端午節的不同文化。
  • 說說你家鄉的風俗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主題是「民風民俗」,這一單元中安排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節》、沈從文的《臘八粥》、《古詩三首》及《藏戲》4篇課文,幾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我國的傳統風俗習慣。單元後面安排了習作:《家鄉的風俗》。
  • 端午節都有哪些禁忌習俗?民間有何破解禁忌的方法
    由於諸多關於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的說法,我國古代人民採取諸多方法以除瘟、驅邪、求吉祥。在各地端午節這天,人們的各種活動基本,都是以驅瘴避邪為目的。  另外,端午節當天最好遠離陰氣旺盛的地方,比如寺廟、醫院、墓地之類,這些地方往往陰氣較重,陰氣重地方的人便很容易生病,端午日多為忌諱。
  • 訪問學者在新加坡生活有哪些風俗習慣?
    訪問學者在新加坡生活有哪些風俗習慣? 新加坡雖然是一個華人眾多的發達國家,但是很多風俗習慣跟國內不一樣。許多人會選擇做訪問學者去新加坡訪學,那你們對於新加坡風俗習慣了解多少呢?小編為大家帶來新加坡文化風俗須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百家號鼠你紅」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於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你又了解多少呢?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現代年輕人對於春節的傳統習俗關注的越來越少,因此說到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很多90後、00後感到一臉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