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之前咱們做過一期《好萊塢往事》的電影劇情講解,用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電影,那麼這期內容就是電影影評分析,帶大家聊一聊相應的時代背景,人物關係。更好的帶大家了解這部電影。
本片的時間線發生在1969年的美國洛杉磯,當時是處於一個變革的年代。當時踴躍出一批反主流文化以及當時政治的年輕人,嬉皮士就是當時的一個典型的文化運動,他們沒有領導人物,用公社式和流浪的生活方式來反應他們對民族主義和越南戰爭的反對。像是《阿甘正傳》裡的女主也曾是一名嬉皮士。這種反主流文化也波及到了當時的好萊塢,在好萊塢大浪淘沙的洗禮之下,瑞克只能勉強站住腳跟,而同樣的莎朗·塔特夫婦,則就是站在頂端、風光無限。
另外這部影片的剪輯敘事非常不連貫,一開始看的觀眾很難理解劇情的發展,本片可以分成兩條線:瑞克和克裡夫,莎朗·塔特夫婦·,瑞克也曾經家喻戶曉,但是漸漸地,他過氣了。一開始的他不願意接受現實,但是最後也只能向現實妥協,重新奮鬥找出路,克裡夫曾經做特技演員也很吃香,但是和瑞克一樣事業也跌倒了谷底,因為一些負面謠言以及毆打李小龍導致他在好萊塢幾乎無戲可拍,相反莎朗·塔特的生活則無比風光,混亂的情史、紙醉金迷的派對、以及自己的大導演老公讓她享受著無憂物流部、眾星捧月的生活。一邊是好萊塢的奮鬥與心酸,另一方面展現出好萊塢的迷人與華麗的一面。兩條線是同時進行,到最後電影高潮部分的時候,影片還通過時間提示一步步逼近歷史時刻,當我們看到最後高潮的時候,沒錯,這還是昆汀的風格。
本片對於好萊塢的致敬,也是隨處可見,比如莎朗·塔特送給他老公的《苔絲》對應了後來波蘭斯基導演的電影《苔絲》。還有瑞克去義大利拍的三部西部片,對應了賽爾喬導演的鏢客三部曲,沒有點閱片量的觀眾很容易忽略,所以也造成了這部影片喜歡的人賊喜歡,討厭的人賊討厭。
那我們現在來聊一聊本片的最大敗筆,也是讓眾多人討厭的地方,就是昆汀在影片裡插入了侮辱李小龍的橋段,老實說,這個橋段可有可無,但是昆汀態度強硬,死活不肯道歉,照他的話來說,他有塑造劇本、塑造人物的權利,而真實的李小龍就是一個傲慢的形象,這一點讓不少影迷脫粉,也讓許多人抵制昆汀,抵制這部影片。
另外,既然本片是改編於歷史的真實案件,那我們就來聊一聊改變的部分。本片改編於真實的歷史案件:「曼森殺人案」。1969年8月9日,美國歷史上最瘋狂的殺人狂查理·曼森計劃殺害了著名導演波蘭斯基的妻子、已經懷孕八個月的好萊塢著名女星莎朗·塔特以及在她家度過周末的四位好友,被發現時,莎朗·塔特以及她的4位好友已經血肉模糊、面目全非,而當時擔任莎朗·塔特動作指導的李小龍,因為一副墨鏡留在了她的家裡,導致李小龍也被捲入了這場風波。最後警方把線索鎖定在了邪教頭目查理·曼森身上,他一手嬉皮士邪教組織曼森家族,他的邪教組織通過男的販毒、女的賣淫的方式來供養他,和許多殺人犯一樣,他也有著悲慘的童年。曼森被逮捕的時候被判定死刑,可是第二年美國聯邦法院廢除了死刑,最後曼森老死在了監獄裡。詳細的我們就不過多講解,想了解的朋友們可以自行百度。我們再拉回影片本身,對於曼森家族本片雖然沒有明確的展示,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細節看出來,之前在莎朗·塔特家門口詢問之前房客的那名嬉皮士男子,就是曼森本人,以及搭克裡夫順風車的嬉皮士女孩和廢棄片場的那群嬉皮士,都是曼森家族的信徒,包括最後殺人的時候三名嬉皮士在車上討論,口中的查理就是指查理·曼森,相對於殘酷的歷史結局,昆汀還是給了這部電影一個美好的結局。
關於這部電影,並沒有太大的高度,只能是一部帶有強烈的昆汀風格的犯罪片,但是影片通過真實的案件展示了當時真正的好萊塢。如果你知道背景故事,那麼你在觀影的過程會樂趣無窮,對於那些不知道背景故事,想要看懂這部電影的,那就需要多刷幾遍,才能理解。影片不僅反映了當時的好萊塢的大環境,還反應了當今的好萊塢現狀,這是不僅是昆汀屬於自己的影片,更是寫給好萊塢的一封情書。
感謝大家的觀看,喜歡我的話點擊關注,我會不定期地推出優質內容給大家!