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是美國著名的石油大王,也是全球商業史上的頂級富豪。他出身貧寒之家卻攀上了財富巔峰,這固然離不開「時」與「運」的助力,但更關鍵的,是他的見識與品格。
比爾蓋茨曾經說:「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就是洛克菲勒。」
能夠贏取比爾蓋茨的敬佩,不是因為洛克菲勒更有錢,而是因為他有著出類拔萃的格局、勇氣、智慧以及人格,堪稱英雄。
更難得的是,從約翰·D·洛克菲勒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10億富翁至今,這個家族綿延六代,輝煌的家族史至今仍在繼續。相比「富不過三代」的常態,這跨越世代的成就,足證洛克菲勒家族有獨到的教子之道,望子成龍的人們於是盼望能挖出秘訣,因此就有了這本書——《洛克菲勒給兒子的38封信》。
為什麼說這本書是偽作?
因為,這38封號稱由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竟然沒有英文版。
是的,翻遍全網,找遍各家書店,你能找到的最接近這本書的洛克菲勒書信集,是《Dear Father, Dear Son: Correspondence of John D. Rockefeller and Jr.》, 內容是洛克菲勒和兒子間的書信往來。相比《洛克菲勒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英文書中的往來信函都比較簡短,且以談論、交代具體事情為主,沒有大段的分析評述。顯而易見,這是兩本截然不同的書。
所以…… ?
嗯,我也很好奇。
有執著於真相的讀者聯繫到了出版社,再輾轉聯繫到翻譯人,詢問38封信的出處。「據譯者說」,書稿來源是美國的洛克菲勒研究中心,而這「38封書信」,是選編自上萬封洛克菲勒的親筆信(詳情請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1b3a0301012m3z.html)。
你信嗎?
對我而言,信不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把這本書從頭到尾認真看完之後,心裡最大的感嘆是:如果我早點看到這本書就好了。然後,毫不猶豫,把它推薦給了家中兩個青少年。
為什麼要把一本「偽作」推薦給親兒子呢?原因有三。
首先,這本書雖有「偽作」之嫌,但它絕非假冒偽劣之作——這38封信中說到的有關洛克菲勒的生平事跡,都可以和英文原版的洛克菲勒傳記相印證,並無矛盾之處。而且,這些信無論是書寫的語氣,還是所表達的觀點,都符合洛克菲勒的風格與氣質,符合傳記中反映出來的洛氏價值觀。
其二,從洛克菲勒的傳記以及《Dear Father, Dear Son》一書中,可以看到洛克菲勒跟兒子關係親密,的確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而這38封信,寫出的正是一位久經歷練的慈父對兒子的懇切教導。任何人,如果能在成長道路上得到這樣一位父親所給予的教誨,都是人生大幸。
其三,不誇張地說,這38封信是對洛克菲勒人生的一個總結,點出了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財富觀。38封信談到人生當中38個重要的課題,指導年輕一代如何為人處世,如何面對挫折,如何參與競爭。
事實上,無論「真正的作者」是誰,每一個年輕人以及職場人都可以從《洛克菲勒給兒子的38封信》中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思維方式和為人處世的方法。我把這本偽作推薦給自己的孩子,就是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從中受益匪淺。
有人說:只要雞蛋好吃,何必介意下蛋的母雞叫什麼名字?你同意嗎?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